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 航
楼主: xiongrenhu

[经济资讯] 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综合改革试点实施方案(2020-2025年)

   关闭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1-3-18 08:36:52 | 显示全部楼层
毕马威前海跨界 设智能创新空间


来源:深圳商报    2021年03月18日


图为毕马威智能创新空间大湾区中心正式启用。

【深圳商报讯】(首席记者 王海荣 文/图)3月16日,毕马威智能创新空间大湾区中心在深圳前海正式成立,将运用人工智能、区块链、云计算、大数据等数字化技术,结合毕马威在审计、税务和咨询领域的专业经验,研发行业解决方案和产品,助力大湾区企业进行数字化转型。



公开资料显示,毕马威是一个由独立的专业成员所组成的全球性组织。1992年,毕马威在中国内地成为首家获准中外合作开业的国际会计师事务所。目前,毕马威中国在25个城市设有28家办事机构,合伙人及员工约12000人。

作为一家审计、税务咨询和管理咨询方面的专业机构,毕马威为何要“跨界”布局智能创新空间?



目前,毕马威已自主构建起AI工厂和数据湖等核心技术平台,并面向银行、保险、汽车和生命科学等多个行业,推出了数字化解决方案,包括智能风险管理、智能人机交互、智慧报表、智能合规助手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1-3-18 08:39:07 | 显示全部楼层
全球金融中心最新指数排行榜出炉
深圳第8 再进一步




来源:深圳特区报    2021年03月18日

深圳特区报讯(记者 韩文嘉)昨日,英国伦敦Z/Yen集团与中国(深圳)综合开发研究院联合发布第29期全球金融中心指数(GFCI 29)。在本期指数中,纽约、伦敦、上海排名全球前三,深圳排名第8。

该指数从营商环境、人力资源、基础设施、发展水平、声誉及综合等方面对全球主要金融中心进行了评价和排名。本期全球金融中心指数共有114个金融中心进入榜单,全球前十大金融中心排名依次为:纽约、伦敦、上海、香港、新加坡、北京、东京、深圳、法兰克福、苏黎世。

其中,深圳的排名较上期排名前进一名,排名全球第8。此外,从各个指标指数来看,深圳在金融业发展水平中排名全球第4,人力资源指数排名第14,金融基础设施排名第17,营商环境以及声誉则排名第22。

“深圳是内地崛起最快的金融中心。”综合开发研究院金融与现代产业研究所副所长余凌曲认为,在本期排名中,深圳从金融业发展水平、营商环境、国际声誉等方面都实现了全面的进步。尤其资本市场、金融科技、绿色金融等领域的快速发展,为深圳金融业的发展水平贡献了很大的增长力量。

除了全球金融中心指数(GFCI)外,本期指数还对全球105个金融中心的金融科技发展情况进行评分和排名,在金融科技排名榜上,深圳排名全球第四。英国智库Z/Yen集团指数部主任迈克·瓦尔德专门在当天的视频连线中指出,深圳在本期金融科技的排名榜中有很好的位置,体现了深圳在金融科技创新上的实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1-3-18 12:37:10 | 显示全部楼层
深圳高标准打造全球物流枢纽城市 5A级物流企业达19家


2021-03-18 08:44
来源: 深圳商报


原标题 深圳5A级物流企业数广东第一

广东位列全国首位 深圳占据全省过半

见圳客户端·深圳新闻网2021年3月18日讯(深圳商报记者 肖晗)现代物流是深圳支柱产业之一。记者3月17日从深圳市公路与货运物流行业协会获悉,截至目前,全市5A级物流企业已达到19家,占广东全省的一半以上。这些企业正成为引领深圳物流业高质量发展的标杆。

全市5A级物流企业达19家

A级物流企业评估是我国物流领域最具权威的物流企业等级资格评定,具有广泛公信力、影响力和品牌效应。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依据《物流企业分类与评估指标》,针对企业经营状况、资产情况、设备设施、管理及服务、人员素质、信息化水平6大维度包含16到18个指标项目在内,对物流企业进行的综合评估,设立了1A到5A五个等级,其中,5A物流企业资质已成为我国物流企业级别最高、最具权威性的行业资质。

