导 航
楼主: xiongrenhu

[经济资讯] 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综合改革试点实施方案(2020-2025年)

   关闭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1-4-24 16:57:33 | 显示全部楼层
龙华区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1-4-24 22:00:27 | 显示全部楼层
在4月24日举行的中国国际人才交流大会上,人才招聘市场火爆,尤其是海归人才。记者采访发现,近年来,深圳海归人才持续增长,且呈现人才年轻化和高学历的趋势。越来越多的海归人员将深圳作为回国就业的首选城市,而这几年来发生明显变化来自深圳主动作为——持续优化创新创业生态、深化招才引智政策、加强海归体系建设。


海归人才需求强劲

“招聘企业各行各业都有,更有来自不同的城市,可见这里的人才集中度非常高。”曾在香港留学的肖菲说,她这次以应聘者的身份参加中国国际人才交流大会的现场招聘会,发现和以往有很大变化,来招聘的企业变多了,来的也更高端了。她的求职意向是深圳的服装、外企、高校和跨境电商,希望能在深圳找一份心仪的工作。

来自西安的海归崔立群告诉记者,海归人才招聘会主要为互联网、生物技术、高科技、金融和智能制造等热门行业,有腾讯、平安、华润、爱马仕、汇丰等知名企业纷纷抛出橄榄枝,深圳本地的人才政策对优秀的海归人才也极具吸引力。


这场人才盛会还吸引高端人才组团参会。邀请数百名全球知名高校博士的“百博行”项目负责人告诉记者,该项目今年参会的海外学者平均年龄在41岁左右,博士及博士后学位人才占总数79.1%,包含2名院士,同比2019年和2020年(远程路演)增加12%,硕士学历人才占总数19.2%,包含双硕士学历。其主要项目研究领域为新一代信息技术、先进制造与自动化、节能环保、新材料、新能源和5G技术等。这说明深圳新兴产业的迅猛发展也吸引该领域的高端人才聚集。

深圳企业对海归人才的需求日益增长。深圳市海归协会负责人表示,往年他们在开招聘会之前一个月都要做一个新闻发布会,希望有更多的企业来加餐展会。而今年情况出于他们意料——还没来得及开发布会,招聘会的展位就被订完了。从今年招聘应聘的报名情况来看,招聘会人气也是特别的旺。不仅是深圳本地的需求强,全国的用人单位也来深圳“抢人”。像江苏、江西、山东等以前不怎么来参加招聘会的省份,今年也密集参加了。


年轻化高学历是趋势

“近年来,来深圳的海归人才呈现出年轻化和高学历趋势。”深圳市海归协会秘书长唐安丽表示,深圳吸引的人才普遍年轻化。海归协会做引进海外博士工作有七年了,六七年前招到深圳的博士基本上是华侨而且年纪偏大。但是从三年前开始,他们就发现全球来深的博士很多都是90后,这是一个显著的变化。

另一个变化是,这些留学生回国落户的城市由首选北京上海,现在开始倾向选择深圳了。“我们以前向留学人员推介深圳,都是说‘听说香港旁边的深圳吗’?现在介绍深圳则直接说,你知道华为腾讯吗,他们都在深圳这样的一个城市里。”唐安丽说,越来越多海归把深圳作为创新创业的首选地。她举例说,几年前,协会组织一批企业到外国招聘高端人才,见到宾夕法尼亚大学的30个博士,当时只有一个博士明确表示会来深圳工作,另外27个博士表示愿意去别的一线城市。而这两年,包括剑桥、哈弗、耶鲁在内的国外名校的博士,从最开始愿意选择北京上海,到现在渐渐倾向选择来深圳了。


“第三个变化是深圳**吸引海归人员的政策,我们感觉到力度越来越大了。” 唐安丽表示,近几年,这些政策从上至下,从最开始只有市一级的政策,到现在区里也出政策,甚至一个园区都有对海归人员和企业的支持政策。此外,深圳拥有供应链优势和技术人才优势,也是吸引海归和高端人才来这里创新创业的原因。


近年来,深圳各部门、机构和行业协会积极落实全市人才工作总体部署,紧紧抓住粤港澳大湾区和先行示范区“双区驱动”重大机遇,全方位打造国际人才高地,大力延揽高精尖缺人才,吸引海外人才来深创新创业。截止2021年3月底,已累计认定海外高层次人才7000余人,引进留学回国人员超16万人。在海归投递城市中,深圳跻身全国前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1-4-26 21:05:32 | 显示全部楼层
深圳市第七次党代会将于4月27日至30日召开。市第七次党代会报告,将会系统谋划未来五年和更长一段时期的发展目标、战略路径和重要抓手。

