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 航
楼主: anson908

[经济论道] 2024年武汉产业经济城建新闻综合贴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4-10-19 06:26:0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guoyou998 于 2024-10-19 06:42 编辑
Room209 发表于 2024-10-18 12:25
相较于江苏,头部还行,湖北还是省属大学太弱了一些。如果省属大学平均每个学校增加2个左右,估计和江苏 ...


印象中三峡大学的水电,长江大学的石油 相关专业应该不错的呀, 连前12%都进不了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10-19 06:40:52 | 显示全部楼层
地产狗 发表于 2024-10-18 19:27
三峡 下面两个最大的上市公司 “长江电力 “三峡能源” 搬过来了么... 好歹这2个搬1个过来吧

长电主体一直都在湖北,办公现在也过来了,差一个注册地  到现在也还没有解决 。
三峡能源就别想了,都没说过要来。
优质资产想吃块肉是真难,往外面倒垃圾倒是快得很。所以说都是权和利,说别的素质人品贡献啥的都扯淡。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10-19 06:42:56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guoyou998 发表于 2024-10-19 06:26
三峡大学的水电,长江大学的石油 相关专业应该不错的呀, 连前12%都进不了吗

进不了,第四轮学科评估,水利工程三峡大学b–,b以上还有三个双非院校(西安理工,华北水电,重庆交通)。石油工程一共7个学校参加评估,长江大学排第五,C+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10-19 09:23:24 | 显示全部楼层
guoyou998 发表于 2024-10-19 06:40
长电主体一直都在湖北,办公现在也过来了,差一个注册地  到现在也还没有解决 。
三峡能源就别想了,都 ...

多吃多占是某些特权地区的传统了,你看某地虽然及其不情愿的这么多年在上面要求下,搬了一个手指头都数得过来得央企总部,但陆续成立的央企比搬迁的还多(比如南水北调之类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10-19 09:26:53 | 显示全部楼层
ddmao 发表于 2024-10-18 08:54
湖北全社会研发投入要尽快争取达到3%以上,武汉要从3.67%尽快提高到4%以上,光谷要从10.5%提高到15%。
武 ...

你这个要求有点高,湖北要达到3%以上,起码5年以后吧,这一下需要年增加200亿以上的研发投入(**投入占3成左右,企业投入占7成左右),经济下行期压力很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10-19 14:54:50 | 显示全部楼层
睡哈子 发表于 2024-10-19 09:26
你这个要求有点高,湖北要达到3%以上,起码5年以后吧,这一下需要年增加200亿以上的研发投入(**投入占3 ...

你看到的下行是对传统制造业而言,新兴产业是增长的。

今年9月全国全社会用电量同比增长8.5%,其增长部分很大程度来自制造业。因为9月份除了重庆武汉少数城市高温外,大部分地区都降温,北方地区更是凉快,民用电增幅远不如7-8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10-19 14:57:18 | 显示全部楼层
武汉机场楚天情微博数据

2024年10月19日

进港航班                     283

出港航班                     279

进出港合计                  561

——————————————————-

10月18日(周五),武汉城市轨道交通线网客运量(含换乘)为460.37万乘次,其中客流前五名依次为:2号线汉口火车站、2号线江汉路站、2号线中山公园站、4号线武汉火车站、4号线楚河汉街站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10-19 16:51:44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北欧与中国的千余名企业代表齐聚武汉 签约项目青睐新能源车低空经济等产业

来源:长江日报 发布日期:2024-10-19 09:26



10月8日,“投资中国”2024中国—北欧经贸合作论坛在武汉开幕,来自北欧与中国的千余名企业代表齐聚武汉,共同寻求新的合作契机。

该论坛是中国首个、也是唯一面向北欧的国际性论坛,由商务部和湖北省人民政*府联合主办,是中国深化对欧经贸合作交流的重要窗口,迄今已成功举办5届,近3年连续选择武汉作为举办城市。

“论坛已经促成了北欧公司在中国的多个合作项目,并已成为北欧企业的重要发展窗口。”冰岛驻华大使馆副馆长裴英歌相信,这种跨国面对面的交流方式将会促进更多的经贸合作,“我们的许多公司和合作伙伴都向我们表示了对湖北省及其省会武汉的强烈和积极兴趣,希望大家抓住当前的时机,实现切实有效、互利互惠的贸易与合作”。

