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 航
楼主: anson908

[经济论道] 武汉汽车品牌信息汇总(信息更新帖) -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4-5-8 22:16:55 | 显示全部楼层
星纪魅族换帅  苏静出任首席执行官  廖清红出任首席运营官





廖清红先生现任星纪魅族首席运营官(COO),曾先后服务于华为、360、小鹏汽车,横跨手机、互联网、汽车三大行业,具有多个重要岗位的多元工作经验和管理视角,从战略到执行到组织支撑,拥有多年成功的管理经验。

1998——2015 年,历任华为软件研发副总裁,华为软件人力资源副总裁;在华为,见证公司从8千人90亿收入,到16万人6000亿收入的发展历程;

2016——2018 年,历任360高级副总裁,人力资源总裁&智能硬件总裁;在360主导搭建并完善了公司的管理架构,并兼顾手机和智能硬件业务的管理,作为核心高管参与公司在A股上市全过程;

2018——2023 年,历任小鹏汽车CHO,小鹏汽车销售副总裁;在小鹏汽车,参与创业的过程,历经高速扩张期,作为核心高管参与企业在美股、港股上市全过程;

2024 年,任星纪魅族首席运营官(COO),助力星纪魅族智能出行科技生态迈向更高目标。



苏静女士本科、硕士均毕业于北京大学。

曾任中石油国联基金董事会秘书、副总裁,国新科创基金执行董事,国风投基金董事总经理、新一代信息技术组投委会委员等职务,执业及投资领域覆盖新一代信息技术及新能源汽车、文娱等领域。

任职期间完成西气东输三线、西气东输一、二线西段引进外部投资 363 亿元,孚能科技、长远锂科、英雄互娱等投资项目 80 余亿元,重点关注数字新经济领域的子基金及直投项目。

2022 年伊始,苏静以联合创始人身份参与创办星纪时代(星纪魅族前身),担任 CFO,期间主导收购具有 20 年历史的消费电子品牌魅族科技,开创智能融合体验新赛道。

2023 年 3 月,星纪魅族成立,苏静担任联合创始人、执行董事兼首席财务官,并完成天使轮融资。

2023 年 6 月,苏静主导完成星纪魅族与全球豪华纯电高性能汽车品牌 Polestar 极星的战略合作谈判,成立合资公司极星科技,苏静担任董事。双方携手共同研发 Polestar OS,加速消费电子与汽车行业的跨界融合进程。

2023 年 11 月,苏静出任星纪魅族总裁,并完成天使+轮及 A 轮融资,投后估值超百亿,带领星纪魅族跻身独角兽行列。

2024 年 5 月,苏静出任星纪魅族首席执行官( CEO)。



智能汽车作为科技与商业融合的典型代表,已成为中国产业体系里最活跃的赛道之一。立足当下,放眼未来,智能汽车将走向何方?苏静曾在去年的主题演讲中表示“消费电子和汽车产业的深度融合,是智能汽车发展的最新趋势。伴随着汽车行业进入 3.0 智能化时代,以‘手车互联’为基础的生态模式快速发展,半导体技术、操作系统、软件生态已经成为核心优势和稀缺能力。以‘华小魅’为代表的手机、汽车一体,软件、硬件一体,智能终端和物联网一体的科技公司已成为真正有潜力的玩家。”星纪魅族聚焦“让消费电子的能力为汽车深度赋能”,率先提出“手机域”理念,即超越传统汽车五个域(动力域、底盘域、车身域、座舱域、自动驾驶域)之外的“第六域”,让手机真正融入并成为汽车的一部分,源源不断地为整车输送新功能。





苏静强调,“让智能手机为汽车提供硬件和算力支持,源源不断地为整车输送新能力,升级手机就是升级汽车,有效缓解消费者对汽车‘硬件落后’的焦虑。”为此,星纪魅族集团进行了系统性创新、底层重构、跨界融合,实现了数据、团队、算力上的贯通,为行业开拓了新方向。


2023年苏静荣膺年度商业女性LD者。与她同时上榜的有:格力电器董事长董明珠、华为公司副董事长孟晚舟、抖音集团CEO张楠等。


正如颁奖词所言:“苏静作为消费电子与汽车产业跨界融合的开拓者,她用其极富远见的战略思考,以及持续不断的创新能力,为消费电子和汽车产业带来了新的发展方向。作为女性**者,她展现出强大的LD力和创新力。无论是在面对困境时的冷静应对,还是在变革中的勇往直前,苏静都展现出了令人敬佩的毅力和智慧,用实际行动诠释了‘韧与慧’的真谛。”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5-8 22:20:34 | 显示全部楼层
阿联酋驻华使馆及卡塔尔投资局代表团到访星纪魅族


近日,阿联酋驻华使馆经济部主管萨义德·阿法里(Saeed Alghfeli)先生及卡塔尔投资局硬件部门主管阿塔坎·梅特(Atakan Mete)先生先后率代表团来到星纪魅族北京办公室参观考察,星纪魅族CEO苏静等公司高层管理人员热情接待了来宾。






考察期间,代表团参观了星纪魅族展厅,深入了解公司在智能手机、AR 眼镜、智能座舱等领域的核心技术,对星纪魅族展示的各类创新产品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并现场体验了手车无缝互联、手机 AI 功能、AR 眼镜实时翻译等场景,对公司的业务布局格外认可。




目前,星纪魅族已布局智能手机、智能汽车、XR 技术、自研操作系统、可穿戴设备等业务,发布了魅族 21 旗舰智能手机、MYVU AR 智能眼镜、无界生态系统 FlymeOS、全新“手车互融”解决方案 Flyme Link 等多款重磅产品,具备完善的产业结构与先行优势。



苏静表示,中国是全球消费电子和新能源汽车的重要制造基地及出口国,消费电子和汽车产业均呈现出多样化发展趋势,人工智能等技术驱动产品不断创新,星纪魅族以其深厚的技术积累和完善的产业布局,成为中国消费电子与汽车产业智能化生态阵营中的领军企业,未来希望与阿联酋、卡塔尔等中东国家的相关机构深入合作,共同构建全球智能出行科技生态。



萨义德· 阿法里先生和阿塔坎·梅特先生高度认同星纪魅族促进消费电子及汽车产业深度融合的使命愿景及全球化品牌战略,对公司始终把用户体验放在第一位的价值理念表示赞赏,期待未来进一步合作。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5-8 22:30:56 | 显示全部楼层
对话星纪魅族集团联合创始人苏静:手机与汽车跨界融合的底层逻辑

跨界合作,开启手机与汽车领域双线布局




我的偶像是埃隆·马斯克,我是一个比较追求极致的人,有理性与感性的结合,希望给消费者带来有设计美学、有创新价值的科技产品。——苏静



2023年10月25日,《财富》(中文版)公布了2023年中国最具影响力的商界女性榜单(Most Powerful Women),苏静是榜单中的新面孔,也是极为年轻的上榜者。

苏静时任星纪魅族集团联合创始人兼首席财务官,主要负责集团的投融资与日常运营工作。2022年,在她的参与主导下,星纪时代成功并购中国老牌消费电子品牌魅族科技,并与全球豪华纯电高性能汽车品牌Polestar极星成立全新的合资公司,负责研发Polestar OS以及极星汽车在中国大陆市场的销售。自此,星纪魅族集团的产业布局横跨手机与智能汽车两大热门赛道,成为手机与汽车产业跨界融合中的引领者。


苏静作为行业内罕见的女性高管,又身兼投资人与创业者双重身份,首次分享了对手机与汽车深度融合的观察:汽车企业开始造手机、手机企业热衷造汽车的背后,恰恰符合产业供应链、价值链升级的底层逻辑。


