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 航
楼主: 小嗯

杭州高等教育及科研学术发展实况【禁争吵】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5-4-18 10:39:00 | 显示全部楼层
浙工大绿色化学合成与转化技术全国重点实验室召开第一届学术委员会第一次会议

       4月15日,由浙江工业大学牵头,复旦大学和河南大学共建的绿色化学合成与转化技术全国重点实验室第一届学术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在莫干山校区召开。出席会议的专家有浙江工业大学高从堦院士、沈寅初院士,华东师范大学校长钱旭红院士,四川大学王玉忠院士,浙江工业大学郑裕国院士,浙江大学任其龙院士,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徐春明院士,浙江工业大学校长高翔院士,中国科学院过程所所长杨超研究员,南京工业大学陆小华教授,省特级专家、浙江工业大学李小年教授等,中国人民解放军火箭军工程大学侯立安院士,兰州大学涂永强院士,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韩布兴院士,河南大学张锁江院士,华东理工大学汪华林院士线上参会。浙江省教育厅副厅长陈峰、高教处处长蓝邓骏,浙江省科技厅基础处二级调研员周锦红,德清县委书记王波以及浙江工业大学、复旦大学、河南大学代表等60余人参加会议。浙江工业大学副校长胡军主持会议。

       高翔代表学校对与会专家学者、领导和来宾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他表示,全国重点实验室承载着国家战略需求和科技创新的使命,学校高度重视实验室建设,下一步将充分发挥学科优势,全力保障实验室的运行与发展,努力将实验室打造成为绿色化学领域的国家级科研高地和技术策源地。

       王波表示,德清发展史上黄金的十年,是与浙江工业大学合作的十年。当前德清正按照全省创新浙江部署,为写好推动教科人一体化改革,以及强化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两篇大文章贡献力量。未来德清将为绿色化学合成与转化技术全国重点实验室的建好建强提供优质的支撑保障。

       陈峰表示,近年来我省高等教育事业取得了长足进步,通过改革创新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实验室的成功获批是浙江工业大学历史性突破,也是省属高校历史性突破,省 委省政 府寄予厚望。希望学校深入贯彻落实省 委省政 府的战略部署,进一步立足自身优势,瞄准国际前沿,全力推进实验室建设。

       会议期间举行了实验室揭牌、学术委员会和战略咨询专家聘任仪式。学术委员会咨询意见环节由钱旭红院士主持。学术委员会全体成员听取了实验室主任郑裕国院士所作的实验室组建实施方案报告。学术委员会委员围绕报告认真质询和评议,一致认为实验室使命定位清晰,研究方向明确,契合当前绿色化学化工技术的发展趋势,并对实验室发展战略和下一步规划提出诸多宝贵意见与建议。希望实验室着眼国家重大需求、着眼未来,深度开展学科交叉融合,不断产生成果;强化开放共享、协同共建,持续创新;建成人才汇聚的国际交流合作平台。

       会前,实验室召开第一届理事会第一次会议,围绕实验室共建管理模式和协商机制等进行发言和讨论,并审议通过了理事会章程等事项。与会人员还参观了位于莫干山研究院内的实验室新增场地。未来,实验室将在理事会及学术委员会的共同指导下,更加聚焦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充分发挥学科交叉、专家集聚和产业应用优势,扎根浙江、服务全国、走向世界,为绿色化学领域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5-4-18 12:15:02 | 显示全部楼层
grandtk 发表于 2025-4-10 13:51
杭州如果夏天能凉快点,就是完美的宜居宜业城市,以后能不能有高科技手段让温度下来点。

很简单,规定居民空调都改成水冷就能让温度下降很多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5-4-18 21:49:09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黑山老妖怪 于 2025-4-19 09:49 编辑

恭喜湖州,引进了好几个国字号科研平台了:

2023年10月,重组后的浙江大学工业控制技术全国重点实验室正式入驻湖州西塞科学谷并投入运行;

2025年,浙江工业大学绿色化学合成与转化技术全国重点实验室落户浙工大莫干山校区;

2024年5月11日,市zf与中国中医科学院、浙江中医药大学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活动现场还举行了中药生态研究院(道地药材品质保障与资源持续利用全国重点实验室)揭牌仪式。