109个项目签约

总金额达1560亿元


本次论坛期间,签约项目共109个,总金额达1560.03亿元。项目来源于法国、德国、意大利、瑞士、丹麦、爱沙尼亚和香港等国家和地区,涉及新能源与智能网联汽车、现代服务、节能环保、人工智能、现代化工及能源、低空经济等多个产业领域。

数据显示,今年1—8月,湖北省对欧实现进出口743.8亿元,其中出口564.9亿元,同比增长4.9%,新能源汽车、集成电路等新质生产力领域进出口正保持快速发展。“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推动下,中欧企业产业有着广阔的合作前景。”东风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杨青表示,东风汽车将积极推动在北欧乃至欧洲的战略布局,加强产业链对接,迭代打造海外专属车型,推动产品、技术、服务、金融、云平台管理同步走出去,实现销量翻倍,助力实现碳中和、碳达峰目标。

“今天我们在现场看到了很多合作机遇。”哥本哈根投促署中国区总监杨燕说,“丹麦在绿色减排、绿色转型等领域有一定的科研基础,我认为双方可以加强这些方面的合作。欢迎湖北和武汉的企业来哥本哈根考察。”

截至今年8月底,欧洲在鄂投资设立企业735家,其中北欧五国在鄂投资设立企业41家,实际利用外资6.3亿美元。在欧洲投资的湖北企业目前已有70余家,累计投资额近40亿元。

北欧精品馆开业

市民家门口可购买地道美味


近年来,湖北与北欧五国贸易往来日益密切,北欧国家优质商品走近湖北市民生活,深受消费者喜爱。

一周前,花湖国际机场首条直达北欧的全货运航线“鄂州—比隆”正式开通,进港货物主要为生鲜产品。

建立在良好的物流基础上,位于武汉花园道艺术商业街的北欧精品馆也在论坛活动期间开馆。走进场馆,丹尼诗皇冠丹麦曲奇、乐高积木、哥本哈根经典金酒、红极参、宜家家居用品等80多种来自北欧的产品布满了整座体验馆,市民在家门口就可以买到地地道道的北欧商品。

“我们每年都会调查企业对于未来商业前景的预期,超过80%的企业家都看好与中国合作的前景。因此,对于挪威而言,与中国的合作尤为重要,挪威的企业将继续投资中国。”挪威创新署中国区负责人兼挪威驻华大使馆商务参赞汉宁说。

玉湖冷链是香港玉湖集团旗下的冷链食品供应链企业,玉湖冷链(武汉)交易中心招商工作已正式启动,预计将于2025年内建成投产。“玉湖冷链武汉项目是华中地区最大的单体冷链交易园区,我们将规划打造成全球冷链产品一级交易中心。”玉湖冷链副总裁、武汉公司董事长韦佳透露,此次论坛,玉湖冷链还精心准备了“跨国公司对话长江”北欧食材品鉴会,让更多嘉宾体验到来自大西洋的美味。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10-19 16:53:51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国粮交会上,武汉北斗无人驾驶农机引关注

来源:长江日报 发布日期:2024-10-19 09:32



10月18日,第六届中国粮食交易大会(以下简称“粮交会”)在武汉国际博览中心开幕。



在黄陂区李家集街的农田里,安装了北斗系统的旋耕机正在田间来回穿梭。通讯员曾智 摄


参展全国粮食行业最具影响力的盛会,武汉以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完备的粮食储存条件、高效运转的现代化粮食物流园区及实力雄厚的现代化智能制造等优势受到与会者关注。

本届粮交会设置有“优质粮油产品展区”等八大展区。进入大会展厅,长江日报记者首先看到是的“粮油机械设备展区”,全国数百家先进粮油机械设备制造企业在这里排兵布阵,亮出他们最新式产品。湖北28家企业的70个产品也集中在现场展出,体现“中国好粮机 湖北新智造”的品牌形象。湖北金穗长丰粮食机械设备有限公司、武汉东昌仓贮技术有限公司、武汉金禾粮食机械有限公司等一批武汉优秀农机装备制造企业汇集于此,展示主打智能制造的现代化农业机械产品,吸引了一批批客户前来观摩洽谈。

展会现场,武汉依迅北斗时空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展示的北斗农机自动驾驶终端引人关注。该公司品牌总监徐丁告诉记者:“我们现在投放市场的北斗无人驾驶农机车又‘迭代’升级了。今年实现了自动避障,在作业时可以自动避开障碍物,以确保田间劳作的安全。”