她认为:未来消费电子与汽车产业的深度融合是大势所趋,智能汽车与手机将无限趋同,汽车可以与手机实现算力共享、数据共享、账户共享、生态共享、无缝流转。

长期的投融资经验,让苏静敏锐地捕捉到这个产业大趋势,“很多东西是你只做一个终端永远都做不到的”。她选择亲自下场,经过两次跨界融合,星纪魅族集团成功布局智能车机全产业链,打造Flyme Auto智能座舱操作系统,并在XR、可穿戴智能终端等前沿技术上进行了广泛布局。

中国的智能化绝对是全球领先的,中国的汽车绝对是最内卷的,我们是真正逻辑上第一家实现全部自研的公司。”在她看来,星纪魅族集团拥有软硬件一体的自研能力,是跨界融合时代下的最佳护城河,也是魅族手机再度崛起的机会所在。



两次业界瞩目的战略投资,二十年魅族获新生

2021年,中国新能源汽车发展进入快车道,智能汽车将是“带四个轮子的智能手机”这一说法,已经在投资圈内广泛流传。同年9月,星纪时代成立,这可以视为星纪魅族集团的前身,接下来就是震惊业界的两次跨界融合:星纪时代并购魅族科技,成立星纪魅族集团;星纪魅族集团与极星成立全新的合资公司。

起初,公司的创业方向就是高端消费电子产品,内部着手研发AR眼镜、手机等产品,公司的创始人沈子瑜聚焦于战略规划部署,苏静作为联合创始人更多地是负责投融资以及并购等工作。公司仅用几个月的时间就完成对魅族的并购,在投融圈一鸣惊人,直接催生了现在的星纪魅族集团,一家横跨消费电子与汽车领域的跨界小巨人企业。

论资历,魅族是行业元老级公司,2003年在珠海成立,2008年就进入智能手机行业,2009年2月发布了第一款魅族手机M8,市场排名一度进入前五位。不过在2017年之后,由于多方面原因,魅族在手机市场逐渐掉队。2022年7月4日,双方正式对外官宣:星纪时代持有魅族科技79.09%的控股权,并取得对魅族科技的单独控制。

在签约仪式现场,站在沈子瑜和苏静身边的正是魅族创始人黄章,这一幕也寓意着魅族这个二十年品牌的传承与新生。

之所以选择并购魅族,除了价格合适、原股东有退出的打算之外,最为打动团队的一点,是魅族的工程师文化浓厚,“当时我们做了充分的尽调,魅族整个团队很优秀,尤其是研发团队。”

以技术为导向、工程师文化、打造极致产品,对魅族的并购,为现在星纪魅族集团的产品创新打下了根基。

2023年3月,星纪魅族集团正式在武汉成立,苏静成为公司的联合创始人、执行董事兼首席财务官,公司在武汉、北京、上海、珠海等多地开设办公室,员工超过2,000人,旗下拥有魅族20系列旗舰智能手机、无界生态系统Flyme 10、Flyme Auto智能座舱操作系统等多个产品。

在并购魅族尘埃落定之后,星纪魅族集团又迅速开启了跟极星汽车的谈判,最终成功拿下中国区业务,并在全球范围内展开战略合作。左手魅族、右手极星的战略布局顺利完成,行业迎来了一位兼具手机与汽车双重基因的重要玩家。




汽车与手机深度融合的底层逻辑


近两年,当消费者走进手机品牌的线下门店时,一排排智能手机的边上停放着一台汽车已经成为常态,手机与汽车的深度融合进程明显加速,这也印证了苏静的最初判断——消费电子跟汽车一定是融合的,这是行业底层逻辑所决定的。





其实坊间早有传言苹果公司在秘密造车,中间多次曝出项目负责人变更的消息,堪称苹果内部最机密也最坎坷的项目之一。另一家巨头特斯拉,也时有传出埃隆·马斯克想造手机的消息。山雨欲来风满楼,虽然全球两大巨头还没有正式下场,但在中国市场上,车企造手机、手机企业造车,早已不是新闻。

更早之前的2018年,在CES、MWC等全球顶级消费电子展会上,这一跨界趋势就已经出现。在拉斯维加斯、巴塞罗那、上海的展会上,车企开始取代手机企业成为消费电子展的最大主角,当时参会的记者们调侃CES变成了汽车展。2020年后,全球掀起新能源汽车普及浪潮,消费电子与汽车深度融合的趋势更加明朗,中国市场更是首当其冲。

在星纪魅族集团的创始团队看来,车机智能化的底层逻辑包括了技术趋同与价值增值:从供应链角度来看,手机上游供应链核心企业对于统一手机与汽车的核心配件供应早有布局,甚至希望统一为一个品牌之下,使其产品赛道从消费电子延展到汽车行业。

不仅如此,从技术趋同角度来看,无论是手机还是汽车,智能化的三件套都是摄像头、操作系统、屏幕,两者有所区别的只是产品形态,底层的操作系统是可以共通的。

从线上线下渠道一体化的角度来看,线下门店不具备价格优势,摆上汽车之后就意味着更高的坪效比,门店经营者可以获得更高的利润,与线上渠道错位竞争、相互补充。

在苏静眼里,手机跟汽车都是万亿级的巨大市场,天花板足够高,“如果一个潮流足够大,你根本不用在乎自己是什么时候入的局。”广阔的市场空间最终促使她亲自下场“试水温”,从投资人身份顺理成章变身为创业者。



极致创新+设计美学+全球化,星纪魅族集团争做行业领军者

2023年3月30日,星纪魅族集团成立后的首场新品发布会在上海举行。发布会上亮相的新品,除了让粉丝们翘首以盼的魅族20系列手机,还有搭载在领克08车型上的第一代Flyme Auto智能座舱操作系统,以及进化到第十代的Flyme。





这次发布会上亮相的诸多新品,被苏静称为魅族品牌的“V型反转”,宣告着魅族手机又回来了!

更重要的是,如果说老魅族代表的只是一个手机品牌,那么星纪魅族集团所代表的将是汽车与手机深度融合下的一个全新智能化品牌,产品线更长,技术力更强,具备技术创新、设计美学、全球化等多重特性,这也是星纪魅族集团与老魅族的最大区别。

在技术创新上,Flyme系统底层代码合计超过3亿行,提交代码行数累计超过1亿行,这是长期积累的结果。星纪魅族集团认为,未来智能操作系统将打通汽车与手机的界限,并应用在更多的智能终端上。

相比于传统手机厂商,星纪魅族集团的优势在于通过与极星成立合资公司,从而拥有自己的实践平台,同时跟吉利汽车又是极为紧密的关系,具备这种优势的企业可谓少之又少,某种程度上来说,星纪魅族集团堪称唯一,比车企更懂智能化的底层逻辑,比手机厂商更懂造车,可以一步一个脚印,扎扎实实地向前走。




设计也是其优势之一,消费电子行业有句俗语:产品的颜值很大程度反映了品牌创始人的审美。魅族20 INFINITY无界版推出后,其极高的颜值引发了社交媒体上的热议。在这个代表性产品身上,有创始人沈子瑜用科技探寻无界美学的极致表达,也侧面展现了苏静身为团队中唯一的女性创始人对于品牌的审美追求。

她坦言,在当下极为内卷的市场上,星纪魅族集团要有特色,必须向年轻消费者展现出与众不同的品牌调性,这些要素包含了对科技、艺术、美学的坚持追求,从而吸引“热爱自己生活的一群年轻人”。

