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 航
楼主: anson908

[江城资讯] 2020年7月20日(周一)武汉新闻汇总

   关闭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0-7-20 17:23:0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你的头发好长 于 2020-7-20 17:30 编辑

人家杭州不是刚给外卖小哥人才待遇了么。
人口可控没错,但现在是控制人口过快增加其实很容易,现在我们控不了的是怎样提高人口流入速度,人家一南一北都能够承受我们承受不了?再说人口进来也会倒逼这些资源加速配置。人进来不是光消耗医疗教育资源,更多的是作贡献。真不知道有些人怎么想的。人口增加才能更加凸显你现在拥有资源的价值。没有外地人的大量涌入你的房产只会贬值或者停止升值。你的武汉户口带来的学位是外地人抢不了的。西边的华西北边的郑医这些年快速上位不就是因为人口多么?再说,医疗资源好人家不来武汉照样可以用。真是想多了。
这次疫情对武汉最大的打击恰恰就是外来人口的流入。看看几个月了地铁客流就知道了,不要说大学没开学,人家也没开学。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0-7-20 17:23:17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湖北将于21日出梅# 酷热高温天气即将上线】
#2020湖北雨情汛情速递# 7月20日,记者从湖北省气象局召开2020年梅雨情况新闻发布会获悉,我省长达43天的梅雨天气将于21日结束。然而,7月30日以后强大的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主体即将开始控制我省,未来将有一段37℃以上的酷热高温天气。据了解,湖北省今年6月8日入梅,梅雨期长达43天,较常年平均(24天)偏多19天。(湖北日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0-7-20 17:26:32 | 显示全部楼层
星辰123 发表于 2020-7-20 17:07
感谢大侠科普,武汉同时搞两家这样的医院,确实牛逼啊

这是在知乎上看到的回答: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362943920

里面提到的核心区别有两点:
一是射入剂量,质子线高于重离子线(碳),远低于传统的X线、伽马线和中子线。
二是辐射剂量的衰减,重离子的剂量衰减比质子更加陡峭,但在没到底,也就是存在一定的拖尾效应。(详见原答案,以及上面游侠的回答)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0-7-20 17:27:41 | 显示全部楼层
楚之游侠 发表于 2020-7-20 17:17
说的不是人口多到失控,而是人口短期增加太快,容易带来一系列社会问题。

在武汉最典型的例子就是光 ...

你举光谷这个所谓的失控的例子,大部分归咎于ZF没有预见性或者是因为这样或那样的原因扯皮推诿,导致光谷地区配套滞后。产业扎堆那边,增量人口也大部分在那边,为什么响应的配套工程,学校医院商场不能提前规划布局。
百万大学生留汉不是一句口号,得有战略定力和一揽子配套政策,让他们有归属感,而不是把他们当干电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0-7-20 17:29:3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楚之游侠 于 2020-7-20 17:32 编辑
星辰123 发表于 2020-7-20 17:07
感谢大侠科普,武汉同时搞两家这样的医院,确实牛逼啊


对,质子治疗系统全国配额是甲类大型医用设备中最少的,相当珍贵。


至于重离子放射治疗系统,虽然没有做配额规划,但是不排除未来配额的可能,趁现在的有利条件,多争取一个指标就是赚到。



相关资料如下:

2018年10月30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在官网发布《关于发布2018—2020年大型医用设备配置规划的通知》。通知指出,到2020年底,全国规划配置大型医用设备22,548台,其中新增10,097台,分3年实施,甲类大型医用设备根据工作需要按年度实施,乙类大型医用设备由省级卫生健康部门制订年度实施计划。


《通知》指出,甲类大型医用设备配置如下:

  1.重离子放射治疗系统。加强对在用设备使用状况的跟踪和评价,本规划期内暂不制订新增配置规划。

  2.质子治疗肿瘤系统。全国总体规划配置控制在10台内,全部为新增配置按区域功能定位、医疗服务辐射能力和医疗机构诊疗水平等实际情况,到2019年底前,在华北、华东、中南、东北、西南、西北6个区域各配置1台;到2020年底在人口密集,医疗辐射能力强,集中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和成渝经济区的华北、华东、中南、西南再各规划配置1台。

  3.正电子发射型磁共振成像系统(PET/MR)。加强对在用设备使用状况的跟踪和评价。到2020年底,全国暂规划配置33台,按华北、东北、华东、中南、西南、西北6个区域配置,其中新增28台。

