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 航
楼主: anson908

[经济论道] 2025年武汉产业经济城建新闻综合贴

  [复制链接]
发表于 8 小时前 | 显示全部楼层
人民日报推出连线湖北日报评论员文章——
“战略支点”的底气为何更足(连线评论员)


2025年08月19日06:09 |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小字号





  对话人:

  李  拯  本报评论员

  艾  丹  湖北日报评论员


  

  李拯:各地经济半年报湖北表现亮眼,不仅6.2%的经济增速居于中部首位、排在全国第三,而且出口、消费、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等都实现了大幅增长。习*近*平*总*书*记在湖北考察时强调,“加快建成中部地区崛起的重要战略支点”。现在,“支点”的底气越来越足。

  艾丹:胜负之征,精神先见。在荆门,有一种“奔跑精神”,一个月拼出2000亩净地交付一家锂电池企业;在孝感,有一种“321精神”,一段时间内平均每天签约3个、开工2个、投产1个亿元项目,形成产业发展的“滚雪球”效应。

  这些精气神背后,是一种笃定。党中央对湖北的定位,就是湖北发展的方向。方向越清晰,行动越坚定。扩大内需与优化供给两端发力,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对外开放与对内开放一体推进,有效市场与有为政府两手并用,作风建设与经济发展互促共进,共同形成了上半年湖北经济发展的气势。

  李拯:推进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各地都在做,湖北有哪些经验值得借鉴?

  艾丹:“融合”有载体、有机制,才能真正落地。湖北发力推动的三大体系建设是一个观察窗口,即先进制造业集群、全链条攻关、高校创新体系。5个万亿级支柱产业中打头的“光芯屏端网”,就催生了大量的产教融合。

  李拯:关键还是实现教育、科技、人才良性循环,才能把科教优势转化为现实生产力。

  艾丹:以重大任务为牵引,是一个行之有效的方法。比如,为了突破汽车芯片“卡脖子”难题,东风公司牵头组建“车规级芯片产业技术创新联合体”,组织包括多家高校院所在内的科研人员协同攻关。树立问题导向和目标导向,就自然能够以目标任务为牵引统筹各种资源,形成“企业出题、政府立题、联合答题、市场判题”的协同机制。

  李拯:从横向对比来看,与人们印象反差最大的,当数湖北的外贸表现。进出口总额首破4000亿元,出口同比增长38.5%,在国际经贸形势严峻背景下,取得这一成绩殊为不易。作为内陆省份,湖北如何实现外贸的“逆风飞翔”?

  艾丹:交通便利是基础。在湖北的花湖国际机场,“平均每两分钟就有一架飞机起降”,45条国际航线形成全球8小时交通圈,实现“一夜达全国、隔日达全球”。在交通互联之外,新兴产业的成长也是关键因素。比如,锐科激光研发的激光器支持40米长光缆定制且不衰减,而欧美同类产品仅支持20米,这种技术代差使欧美客户即便承担高关税仍坚持采购。这表明,内陆地区摆脱传统的区位思维,通过“研发本地化+市场全球化”构建竞争力,也可以走出发展外向型经济的新路。

  李拯:这其实是中国经济发展的新变化。重庆果园港借助西部陆海新通道通江达海,湖南怀化国际陆港开拓跨境国际物流大通道……随着全国统一大市场日益成形,内陆也可以超越地理限制成为开放高地。率先抓住新兴产业机遇的省份,则能够逆势上扬。比如,安徽崛起成为汽车出口第一大省,江苏工业机器人出口大幅增长。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在新赛道上构筑竞争力,是获得产业竞争优势、抵御外部冲击的“护城河”。

  艾丹:湖北的发展也得益于“在大局下行动”。湖北主动对接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中部崛起战略等国家重大发展战略,联手打造“轨道上的长江中游城市群”“运河上的鄂湘赣”“科创链上的中三角”,主动融入全国创新链,着眼全国发展湖北。

  李拯:从一域之变可以观全局之新,从湖北的“逆袭”可以观察中国经济的新机遇、新趋势。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带来新机遇,要素资源在全国范围内顺畅流动,改变着既有的产业布局、内需格局;产业追“高”向“新”带来新机遇,后发省份可以借助新的产业赛道实现弯道超车;区域协调发展带来新机遇,区域内部和区域之间的协同联动更加紧密,打开新的发展空间。面对复杂多变的内外环境,不仅要看到困难,更要敏锐捕捉中国经济的新动向,谁先抓住新机遇谁就能够在未来占据主动、实现更大发展。

  《 人民日报 》( 2025年08月19日 05 版)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7 小时前 | 显示全部楼层
武汉一高校将整体搬迁!选址确定
‘’
极目新闻 2025-08-19 19:20发布于湖北楚天都市报官方账号


重要消息!