据了解,星纪魅族集团也正在着手制定出海规划,未来的出海产品不仅有手机,还有一系列深度跨界产品,这是中国企业的巨大机会。

“智能汽车的下半场必然在中国。”苏静强调:在跨界融合的大浪潮下,星纪魅族集团的目标是成为行业领军者。

凡是过往,皆为序章。1886年,全球第一辆汽车诞生,人类由此进入到汽车时代。近百年后的1983年,全球第一部手机诞生,人类进入到移动通信时代。伴随着汽车与手机的深度融合进程的加速,一个全新的智能时代已经到来。对于苏静这样的时代中坚力量来说,未来已来!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5-9 08:31:27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音乐虫子 发表于 2024-5-8 17:25
天天做宣传讨ld欢心不如销量来的实在

对拿销量来说话
不整虚头巴脑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5-9 08:57:20 | 显示全部楼层
岚图全新纯电SUV将搭载华为智驾

卢放:我们的合作模式可以称为“Hi模式PLUS”



“我们正在与华为共同探索一种新的合作模式,这种模式可能是HI模式的一种提升或变体,可以称之为‘HI模式PLUS’。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与华为进行了深入的沟通和技术上磨合,我们的研发团队与华为的研发团队紧密合作,实现了资源共享和优势互补。华为目前承担了大量项目,而我们在人力资源方面提供了必要的支持,这是双方共同成长的过程。”近日,在2024岚图春季技术沟通会上,岚图汽车科技有限公司CEO卢放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


当前,华为方面主要以零部件模式、HI模式(解决方案模式)、鸿蒙智行三种模式切入汽车赛道。继今年1月官宣与华为达成战略合作后,在2024岚图春季技术沟通会期间,岚图宣布与华为的合作正式落地,华为最新发布的乾崑ADS 3.0智驾系统将搭载至岚图车型。同时,岚图与华为共同打造的全新纯电SUV车型将搭载华为智驾系统,计划于今年发布;搭载华为智驾及智能座舱的MPV车型——岚图梦想家将于明年上半年推出。


在与华为合作的同时,岚图还展示了包括最新一代岚海动力系统、5C超级快充、全新一代琥珀电池、新一代智能座舱等在内的多项自研技术成果。

在卢放看来,全栈自研不等同于自我孤立、闭门造车的体系。“在岚图内部,我们不仅注重全栈自研,还要注重开放合作,与华为的合作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总的来说,我认为我们应该在保持全栈自研能力的同时,积极寻求和外界的合作与交流。”卢放认为。


未来将开放所有自建充电桩

根据官方介绍,最新一代岚海动力系统由岚图全栈自研,拥有BEV纯电、PHEV混动和REEV增程三种动力模式,搭载了800V高效率电驱系统,得益于800V碳化硅平台的应用,该动力系统在CLTC标准下的工况效率能够达到92.5%;全新一代琥珀电池则可提供80kW·h、110kW·h和112kW·h的多梯次电量选择,其采用212Wh/kg能量密度电池包,在800V平台的加持下能够实现超900km的续航能力。



在补能方面,岚图自研的5C超级快充,叠加800V碳化硅高压平台,可以实现充电10分钟续航增加450km。同时,岚图的超快充技术适用于全国绝大部分区域,从-10℃到40℃均可实现超级快充。

当前,岚图仍在扩大补能网络。记者了解到,岚图目前正在启动千站万桩计划,未来将建成核心城市主城区6km补能网络,首批将会落地16个超充示范站,合作生态补能也将落地全国95%的城市,并开放所有自建充电桩。






实际上,充电桩建设问题一直被视为推广新能源汽车的“最后一公里”。随着我国新能源汽车保有量的不断提高,充电基础设施也在加速完善,但仍面临充电难、安装难、充电贵等问题。

“我国正在大力推广新能源车,在这方面已经做了非常多的工作。与国外的充电设施相比,国内的充电设施更完善、充电更方便。因此,我相信随着新能源车的普及,充电桩的问题也将逐渐得到解决。”卢放表示。



今年欲实现10万辆销量目标

值得注意的是,眼下国内新能源市场竞争激烈,进入2024年以来,“价格战”不仅没有休止,反而愈演愈烈。

对国内车市的“内卷”态势,卢放认为,“卷”其实是一种竞争的表现,尽管这种竞争在某种程度上导致了一些非理性行为出现,但不能否认它所带来的正面效果。事实上,正是这种竞争推动了中国新能源汽车行业在过去几年的迅猛发展。“我们必须承认这场竞争的存在,而且应该采取合适的手段去应对它。从主流趋势来看,‘卷’对中国新能源汽车的发展是有益的。”卢放解释称。

在他看来,岚图需要追求的“卷”,不是简单的价格竞争,而是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的提升,需要通过“卷”技术创新,“卷”管理创新,促进效率改善,如缩短时间,降低成本等。“这样的‘卷’才是有意义的,能够真正推动汽车工业发展进步的。一个企业的持续健康发展才能真正为社会和用户创造价值,我们坚决反对无底线的竞争,因为这样的做法只会损害企业的毛利,进而影响我们为用户提供优质服务的能力。每个企业都有自己的实际情况,我们不能简单地评价其他企业的做法是对是错。我们只能根据自身的条件和判断,确定自己的发展方向。”卢放向记者表示。


据悉,今年年初,岚图将2024年全年销售目标设定在10万辆。官方数据显示,今年4月,岚图交付新车4003辆,同比增长20%;1~4月,岚图累计销量超2.03万辆,同比增长126%。

岚图汽车总经理助理、销售公司总经理邵明峰表示,岚图对实现全年目标充满信心,并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发力。

首先,岚图将紧密关注市场动态,不参与无意义的竞争,而是专注于提升产品和技术的竞争力;其次,岚图将加快产品技术迭代的速度,将内部产品的迭代频率从“两年一小改、两年一大改”提升为“一年两改、一年一大改;第三,岚图将一款接一款地推出新产品,迎来产品的爆发期

“在过去的三年多里,我们在品牌、渠道、产品和营销等方面取得了很大的进步。虽然与市场的头部品牌还有差距,但我们正在逐步走向正确的赛道。目前,我们的渠道能力也在不断提升,我们的直营体系包括生态和自营两种方式。通过这些努力,我们一定能够实现今年的10万辆销售目标。这是我们的底线。”邵明峰告诉记者。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5-9 09:08:36 | 显示全部楼层
陈萌:东风纳米争取年内达到月销1万台


在2024北京车展的东风汽车站台,东风纳米携东风纳米01共创版正式亮相,并推出“国民车共创计划”,与社会各界开展改装共创、周边共创、内容共创、社群共创、新车共创。

面对愈演愈烈的价格战,东风纳米营销事业部总经理陈萌,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指出,作为东风来讲,无论价格战怎么打,无论哪个细分的市场好与不好,东风一定坚定不移布局每一个细分市场,因为我们就是做汽车的。

谈道东风纳米的目标,陈萌表示,在明年会推出东风纳米第二款全新车型,但是今年大概每两三个月推出一款共创版。此外,他还透露,今年销量预期尽快做到月销1万台。


记者:今年从开年以来价格战愈演愈烈,现在看来还有升级的情况,想问一下在这种情况下,东风纳米有没有做相应的准备?