  4.高端放射治疗设备。到2020年底,全国规划配置216台,其中新增188台。

  乙类大型医用设备配置如下:

  1.X线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仪(PET/CT,含PET)。到2020年底,全国规划配置710台内,其中新增377台。

  2.内窥镜手术器械控制系统(手术机器人)。到2020年底,全国规划配置197台内,其中新增154台。

  3.64排及以上X线计算机断层扫描仪(64排及以上CT)。到2020年底,全国规划配置8,119台内,其中新增3,535台。

  4.1.5T及以上磁共振成像系统(1.5T及以上MR)。到2020年底,全国规划配置9846台内,其中新增4451台。

  5.直线加速器(含X刀)。到2020年底,全国规划配置在3,162台内,其中新增1,208台。

  6.伽玛射线立体定向放射治疗系统。到2020年底,全国规划配置254台内,其中新增146台。

  《通知》强调,不分所有制、投资主体、隶属关系和经营性质的医疗机构,配置大型医用设备均由卫生健康行政部门实行统一规划、统一准入、统一监管。中央与地方分工负责,相互衔接。 引导医疗机构根据功能定位、医疗技术水平等因素按阶梯、逐级有序对应,合理配置功能适用、技术适宜、节能环保的设备。严格控制公立医院超常装备。支持区域性医学影像中心等卫生健康领域的新业态、新模式发展,促进资源共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0-7-20 17:33:08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不加紧抢人口,武汉的发展就慢一拍半拍了,看看现在的杭州发展势头和人口流入是多么猛,再说SZ是提出了2000万的目标的,疫情又给吸引人口人才造成重大打击,不加紧根本不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0-7-20 17:34:30 | 显示全部楼层
深圳,成都,郑州有大量被本版鄙视的“低端人口”,并且有数据表明,这类人口还持续流入,相反,他们可没武汉那么多高大上的高校科研院所。但并不妨碍他们越来越受媒体“青睐和点赞”。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0-7-20 17:40:25 | 显示全部楼层
dasars 发表于 2020-7-20 17:33
不加紧抢人口,武汉的发展就慢一拍半拍了,看看现在的杭州发展势头和人口流入是多么猛,再说SZ是提出了2000 ...

杭州gdp被武汉越拉越大。人口也不是永远那么猛的。你看看前几年就知道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0-7-20 17:42:29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楚之游侠 于 2020-7-20 17:44 编辑
foxicreat99 发表于 2020-7-20 17:27
你举光谷这个所谓的失控的例子,大部分归咎于ZF没有预见性或者是因为这样或那样的原因扯皮推诿,导致光谷 ...


这个问题我自己是认为基本无解。

一个地区ZF在年度内可以投入民生保障和基础设施建设的资金是有限的。问题虽然在那里,但掌握的资源并不足以在短期内加以应对。

花钱的地方太多太多,产业引导、科研投入等方面也都需要投入,你在这方面投入增大,另一些方面投入就可能减少。就武汉现在每年新增的人口,给财政已经带来相当压力。

以去年为例武汉民生支出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比重高达72.1%。

去年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支出2237亿元,单纯民生支出1613亿元,而且增长速度非常快,达到14.9%。


其中投入221亿元支持就业和社会保障,武汉居民养老金、城乡低保保障水平位居全国同类城市前列;投入92亿元促进教育事业发展,落实各类助学政策,资助困难学生18.88万人次;投入37亿元,加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支持全民健身场地、设施建设,开展公益文化活动3100场次;投入54亿元,提升医疗卫生事业保障水平;投入资金23亿元,全面落实“两不愁三保障”等精准扶贫政策,支持打好脱贫攻坚战。


武汉市为了缓解民生支出的财政压力,去年财政部组织市直部门单位,大力压减“三公”经费等一般性支出,市直部门一般性支出压减10.8%,部门项目支出压减18.5%。严格清理结转结余资金,全面清理收回低效无效资金,市直部门累计压减和收回存量资金47.2亿元,统筹用于保障民生及重点项目。


周SZ在今年的会议上公开说过,武汉将严格控制和压缩一般性支出,集中更多财力保障和改善民生,以ZF过“紧日子”,确保人民群众过“好日子”。


有句话说的好,哪有什么岁月静好,不过是有人在替你负重前行。现在很多人感受不到这个压力,是因为ZF尽力在扛,已经被逼的过紧日子了。


还一味强调单年度人口增加越多越好,这是非要ZF兜不住了,问题大到普通市民都察觉到才好吗?