报告对深圳未来的经济和社会发展,以及深圳都市圈的建设,会向世人展示什么样的新愿景、新目标、新蓝图?值得期待和关注。https://mp.weixin.qq.com/s/4WDTy4gbNlzfXQWnl5F-vA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1-4-27 11:04:21 | 显示全部楼层
教育:新增基础教育学位约90万座,支持深圳大学、南方科技大学等高校创建“双一流”;
医疗:建成全新机制的医学科学院,加快建设国家中医药综合改革试验区;https://mp.weixin.qq.com/s/2yJFE7VXdh_Xz6ayxKIGXA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1-4-27 12:57:56 | 显示全部楼层
中集天达登机桥登顶世界第一


来源:深圳特区报    2021年04月27日


迪拜机场的中集天达登机桥。


中集天达登机桥服务全球各大机场。

■ 深圳特区报首席记者 吴德群 文/图

深圳国际会展中心不远处,有几栋不起眼的厂房。这是世界最大的登机桥制造商、中集天达空港设备有限公司的大本营。

偌大的装备车间里,登机桥半成品正在拼装。连接候机楼的旋转平台、登机桥可伸缩活动通道、行走系统、控制系统等关键部件,都在这里完成。技术人员分成几个小组,紧张有序地忙碌着。

30年来,7000多台登机桥从这里出发,“远嫁”7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300多个机场。

鲜为人知的是,这个世界冠军曾在20年前因一场国际官司面临灭顶之灾。凭借过硬的技术、创新的产品、不服输的劲头,中集天达终于登上全球登机桥的行业巅峰。

输掉的国际官司

“这是一场生死劫。”回忆20年前那场官司,中集天达控股执行董事兼CEO郑祖华至今仍感慨万千。

1992年,中集集团和中集香港合资成立中集天达,专做登机桥。伴随中国经济的迅速增长,各地机场日益繁忙,新机场也如雨后春笋,中集天达很快便进入产业腾飞的主航道,并凭借技术实力拥有核心自主知识产权。我国早期的登机桥标准,就是以中集天达为主起草的。

此间,中集天达为拓展更广阔的国际市场,与当时世界第一的美国公司JETWAY签订合作协议,试图实现“以市场换市场”。

然而,与国外产业巨头的合作并没有想象中的“美好”。1996年,因JETWAY违背双方合作协议,双方中止合作。

由于当时中集天达缺乏国际合作经验,没有识别出JETWAY在此前合作协议中暗藏的不公平限制条款,掉入了合同陷阱。对方以侵犯知识产权为由起诉中集天达,向美国法庭申请禁止中集天达登机桥产品进入美国市场。

“2000年,官司的结果是我们部分败诉,整个公司面临灭顶之灾。”郑祖华说。

烦心的事一桩接着一桩。除了一些“烂摊子”需要收拾,更糟心的是,中集去任何地方投标,都会被一封律师函说成是“知识产权的偷窃者”。国际市场要么不给它投标,即便给投标机会,也不让中标。

郑祖华及新的领导层临危受命,想方设法让企业活下来。“我觉得完全可以救活它。”郑祖华的底气在于,他是研发中集天达登机桥产品的第一代工程师,十几年间几乎干过所有岗位,对公司的技术实力、管理水平以及市场拓展了然于胸。

劫后余生的订单

活下去,比什么都重要。

进入21世纪,广州新机场拉开中国新型现代化机场建设的大幕。以前的机场设计基本是方方正正,广州定位新机场为广州和全球机场行业的标志性建筑,设计瞄准国际一流,打造国际标杆机场,对登机桥的要求自然“水涨船高”。

当时,欧洲大牌登机桥企业联合向广州机场游说:一流的机场需要欧洲一流的登机桥。这让广州机场非常动心。

“中集天达又面临一场生死之战。”郑祖华说,如果失去广州新机场的订单,那就意味着中集天达即便在国内也将寸步难行。“这不仅仅是一个订单,更是一个生存危机。上次的官司危机是灭顶之灾,这次是釜底抽薪,你不去应对就一定死。”

除正常业务开展外,郑祖华和核心团队天天围着广州新机场项目转,一遍遍研究方案,一次次推销。

与此同时,中集天达专门派出一个十几人的技术小组,赴欧洲实地调研各大机场,学习先进经验和设计。最终,他们设计出全新的登机桥产品,终于在与国际大牌的竞争中拿到一半订单。