3月13日,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评估办发布了《全国第三十一批A级物流企业名单公示》信息,全国新增15家5A级物流企业,深圳市九立供应链股份有限公司名列其中。记者从深圳市公路货运与物流行业协会获悉,截至目前,深圳的5A级物流企业数量已经达到19家。

这是一个什么样的水平呢?深圳市公路货运与物流行业协会评估办主任李健告诉记者,由于评定门槛较高,到目前为止,全国5A级物流企业只有373家,广东省5A级物流企业一共有35家,已位列全国各省和直辖市首位,而深圳一个城市就占据了全省5A级物流企业总数的一半以上,数量位居全省首位。

李健同时表示,实际上,深圳能够达到5A水平的物流企业数目还并不止于此,目前很多企业正在申报评审过程中。“以前很多物流企业不注重A级物流企业的评审,随着近年来市**和各区**一系列针对A级物流企业的奖励措施和优惠政策出台,很多企业才陆续重视起来,预计这两年深圳4A和5A级物流企业数量都还会出现一个井喷。”

高标准打造全球物流枢纽城市

物流是经济发展的晴雨表,5A级物流企业聚集,从另一个侧面反映了深圳城市的经济活力。来自深圳市交通运输局的数据显示:2020年深圳实现物流业增加值2766.67亿元,同比上年增长1.28%;全市社会物流总费用占同期GDP比重为11.6%,优于全国3个百分点;深圳物流供应链上市企业市值超过4000亿元,占全国的30%,稳居全国第一。同期,深圳港完成集装箱吞吐量2654.77万标箱,较上年同期增长3.02%,港口有力支撑了深圳外向型经济发展;深圳机场年货邮吞吐量突破120万吨,全球排名由第25位升至第23位。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现代物流企业在这里发展壮大,成为引领深圳物流高质量发展的标杆。

据市交通运输局透露,深圳将在“十四五”期间,高标准打造全球物流枢纽城市。服务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建设高水平商贸服务型、空港型、港口型国家物流枢纽,加快建设大容量、立体式、智能化高标准仓库以及综合性冷链物流分拨设施,探索推动统一标准规则下的多式联运,率先推广跨方式换装转运标准化设施设备,以“湾区号”深圳中欧班列为支点,打通湾区与东盟、中亚、欧洲国际新通道,大力发展海、陆、空、铁多维立体联运服务。创建物流服务实体经济示范城市,鼓励现代物流业与先进制造业深度融合,支持物流企业承接制造企业非核心物流业务,形成一批提供专业化、定制化、供应链一体化解决方案的龙头企业。

2021年全市交通运输工作会议提出,近年将制定深圳现代物流业领域资助资金实施细则,并修订重点物流企业认定管理办法,以引导物流企业强化服务实体经济能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1-3-18 15:28:04 | 显示全部楼层
“港药通”即将落地,首批10多种国际新药深圳率先可用


2021-03-18 14:23
来源: 南方网


南方网2021年3月18日讯 日前,深圳市正式审议通过《关于加快推动医疗服务跨境衔接的若干措施》(下称《措施》),覆盖医疗一体化融合建设的方方面面。

据香港大学深圳医院副院长李咏梅透露,首批“港药通”的审批流程已接近尾声,涉及10多种国际新药,将在近期推出。在可见的未来,大湾区优质医疗资源将更加普惠,港澳籍居民在深就医更便捷,医疗体制衔接更顺畅。

香港大学深圳医院作为深港探索医疗服务跨境衔接的重要试点机构,去年推出的“香港医管局在粤慢病患者复诊特别支援计划”,使深港首次实现电子病历互通,成为深港医疗合作里程碑。

港药通审批进尾声,近期可落地深圳

《粤港澳大湾区药品医疗器械监管创新发展工作方案》(下称“《工作方案》”)授权深圳可以使用香港已经上市的药品,即“港药通”。香港大学深圳医院作为首家“国际新药准入”指定试点机构。