在人口增加带来的社会问题上,真的是不希望全市都“光谷化”。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0-7-20 17:45:52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aini89757 于 2020-7-20 17:51 编辑

有些人,一天到晚的说北面碰瓷。
然后,在自己版为赋新词强说愁拿北边举例。

中国各省市的人口本来因为统计口径不一致的情况,就是个迷。

还有,按照房价收入比来说,武汉在老对手西部某省会面前,性价比并不高。
特别是租房上面,租金物价都比某地高出不少。

多少人,回武汉后,重新回北上的。还在谈房价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0-7-20 17:46:3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Archerone 于 2020-7-20 17:50 编辑

一个观点,一个快速发展的地区,人口流入越多越好,人口流入慢就别谈什么快速发展吧,人都不来发展体现在哪啊?
武汉现阶段,人口还远未饱和,特别是今年这个困难时期,对武汉的人才吸引力打击是巨大的,现在谈限制人口流入是非常可笑的事情,我就说,武汉现在就应该全面放开户籍,只要是大专以上学历,随便落户,有人才有活力,有人才有消费,有人才有市场。至于什么教育、医疗这些配套,本就是人口规模倒逼的结果,ZF有能力做好提前规划建设,那是烧高香了,现在的滞后,是正常的现象,至于严重缺失都是不作为懒作为导致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0-7-20 17:52:56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foxicreat99 发表于 2020-7-20 17:27
你举光谷这个所谓的失控的例子,大部分归咎于ZF没有预见性或者是因为这样或那样的原因扯皮推诿,导致光谷 ...

除了商场 ZF都已经预先性的布置了学校医院 ,ZF不可谓不前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0-7-20 17:58:0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楚之游侠 于 2020-7-20 18:00 编辑
Archerone 发表于 2020-7-20 17:46
一个观点,一个快速发展的地区,人口流入越多越好,人口流入慢就别谈什么快速发展吧,人都不来发展体现在哪 ...


其实不同城市间增加人口不能只看数量,还要看人均享受到的各种市政服务资源。

同样是新定居一个城市,在有的城市你只是字面意义的定居,有的城市你只是刚刚谈得上过生活,在我们武汉可能是过上好日子。


如果用生孩子来作比喻。

为什么明明现在民众收入增加,生活水平也提高,但比起几十年前,家庭生育意愿反而是降低的呢?


五六十年代的家庭,一家三四个孩子是普遍现象,现在一般有两个就已经比较多了。


原因我认为在于,几十年前多少有些“只管生不管养”的意味,只要孩子有衣服穿,能吃饱饭就差不多了,父母养孩子压力不大。不像现在生了孩子后还要看重子女的生活质量、受教育水平,未来前途等等。


那城市对待新增加的人口也是一样。

你是仅仅把他们看作劳动力,看作可以压榨来帮助城市发展的资源;还是真正当成自己的市民,想方设法让他们过上好日子,而不仅仅是生存,这有态度上的天壤之别。

如果是把新市民当消耗品,那同样的资源投入,当然可以应对短期内增加的更多人口,但这就和我们武汉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增进人民福祉的追求相冲突了。


治国有常,而利民为本。民生是人民幸福之基、社会和谐之本。增进民生福祉是我们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本质要求。

坚持和完善统筹城乡的民生保障制度,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这一要求,既是思路又是招数,既是承诺又是动作。


不管其他城市怎么看待新增人口,如何当消耗品,只考虑一年怎么增加数量多怎么来,所谓“Après moi, le déluge(我们死后,哪怕洪水滔天)“

至少我们武汉还是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底线。武汉市和其他城市不一样!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0-7-20 17:58:26 | 显示全部楼层
要等实际管理人口接近2000万了才能谈管控流入的问题吧。如果达不到2000万水准,就不可能谈什么国家中心城市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0-7-20 18:01:39 | 显示全部楼层
楚之游侠 发表于 2020-7-20 17:17
说的不是人口多到失控,而是人口短期增加太快,超过相应市政配套的承受能力,容易带来一系列社会问题。 ...

。。。那是规划配套滞后而不是人多的问题

真要说人口密度,武汉还没哪条街道能比得上花楼水塔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高楼迷

GMT+8, 2025-7-20 11:14 , Processed in 0.052827 second(s), 5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