2023年8月,(北航)浙江莫干山地磁大科学装置研究院决定落户于湖州德清。




2020年,中国科大-德清阿尔法创新研究院在湖州德清开园。这是中科大在浙江的唯一平台。

2022年5月20日,联合国全球地理信息知识与创新中心成立,作为联合国下属机构,隶属于联合国经济和社会事务部。该中心是联合国在华设立的首个直属专门机构,驻浙江湖州德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5-4-18 21:56:53 | 显示全部楼层
作为杭州的两翼之一,绍兴加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5-4-19 20:50:28 | 显示全部楼层
黑山老妖怪 发表于 2025-4-18 21:49
恭喜湖州,引进了好几个国字号科研平台了:

2023年10月,重组后的浙江大学工业控制技术全国重点实验室正 ...

湖州将来还有一个全球海洋磁场大科学装置,房建成院士的,另外,宁波也还有一个。这些搞起来,杭州湾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就由底气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5-4-20 20:00:13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三届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博物馆高级别论坛即将在杭州良渚举行


来源: 看余杭 |   2025/4/19 17:50


4月23日至25日,第三届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博物馆高级别论坛(以下简称论坛)将在杭州余杭良渚举行。



本届论坛汇聚了来自全球多个国家的70余位博物馆馆长、文化遗产领域权威专家、文化创意产业学者和研究人员以及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教席和研究机构的代表等。通过促进全球对话,与会嘉宾将就博物馆在当代社会和可持续发展中的核心作用分享国际经验与专业知识,凸显博物馆在文化遗产的保护、维护和推广,社会与经济发展以及加强包容性教育等方面的重要贡献。

本届论坛将重点探讨博物馆在文化遗产保护、社会经济促进、分众化教育提升等方面的重要贡献,并围绕“博物馆角色的演变与转型:对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定位的超越”“充分利用数字技术和人工智能”“提供终身学习的教育组织和平台”等主题交流探讨,加强国际与区域合作。

此外,各国代表还将分享“紧急和危机状态下的博物馆”“博物馆的性别平等和包容”“应对气候变化及环境的可持续发展问题”“场馆建设中的智慧赋能”等主题的成功案例,共同探讨应对当代挑战的创新解决方案。

论坛期间,会场还将展示虚拟现实(VR)、增强现实(AR)等最新博物馆技术应用,并就为被盗文物开设虚拟博物馆作进一步讨论,包括被盗文物的甄别与上报、虚拟博物馆的使命与影响等。

作为实证中华五千多年文明史的圣地,杭州良渚为论坛提供了独特文化背景。论坛开始前,各国专家还将参观考察良渚博物院、良渚古城遗址公园以及西湖、拱宸桥等地,体验中国江南水乡与史前文明的交融魅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5-4-20 20:34:13 | 显示全部楼层
人工智能+国际化教育,北航杭州国际校园VR语言教学实验室揭牌启用


2025-04-19


(文/钟好 图/谢雨倩)4月18日,由北航国新院、中国农业银行杭州分行、小派科技(杭州)有限公司联合打造的VR语言教学实验室正式揭牌启用,标志着人工智能与国际化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银校合作取得进一步突破。北航国新院院长董卓宁,中国农业银行杭州分行党委书记、行长潘韶亮等领导嘉宾受邀出席,共同见证这一时刻。



在致辞中,董卓宁院长强调了VR语言教学实验室建设的重要意义。他表示,VR语言教学实验室是北航国新院在数智赋能教育领域的创新实践,通过虚拟现实技术与语言教学的有机结合,为学生提供沉浸式、互动式的学习体验。实验室不仅能够提升教学效率,还能助力国际化人才培养,为国家语言教育事业注入新的活力。

在实验室建设过程中,北航国新院与中国农业银行杭州分行紧密合作,充分发挥银校合作优势。潘韶亮书记在致辞中表示,作为国有银行,农行始终坚持以服务社会、服务教育为宗旨,此次与北航国新院的合作是银校协同创新的新起点,未来农行也将继续支持教育领域的数智化转型,为实验室的运营和发展提供保障。

VR语言教学实验室是一个沉浸式虚拟实境的语言学习实验室,为充分发挥数字技术对学生教育的放大、叠加、倍增作用,VR语言教学实验室结合了虚拟角色对话互动、语音识别、真实情境模拟等多种功能,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全方位、多感官的学习环境。通过模拟真实的语言环境,学生可以在仿真场景中与虚拟角色进行互动对话,不断提高外语的听说能力和应对各种场景的交流能力。实验室可应用于法语教学、英语教学、对外汉语教学等场景。