“目前,该院正积极配合广东省、深圳市药监部门,推进在港已上市药品器械临床应用准入申请,制定使用后不良反应报告及管理制度,首批将有10多种国际新药落地深圳,涵盖肿瘤、罕见病、呼吸道疾病等多个病种。”李咏梅表示,首批“港药通”国际新药的审批流程已接近尾声,应该会在近期推出。

首批港籍正高、副高专家即将诞生

据深圳市卫健委透露,深圳正加快通过特区医疗条例的立法,突破技术方面准入限制,减少限制跨境药物、医疗设备和技术条框。

首先“破冰”的是打通香港医生技术水平认证体系和内地职称体系。

目前,香港大学深圳医院在深执业的部分港籍医生,正在进行内地技术职称体系的转评,首批港籍正高、副高专家即将诞生。不仅方便医生跨境执业,居民跨境就医,更能加深深港医疗科研合作,让港籍医生能更多参与到内地的医疗科研中。

据悉,今年下半年,香港大学深圳医院将启动“深港医学专科培训中心”招生计划,探索建立与国际接轨的医学人才培养模式;注册成立“深圳市医院评审评价研究中心”,计划2021年内完成并通过ISQua国际认证,推进大湾区内国际化医院质量评审认证一体化。

鼓励更多港澳医疗机构来深办医

在探索完善医疗服务跨境衔接的同时,深圳还将加强深港医疗合作平台方面的建设。

位于河套深港科技创新特别合作区的“香港大学深圳医院转化医学研究中心”目前正在加紧建设,中心前期研究方向为肿瘤、生殖健康、器官移植、3D打印,后期逐步将在神经医学疾病、疫苗研发、外科转化等关键领域发展,打造五位一体的国际化临床试验中心。

设址坂田的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医院预计2026年底建成开业,占地面积超9万平方米,规划床位3000张,将引进港中文大学脑神经血管中心等优势重点学科。

下一步,深圳将鼓励更多港澳医疗服务机构来深办医,扩展医疗合作平台,给患者带来更多元化的选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1-3-18 15:31:24 | 显示全部楼层
深圳市住建局:2021年新开工1500万m2住房


2021-03-18 10:04作者:冯少文 邱永宽来源:南方+编辑:许素霞阅读:12339



3月17日,深圳市住建局发布年度工作计划及总结。根据2021年工作计划,今年全年将新开工1500万平米住房,拟建设筹集租赁住房10万套,加快完善“1+3+N”住房政策体系。

2021年将着力稳控住房价格。一方面管理好一手房价格,综合运用行政、经济、税收、金融等手段,加强市场乱象整顿,合理引导市场预期。另外一方面管理好二手房价格,继续抓好全市二手住房成交参考价格发布机制的落实,要更加重视发挥金融监管部门作用,严厉打击资金违规炒作房价行为。

2020年工作总结显示,全年建设筹集8.85万套、供应4.17万套,棚户区改造开工5456套,均超额完成目标。住房公积金制度全面实施十周年,累计归集资金4713亿元,发放贷款1926亿元,惠及1500余万职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1-3-18 17:11:23 | 显示全部楼层
深圳市罗湖区17日披露《罗湖区产业发展“十四五”规劃》(征求意见稿),拟打造跨境消费中心,加快推进国贸免税城项目,建设粤港澳大湾区免税城。对於上述政策,中国(深圳)综合开发研究院金融与现代产业研究所副所长余凌曲表示,这对深港均有利好,未来,香港与深圳的免税消费可以形成分工,香港是国际品牌进入内地,深圳是内地品牌走向国际,大家利用各自优势,发挥所长,合作共赢。余凌曲表示,香港和澳门免税业态发展成熟,免税消费成为常态,各类服务完善,可以“输出管理”等方式为免税城提供综合性运营服务,还可把香港的国际高端消费产品品牌通过免税店渠道引入深圳及内地市场;而免税城吸引港澳人士则需差异化路径,一方面可结合深圳产业优势,发展智能化、个性设计、文创产品等消费,可将内地文创、国货精品作主打产品;另一方面还可为港澳人士提供良好移动支付、商品售后等服务。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1-3-19 08:36:04 | 显示全部楼层
前海启动建设深港商贸物流小镇
中免集团落子前海综保区