中集集团董事长兼CEO麦伯良要求中集天达与同样中标的欧洲公司打擂台,打输就要向人家学习。郑祖华回忆,在誓师大会现场,群情激昂,该公司所有班指挥长宣誓“我们一定要打赢擂台”。一年后,中集天达交付的产品在外观上与欧洲产品不相上下,产品故障率和可靠度还胜出一筹。

正是靠着不服输的精神,中集天达在与国际一流登机桥企业的较量中,不断提升自身的技术实力和产品的含金量,再也不像过去主要靠价格来赢得市场了。

此后,欧美巨头蒂森克虏伯进入中国设厂,与中集天达展开正面争夺,甚至扬言要收购它。中集天达并没有被吓倒,而是主动出击,加大新产品开发和市场开拓。几年后,蒂森克虏伯的中国工厂因为巨亏而直接关门。中集天达不仅没有让这个老对手在中国市场赢得机会,还反攻它的腹地欧洲,成功实现国际化运作,成为当今当之无愧的登机桥领域世界第一。2019年,蒂森克虏伯将登机桥业务卖给其他厂家,一代枭雄就此淡出这个行业。

创新引领的多元化

谈及这个世界冠军的诞生经历,郑祖华心有戚戚,但更多的是一份化危机为动力的成就感。“每一次危机过后,我们都变得更强大。”

如果没有第一次危机,中集天达对知识产权恐怕不会那么重视,也不会成为今天的知识产权强者。目前,中集天达全球专利布局比第二、三、四名厂家加起来还要多,其中很多是含金量高的发明专利。

“如果没有第二次危机,中集天达的产品就不会迅速走向世界一流,我们的高端制造也不会被世界认同。如果没有第三次危机,就不会那么迅速占领高端市场并快速国际化。”郑祖华说,蒂森克虏伯退出市场后,一些员工觉得在这个星球上已经没有对手了,有了自满情绪。“这会是一场新的危机!”郑祖华及管理团队认为,尽管已是世界第一,但中集天达的业绩跟市场地位并不匹配,还应该更强大,向高端领域进军。

2019年9月,中集天达研制的全球首台无人驾驶智能登机桥,在荷兰阿姆斯特丹史基蒲机场启用,并与抵港航班飞机B777舱门在48秒内实现安全精准平稳对接。

这是登机桥行业划时代的产品,代表登机桥智能化的最高水平。中集天达制订的该产品标准,也有望成为智能登机桥的世界标准。

正是凭借持续不懈的创新,中集天达近两年频频揽获国际国内大单。郑祖华说,全球航空业正转向以智慧机场为核心的智慧航空,智能化技术升级将带来更大市场。

更重要的是,中集天达的视野已不拘于一条短短的登机桥,而是持续扩张,实现多元化发展。他们将目光投向机场之外,制订“抓住城镇化蓬勃发展的机遇,向相关技术及装备领域拓展”的发展战略。

几年来,中集天达陆续收购民航协发、法国Air Marrel、德利国际、德国齐格勒,入股中国消防企业集团,收购国内多家企业,成立消防服务公司,最终形成空港设备、消防设备、自动化物流系统三大核心业务。除登机桥外,中集天达在机场行李运输系统、机场自动化物流仓储系统等领域也是所向披靡,目前航空货物处理系统市场中国第一、全球第三,机场行李系统属全球知名品牌。

记者观察

一次又一次危机,中集天达总能化“危”为“机”,最终站在全球登机桥第一的位置。

商场如战场。要想活下来、活得好,靠的是自主创新的底气,还有一股不服输的拼劲、拧成一股绳的团队精神。一切靠实力说话。生死关头,任何侥幸都可能铸成大错,只能直面,找到积极应对的策略和路径。

强烈的危机意识,以及随时为应对危机而准备的灵活战术策略,使中集天达越来越强大,越来越让竞争对手敬畏。就像久经沙场的老将,每一战都使对手胆寒三分。

站在行业顶峰,中集天达依然保持清醒,向着新的目标继续拼搏、前进,不仅战胜对手,更要战胜原来的自己。这样的企业,令人景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1-4-28 08:27:02 | 显示全部楼层
世界四大湾区流动指数研究报告为七大城市排名 深圳得分紧追旧金山


来源:深圳商报    2021年04月28日

深圳商报记者 刘琼

全球四大湾区流动指数研究报告(2020-2021)(以下简称”报告”)昨日发布。报告聚焦人才流动及伴随而来的要素资源流动,通过科学的流动评价指标体系,对世界四大湾区七座城市进行了量化分析。报告显示,深圳的要素资源流动综合指数排名第六,分值比上年度有较大提高。