陈萌:价格战本来就是意料之中的事情,价格战不只是今年,在往年好几年,每年到春节之后都有新的价格战。价格战对于东风集团这样的,一直致力于做汽车的企业来讲并不是坏事,通过价格战可以更加审视我们对于用户需求的判断,更加审视成本控制能力,更加审视如何把工作做得更细,更加走入到客户生活场景里面去,我们现在做了一些动作。

价格战分为两种:一种是主动的。一种是被动的。

一种是别人降价你跟着降,主动就是你先降,这只是单纯价格战,价格战背后的本质就是产品是不是能够完全符合客户使用场景和需求,你的配置有没有冗余的。第二个,客户关心的配置,关心的场景配置是否可以做到极致,做到更好,从以前的公司思维向客户思维转变。东风做了55年汽车,也是不断地进化过程,在不断地提炼自己的过程,也在不断地走进客户。

作为东风来讲,无论价格战怎么打,无论哪个细分的市场好与不好,东风一定坚定不移布局每一个细分市场,因为我们就是做汽车的。



记者:我记得之前纳米做过相应的规划,每年要投放1到2款车,今年会带来什么样的车型?

陈萌:这次在车展推出了“共创版”,因为我们是2024年1月7日发布东风纳米01,短短三个月推出了一个新的版本,新的版本主要逻辑是对于已经买了我们车的客户,和关注我们的客户进行一些深入的访谈,觉得我们这个车里面有哪些是你喜欢的,有哪些是你用得上的,还有哪些需要改进的,我们就发布了国民车共创计划,有客户告诉我们说,我们的尾灯不够时尚,能不能把尾灯做成贯穿式尾灯,好看一点。

第二个,觉得这个车有点女性化,不够运动化,能不能加一些运动化元素。第三个,这个车子语音交互智能化虽然很好,但是听方言听得不是那么好,或者有些东西用得太复杂了,希望更简便一点,我们对软件进行升级。

还有说想要个性一点的,我希望有个性的颜色或者个性的拉花,我们采用客户的共创,做了好几款,包括外观和类似的配色、拉花,有很多,今天在车展现场发出了共创版第一版,改了很多东西,有空可以到展台指导一下。

在明年会推出东风纳米第二款全新车型,但是今年大概每两三个月推出一款共创版

最终还是切入到用户使用场景里,就像电子产品一样一定要快速迭代,快速迭代目的是走入客户的应用场景去,来检讨我们规划研发,彻底从工程师思维变成客户思维。



记者:在东风体系内现在有风神、奕派、纳米,很多用户很疑惑,这三个品牌在定位和产品上有哪些区隔。

陈萌:东风纳米、奕派和风神都是整个东风品牌,东风三个子品牌,奕派、纳米和风神对应是不同的目标客户市场和不同车型。比如说纳米定位为国民纯电,只做纯电动车,只做国民车,售价8到15万之间。奕派是主流的市场的,它做15万到25万车型。风神是做燃油车和混合动力,做15万到20万车型。目标客户不一样,目标市场不一样。这样一来三个品牌在东风体系内,相互不打架,相互补位。从燃油到纯电到混动,包括高端的猛士、岚图全部覆盖。

东风作为55年一个造车企业,我们从军车,从商用车,中重卡,包括到乘用车各个细分市场,包括商用车细分市场,包括跟汽车相关的服务,设备,装备都是覆盖很广。



记者:今年市场很卷,我也觉得咱们能卖好,今年纳米的年度销量预期是怎样的?通过什么样的方式达到这样的预期?

陈萌:今年销量预期尽快做到月销1万台,按照这个方式来做。第二个想达到销量预期,最终回归到产品的本质,王婆卖瓜不是会卖,是瓜好,还是回归产品的本质,当我们卖的过程中,为什么这么快推出共创版,就是看我们这个车或者产品怎么满足客户多样化的需求。

国有企业和中小企业抓了产品之后,来配合一定的目标客户市场精准地投放,精准地定位,大家来进行更好地服务。产品只占了一半,服务还有另外一半,把服务和产品做好,按照这个模式来走,我们不会哗众取宠,不会通过非产品的手段,还要回归产品的本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5-9 10:05:5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bestkaka 于 2024-5-9 10:17 编辑
拍照片2024 发表于 2024-5-9 09:08
陈萌:东风纳米争取年内达到月销1万台


我不是怼你,但这个人说话的逻辑明显是有问题的。

就靠目前纳米01一款(当前月销2000都还没有)的车,又不打价格战,年内月销要到1万?

请问他:方法论是啥?靠所谓的共创版?几万块的小车去打改装市场(妄想改个贯穿尾灯月销就能暴涨2000?)?

这不就是纯纯喊口号(去感动LD)么?

这不就是雷军说的不好好思考产品定义,纯纯看手头有什么资源呼隆一台车出来,然后靠撞大运卖车的典型反面案例么?

====================================

陈萌:东风纳米争取年内达到月销1万台

明年会推出东风纳米第二款全新车型,但是今年大概每两三个月推出一款共创版。此外,他还透露,今年销量预期尽快做到月销1万台。

陈萌:这次在车展推出了“共创版”,因为我们是2024年1月7日发布东风纳米01,短短三个月推出了一个新的版本,新的版本主要逻辑是对于已经买了我们车的客户,和关注我们的客户进行一些深入的访谈,觉得我们这个车里面有哪些是你喜欢的,有哪些是你用得上的,还有哪些需要改进的,我们就发布了国民车共创计划,有客户告诉我们说,我们的尾灯不够时尚,能不能把尾灯做成贯穿式尾灯,好看一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5-9 10:35:16 | 显示全部楼层
东风纳米完全不知道用户要什么。一个4米的小车,不搞性价比,搞什么无边框车门、快充、座椅躺平,现在又搞改装、上大疆智驾,搞笑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5-9 14:20:24 | 显示全部楼层
个人觉得现在的汽车市场环境变了,国产车不能在走价廉质低的路线了,虽然现在车价整体下探,但大家对国产车的印象有了整体改观,还是愿意买一些高品质的车,而不是一味追求低价,所以我觉得东风还是要尽可能保证品质,当然价廉物美就更好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5-9 17:09:47 | 显示全部楼层
奔赴诗和远方,没有一个陪你走南闯北的“猛士”怎么行?


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SHZY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在荆楚大地上,工业、农业、科技、文化,方方面面、角角落落都在坚定不移贯彻和落实这一首要任务。5月6日起,湖北广播电视台新闻中心推出《高质量发展在湖北》系列报道,第二站让我们走进中国车谷,跟随国内首款高端新能源越野汽车——猛士917的步伐,感受湖北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脉动。

参加民俗活动、品尝地道美食、体验传统工艺……刚刚过去的这个“五一”假期,“自驾+旅拍”“自驾+美食”“自驾+越野”“自驾+露营”等多元“自驾+”模式倍受热捧。携程数据显示,2024年“五一”假期期间,全国自驾出行占比达八成。

越山海、见不凡,没有一个陪你走南闯北的“猛士”怎么行?



从武汉出发“远航”欧洲

打败国内90%以上的越野路面


当你行驶在武汉经开区东风大道高架桥上时,应该很难不注意到脚下这座特殊的工厂。





在白天,多种角度的“小山丘”“巨石阵”“水道”……猛士917穿行其中,如同一座越野体验公园;在夜晚,一片漆黑中,灯火通明的总装车间里生产线有序流动,一览无余。还有园区内行业整车厂第一个3D裸眼立体大屏,猛士科技917跃然其上,酷酷的科技感扑面而来。





在猛士科技园区的体验赛道上,记者和有着“中国豪华电动越野第一车”之称的猛士917一起,共同感受了一场越野带来的魅力。

“教练,您准备好了吗?”

“好了,出发!”