来源:深圳特区报    2021年03月19日

深圳特区报讯(记者 张智伟)深圳市前海管理局昨日正式启动深港商贸物流小镇建设,推进深港商贸物流产业一体化,打造深港合作新标杆。市委常委、市政府党组成员、前海合作区党工委书记黄敏出席启动仪式。

黄敏表示,前海按照省委省政府和市委市政府工作部署,扎实推进深港商贸物流小镇建设,努力为深港两地商贸物流企业发展提供最佳的环境、政策与服务,提升前海的深港合作平台功能、湾区发展引擎功能、对外开放门户功能、世界贸易枢纽功能等“十大功能”,打造“一带一路”贸易组合枢纽港,为深圳构建新发展格局作出前海贡献。

启动仪式上,作为前海深港商贸物流小镇引入的首批产业合作重点项目,利丰、中外运、嘉里、中免国际、东方嘉盛、越海供应链、和正集团等深港商贸物流企业与前海蛇口自贸投资公司签署了项目入驻小镇的意向书。中国贸促会、深圳物流与供应链协会等合作机构签署合作意向书。

据悉,此次率先启动的前海深港商贸物流小镇是前海规划建设的六大产业小镇之一,助力香港商贸零售业拓展新空间,推动香港物流企业开拓内地市场。小镇总面积8.61万平方米,位于前海合作区妈湾片区十九单元,与妈湾港、前海综合保税区毗邻,周边世茂、顺丰等大型总部企业集聚,物流资源和仓储设施完善,配套齐全、人气旺盛。

昨天的启动仪式上,前海管理局还与中免集团签署战略合作协议。中免集团将依托前海的政策和区位优势,在前海综保区建设“一仓两中心”,即亚太免税品中心仓和调拨中心、粤港澳大湾区免税及高端旅游消费中心,在不断深化深港合作的前提下,争取政策创新和突破,促进免税品及其他高端商业旅游消费行业在前海及深圳的聚集和发展。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1-3-20 08:27:39 | 显示全部楼层

119.2万平方米!光明科学城大科学装置集群选址及规划公布


2021-03-19 21:05
来源: 深圳特区报

深圳新闻网2021年3月19日讯 (深圳特区报记者 秦绮蔚)打造竞争力、影响力卓越的世界一流科学城,光明科学城的各项规划建设正加快推进。日前,光明科学城大科学装置集群6宗地块的选址及规划设计条件、生态线规划选址论证方案发布。



据深圳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光明管理局公示信息,本次涉及的6宗地块用地面积共约119.2万㎡,分布在公明、新湖街道,毗邻莲塘水库、楼村水库和龙大高速。项目规划要求,建筑布局应预留一定规模的用地,作为远期升级拓展空间,建筑风格体现科技感;实施合理的生态修复,强化对周边生态环境和景观的保护,符合海绵城市建设规定。

光明科学城位于光明区东部,范围约99平方公里,将围绕“一心两区,绿环萦绕”的空间布局,建设“开放创新之城、人文宜居之城、绿色智慧之城”。“一心”即光明中心区,以光明中心区为依托,建设科学城的生活服务中心。“两区”即科学装置聚集区,为光明科学城的核心区域,包含三个科学集群,集中建设大科学装置、科研机构、高水平大学等;产业转化区即光明凤凰城,定位建设成果转化平台和产业创新平台,培育布局未来新兴产业。



科学装置聚集区重点布局“一主两副”三大集群。其中“一主”即大科学装置集群,规划面积6平方公里,依山面湖,首个开工建设的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项目为深圳综合粒子设施研究院综合楼,未来还将建设深圳国家超级计算中心二期等重大项目。

光明科学城的规划建设目标分三步走:2025年初步形成世界级科学城的核心功能,2035年基本建成国际化的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核心承载区,2050年全面建成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学中心。

目前,光明科学城启动区项目的主体结构已于今年1月全面封顶,进入室内工程阶段。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1-3-20 13:32:2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vigor 于 2021-3-20 17:42 编辑