“依迅北斗”是一家致力于北斗+时空智能领域芯片、板卡、终端等软硬件的研发、生产与销售为一体的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徐丁介绍,他们研制的北斗高精度农机自动驾驶终端,相当于给拖拉机装备了“智慧大脑”,作业精度达厘米级,已经实现耕、种、管、收、储全环节“无人化”作业,这些产品目前在武汉蔡甸、黄陂等都有应用。据介绍,目前该公司基于北斗的无人驾驶拖拉机、自动驾驶插秧机、播种无人机在湖北、江苏、新疆等多个省份的田野里大显身手,每亩作业效率提高10%。

本届粮交会由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粮食行业分会、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粮食交易协调中心主办,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粮食行业分会、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粮食交易协调中心、湖北省粮食局、武汉市人民政*府共同承办。

本届粮交会为期3天,于10月20日闭幕。大会期间,我省将举办39场推介活动,重点推介荆楚粮油、江汉大米、湖北菜籽油等公用品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10-19 16:55:03 | 显示全部楼层
全国首个粮食物流核心枢纽企业联盟成立

来源:长江日报 发布日期:2024-10-19 09:20



10月18日从第六届粮食交易大会开幕式上获悉,武汉长江国际贸易集团有限公司与湖北省粮油集团签订了武汉港口型粮食物流核心枢纽企业联盟战略合作协议,首批35家企业加入,这意味着全国首个粮食物流核心枢纽企业联盟正式成立。

据了解,武汉是港口型国家物流枢纽建设城市,也是全国48个粮食物流核心枢纽承载城市之一,已形成一批现代粮油食品加工产业集聚区。

武汉长江国际贸易集团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该联盟成立后将加强多式联运示范线路建设,实现粮食能够通过汽车、铁路、水运等方式实现高效联运,切实增强中部及长江中游地区的粮食供应能力。同时,将构建粮食物流信息服务共享平台,推动“北粮南运”“外粮内运”的高效运行。

市发改委粮食储备管理处负责人介绍,成立该联盟旨在充分发挥武汉全国交通物流枢纽优势,高质量推动粮食物流产业发展,更好促进物流行业转型升级及降本增效。

据悉,根据联盟战略合作协议,将构建枢纽间协同运行机制,共建粮食物流生态体系。依托阳逻国际港等物流枢纽,提供采购、仓储、物流、销售等全程供应链综合服务,整合联盟企业供应链资源,优化供应链综合服务流程,支持粮食贸易、仓储等环节的配套服务需求。积聚人才和科技生产要素,形成技术领先的粮食物流生态圈层。

据介绍,首批签约的35家企业包括粮食加工、贸易、金融服务、基建等相关领域的代表企业,企业联盟下设战略合作办公室负责日常事务。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10-19 17:28:50 | 显示全部楼层
湖北粮油企业在全国粮交会首日签约693亿元

发布时间:2024-10-19 08:12 来源:湖北日报

  


10月18日,全国粮交会开幕式上重大项目集中签约。 (柯皓 摄)


10月18日,第六届中国粮食交易大会(以下简称“粮交会”)在武汉开幕。湖北与黑龙江、重庆、四川、贵州、福建、广西、云南、新疆等8省区达成战略合作,并在开幕式上集中签约52组。湖北粮油企业与省内外企业达成合作79项,金额693亿元。其中,中国农业发展银行湖北省分行分别向湖北省粮油集团和武汉金控集团授信各200亿元。

粮交会首次在南方粮食主产省举办。本届粮交会展区面积6万多平方米,同期,还举办第四届全国脱贫地区优质特色粮油展。大会组委会联合中国农业国际交流协会首次开辟国际展厅,组织俄罗斯、乌兹别克斯坦、塞尔维亚、埃及、希腊等17个国家企业参展。据统计,今年大会参展企业约3000家,行业人员达2万多人,均创历史新高。

作为本届粮交会上湖北签下的最大一笔订单,湖北省粮油集团及子公司先后与14家合作伙伴签约,金额累计超过358亿元,合作内容涉及粮食金融、产销、流通、渠道等方面。湖北省粮油集团总经理庞虎介绍,签约对象以各省粮油集团、粮食储备集团为主,例如黑龙江粮食集团、贵州粮食集团、四川粮油集团、云南储备粮公司等。这是该集团大力畅通“北粮南运”通道、开展“鄂粮西进”业务的具体举措,将黑龙江的玉米销往华中和华东,把湖北的好粮油卖到云、贵、川。