武汉船舶职业技术学院

将整体迁至蔡甸区


据武汉船舶职业技术学院网站消息:近日,汉阳区、蔡甸区、武汉船舶职业技术学院三方共同签订了学校整体征收安置协议,标志着学校新校区推进工作取得重大突破。



武汉船舶职业技术学院。

武汉船舶职业技术学院现址为汉阳区月湖街铁桥南村2号。

根据协议,武汉船舶职业技术学院新校区用地选址位于武汉市蔡甸区蔡甸经济开发区常福大道以北、318国道以南、常福医院以东、霞光一路以西的区域内,总用地面积为1350亩,拟建筑面积41.76万平方米,预计2028年3月完成建设并交付使用。

据介绍,武汉船院将是第一所整体迁至蔡甸区的独立法人高校。



武汉船舶职业技术学院。


武汉船舶职业技术学院溯源于1950年中南兵工局创办的“中南兵工学校”,是新中国创办的首批军工学校。

学院秉承“为国家工业化和国防现代化而奋斗”的初心使命,坚持“兴船报国育英才”的特色发展之路,不断推进内涵建设,办学实力不断提升。

学院先后成为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国家优质专科高职院校、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建设单位(“双高计划”)。

目前,学院适应国家经济建设发展的需要,建成以船舶与海洋工程装备类为主干、现代制造与信息技术类为两翼,土木建筑类、财经商贸类、旅游类、艺术类为拓展的专业体系。

学院面向全国招生,现有全日制在校生15000余人,其中有多个专业的军士生和来自“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留学生。

(来源:武汉船舶职业技术学院网站)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7 小时前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ttyy1122 于 2025-8-20 15:09 编辑

今天通车!20分直达武汉中心城区

九派新闻 2025-08-20 08:14



记者刚刚从武汉经开区获悉,全长约4.8公里的左岸大道沌口段已具备通车条件,于8月20日通车。

左岸大道位于武汉经开区的启动段、长河段、小军山段、大军山段此前先后已通车,此次沌口段通车后,左岸大道经开段建成通车里程将达21.5公里!市民驾车从经开区到中心城区的时间,将进一步缩短至20分钟以内,大*大提升出行便利性,缓解现有交通压力。

作为武汉市“六环二十四射多联”高快速路网中的一条“射线”,左岸大道经开段北起三环线,南至洪兴二路,全线长约60公里,是继东风大道、江城大道之后,武汉经开区通往主城区的第三条交通主动脉。

据悉,左岸大道建设中不仅注重交通功能提升,更兼顾观景、游憩等综合功能。沿线绿化景观设计巧妙融入城市元素,让市民在驾车行驶过程中也能享受到美丽的风景。

随着这条快速路沿长江左岸向西南蜿蜒,一条新的千亿大道正在崛起。

左岸大道经开段与武汉首条千亿大道、被誉为“车谷之脊”的东风大道基本平行,串连沌口、军山新城和汉南,远期将连通武松高速

路通,产业旺,城市兴。左岸大道经开段建成一段,开通一段,产业、人才等创新要素加速汇聚。

这条产业带挺起武汉经开区的“第二脊”,托举“中国车谷”加快迈向“世界车谷”!



左岸大道经开段分段建设示意图


左岸大道经开段分六段建设

启动段:川江池路至枫林六路,全长约3.76公里米,城市主干路标准,双向六车道,2022年7月完工通车。



长河段:万家湖南路至小军山,全长约6.54公里,高架桥+两端路堤,双向六车道,2024年8月完工通车。



小军山段:小军山至川江池路,全长约0.83公里,城市主干路标准,双向六车道,2025年2月完工通车。

大军山段:枫林六路至兴七路,全长约5.58公里,高架桥+两端路堤,双向六车道,2025年6月完工通车。



沌口段:三环线至万家湖南路,全长约4.8公里,高架桥+地面辅道,高架桥双向六车道,地面辅道双向四车道,临近三环线部分高架目前在建,通过地面辅道+匝道上高架,具备通车条件,预计8月20日通车。

汉南段:兴七路至洪兴二路,全长约38.55公里,新建道路+现有道路扩宽,部分路段2025年底可完工通车,其余路段预计2026年底完工通车。



左岸大道大军山段兴七路口。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汪*洋 摄



左岸大道继续向西南延伸,全长约38.55公里汉南段正在加紧施工。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汪*洋 摄