VR语言教学实验室教学负责人安灿(Anne COURNAULT)表示,该项目旨在打造一个寓教于乐的教学模式。通过引入“游戏”机制,学生们被置于一个沉浸式的虚拟现实环境中,仿佛身临其境地来到了法国。在这一虚拟场景中,学生必须全程使用法语进行口语互动,以完成指定任务。教师则可通过教师端操作界面灵活跟踪学生学习进度,精准诊断学习难点,提升教学效率。这种互动式教学工具不仅贯彻了目前主流的行动导向教学法,更体现了教师团队主动融合信息化教学手段的探索精神。这一创新方法可以使个体化口语训练时长远超传统教学模式,极大提升了学生的法语口语表达能力。此外,虚拟现实技术的应用,不仅能帮助学生在真实情境模拟中巩固语言知识,还能有效促进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与情境应变能力的提升。





学生们戴上全黑半包式VR眼镜,对着虚拟机场的“法国工作人员”流畅问好。接下来,他们需要通过控制手柄和语音问答完成法语值机、行李托运、航班号确认等十余项任务。过程中的任何发音错误都会让微笑等待的“法国工作人员”拒绝递上登机牌,直到练习达标。“感觉很逼真,仿佛身临其境,它会有很多日常场景,类似于国外母语的环境,你可以和工作人员对话,感觉就像你真的在法国,和法国人沟通一样,练习口语比较棒!”现场首次体验的学生兴奋地说。



揭牌仪式前,实验室专家验收会顺利召开。会上,小派科技(杭州)有限公司对VR语言教学实验室建设及软硬件制作等进行了详细汇报,安灿女士基于一期已有内容,提出了二期教学内容的构想框架。经现场质询,专家们一致表示VR语言教学实验室的建设符合当前教学发展趋势,项目建设结果符合预期效果,并对未来的二期建设表示期待。

VR语言教学实验室的建成将进一步推动语言教学的创新发展,为培养国际化、创新型人才提供有力支撑。未来,北航国新院将继续深化校企合作,探索更多数智化教育应用场景,为教育事业的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


希望杭州建设更多的这样的人工智能语言实验室,我感觉对外语学习很有帮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5-4-22 02:55:09 | 显示全部楼层
逸雪霁蓝 发表于 2025-4-21 10:20
十五五能批就是德清地磁大科学装置。天磁、海磁都属于十六五竞争项目非近中期事。且一个方面要国 家批一 ...

四大磁是中 央批的,决定先上人磁,因为关系到人类健康。天磁,海磁也是必定上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5-4-23 01:12:39 | 显示全部楼层
逸雪霁蓝 发表于 2025-4-22 10:51
你这里信息确定四磁国 家层面已提前预定?另外滨江零磁首批不只因为零磁医学重点专类,核心是0→1零磁 ...

基本确定了,分批建设,据说每个投资300亿做研发和产业化,合计1200亿,做得是万亿级市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5-4-25 21:50:33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一个月发表6篇顶刊论文 浙大医学展现原始创新硬核实力

短短一个月内,浙江大学医学院各研究团队连续在《细胞》《自然》《柳叶刀》《新英格兰医学杂志》顶刊发表6篇论文,在复发难治性肝癌、冠心病、脑卒中、帕金森病等临床疾病的机制研究、以及大脑情绪反应的动态机制、抑郁症的发生新机制等领域产生一系列原创成果,向世界展现了浙大医学勇攀科技尖峰的硬核实力。

这背后是浙江大学医学院通过鼓励原创自由探索,深化“有组织科研”创新范式,不断整合跨学科资源,努力打通“临床需求牵引-基础理论突破-前沿技术转化”全链条,创建相互欣赏、彼此成就的学术生态。

4月24日,在国际顶级刊物《细胞》(Cell)上,浙江大学医学院科研团队接连发表两项重磅科研成果:基础医学院徐浩新教授团队发表了题为“SLC7A11 is an unconventional H+ transporter in lysosomes"的最新研究成果;脑科学与脑医学学院胡海岚教授团队发表了题为"Neuron-astrocyte Coupling in Lateral Habenula Mediates Depressive-like Behaviors"的研究论文。