特斯拉CEO埃隆·马斯克出席在北京召开的中国发展高层论坛。3月20日,埃隆·马斯克出席论坛经济峰会,并与南方科技大学校长,中国科学院院士薛其坤举行对谈,主题为“下一个颠覆性创新”。

中国发展高层论坛2021年会主题为“迈上现代化新征程的中国”。当前,地球大气中温室气体浓度再次刷新纪录,工业和社会领域实现脱碳已经刻不容缓。加强新能源汽车发展、充电基础设施建设、是国家发展新能源汽车产业重点。在这些方面,特斯拉发挥的作用正在加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1-3-20 15:32:36 | 显示全部楼层
2月广东用电量同比增22.14%
2021-03-20 10:32 金羊网
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马灿 沈甸

广东电网公司电力大数据显示,2月广东省全社会用电量355.93亿千瓦时,同比增长22.14%,去年和今年两年平均同比增速为5.37%。

今年春节,“留粤过年”叠加经济持续恢复等因素,带动了第三产业的用电量猛增,2月第三产业用电量同比增长近五成。其中,第三产业8个行业均实现正增长,住宿和餐饮业增长超九成。

经济高质量发展离不开电力有力支撑。1-2月,广东省工业用电量同比增长超五成,其中制造业同比增长超六成,两年平均增速超11%。

来源:金羊网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1-3-21 22:03:44 | 显示全部楼层
3月16日,中国中铁总裁陈文健在广州与广东省省 长马兴瑞举行会谈,双方就进一步深化合作,推动具体项目落地等进行了深入交流,并达成重要共识。

陈文健介绍了中国中铁近年来的发展情况,回顾了中国中铁与广东省长期以来的良好合作,对广东省 委、省政 府的大力支持表示感谢。他表示,中国中铁高度重视广东省区域经营开发,积极参与重点领域、项目的投资建设,形成了紧密良好的合作关系。中国中铁愿意进一步发挥全产业链优势,提供总体规划、勘察设计、投融资、建设总承包等综合服务,当好广东省“十四五”规划投资建设领域的先头部队和排头兵。希望双方不断拓宽合作领域、丰富合作内容、完善合作方式,共同助力广东省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马兴瑞表示,广东省作为古海上丝绸之路的东方中心和改革开放的先行者,现为中国第一经济大省,机遇丰富、市场广阔。中国中铁作为世界500强、全球最大建筑工程承包商之一,具有全产业链资源集成优势和强大的技术、投融资能力,是广东省最信任的合作伙伴之一。广东省将进一步深化与中国中铁的合作,特别是在城际铁路、高速公路、市政交通、机场建设、水务环保等领域要不断深化,紧跟落实,互惠共赢,助推广东省经济社会发展迈向历史新台阶、走向历史新征程。

广东省政府秘书长叶牛平、省发改委主任葛长伟、省交通厅厅长李静、省国资委主任李成;中国中铁副总裁刘宝龙、董事会秘书何文,总部有关部门负责人及中铁广投、中铁南方等单位负责同志参加了会谈。

3月15日至17日,中国中铁总裁陈文健一行先后赴粤桂两地,调研中铁南方、中铁广州局、中铁广投、中铁隧道局、中铁交通等单位。副总裁刘宝龙、董事会秘书何文参加调研。

在15日于深圳召开的区域总部调研座谈会上,陈文健认真听取了中铁南方负责同志关于企业整体发展情况的工作汇报,充分肯定了中铁南方发展取得的成绩。他表示,中铁南方深耕区域市场,经过13年的拼搏奋进,由项目公司逐步发展到投资集团公司,区域投资规模、区域布局及企业发展质量越来越好,品牌的影响力越来越强,企业发展得稳、工作实、业绩佳,为中国中铁投资板块做出了重要贡献。
围绕中铁南方下一步发展,陈文健强调,要抢抓市场机遇,深入研判市场,灵活市场机制,进一步做强做优做大中国中铁华南区域业务;要结合区域市场特点,站在中国中铁高度,坚定投资业务专业化发展方向,推动基建与投资更好结合,实现华南市场高质量发展;要坚持以创新促发展,推动管理创新、机制创新和模式创新,以创新助力企业高质量发展;要重视投资风险防范,强化风险预控,主动化解存量风险,确保企业健康运行;要加强党建工作,厚植企业发展的政治优势,奋力谱写企业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1-3-22 22:52:06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1-3-23 00:03:31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摩天圳 发表于 2021-3-22 22:52
https://xw.qq.com/cmsid/20210322A0EDVU00?f=newdc上海来深圳了