为世界七座湾区城市打分,深圳排名逼近旧金山

王为理介绍了报告的要点。在延续上年度世界四大湾区流动指数研究的成果基础上,本年度“流动指数”进一步完善了流动评价指标体系,具体包括物资流动、人员流动、资金流动、信息流动和流动环境等五项一级指标,人员流动数量、资金流控制能力等10项二级指标,以及航空旅客吞吐量、每10万人拥有大学生数等20项基础指标。

比起上期指数,本期指数加入了广州的数据。本期流动指数综合得分值排名分别为:纽约、东京、香港、圣何塞、旧金山、深圳、广州。深圳排名第六,得分比上年度有较大提高,逼近第五的旧金山。

从流动分项指数得分情况看,深圳的物资流动分项指数得分高于七个城市的平均值,信息流动分项、资金流动分项略低于平均值,但在人员流动和流动环境面仍与七个城市的平均水平有一定差距。单项指标方面,深圳在全球研发投资2500强企业研发支出占全部2500强研发支出份额、世界500强总部数量、外商投资、ICCA国际会议数等表现中等,而在港口集装箱吞吐量、出口依存度、PCT国际专利申请量份额等指标上拥有绝对优势。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1-4-28 08:30:28 | 显示全部楼层
《世界四大湾区流动指数研究(2020-2021)》发布

深圳港口集装箱吞吐量居首位


来源:深圳晚报    2021年04月28日

深圳晚报讯 (记者 林涛) 4月27日,第二届世界四大湾区流动指数研究成果发布暨专家研讨会在深圳顺利举行。研讨会发布了《世界四大湾区流动指数研究(2020-2021)》课题成果,该研究成果从人才流动视角,比较研究了世界四大湾区,对世界四大湾区资源流动发展进行评估、总结和并提出建议。

研讨会上,课题组从物资流、人员流、资金流和信息流的现状及特征出发,梳理了纽约、旧金山、东京和粤港澳等世界四大知名湾区,从而具体测算与分析各大湾区核心城市的流动指数,并对粤港澳大湾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的建设提出建议。

根据该研究成果,在世界四大湾区城市要素资源流动综合总指数得分中,深圳总排名第六,总排名比上一年度有较大提高,逼近第五名旧金山。其中,在世界四大湾区城市物资流动总指数得分中,深圳位列世界第三。作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和粤港澳大湾区核心城市,深圳在物资运输量和出口依存度等方面表现突出,港口集装箱吞吐量更是位居各城市首位,充分彰显了深圳卓越的港口条件、优良的投资环境和较高的对外开放水平。

该研究成果提出,未来粤港澳大湾区要坚定不移地以人才流动为核心,通过构筑全方位多层次国际人才交流平台,完善与国际接轨的人才引用留机制,构建面向国际人才的公共服务体系,建立健全粤港澳大湾区人才共享机制等手段,探索离岸型“柔性引才”新模式,进而不断增强跨国人才流动的可能性,提升国际人才交流合作水平,推动更多有温度的国际化人才政策落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1-4-28 14:13:37 | 显示全部楼层
支持社会资本发起设立100亿规模5G产业发展基金。支持和引进符合条件的5G产业上下游企业来深上市,通过发行股票、债券等多种方式筹集资金。为企业境内外上市提供协调服务。https://www.163.com/dy/article/G8M5DE6405198R3E.html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1-4-28 20:48:09 | 显示全部楼层
《时代》周刊首次发布全球100家最具影响力企业

  
近日美国三大时事性周刊之一《时代》评选出了全球100家最具影响力企业,涵盖科技、医疗、娱乐、交通等各个领域。

而在上榜的8家中国企业中,4家都来自深圳,占中国上榜企业的一半,分别是腾讯、华为、大疆和比亚迪。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1-4-28 21:13:58 | 显示全部楼层
vigor 发表于 2021-4-28 20:48
《时代》周刊首次发布全球100家最具影响力企业

  

深圳加油,深圳最具创造力 创新力 最具活力的大都市  就是感觉重工少了点 飞机坦克大炮火箭造船厂少了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1-4-28 22:07:08 | 显示全部楼层
vigor 发表于 2021-4-28 20:48
《时代》周刊首次发布全球100家最具影响力企业

  

很好,这四家分别代表了互联网、通信、智能设备和新能源汽车,啥时候再有生物医药(器械),基因技术、新材料的上榜企业就更好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1-4-29 08:31:01 | 显示全部楼层
深圳推动建设国际会展之都 今年大型展会超过150场