省粮食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湖北展区总面积超4000平方米,为全国之最。粮交会期间,我省将举办39场推介活动。(陈莉霖、朱玫)

相关阅读:

10家核心企业集体亮相全国粮交会

“江汉大米”生面孔要让产业链数字化


10月18日,第六届中国粮食交易大会(以下简称“粮交会”)在武汉开幕。“江汉大米”展区除了10家核心企业,还多出一个展台——湖北江汉大米数字科技有限公司。该公司今年6月25日成立,公司总经理杜汉武,曾任周黑鸭CEO,兑现“3年营收10个亿”承诺,在业界赫赫有名。

“江汉大米”品牌价值剑指100亿元

“中高端生态大米引领者、荆楚在地文化传播者、农业商业模式创新者、农业产业链整合者、农业数字化先行者。”10月18日,粮交会现场,杜汉武提出“江汉大米”三年目标:到2027年,培育3至5家“小巨人”企业,实现100万吨销量、达到100亿品牌价值。

“中高端大米市场,是更大的蓝海市场。”杜汉武调研分析,中高端大米正处于黄金发展期;中高端消费者对“鲜米”概念日益喜欢,对胚芽米、免淘洗米等特定功能的大米日益关注。数据显示,2023年大米行业总规模7300亿元,年均增速1.09%;中高端预包装大米650亿元,年均增速9.4%。

“最难的是成为产业链的整合者。”杜汉武分析了目前“江汉大米”品牌打造的三个难点。首先是好种子难统一,“江汉大米”目前确定了6个核心品种,还要不断调整和集中,“未来可能是3个品种”。其次,大米产业链的环节多、参与主体多,很难形成共识,需要授权核心企业拧成一股绳。此外,建立用户对江汉大米高品质的认知,需要较长的周期。

“神农计划”要实现“南江汉,北五常”

今年3月,“江汉大米”省域公用品牌正式发布。为确保江汉大米优良品质,我省已制定了七项较为严格的“江汉大米”系列团体标准,体现了用数据规范颜值,用标准甄别品质。

“在品质和价格方面对标高端品牌,实现‘南江汉,北五常’,在中国的大米市场里,让两者能够并驾齐驱。”该公司针对三年目标,制定了“神农计划”,将打造江汉大米数字化管理平台,最终实现整个产业链的数字化,并且全程绿色管控,让江汉大米成为生态大米的代表。

“江汉大米”的10家核心企业也在积极行动。截至目前,国宝桥米已建设19个核心生产基地7.6万亩,运用机插秧侧深施肥、氮肥减施等绿色高质高效生产技术,从源头上保证优质优产。

“江汉大米的品牌带动销售收入同比增加17%,其中有10%是中高端产品。”民天米业总经理尚春霞介绍,该公司已认定核心种植区3.53万亩,新增1条全自动化大米加工生产线。截至9月底,销售“江汉大米”1362吨,占总销售额的8%,平均单价在5元/斤以上。通过品种溢价,“江汉大米”高档特色稻的种植户每亩可增收440元。

据悉,自3月份品牌正式发布到9月底,10家核心企业累计销售“江汉大米”产品2643万斤,平均每月销量环比增长37%以上。(陈莉霖、朱玫)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10-19 18:06:42 | 显示全部楼层
武汉双柳长江大桥实现先导索过江

2024-10-19 17:53
中新网湖北新闻10月18日电 (黄子珅 许豹 杨鑫)18日上午,在武汉双柳长江大桥施工现场,伴随着“起飞!”指令,一架无人机载着先导索飞过江面,仅仅10分钟后,该桥南北两岸主塔顺利完成“牵手”,为大桥后续牵引系统施工、猫道及主缆架设奠定了基础。
新港高速公路双柳长江大桥及接线工程是国家高速公路网规划的G9906武汉都市圈环线重要组成部分,路线全长35.04公里,其中跨江主桥主跨1430米、宽50.5米,设计时速120公里,采用双向8车道设计,是目前长江上在建的最宽钢箱梁悬索桥,也是武汉“东大门”第一桥。