前一次是SZ,这一次是Sj。非常少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1-3-23 08:31:00 | 显示全部楼层
好项目来深 必有地可落

深圳“造”出“两个百平方公里”高品质产业空间



来源:深圳特区报    2021年03月23日


深圳打造“两个百平方公里”高品质产业空间,实现从“项目等空间”到“空间等项目”。图为深圳湾超级总部基地。深圳特区报记者 周红声 摄

■ 深圳特区报记者 段琳筠

“只要是符合深圳产业方向和高质量发展需求的优质项目,深圳一定有地可落。”在前不久召开的全球招商大会上,深圳再次向全球名企发出邀请。按照市委、市**的决策部署,深圳加强规划引领和空间保障等工作,加快打造“两个百平方公里级”高品质产业空间,实现从“项目等空间”到“空间等项目”,推动“项目符合规定”到“规定保障项目”,做实、做强实体经济。

深度挖潜“造”出“两个百平方公里”

2020年6月,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起草并印发《关于打造高品质产业发展空间促进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方案》,明确打造“两个百平方公里级”高品质产业空间的总体目标,即“保留提升100平方公里工业区”和“整备改造100平方公里产业空间”。

保留提升100平方公里工业区,即通过划定范围并长期锁定,全面保障对深圳具战略性、支撑性意义的实体产业空间;加大政策精准扶持力度,形成预期稳定、成本适中、集约高效的先进制造业集聚区;同时为整备改造区内优质企业的安置提供空间。

整备改造100平方公里产业空间,即在“十四五”重点完成土地整备25平方公里、连片升级改造25平方公里,结合近年已整备入库的20平方公里,形成约70平方公里的产业空间。再通过在深汕合作区整备约30平方公里,共同形成约100平方公里产业空间。

“两个百平方公里”的《实施方案》亮点有三:分类引导、精准施策,支持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稳定发展、高效落地,建立招商引资项目对接机制;政策支持、试点推进,运用“案例+政策工具箱”工作机制。

《实施方案》提出引导保留提升区内企业稳步发展的一系列举措,包括鼓励保留提升区内的企业充分运用现有产业扶持政策;支持企业长期投资计划,实现转型升级;对需进一步扩大生产的企业,优先通过产业项目遴选、创新型产业用房租赁等方式引导其在整备改造区内布局。对于通过租赁方式从事生产经营的企业,还可由辖区**协调,鼓励企业与所有权人签订不低于5年的租约等。

针对整备与连片改造区,《实施方案》提出建立科学精准、高效落地的招商引资项目对接机制,通过提前做好空间资源与产业项目的对接,建立资源项目库,确保引入能代表深圳参与国际科技竞争的优质企业、或在园区开发建设与管理运营方面有丰富经验的园区平台型企业。

深圳始终把制造业等实体经济作为立市之本、强市之基。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将坚持“盘活空间、提质增效、集约发展”理念,通过加快打造“两个百平方公里级”高品质产业空间,全力保障实体经济发展,勇当先行示范尖兵。

十大专项行动提质增效

2020年以来,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通过空间供给、土地整备、城市更新、违建查处等工作,实现了“项目等空间”到“空间等项目”的重大转变,为深圳“十四五”重大战略、重大部署、重点片区、重大项目开局起步、落地见效奠定了基础。

坪山区强化治理体系,以“**+区长”任双总指挥,50多个重点项目成立了征拆临时党支部,挂图督办,机制创新。其中,并联审批签约将签约全流程由原来的2个月压缩至20天内,打造了房屋“签约20”坪山样板。2020年,坪山区整备清理全球招商用地164万平方米,为打造国家高新区核心园区提供了用地保障,未来拟引进智能制造,新能源、生命健康等产业。