来源:深圳商报    2021年04月29日


日前在深圳会展中心举行的第九届中国电子信息博览会。CFP供图

深圳商报记者 李佳佳

“今年,我们将多措并举,围绕‘十四五’规划提出的建设国际会展中心城市目标,推进深圳会展业国际化、专业化、品牌化发展。”市商务局服务贸易处相关负责人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为贯彻市第七次党代会精神,推动深圳“打造国际会展之都”,充分发挥会展业对经济发展的辐射带动作用,深圳将持续优化展馆布局,优化营商环境,推动会展业线上、线下融合发展。据透露,今年计划在深圳举办的大型展会有望突破150场。

深圳会展业规模连年增长

作为中国四大会展城市之一,深圳历来重视会展业的发展。相关数据显示,深圳拥有13家全球展览业协会(UFI)会员单位,数量占全国的9%;一批国内外知名展览,如高交会、文博会、光电博览会、安防展、家具展、钟表展、珠宝展、服装展等均扎根深圳,规模与影响力在亚洲和世界均位居前列。从办展规模上看,深圳全年举办展览总面积位居全国第四位,占全国展览总面积的4.3%。

近年来,随着深圳国际会展中心正式投入使用,深圳会展业规模连年增长。市商务局服务贸易处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2019年深圳举行了121场展会,展览面积为395万平方米;2020年深圳会展业受疫情冲击,6月20日才恢复办展,但全年展览总面积超过400万平方米,是国内主要会展城市中唯一实现增长的城市。

今年展览面积超过600万平方米

去年,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深圳会展业曾遭受史无前例的巨大冲击。而今年,深圳会展业展示出了明显的复苏势头,展会次数和展览面积都有极大增长。记者日前从深圳市会议展览业协会了解到,自2021年3月4日复展以来,深圳共举办11场展会,展览总面积约为104.25万平方米。

而就在4月28日至4月30日期间,深圳会展中心迎来了第23届深圳国际服装供应链博览会、第8届深圳原创设计时装周等大型展会。

“2021年,深圳计划有超过150场大型展会,展览面积超过600万平方米。另外,深圳还计划今年全年参加全国各地的大型展会44场,从而帮助企业开拓国内市场,促进经贸交流合作。”深圳市商务局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

“线上+线下”融合引领深圳会展业智慧化发展

打造国际会展之都,数字化技术将成为核心竞争力之一。实际上,2020年的疫情在一定程度上催生并促进了线上展会的兴起。云上会展、数字展会、虚拟展会成为业内热议的焦点。深圳市招华国际会展运营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深圳是移民城市,疫情过后将面临大量的返工潮,要注意疫情后的延续期对展馆的后续影响,包含对国内外展商及专业观众心理影响,以及交通、物流、餐饮、酒店等恢复程度。

去年,深圳率先将国际会展业创新发展大会改为线上举行,比如:“2020深圳国际智能制造产业成果(线上)交易会”“第十六届云上文博会”等相继开办。借助信息技术和数字经济的“东风”,深圳展会纷纷联动线上渠道,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并取得了不俗的成绩。

据悉,今年市商务局将继续探索“线上+线下”融合发展新路径,引领深圳会展业智慧化发展。市商务局服务贸易处相关负责人透露,今年会落实防疫防控要求,确保展会顺利举行,提高展馆的运营和服务水平;优化展馆布局,将尽快启动国际会展中心二期的规划和建设,加快完成建设“全球第一大会展中心”;优化营商环境,制订出台促进会展业发展的配套政策措施;大力发展会议业。积极争取一批高质量会议活动在深圳落地,提升会议业整体水平,实现“展览业”和“会议业”两条腿走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1-4-29 09:15:47 | 显示全部楼层
tony2024 发表于 2021-4-28 21:13
深圳加油,深圳最具创造力 创新力 最具活力的大都市  就是感觉重工少了点 飞机坦克大炮火箭造船厂少了点

重工业要那么多干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1-4-29 09:53:26 | 显示全部楼层
深圳不需要重化工船舶钢铁汽车(燃油)等传统产业。污染环境,只有一个好处:对城市GDP数字有好处。
这些产业,完全可以放在上海武汉沈阳这样的传统重工业城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1-4-29 10:47:19 | 显示全部楼层
爱国者999 发表于 2021-4-29 09:53
深圳不需要重化工船舶钢铁汽车(燃油)等传统产业。污染环境,只有一个好处:对城市GDP数字有好处。
这些 ...

重工怎么就污染环境了,深圳全球海洋中心,连个上规模的造船厂都没有吧,汽车,深圳的汽车工业好像不咋地吧,就比亚迪那点出货量,大飞机航空军工也不错啊,上海就靠这些刷GDP,深圳搞点航空航天军工应该不错,大疆与光启继续做大做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高楼迷

GMT+8, 2025-7-30 01:47 , Processed in 0.068293 second(s), 2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