大桥在进行上部结构施工时,首要任务就是搭建一条临时施工便道,俗称“猫道”,方便主缆系统以及整个上部结构施工,而先导索便是用于架设猫道和主缆的“开路先锋”,为相关作业提供基础条件。双柳长江大桥先导索设计长度1470米,建设团队考虑到大桥所处位置水域开阔、航运繁忙,施工组织协调难度大、安全风险高,进行了多次方案比选和专家论证,最终选定用对长江航道影响最小、施工效率最高、智能化程度最高的无人机牵引过江的施工方案。

为保障先导索顺利过江,担负本次施工任务的中交二航局项目团队召开了多次施工部署会,预先对先导索的重量、垂度、牵引力、配重等关键数据进行了细致周密的计算。最终,项目团队决定采用荷重62千克、飞行续航40分钟的六旋翼无人机进行牵引,使用直径2.5毫米、重量仅为6千克的轻质高强度迪尼玛绳作为先导索。同时,还为先导索配备了5千克重的配重卸扣,防止江面起风导致绳索晃动影响无人机牵引。

架设期间,黄石海事局对施工作业水域实施了临时交通管制。两岸分别用无人机顺利完成先导索过江任务,随后用“小绳拉大绳”方式,通过来回多次置换牵引索的方式,利用16吨卷扬机由细到粗,最终完成直径2.5毫米迪尼玛绳到36毫米钢丝绳牵引索的架设。
“架设完成后,我们计划在两个月之内完成牵引系统、猫道承重索架设等施工工序,力争在年底实现猫道成功架设,为明年主缆架设施工安全、顺利地开启提供充足条件。”湖北交投双柳桥公司党委书记、总经理汪西华介绍道。

新港高速公路双柳长江大桥及接线工程是武汉都市圈和武鄂黄黄一体化的重要交通硬支撑。项目建成后,新洲到鄂州行车距离由一个半小时变为5分钟,有利于发挥交通先导支撑作用,加快武鄂黄黄都市圈一体化发展,支撑湖北“一芯两带三区”战略实施。同时,将打通阳逻国际港到鄂州花湖机场、武汉国家航天产业基地与光谷的快速通道,完善和提升物流枢纽功能,促进“光谷”“星谷”联动融合发展。(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10-19 18:16:01 | 显示全部楼层
项目名称
武钢有限五号高炉大修改造
建设内容及规模
为解决5号高炉炉缸热电偶、炉身冷却壁损坏严重及环保排放不达标等问题,公司计划对高炉的原料贮运及上料、炉顶及粗煤气及高炉本体系统,炉体冷却水及泵房、出铁场及炉渣处理系统、热风炉系统、制粉喷吹系统等及其配套设施进行改造。规模:保持现有炉容3200m3,产能不变,新增建构筑物面积3500m2。

项目代码
2410-420107-04-02-234144
项目单位
武汉钢铁有限公司
法人代表姓名
刘宝军
项目单位性质
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
所属行政区划
湖北省/武汉市/青山区
项目所属行业
工业/钢铁
总投资
97000
建设性质
技改及其他
拟开工时间
2025-08
备案证状态
有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10-19 20:54:46 | 显示全部楼层
2024东湖论坛在武汉开幕 苏*辉讲话并宣布开幕 王忠林讲话

发布时间:2024年10月19日19:59 来源: 湖北省人民政*府网



10月19日上午,以“厚植科普沃土 放飞科学梦想——科普+光电子信息”为主题的2024东湖论坛在武汉光谷科技会展中心开幕。全国政*协副主*席、台盟中*央主*席苏*辉讲话并宣布论坛开幕。省*委副书*记、省*长王忠林讲话。中国工程院主*席团名誉主*席周济院士出席。



苏*辉说,科技是第一生产力,是先进生产力的集中体现和主要标志。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我国科技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为建成科技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打下坚实基础。科技创新、科学普及是实现创新发展的两翼。建设创新型国家,必须像重视科技创新一样重视科学普及,两者齐头并进,才能顺利实现从制造业大国向创新型国家转型。湖北科技创新、科普科创融合发展态势良好。要锚定习*近*平*总*书*记赋予的建成中部地区崛起重要战略支点使命任务,牢牢把握科技创新这一关键变量,充分发挥区位、科教等各方面优势,加快推进科技强省建设成势见效,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王忠林说,举办2024东湖论坛,是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科技创新重要论述的务实行动,也是以科普科创协同发展推动科技强国建设的有力举措。中国式现代化关键在科技现代化。湖北科创优势突出,近年来,我们坚持以科技创新引领全面创新,不断培育新动能,经济发展呈现量质并进的良好态势。我们将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坚持走科技兴省之路,统筹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发展,全力打造全国科技创新高地;坚持走融合发展之路,加强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全力打造全国新质生产力高地;坚持走开放共赢之路,发挥东湖论坛等重大平台作用,全力打造国际科技合作高地,为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作贡献。