龙华区推出九龙山、深圳北站、黎光3个片区,可供应产业用地总面积273公顷。其中,九龙山片区是龙华未来5-10年产业高端化转型的引擎,定位为宜居宜业宜游智能科技城。目前,该片区已释放了3.4平方公里集中成片的产业空间,引进了电子科技大学、美团等重大项目。

据了解,深圳2020年原计划整备各类土地15平方公里,实际完成19.69平方公里,完成率131%。打造“两个百平方公里级”高品质产业空间行动出师告捷,全年完成产业用地整备11平方公里。

事实上,深圳从2016年就开始强力推进“国土空间提质增效十大专项行动”,全口径盘活存量低效空间。全市规划土地监察部门勇于担当、动真碰硬。2020年,全市拆除消化各类违法建筑2735.55万平方米,超额完成年度目标。龙岗区规划土地监察部门在行动开展的五年里,强力推进违建治理、**储备土地清理、临时用地清理3项攻坚工作,在全市率先完成四种类型历史遗留违建处理确认,为全市打造出历史违建处理多类型、全流程的“龙岗样板”。同时,创新片区统筹处理模式,以南联第六工业区作为试点单位,成功办理全市首批片区处理项目。

一批优质项目加快落地

去年7月,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会同各区(新区)高质量编制了一批引领型规划,如光明科学城、西丽湖国际科教城、坪山高新区、香蜜湖新金融中心、深圳湾超级总部基地等规划纲要,为重点片区开发建设描绘了蓝图、增添了动力。同时,以规划作为国土空间提质增效的“指挥棒”,在全国率先编制国土空间总体规划,高效率推进规划传导实施,建立了规划“预调”机制,推动产业重大项目驶入“快车道”。据悉,2020年供应产业用地198.75公顷,其中普通工业用地137.57公顷,新型产业用地60.18公顷。

精准灵活的土地供给保障,实现优质项目一定有地可供。2020年,深圳计划供应各类土地1200公顷,实际供应1239公顷。其中,重点保障上一年全球招商大会签约项目的用地供应,且明确产业用地供应不设上限。此外,2020全球招商大会再次以“充足的产业空间储备”,吸引投资总额超7800亿元。

2021年,随着《深圳经济特区城市更新条例》《创新型产业用房管理办法》等一批法规政策发布,深圳湾超级总部等六大总部基地、光明科学城等18个城市重点片区和中国中车、今日头条、小米集团等一批全球招商大会重大项目的规划建设加快落地,深圳正以有力的国土空间保障,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加快建设竞争力、创新力、影响力卓著的全球标杆城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1-3-23 08:32:44 | 显示全部楼层
“港药通”最快6月在深“落地”


来源:深圳特区报    2021年03月23日

深圳特区报讯(记者 戴晓蓉)自2020年底《粤港澳大湾区药品医疗器械监管创新发展工作方案》出台后,“港药通”的进展一直备受关注。记者昨日从首家试点单位港大深圳医院采访了解到,“港药通”首批即将获批的十几种境外新药最快有望于6月“落地”深圳。

港大深圳医院院长卢宠茂介绍,首批报批备选的54种“境外新药”(药械)选择原则主要是临床角度的重要性,选出的药和药械都是当前病人急需的,功能比内地现有药品药械有一定提升,内地暂时还没有替代的,这些药品在香港长期使用,已被证明对中国患者是安全有效的,其中,新药覆盖妇产科、肿瘤科、皮肤科、罕见病治疗等,新药械覆盖骨科、心外科、外科、产科等需要。而在未来,“港药通”的药品名单将是“机动”的,将根据现实情况和患者需求不断进行动态调整。

什么人可使用“境外新药”?卢宠茂表示,“港药通”实施后,使用患者没有特定人群限制,只要在该院就医确定为符合临床指征,医生认为有需要的患者,都可以使用,具体细节待相关部门公布。不过为患者开具这些新药的医生将要求具备一定资质。据了解,待首批“港药通”名单为广东省药监部门最终确定后,这些“境外新药”的采购会统一交由第三方代理公司进行价格谈判和购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高楼迷

GMT+8, 2025-8-2 11:46 , Processed in 0.069443 second(s), 2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