徐浩新研究团队利用功能未知溶酶体膜蛋白(OLMP)敲除细胞文库结合小分子化合物库高通量筛选,发现铁死亡关键靶点蛋白SLC7A11是溶酶体慢速氢离子( H+ )泄漏/释放通路(Lyso-H2)的分子基础,介导溶酶体 H+ 外排维持酸性稳态,调控溶酶体降解、细胞铁死亡和帕金森病病理进程。此次发现的SLC7A11介导的溶酶体慢速 H+ 泄漏途径,结合该团队此前发现的TMEM175介导的溶酶体快速 H+ 释放途径(Cell, 2022),与已知的氢离子输入途径——V-ATPase形成了溶酶体酸碱平衡调控的逻辑闭环。值得一提的是,该团队的基础研究成果得到了工业界的高度认可,近年来一些国际药企和初创公司相继布局靶向TRPML1和TMEM175治疗神经退行性疾病的新药开发。


徐浩新团队在《细胞》发表的论文

“其实一开始我们只是好奇有哪些蛋白会调节溶酶体的酸性稳态,这种自由探索的精神是起点。比如,我们首先观察到溶酶体缓慢释放/泄漏氢离子的现象,但是寻找调控蛋白SLC7A11的过程需要大量筛选和甄别工作,学校的交叉研究平台和多学科融合支持,让我们能高效完成实验。临床团队还帮我们分析帕金森病队列,药企同步介入转化,这种‘有组织科研’让基础发现快速走向应用。自由探索是火种,而有组织的协作让它燎原。”被问及背后的驱动力时,徐浩新团队成员胡美钦说。

同样得益于学院营造的良好科研生态,胡海岚教授团队近年来陆续在社会竞争和抑郁症机制等研究中取得了一系列优秀成果。


胡海岚教授团队在《细胞》上发表的论文

其团队发表的这篇最新论文揭示压力应激下外侧缰核和蓝斑核循环接力、神经元与星形胶质细胞时序激活,传递压力信息,介导抑郁症的发生。该研究成果为深入理解抗抑郁药物的作用机制提供了全新视角,对阐明压力相关精神障碍的病理机制具有重要的科学价值,为压力管理和抑郁预防提供了新的诊疗策略。

医学院各研究团队在国际顶刊发表的其他4篇论文为:


北京时间3月20日,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肝胆胰外科梁廷波教授团队在《自然》(Nature)上发表了以“Oncolytic virus VG161 in refractory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为题的最新研究成果。梁廷波教授团队基于前期在肝癌免疫耐药机制方面的研究积累,与合作团队成功研发出全球首个第三代溶瘤病毒VG161,突破耐药瓶颈,在复发难治性肝癌治疗中取得了突破性的疗效,标志着团队在该领域的研究达到了国际领先水平。多年以来,梁廷波团队致力于搭建并逐步扩大溶瘤病毒创新转化平台,整合研究与临床资源,推动溶瘤病毒的基础科研、药物研发和临床转化。经过近十年的研究,针对复发难治性肝癌,团队首次将溶瘤病毒疗法应用于三线肝癌患者的治疗,设计开发了一种携带多免疫刺激因子的新型溶瘤病毒VG161,并取得了极佳的疗效。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沈艺南、白雪莉、章琦和梁兴梅为共同第一作者,梁廷波为唯一通讯作者。


3月30日,中国科学院院士、经血管植入器械全国重点实验室主任、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王建安教授团队研究成果“Angiography-derived fractional flow reserve versus intravascular ultrasound to guide 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 in patients with coronary artery disease(FLAVOUR II): a multicentre, randomised, non-inferiority trial”发表于《柳叶刀》 (The Lancet)。FLAVOUR II 研究聚焦于冠心病患者(冠脉狭窄≥50%),对比了造影衍生的血流储备分数 (AngioFFR) 指导PCI与血管内超声(IVUS)指导PCI的临床结果,旨在进一步探索AngioFFR在指导PCI决策及优化中的价值。研究结果表明,在非复杂冠脉病变中,基于AngioFFR指导的介入治疗策略在临床结局上不劣于IVUS指导的介入治疗策略,且具有减少支架植入的优势。这项研究结果不仅为临床医生提供了一种更为简便的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决策和优化工具,也为未来心血管介入治疗指南的更新提供了有力的循证依据。本文第一作者为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胡新央、张金龙、首尔大学医院Seokhun Yang;通讯作者为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王建安、首尔大学医院Bon-Kwon Koo。