据悉,左岸大道建设中不仅注重交通功能提升,更兼顾观景、游憩等综合功能。沿线绿化景观设计巧妙融入城市元素,让市民在驾车行驶过程中也能享受到美丽的风景。

随着这条快速路沿长江左岸向西南蜿蜒,一条新的千亿大道正在崛起。



产城融合军山新城活力迸发。车谷融媒供图


左岸大道经开段与武汉首条千亿大道、被誉为“车谷之脊”的东风大道基本平行,串连沌口、军山新城和汉南,远期将连通武松高速。

路通,产业旺,城市兴。左岸大道经开段建成一段,开通一段,产业、人才等创新要素加速汇聚。

华中科技大学来了。

左岸大道经开段西侧、大军山南麓的西瓜地上,“长”出了一个大学园——华中科技大学军山校区。今年9月开学季,军山新城又将迎来一批华中科技大学青年才俊入驻。



华中科技大学军山校区东一门。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汪*洋 摄



华中科技大学军山校区。车谷融媒供图


武汉理工大学也来了。

去年9月,武汉理工大学军山校区一期在大军山北麓建成启用,国家卓越工程师学院及前沿交叉创新研究院率先入驻。



武汉理工大学军山校区。车谷融媒供图


今年3月,武汉经开区与武汉理工大学深化校地合作,签订协议共建军山校区二期、三期。10月,武汉理工大学还将与武汉经开区共同举办产业生态合作大会,依托武汉理工大学联动全球校友资源,在新能源汽车、氢能、智能网联、船舶交通等领域,促进“学科链—创新链—产业链”深度融合。

眼下,围绕华中科技大学军山校区、武汉理工大学军山校区,军山新城规划建设的22公里环大学创新发展带初显雏形,一个个科创项目建设跑出“加速度”,“全球最大”“全球首款”频频出现。

“全球最大”,指的是正在岚图云峰工厂安装的1.6万吨超大压铸机产线,将让新能源汽车减重三成,强度还更高。去年11月,岚图知音从这里下线,成为我国首个年度1000万辆新能源汽车。

“全球首款”,指的是海珀特正向开发的全球首款氢燃料电池干线物流重卡。这款重卡“喝氢”“排水”,续航超过1000公里,已通过高温极寒等多项实车测试,正在奔赴海外市场。



湖北迈睿达供应链总部研发及生产基地项目建设工地。车谷融媒供图


与武汉理工大学军山校区一路之隔,湖北迈睿达供应链总部研发及生产基地项目建设工地,研发楼等建筑已拔地而起,正在冲刺9月主体结构完工目标。湖北迈睿达供应链总部基地将依托在汉高校的科研力量与人才优势,打造国家级研发中心、智能物流机器人生产基地,为汽车企业提供包括软件、智能硬件应用及定制化机器人等在内的一体化服务。

2024年,加快建设军山新城与加快建设武汉新城、长江新区一同被列为武汉市级发展战略。

“军山新城蓬勃兴起,潜力无限。”武汉经开区军山新城负责人介绍,军山新城建设已“三年见形象”,在左岸大道沿线,积极布局了氢能、人工智能等前沿产业,建设大军山科创园、武汉氢能科技产业园,形成了坚实的产业基础和完整的汽车产业链。

左岸大道经开段过沌口、经军山,奔向汉南。

6月25日,全球领先的新能源科技企业中创新航与武汉经开区签署协议,位于汉南的智能网联和电动汽车产业园建设中创新航武汉基地四期项目。

目前,中创新航武汉基地已建成的三期项目,均布局于智汽园,形成年产40GWh动力及储能电池产能,产品广泛应用于武汉新能源车企,填补了武汉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产业链的空白。

截至目前,智能网联和电动汽车产业园(简称“智汽园”)集聚企业400余家,已形成“整车引领、部件支撑、数字赋能、服务配套”的全产业链生态,涵盖以莲花跑车、博雷顿、开沃为代表的新能源整车龙头企业,以中创新航、雄韬氢雄、中原长江为代表的新能源企业,以日本爱机、韩国浦项、广州福迪为代表的汽车零部件企业。

2024年,智汽园实现规上工业总产值578亿元,新能源汽车及零部件工业产值达到495亿元,新能源汽车产量占全区22%。今年上半年,智汽园战斗力拉满“向前冲”,工业产值增速30%,中创新航等三大“百亿级”项目实现产值超186亿元。

记者:汪*洋 杨文漪

通讯员:李唐娇 黄晓旭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7 小时前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ttyy1122 于 2025-8-20 13:18 编辑

为缓解南三环拥堵压力,据说最近将调整南四环收费标准(0.2元/km)以分流南三环车流。期限暂定一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6 小时前 | 显示全部楼层
ttyy1122 发表于 2025-8-20 13:15
为缓解南三环拥堵压力,据说最近将调整南四环收费标准(0.2元/km)以分流南三环车流。期限暂定一年。

公布了,2毛一公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6 小时前 | 显示全部楼层
ttyy1122 发表于 2025-8-20 13:10
今天通车!20分直达武汉中心城区

九派新闻 2025-08-20 08:14

大武汉高架里程突破400公里已经超越魔都了,余下建设大道高架,东西湖高架,光谷高新三路高架三段高架通车415公里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6 小时前 | 显示全部楼层
ttyy1122 发表于 2025-8-20 12:53
武汉一高校将整体搬迁!选址确定
‘’
极目新闻 2025-08-19 19:20发布于湖北楚天都市报官方账号

搬的真是远啊。
原址用来干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6 小时前 | 显示全部楼层
楚留香 发表于 2025-8-20 14:17
搬的真是远啊。
原址用来干嘛?