开幕式上,发布了《武汉科技创新中心指数报告2024》《全球数字经济发展指数2024》《中国基础研究竞争力指数2024》《全球企业创新指数2024》;举行2024年度全国青少年创·造实践活动“东湖特别奖”颁奖仪式,两院院士向获奖代表赠送寄语。英雄航天员、“八一勋章”获得者聂海胜,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教授房建成院士,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首席制造官倪军,武汉大学教授、2023年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李德仁院士作主旨演讲。

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邵新宇主持开幕活动。科技部党组成员、科技日报社社长张碧涌,广东省*委常*委、副省*长、省*委统战部部长王曦,中国-古巴神经科技转化前沿研究联合实验室主任裴德乐致辞;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堆计划组织总干事彼得罗·巴拉巴斯基,2023年诺贝尔物理奖获得者费伦茨·克劳斯,2021年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本杰明·李斯特视频致辞。省政*协副主*席杨玉华,武汉市市*长盛阅春,武汉大学党*委书*记黄泰岩,华中科技大学校长尤政,院士专家陈孝平、杨春和、刘胜、马费成、钟永恒,韩国驻武汉总领事馆总领事河成柱,国家有关部委和部分省市科技管理部门负责人,外国机构及专家代表,高校、科研机构、企业、科普名人、学生及新闻媒体代表参加论坛。

本次东湖论坛期间,将举行系列平行论坛、科创对接、公众科普活动,来自全球20多个国家的800余名嘉宾齐聚一堂,共话国际科技交流与合作。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10-19 21:01:17 | 显示全部楼层
今年前三季度 湖北省批准建设用地20.21万亩 同比增长17.36%

发布时间:2024年10月19日19:04 来源: 湖北日报



湖北日报讯(记者刘胜、通讯员罗玲、唐玥)10月18日,在黄石举行的全省土地要素高效配置利用现场会获悉,今年前三季度全省共批准建设用地20.21万亩,同比增长17.36%。823个省级重点项目中,已经提出用地需求报批的515个、34.76万亩用地全部实现“应保尽保”。

今年前三季度,湖北省共批准建设用地20.21万亩,同比增长17.36%;全省供应建设用地18.72万亩,居中部第3,出让价款居中部第1。823个省级重点项目中,已经提出用地需求报批的515个、34.76万亩用地全部实现“应保尽保”。截至目前,武汉新城批准建设用地面积7866亩。服务武汉新城高新八路改造工程(与鄂州衔接段)、高新八路改造工程(武阳高速共线段)、武汉绕城高速公路中洲至北湖段改扩建工程建设用地项目(东湖开发区段)、汉江实验室园区、“红莲大道、高新八路一期、高新八路二期”品质提升及改扩建工程、长飞光学及半导体石英材料研发等重点项目获批用地,有效保障武汉新城重点项目及时落地施工建设。

截至三季度末,全省批准房地产用地面积1.90万亩,同比增长30.38%;全省供应房地产用地2.74万亩,同比增长2.78%;成交价款达633.08亿元,同比增长19.76%,实现批地、供地、价款“三增长”。

省自然资源厅相关负责人表示,将进一步细化政策措施,实现每周一统计、每半月一调度工作机制,持续加强土地要素保障,不折不扣完成“2024 年四季度批准建设用地 20 万亩、全年保底 42 万亩”与“确保重大项目用地‘应保尽保’”两大目标任务,持续擦亮“两上四服务” (上门对接、向上争取,主动服务、热情服务、高效服务、精准服务)招牌,精准对接指导,创新政策举措,超常规服务推进全省建设项目“批得快、批得好、早落地”。为推动全省城市和产业集中高质量发展,加快建设全国构建新发展格局先行区做出自然资源贡献。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高楼迷

GMT+8, 2025-8-3 23:04 , Processed in 0.093129 second(s), 3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