4月3日,《新英格兰医学杂志》(NEJM)上线题为“Alteplase for Posterior Circulation Ischemic Stroke at 4.5 to 24 Hours”的原创性论文,给全球脑卒中治疗理念带来新的突破,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神经内科严慎强与周颖医生为共同第一作者,神经内科楼敏教授为唯一通讯作者。这是2025年NEJM发表的第一篇来自中国的论著。这项研究自2022年启动,持续2年多,覆盖了全国30家医学中心,纳入234名后循环卒中患者。研究结果显示:在发病24小时内接受静脉溶栓治疗的后循环卒中患者,其残疾率显著降低,治疗90天后无症状比例从25.6%提高到了39.1%,相对治愈率提高了53%,同时颅内出血风险和死亡率并未增加。这项研究为全球脑卒中治疗提供了强有力的循证医学证据,解决国际公认难题,有望推动卒中治疗指南的更新,为后循环卒中患者带来新的希望。


4月9日,浙江大学医学院崔一卉课题组在《自然》 (Nature)上发表最新研究论文“Stress dynamically modulates neuronal autophagy to gate depression onset”。该研究发现急性压力选择性激活抑郁核心脑区外侧缰核的自噬水平,而慢性压力则对其产生抑制作用。自噬在神经元中,以供需依赖模式 (On-Demand) 启动,通过特异性的靶向兴奋性突触后膜中过度上膜的谷氨酸受体,易化其内吞作用调控神经元的兴奋性、突触传递以及可塑性的发生,最终调控抑郁发生。研究表明,自噬在维持应激下的情绪稳态中起着关键作用,逆转自噬功能障碍提供了一种潜在的快速、持久的抗抑郁新策略。

面向未来,浙江大学医学院将始终锚定“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医学院”战略目标,以引领性成果为核心导向,全力服务国家重大战略,自觉履行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继续聚焦三重大一顶尖,将附属医院作为重大创新载体,以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医学+”创新中心为战略支点,推动临床研究与基础创新深度协同,构建“基础-临床-产业”闭环创新生态;瞄准重大疾病的诊疗瓶颈,大力主导多中心临床研究,深度整合人工智能技术,加速原创研究向临床实践转化,继续凝练具有浙大特色的医学引领性成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5-4-27 21:38:5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黑山老妖怪 于 2025-4-27 21:49 编辑

2025浙江高校预算经费一览





浙工大这预算,虽然在浙江省可排第2,拿到江苏只能排第10。   

江苏部委重点大学多,校均预算高:
教育部2强过100亿(东南162、南大127),工信部2校接近100亿(南航92,南理工90),教育部4校50-60多亿(矿大63、河海60,江南53、南农52),省属苏大60。

浙江除浙大、浙工大、宁大外,绝大部分都是一二十亿的。

什么时候杭州能出现除浙大外,年预算100亿左右的第二家、第三家强校?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5-4-27 23:42:45 | 显示全部楼层
黑山老妖怪 发表于 2025-4-27 21:38
2025浙江高校预算经费一览

看问题的角度很重要,
从你所说的角度看,杭版楼友都不怎么想回复
换一个角度,杭1约=对方1+对方2+对方3,对方版友不想聊下去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5-4-28 00:43:58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600066 发表于 2025-4-27 23:42
看问题的角度很重要,
从你所说的角度看,杭版楼友都不怎么想回复
换一个角度,杭1约=对方1+对方2+对 ...

西湖大学的预算水平也是非常之吓人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5-4-28 11:17:16 | 显示全部楼层
ss200052 发表于 2025-4-28 00:43
西湖大学的预算水平也是非常之吓人的

很好奇,
昨天就想问了,
多少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5-4-28 22:26:56 | 显示全部楼层
绍兴长生 发表于 2025-4-19 20:50
湖州将来还有一个全球海洋磁场大科学装置,房建成院士的,另外,宁波也还有一个。这些搞起来,杭州湾综合 ...

又是这个大忽悠啊,杭州的还没搞完,又来一个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高楼迷

GMT+8, 2025-7-19 11:45 , Processed in 0.056136 second(s), 3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