一辆黑色的猛士科技917爬上近乎45度的小山丘,又俯冲至水道,激起水花,穿过坑坑洼洼的石子路,一路前行。

蟹行、直线加速、小半径掉头、侧坡、岩石、交叉轴、45度坡……试乘过程中,面对多种极端路况,车辆多次侧倾,甚至轮胎离地,但记者的体验却是十分安心的。





猛士917动力系统开发主任工程师谢宇说:“对于一个硬派越野车,能够把我们赛道里面这几个极限工况全部走完,那么车主就能在国内90%甚至99%以上的越野路面畅行无阻。”

超强的越野性能,让“湖北造”猛士自去年上市以来,就成了消费者的宠儿。今年4月,猛士917成功在瑞士上市,登陆欧洲市场。五一假期刚过完,工厂立刻进入忙碌状态,定制的车一辆接一辆。



高端智造的“黑科技”工厂

给猛士按下了交付“加速键”

“猛士现在的交期是21天,目前同行业的水平基本上都是在30天以上,今年我们预计要再优化30%左右。”猛士科技工艺技术部负责人陈辽介绍。

和猛士一样风驰电掣、一路领先的,不仅有火爆的销量,还有它的交付速度。这样一个性能卓越的庞然大物,3周就能从生产线上来到你的面前,靠的是什么?

在猛士智慧生产车间里,我们找到了答案。




焊装车间共有62台机器臂手,具备100%焊接自动化、双主拼设计和不限车型数量的柔性生产能力。先进的工艺水平,带来精度、强度、轻量化方面的大幅提升:行业首次应用的内高压纵梁在车架总成焊接线上得以应用,通过内高压成型技术减少焊缝长度约18米,车架总成重量优化27公斤;国内首创的铝外板钢内板滚边工艺可实现车身减重12.6公斤;在铝板烘烤变形的精度控制上采用独有技术标准,可确保变形量控制在1.5毫米以内。





猛士的涂装车间采用水性面漆工艺及国内首创的全哑光清漆喷涂方案,喷涂自动化率100%,可同时满足越野车、SUV、皮卡等车型的涂装要求。涂装路线采用精益高效的前处理电泳车架/车身共线,面漆线中/面涂共线形式;电泳整流器采用了最先进的IGBT分布式整流技术;纸盒干式喷房高效环保,RTO转轮废气焚烧技术可将VOC排放控制在25mg/m³以内。





总装车间主线采用国际先进的柔性全AGV输送线,全面覆盖内饰线、底盘线、合装岛及最终线,可结合产品需求及规划,灵活调整工艺布局和输送方式,支持承载式车身、非承载式车身和定制化车身的混流生产。猛士917的408个关键力矩,全部采用ETC伺服拧紧和TMS扭矩管理系统实现100%监控,拧紧数据上传服务器保存,实现一车一档,确保车辆的高品质装配能力。

5G、人工智能等新技术的加持,让传统制造业插上了转型升级的翅膀。在猛士的产线上,37台AGV小车分工明确,有的运送车门、钢板等汽车零部件,有的更能支撑起整台917,让每辆车都能拥有自己的专属工位。陈辽说:“每台车的装配工序都是不一样的,我们用了独立的工装设备来进行保证,AGV小车可以快速把定位全部都调整到位,对于产线提能改造这块,我们只要增加AGV,就可以直接导入进行使用,而不需要整个工厂停产改造。”



猛士85%的供应商都在湖北

湖北新能源汽车产业链更稳固


一款车的成功,绝不仅仅是一家企业的功劳,这背后是整个湖北汽车产业链的有力支撑。




从猛士科技园驱车10分钟,我们来到了猛士917核心零部件供应商之一——智新科技的厂区内,猛士917的心脏——电驱动总成便是在这里完成研发并生产下线的。

智新科技研发中心系统组组长关坤说:“为了实现猛士越野能力,特地开发了一个减速箱和电机,使整车在各种倾斜角度都能实现爬坡,也投入了一条专线为它做生产。”




猛士核心供应链不断提高近地化率,节约成本的同时,也让湖北新能源汽车产业链条更加稳固。

猛士科技工艺技术部负责人陈辽说:“猛士85%的供应商都是我们湖北省内的,这让我们上游供应链的准备时间缩短到了三天以内。




在东风大道沿线,年轻的猛士科技周围聚集着东风汽车、东风有限、东风股份等车企总部,还有东风本田、神龙汽车、东风乘用车等车企及整车工厂。仅东风系规上工业企业产值,就顶了中国车谷的“半边天”。2024年,武汉经开区“借东风、再出发”,整车产量将突破120万辆,新能源产量将突破40万辆


放眼全省,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步履不停:在武汉,车光联动,猛士、岚图走出国门、出海欧洲;在荆门、宜昌,高标准的汽车锂电池畅销全国;在十堰、襄阳,大块头商用车也插上了新能源的翅膀;还有汉宜高速上驰骋的氢能货车,长江大桥上奔跑的无人汽车……今年一季度,全省新能源汽车产量同比增长108.9%。在这个新旧动能转换的主战场,湖北正奋起扬帆!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5-9 17:15:33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国车谷外商投资春潮涌


一个多月前,世界知名管理咨询公司科尔尼发布报告,全球2024年外商直接投资信心指数排名,中国从去年的第7位升至第3位。

彼时,安波福全球副ZX兼首席运营官比尔·普雷斯利乘坐十几个小时的飞机,从美国赶到武汉,参加新工厂启动仪式。出发前,他刚做完手术,身体尚在恢复期。“中国新能源车发展速度领跑世界,武汉是企业的战略选择。”他说。

去年3月,安波福连接器系统武汉工程中心建成启用,这家跨国公司被美国《时代》周刊评为“2023全球最佳企业”,继加码“武汉研发”后,再加码“武汉制造”。

年初,《武汉市推动更高水平对外开放打造新时代内陆开放新高地实施方案》发布,由沿海开放的“后队”转变为新时代内陆发展的“前队”,武汉经开区当先锋、打头阵,今年一季度外商直接投资(FDI)3亿美元,占全市比重近50%。



外资“磁吸力”从何而来?

信心与磁力


5个月前,央视新闻频道播出专题报道《一线调研·寻找中国市场“磁吸力”》,讲述艾菲汽车零部件(武汉)有限公司、康明斯东亚研发中心加码投资中国的故事,两家企业均位于武汉经开区。





一张企业供应链表格里,80%的电机和100%的磁铁来源于本地供应商。“质量好、价格低,让我们有底气。”艾菲汽车零部件亚太区首席执行官埃里克·勒迈尔介绍,武汉第二工厂建成后,将成为企业在全球最大的工厂。

 “以前是把国外成熟技术‘拿过来’,现在完全自主研发,技术反向输出。”康明斯东亚研发中心财务总监王国胜透露,新建一栋氢能源大楼,瞄准全球前沿技术,比肩美国总部。

从生产制造到研发创新,从新能源汽车全产业链到全价值链,外资企业投下“信任票”,拥抱中国车谷新机遇。武汉经开区已成为全省拥有外籍人士、外籍专家最多的区域之一,当地有专门配套建设的外籍人士聚居社区和多所大型国际学校。

美国人卡腾龙20年前来到中国,曾是一家中美合资公司的职业经理人,任期结束后,选择留在武汉,在武汉经开区创业,投资环保设备领域,计划在汉南投建工厂。“武汉是中国经济蓬勃发展的缩影。”他说。