几个武字头的专科今年比很多民办本科招生要火,形势跟以前不同了,今年有不少能上本科的相对高分考生放弃民办本科转读公办专科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5 小时前 | 显示全部楼层
拆、拆、拆……今早开始12小时连拆9座天桥

武汉发布 2025年8月20日 12:52


8月20日7时30分开始,

一场规模浩大的拆桥战役打响——

12小时内,

汉宜高速武汉西至永安段横跨的

9座天桥被同步拆除


当晚18时,道路将恢复通行。

这场高效集约的“多桥联拆”作业,

标志着沪渝高速武汉至宜昌段

改扩建工程(汉宜改扩建项目)

进入全面加速阶段。



汉宜高速自1994年通车以来,一直是连接武汉与宜昌的交通主动脉,也是国家东西向大动脉G50沪渝高速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区域经济快速发展,目前该路段日均车流量已接近4万辆,节假日最高突破8.8万辆,原有双向四车道远远无法满足通行需求,局部路段服务水平已降至五级,拥堵成为常态。



2024年8月,汉宜改扩建项目获湖北省发改委批复;次年1月,工程正式启动。此次拆除的9座天桥,是全线首批拆除的跨线桥。

为尽可能减少对交通的影响,湖北汉宜高速公路管理有限公司与各参建单位提前一个月制定专项施工与应急预案,创新采用“封闭连续互通+多路段多工种集约化”拆桥模式,投入400余名作业人员、近200台设备同步施工。

路政与交通执法部门积极配合,提前设置分流提示与防护设施,实现施工期间交通零事故、作业零意外,展现出了高效的协同作战能力。



对于经常通行此路段的货运司机老陈来说,这次拆桥意味显著:“以前有限高,得绕三公里才能上高速,以后可就方便多了!”

这批天桥的拆除,不仅为汉宜高速拓宽为双向八车道扫清障碍,更将原路基改造为高架桥,释放出桥下空间,交由蔡甸区用于城市道路建设,打通多年被高速割裂的城乡路网,有效串联起此前孤立的乡村道路与市政支线。



汉宜高速改扩建完成后,将全线提升为双向八车道,设计时速120公里,武汉至宜昌车程有望压缩至3小时内,大幅提升通行效率与服务能力。

更为深远的是,交通升级将进一步推动蔡甸区域产业结构优化。沿线物流园区运输效率预计提升20%以上,促进供应链降本增效,强化与中欧班列、长江水道的多式联运衔接,为武汉城市圈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力。



下一步,湖北交投集团将继续以“汉宜改扩建、交投标准线”为理念,持续推进项目建设。这条陪伴湖北三十年的交通要道,正以更宽阔、更现代的面貌重返舞台,助力城乡融合与经济高质量发展。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4 小时前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ttyy1122 于 2025-8-20 15:57 编辑
dingjiashi 发表于 2025-8-20 13:59
公布了,2毛一公里


8月22日0时起,武汉四环线收费调整

湖北发布 2025年8月20日 15:41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4 小时前 | 显示全部楼层
拼命三郎给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4 小时前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证券日报网讯 8月19日晚间,光库科技发布公告称,公司全资子公司“捷普科技(武汉)有限公司”已正式更名为“武汉光库科技有限公司”。

光库科技介绍,武汉捷普具有完整的光有源、无源器件制造和光器件封装能力,具备优质的客户资源及供应链优势,与公司在光模块领域有很强的产品互补和战略协同性。通过本次收购,可以进一步优化公司客户结构,丰富公司产品线,扩大公司生产规模,实现优势互补和战略协同,增强公司整体竞争实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半小时前 | 显示全部楼层
四环线的优惠,重点应该是长江大桥的过桥费砍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半小时前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武汉轨道交通12号线全长59.9公里,设站37座,串联7个行政区。项目建成后将首次实现武汉“三镇同环”,彻底改写三镇交通格局,对优化城市空间结构、促进区域协同发展具有里程碑意义。按照最新规划,线路预计2026年实现首开段通车,2027年完成全线闭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高楼迷

GMT+8, 2025-8-20 20:53 , Processed in 0.048406 second(s), 3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