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夏转换之际,天气容易阴晴不定,时而烈日当空,气温骤升至30摄氏度以上,时而暴雨倾盆,气温如坐过山车般骤降。这种极端天气现象不仅源于冷暖空气的交替影响,更是自然环境向人类发出的警示——全球气候正在发生深刻变化。
碳、氮作为全球生物地球化学循环的两大关键元素,其在大气中的浓度与温室效应、PM2.5污染等公众高度关注的气候和环境问题密切相关。浙江大学环境与资源学院谷保静教授团队基于人类-自然耦合系统(CHANS)碳氮耦合模型,定量追溯了碳氮元素在土壤、水体、大气以及各行业部门之间的流转,全面解析了中国生态系统与人类活动中的碳氮交互机制,提出了可以大幅降低单位减排成本,带来气候、健康、生态等多重收益的综合管理策略。
北京时间2025年6月6日,该研究成果以“Integrated carbon and nitrogen management for cost-effective environmental policies in China”为题发表在《科学》上,论文第一作者是浙江大学环境与资源学院博士研究生徐欣,论文通讯作者为谷保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