含金又含新

3个月前,武汉菲亚姆电气公司追加投资2亿元,一边加班生产一边扩建产线,今年订单排满。

 “投建新能源汽车零部件‘专属产线’。”武汉菲亚姆电气公司总经理魏然透露。




作为意大利艾利特拉1938集团在中国的唯一生产基地,产品销往20多个国家和地区。全球汽车喇叭市场,这家跨国公司占据1/3以上份额。

两年前,《武汉经开区关于促进外商投资的实施意见(试行)》施行,推出十条优惠政策,涵盖落户、增资、引才等多方面,单项“红包”最高达到3500万元。

同年,经省市编办批复同意,武汉经开区原有的八大产业园区更名、重组为七大产业园区,以思想破冰引领行动突围,推进新型工业化,发展新质生产力,奋力“追、转、超”。

 “园区更名、产业向新,招商靶向发力,既要有‘含金量’,又要有‘含新量’,造车也造城。”武汉经开区招商局负责人说。

新质生产力形成新的吸引力。近年来,法国佛吉亚、德国采埃孚、日本爱机等全球汽车零部件巨头纷纷在汉增资扩产,投向新能源研发、汽车电子及软件等新兴领域。






“随着中国智能网联汽车市场的蓬勃发展,公司决定成立汽车电子华中研发中心,进行ADAS(高级驾驶辅助系统)的开发。”佛吉亚中国运营副总裁李丽介绍。

佛吉亚集团是全球七大汽车零部件供应商之一,旗下汽车座椅、汽车内饰、绿动智行和汽车电子四大板块在武汉实现“会师”。

吸引外资脚步不停,城市和产业集中高质量发展。今年一开年,武汉经开区启动“全员招商引资月”,27位区领导带队,组建27个招商专班,外出拜访82个重点项目。

1月8日,武汉经开区主要负责人带队赴长三角区域招商,在宁波拜访杉杉商业集团董事长郑学明后,双方初步达成共识,携手打造商业综合体;1月10日,杉杉商业集团回访武汉经开区,考察项目选址;2月28日,武汉经开区与杉杉商业集团签署合作协议。




这一30亿元的港资项目从拜访到签约,历时51天,武汉经开区刷新服务速度。

今春,作为武汉市二季度集中开工的重大项目之一,武汉杉杉奥特莱斯商业综合体有望“拿地即开工”。



输入到输出

4月22日至23日,91位法国企业家及汽车行业代表来汉,参加2024中外企业家车谷论坛(以下简称“车谷论坛”)。会前,他们参观了岚图、猛士两座武汉新能源汽车工厂。

“中国新能源汽车将得到欧洲市场的青睐。”法国农业信贷消费金融执行副总裁罗伯特认为。

上月中旬,岚图汽车登陆意大利,首批100辆车被抢购一空,过去两年间,已先后进入挪威、芬兰、丹麦等欧洲国家。在刚刚举行的北京国际车展上,岚图汽车定下新目标,力争到2030年,累计出口整车50万辆。





3个月前,路特斯科技赴美上市,成为今年全省首家境外上市企业。“明年全球门店计划突破300家。”路特斯集团CEO冯擎峰透露。

“中外交流合作是一场‘双向奔赴’。”车谷论坛上,中外企业家联合会联席ZX龙永图说。

33年前,为争取“中法合资30万辆轿车项目”落地,武汉经开区因对外开放而生。去年,武汉经开区成立外资企业家协会,中外企业家联合会武汉中心启动设立。

“‘走出去’推动‘车谷造’开拓国际市场,‘引进来’推动外商投资重大项目落地,畅通国内国际双循环。”中外企业家联合会秘书长张薇介绍。


车谷论坛举办时隔一天,采埃孚汽车被动安全零部件生产基地在武汉经开区投产,是这家世界500强企业在亚太区最大的安全气囊工厂,产品将销往世界各地,武汉研发中心同步启用。

“从武汉出发的中欧班列,辐射全球40个国家、113个城市。”采埃孚集团执行副总裁、中国区总裁汪润怡说。

两个月前,湖北自贸区“扩容”,武汉联动创新发展区武汉经开片区挂牌,31.39平方公里范围内,规划布局新能源汽车制造集聚区、检验检测和再制造区、内外贸一体化发展区、港口物流区、新型贸易和制度开放先行区等5个功能片区,扩大核心零部件、国际供应链招商引资,打造整车出口基地。

今年初,全省9家国家级经开区代表走进武汉经开区,交流招商引资经验,推动更高水平开放,加快打造内陆对外开放新高地。“一个区域聚集了超过400家外资企业,这才是国家级经开区该有的样子。”枣阳经济开发区D工委副SJ王昆有感而发。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5-9 17:19:39 | 显示全部楼层
北京车展上,TA们也很吸睛……


5月3日,2024北京国际汽车展览会(以下简称“北京车展”)闭幕前一天,在路特斯展台的百万级“高定天团”跑车,依然格外引人注目。作为零部件企业参展的法雷奥,携电动化、驾驶辅助系统、智能照明和软件定义汽车等领域的最新技术参展。

记者了解到,在北京车展上,路特斯的“车谷造”高定豪车、法雷奥的汽车创新科技产品,同样吸引了参展的国内外客商和观众的关注。





在本届北京车展上,路特斯查普曼高级定制品牌,用“高定”诠释自己的品牌塑造新思路:以独有的高定传承,真正将“为一人 造一车”的精神发挥到极致,提升品牌独一无二的稀缺性。


在位于武汉经开区的路特斯全球智能工厂,将生产EMEYA繁花绽放限量版、EMEYA TYPE79高级定制版、ELETRE TYPE 79高级定制版等高定车型。其中,EMEYA繁花绽放限量版,售价超过136万元,全球限量88台,中国限量31台,每台均有专属编号。



路特斯也开启美国市场“大定”。下半年,路特斯车型ELETRE、EMEYA繁花还将陆续进入日本、韩国、美国、加拿大等全球主流汽车消费市场。到2025年,路特斯全球门店将超过300家。

法雷奥是国际十大汽车零部件生产企业之一,今年迎来进入中国30周年。30年来,法雷奥见证并参与了中国汽车行业的高速发展,在华业务经历了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的转变,成为中国主机厂和汽车创新生态系统的重要合作伙伴。






在北京车展顺义馆,法雷奥中国上演汽车科技创新成果秀,其中,不乏来自位于武汉经开区的法雷奥中国技术研发中心(武汉)的科研成果。

作为最早落户武汉经开区的国际知名外商企业之一,法雷奥三次“追投”武汉经开区,布局了法雷奥照明产品中国区总部、前沿开发中心、法雷奥中国技术研发中心(武汉)和生产基地等一系列产业集群。

为抢占汽车智能化新赛道,法雷奥中国技术研发中心(武汉)现已成为法雷奥全球最大的研发中心之一。法雷奥在汉打造强大的软件研发团队,研发领域从单一的汽车照明系统产品,扩展为自动驾驶、人机界面、汽车互联等三大领域,产出的部分创新成果亮相北京车展。

作为高端汽车芯片的先锋企业,芯擎科技携“龍鹰一号”亮相北京车展。芯擎科技与深圳汽车电子行业协会深度合作,共同设立专题展示区,全方位展示“龍鹰一号”的“舱行泊一体”计算平台。




吉利汽车展台专门设立了“自研7nm芯片”特展,其所展示的亿咖通·安托拉1000计算平台和亿咖通·安托拉1000 Pro计算平台,均是基于“龍鹰一号”所开发的产品方案。





目前,“龍鹰一号”已成功应用于多款主流车型,并迅速成为市场上的畅销配置,仅2023年量产首年就实现超过20万颗的出货量。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5-9 17:26:00 | 显示全部楼层
从主流到高端豪华全覆盖 武汉造新能源汽车“出彩”北京车展


2024北京国际汽车展览会,东风汽车、岚图汽车、猛士科技、东风奕派、东风风神、东风纳米、东风本田、上汽通用武汉分公司、路特斯等武汉车企携旗下最新款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悉数亮相,吸引了参展的国内外客商和观众的关注。





主打个性化

武汉造新能源汽车“脱颖而出”


“看到猛士917蛟龙战甲的第一眼,我就喜欢上了。它是每个酷飒女孩都想拥有的梦想座驾!”车展上,演员蒋璐霞热心地向众人推介猛士科技最新车型——猛士917蛟龙战甲。

这款新车型将亮相电影《红海行动》续集《蛟龙行动》。博纳影业创始人、董事长于冬当场下单,成为猛士917蛟龙战甲首位车主,引来众人欢呼。


不远处的东风岚图展台上,一台白色车顶黑色车身,另一台黑色车顶白色车身,两台“熊猫配色”的岚图梦想家旁同样围满了观众。它们分别是新岚图梦想家全新官方改装套件和岚图梦想家·鲲鹏高定版。

“为了消费者日益增长的个性化需求,新岚图梦想家推出了两种高定路线。”岚图汽车工作人员说,“可以由岚图组建研发团队提供专业定制方案,也可以是车主与合作伙伴加入岚图、三方共创。天马行空的改装想象都能在岚图一一实现。”

在路特斯展台,百万级“高定天团”跑车悉数排开。其中,路特斯EMEYA繁花绽放限量版全球首次亮相,格外引人注目。据介绍,这款车型在中国限量发售31台,每台均有专属编号。现场,路特斯还发布了Lotus Chapman Bespoke路特斯查普曼高级定制品牌,展现“为一人 造一车”的设计理念。

这些充满个性化、定制化的武汉新能源汽车,覆盖了从豪华到高端到主流的各细分领域。




今年以来,东风公司展现出转型突破、赶超跨越的良好发展势头。一季度东风公司共销售汽车66万辆,同比增长28.3%,跑赢大市;新能源车销售翻倍增长,实现“开门红”。东风公司总经理周治平表示,未来三年,东风汽车将投入超600亿元,投放30款全新乘用车新能源产品、14款商用车新能源基础车型。

记者在车展看到,东风奕派eπ008、东风风神L7等21款东风汽车旗下自主新能源车产品集中展出。上汽通用则展出来自武汉工厂的雪佛兰探界者PLUS、雪佛兰探界者EV和凯迪拉克傲歌。



科技感拉满

武汉先进新能源车技术“吸睛”


在东风本田中国展台的智能化技术体验区内,记者看到了这样一幕——现场工作人员将手机信号与车辆连接,就能在屏幕上实时操作车辆健康检查、故障预测诊断等功能。

该工作人员向记者介绍:“车辆还能与家居产品进行互联,立即实现线上购物、点外卖等操作。”

据了解,这是东风本田研发的“智导互联HondaCONNECT4.0”技术,还能实现人脸识别专属的座舱设置、人工智能助理帮助智能导航、信息搜索、娱乐操作……

在展台前,记者看到了东风本田的一款新车型。“这是新能源车型猎光e:NS2,计划6月上市。”该工作人员介绍,东风本田正加速推动电动化事业,到2027年,纯电动产品将达到10款车型,2035年将实现纯电动车销售占比100%。





同样正积极转型的还有东风风神品牌。北京车展开幕当天,东风风神首款插混车型风神L7首发亮相,引起众人围观。

记者了解到,上周多家媒体驾驶风神L7从云南行至武汉,风神L7实测综合续航里程最长达到2054公里,成为中国首个实际测试突破2000公里超长续航的混动SUV。

“这款产品搭载了全集团最新的技术,也是行业最领先的PHREV技术。可插混,可纯电,可增程。”东风风神营销事业部销售部部长栗文介绍。

在此次车展上,东风公司带来的“黑科技”一一亮相——高效的十合一电驱系统、新一代高比能固态电池、创新的“东风氢舟”动力平台、智能化的东风悦享BUS,以及车路云一体化技术……不仅吸引了观众,也吸引了一众“大咖”的目光。




“这是一辆非常高大并且性能强悍的越野车,而且是中国第一台采用全碳纤维车身的!”现场,猛士科技CEO曹东杰向360公司董事长兼CEO周鸿祎介绍猛士917。

看到车身悬挂的梯子,周鸿祎一个箭步爬上猛士917的车顶,十分期待地与曹东杰约定:“有机会想亲眼见证你们的防弹版性能测试。”




5小时订单过万

东风奕派eπ008卖爆了


北京车展开幕首日,东风“奕派”带着第二款新能源车型eπ008亮相现场。记者在现场看到,这款车型通体银白,车头圆润,车牌正上方的“双飞燕”车标十分灵动。

“定位家庭智能大型SUV,提供纯电&增程两种动力选择。”展台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该款车型当天开启预售,仅5个小时便实现了订单过万,将于今年6月份开启交付。




此时,距离这个年轻的东风公司旗下新品牌宣告成立不到半年时间。据了解,其首款车型eπ007仅仅在开启预订后的15个小时,终端订单量就破万台。

东风“奕派”一路高歌猛进,是“武汉造”汽车发展现状的一个缩影。

2024年第一季度,武汉市新能源汽车产量增长126.4%,新能源汽车零售额增长65.4%,实现“产销两旺”。

同属东风公司旗下的高端新能源车品牌——岚图汽车公布了今年1—4月累计销量:20348辆,同比增长126%。

对于接下来的发展计划,武汉各家新能源车企在车展上不约而同表示,将加快“出海”步伐。

岚图汽车重磅发布出海计划——今年6月,岚图汽车将在西班牙发布品牌,下半年计划进入葡萄牙、比利时、德国、瑞典等欧洲国家,以及波兰、希腊、菲律宾、阿塞拜疆等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同时积极开拓中东、南美、东南亚市场

“出海代表了企业走向国际化的一个很重要的步骤。”曹东杰说,目前猛士科技借助东风集团进出口渠道拓展海外业务。

据了解,猛士科技首款产品猛士917最近在瑞士上市,正式进入欧洲市场。路特斯也开启美国市场“大定”。下半年,路特斯车型ELETRE、EMEYA繁花还将陆续进入日本、韩国、美国、加拿大等全球主流汽车消费市场。到2025年,路特斯全球门店将超过300家。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5-9 17:32:03 | 显示全部楼层
东风公司展台人从众……


五一小长假期间,2024北京国际车展(以下简称“北京车展”)展馆内仍然人头攒动,作为汽车行业的科技实力派,东风公司在W1馆摆下“擂台”,携22款自主新能源产品及多项前瞻科技焕新亮相北京车展,全面展示新能源转型和智能化发展的最新成果。





“我们带来的22款车,沸腾了一座馆!”5月2日,东风公司展台工作人员介绍说,从媒体日,到专业观众日、再到公众开放日,东风展台每天“人从众”,其中不乏前来“串门”的雷军、“红衣教主”周鸿祎等“顶流”,另外还有百万网友云看展,他们的焦点都是“新东风”给出的“新答案”,“车谷造”新能源车型最吸睛。



展示“新成果”给出“新答案”

4月25日上午,东风公司在北京车展现场举行新闻发布会,展示产品跃迁“新成果”,给出新能源赛道聚势跃迁“新答案”。

电动化、网联化、智能化,已成为行业发展的主要趋势。东风公司深入实施“东方风起”计划,提速发展新能源事业,加快推进“转型升级三年行动”,深化“4+2”事业布局,推动“跃迁行动”,实施“跃升工程”,展开“跃动工程”,已全面完成新能源品牌、平台、商品、关键总成及核心技术资源的战略布局。

在新闻发布会上,东风公司立下flag:到2025年,自主新能源汽车销量超过100万辆。

在产品方面,今年将投放13款全新乘用车新能源产品、7款商用车新能源基础车型。未来三年,将陆续推出30款全新的乘用车新能源车型和14款商用车新能源基础车型,满足客户对全场景出行解决方案的精准需求。

未来三年,计划投资逾600亿元,巩固在新能源“上半场”电动化领域的领先地位,并借助“自主研发与开放合作”的双轮驱动策略,塑造新能源“下半场”智能化的新优势。


东风品牌三款新车齐发

自新能源“跃迁行动”开启以来,东风风神、东风奕派、东风纳米三大产品序列品牌以差异化的品牌定位,在新赛道上组团出击。

此次车展,东风风神、东风奕派、东风纳米三大品牌均推出了新车型:eπ008、风神L7、纳米01共创版。同时,东风公司还宣布,与大疆车载达成战略合作,双方携手打造先进的智能驾驶方案,为用户提供技术领先且普惠的智能出行体验,合作成果将率先搭载于东风纳米下一款量产车型上,这款新车将于2025年正式投放市场。

其中,专为家庭用户打造的智能大型SUV eπ008,是东风eπ的第二款新车,将提供纯电和增程两种能源形式,已在车展期间开启预售。这款新车上市后,将与eπ007形成双车矩阵,进攻主流新能源市场。

同时发布的东风风神L7,是东风旗下首款搭载东风马赫电混PHREV技术的车型,纯电续航里程205公里,综合续航里程1500公里,在实际中测试中,其续航里程超过2000公里。4月25日,北京车展开幕首日,东风风神L7正式开售。

值得关注的是,东风eπ008、东风风神L7都将在东风乘用车制造总部生产,是名符其实的“车谷造”。



368万元!

猛士捅破硬派越野“天花板”


北京车展期间,猛士科技发布三款重磅车型:猛士M-HUNTER 狩猎者、猛士917高地雄狮版、猛士917“蛟龙战甲”,向全球消费者展示了东风猛士科技持续进取豪华电动越野赛道的战略雄心。

专为极限越野打造的猛士M-HUNTER 狩猎者,预售价368万元起,“捅破”了中国硬派越野车的价格“天花板”。

猛士M-HUNTER狩猎者开创了豪华越野赛道多项第一,填补了国内顶级越野性能车的技术空白:中国首款新能源全地形极限越野车;中国第一台轮边扭矩突破20000牛·米的越野车;中国第一台采用全碳纤维车身的越野车;中国第一台基于猛士智能越野架构M TECH打造的管梁车;中国第一台采用军车级中央集中充放气系统的极限性能车。

据悉,猛士M-HUNTER狩猎者并非概念车,而是可量产车型。它对标巴博斯900攀爬者,目标用户是全球最顶级的越野爱好者和收藏家,明年即可实现交付。

猛士917高地雄狮版是专为重度越野爱好者量身定制的长穿利器,可提供“一车一价格、一人一座驾”的高端定制化服务,开创中国越野车“一车千面”时代。

猛士917“蛟龙战甲”版定位于全域机动的豪华电动越野座驾,将军武风格与中国龙元素相结合,采用沙漠风暴黄军事涂装,战斗值拉满。这款车是电影《红海行动》续集《蛟龙行动》联名版车型,博纳影业创始人、董事长于冬现场下定,成为“蛟龙战甲”首位车主。

北京车展期间,猛士科技成为“顶流”,吸睛无数。车展首日,周鸿祎前往东风公司展台“串门”,一时兴起,登上、端坐于两米高的猛士917车顶,成为现场“最红车模”。



岚图“远航”

2030年累计出口50万辆整车


北京车展期间,“中国造车新实力”岚图汽车开了两场发布会。

今年1月,岚图汽车与华为宣布达成战略合作。4月24日,北京车展开幕前一天,岚图汽车举行的春季技术沟通会“先声夺人”,官宣岚图与华为的合作成果:今年将发布双方携手打造的全新纯电SUV车型,明年上半年推出行业首款搭载华为智驾及智能座舱的MPV车型岚图梦想家。


“从乾崑智驾到鸿蒙系统,华为将助力岚图加速智能化。”华为智能汽车解决方案BU CEO靳玉志说,岚图汽车拥有东风55年造车积累,在研发和制造上拥有雄厚实力,双方的合作是强强联合、优势互补。

此外,岚图汽车带到北京车展的最新一代岚海动力系统、全新一代琥珀电池、自研全球首创兆瓦级5C超级充电桩、下一代AI算法智能座舱等“黑科技”也颇有看点。

4月26日,北京车展开幕次日,岚图汽车举行新闻发布会,首次发布Let's VOYAH“共岚图”出海战略:到2030年,岚图将实现“6655”战略布局,在六大洲、60个国家布局500家销售服务网点,海外累计销量突破50万辆。

岚图汽车是产品布局最完整、最快从本土走向海外的中国新能源车企。2022年以来,岚图先后进入挪威、芬兰、丹麦、荷兰、保加利亚、捷克、意大利等欧洲国家,累计出口近万辆。今年一季度,岚图出口同比增长80%。

“到2026年,岚图基本实现欧洲国家全覆盖,完成在中亚、中东、中南美等市场的战略布局。”岚图汽车CEO卢放在发布会上介绍,今年6月,岚图将在西班牙发布品牌,下半年将进入葡萄牙、比利时、德国、瑞典等欧洲国家,以及波兰、希腊、菲律宾、阿塞拜疆等“一带一路”共建国家,同时积极开拓中东、南美、东南亚市场。未来,岚图还将发挥产业链优势,建设欧洲运营中心,推动海外事业融入当地产业链和价值链。



“四弹”齐发

东风本田“含电量”飙升


此次北京车展,本田中国联合东风本田、广汽本田参展,携最新电动化和智能化成果亮相。东风本田“满电”出击,首发本田中国全新电动品牌“烨”的两款车型“烨S7”、“烨GT CONCEPT”,全新新能源品牌灵悉的首款新车——灵悉L原型车首次亮相,2024年首款新车猎光e:NS2开启预售。





据悉,“烨S7”将率先投放,搭载全新智能高效纯电“W”架构,提供“更好开”“更有趣”“更有范”的核心价值,进一步升华电动驾趣。




灵悉是东风本田打造的全新新能源品牌,其首款车型是全新A级纯电轿车灵悉L。在北京车展上,灵悉L原型车首发亮相。作为灵悉智能电动平台专供中国市场的新能源产品,灵悉L大量融入本土化设计元素,预计今年内正式上市。





此外,东风本田的第二款量产纯电SUV猎光e:NS2亮相北京车展,现已开启预售,计划6月上市。

东风本田负责人表示,面向未来,东风本田坚定电动化转型,将依托强电智混技术品牌、e:NS电动化品牌、灵悉新能源汽车品牌三大板块,重塑企业电动化品牌形象,围绕EV、HEV、PHEV新能源技术路线全域布局,构建起覆盖各级细分市场的电动化产品阵营。预计至2025年,东风本田电动化产品比例将超过50%,2030年累计推出10款以上纯电动车型。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5-9 20:14:09 | 显示全部楼层

增程式的动力决定了上限不高,待有插混竞品出来会被完爆。东风不是有插混技术么?不知为何采用落后的增程动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高楼迷

GMT+8, 2025-7-22 13:06 , Processed in 0.067818 second(s), 2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