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 航
楼主: xiongrenhu

[经济资讯] 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综合改革试点实施方案(2020-2025年)

   关闭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1-3-9 09:38:10 | 显示全部楼层
昨天创新高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1-3-9 10:02:23 | 显示全部楼层
摩天圳 发表于 2021-3-9 09:37
【深圳】2021-03-08(周一)地铁总客运量合计692.54万人次,为2021年新高,新的历史第四。其中:
1号线114.7 ...

6/10号线要平均70万就稳稳的750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1-3-9 11:59:38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8号线的人还是比较少,平时去盐田,大小梅沙玩的还不够多。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1-3-9 12:45:41 | 显示全部楼层
最高资助亿元!深圳拟出台办法支持产业创新中心建设



2021-03-09 09:19作者:王睦广来源:南方都市报编辑:许素霞阅读:12823


深圳市产业创新中心是指面向国家和深圳市战略性新兴产业创新发展的重大需求,由企业、科研院所、高校、行业组织等主体按照“优势互补、利益共享”的原则,在深圳市行政区域注册成立的具备独立法人资格的机构。
3月8日,深圳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发布关于公开征求《深圳市产业创新中心建设运营管理办法(试行)》(征求意见稿)意见的通告。深圳拟出台相关办法,规范产业创新中心遴选立项、建设运营、监管考评等工作,加快推进深圳市产业创新中心建设。据悉,未来获得授牌的深圳市产业创新中心可申请项目建设专项资助,资助资金不超过项目总投资的40%,资助金额最高不超过1亿元。

将作为构建高效协作创新网络的重要载体

深圳市产业创新中心是指面向国家和深圳市战略性新兴产业创新发展的重大需求,由企业、科研院所、高校、行业组织等主体按照“优势互补、利益共享”的原则,在深圳市行政区域注册成立的具备独立法人资格的机构。

据介绍,国家发展改革委鼓励各地方主管单位针对本区域创新发展需要,推动地方产业创新中心建设。组建深圳市级产业创新中心,使其作为整合联合行业内的创新资源、构建高效协作创新网络的重要载体,对解决深圳产业创新能力基础薄弱、关键核心技术受限、产业共性技术供给不足和创新成果产业化不畅等问题上,能够发挥重要的作用。但由于目前对市级产业创新中心的遴选立项、建设运营、监管考评等工作缺乏参照标准,所以规范其运行管理势在必行。此前,深圳市发展改革委研究起草了《深圳市产业创新中心建设运营管理办法(试行)》(征求意见稿),现公开征求社会公众意见,征求意见期至2021年3月18日。

主要布局建设在战略性领域

《深圳市产业创新中心建设运营管理办法(试行)》(征求意见稿)中明确了产业创新中心的布局、定位、建设程序、建设主体、建设程序和拟组建要求,对拟组建创新中心应达到的要求从目标、基础、规模、组织体系、运行机制及时间安排六个方面做出具体说明。

根据相关征求意见稿,产业创新中心主要布局建设在战略性领域,创新方向定位于获取未来产业竞争新优势的某一特定产业技术领域。产业创新中心根据产业发展情况、创新环境和创新资源特点,充分发挥企业、科学院所、高校、行业组织等主体的积极性,通过自愿组合、自主结合,经组建方案征集、评估论证、审定批复等程序后启动建设。

市发展改革委对组建方案进行初审,并委托第三方专业机构组织评审论证,对通过专家评审论证的,由市发展改革委复核结果后形成立项建议报送市ZF审定,对市ZF审定通过的产业创新中心予以授牌,并加快推动建设。获批的产业创新中心统一命名为“深圳市XX产业创新中心”。

按不超项目总投资40%比例予以资助

在资金支持上,根据相关征求意见稿,获得授牌的产业创新中心可向市发展改革委提出项目建设专项资助资金申请。项目建设专项资助资金主要发挥引导作用和放大效应,不占有产业创新中心股权。市发展改革委按照不超过项目总投资的40%比例予以资助,资助金额最高不超过1亿元,资助资金原则上用于建设投资的比例不低于60%,研发费用、人力成本等费用原则上不高于40%。项目资助资金由市财政每年安排预算,纳入市发展改革委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专项资金进行预算管理。

《深圳市产业创新中心建设运营管理办法(试行)》(征求意见稿)中还对获得支持的项目的监督考评进行了规定。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1-3-9 14:38:17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vigor 于 2021-3-9 15:35 编辑

2021年3月8日,人民日报以“任仲平”名义发表重磅社论:《风雨无阻的奋进征程》。

在这篇文章第七章中专门提到:在改革热土,深圳奋力推进中国特 色社会主 义先行示范区建设,仅粤海街道就分布着上百家上市公司!

谁是“任仲平”?熟悉传媒历史的人会心一笑,这可是人民日报最重量级的评论啊!“任仲平”的全称:人民日报重要评论!这是历史的谐音梗。

1993年12月22日,人民日报在一版发表了《从十一届三中全会到十四届三中全会》,全文4600字。这是人民日报第一次以“人民日报重要评论”的谐音“任仲平”为名刊发评论。有人统计过,截至2018年6月,“任仲平”只发表过100篇评论,每次都是中国重要的历史关头。

这篇文章也不例外。2021年3月前夕,“任仲平”一共推出了3篇评论,聚焦的主题分别是:脱贫攻坚(《气吞山河的壮阔行进》),建党100周年(《征途漫漫从头越》),“十三五”收官“十四五”开局(《风雨无阻的奋进征程》)。

年轻人最近流行一句话:当年立下的FLAG(英语:旗帜的意思),都实现了!这篇文章的中心意思也是如此。五年前,中国许下的诺言,都变成了波澜壮阔的现实。

在这篇“上结五年,下述十五年”,在重要节点推出的重磅文章中,出现了一座城市的名字:深圳。

文章分为九个部分:

……

第七章:“十三五”的辉煌成就,彰显了斗志昂扬的精神面貌。今天,在改革热土,深圳奋力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 义先行示范区建设,仅粤海街道就分布着上百家上市公司;…

深圳成为国家在历史接续的关口,愿意呈现给世界的典型范例,每一个深圳人想必都会无比骄傲!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1-3-9 15:30:59 | 显示全部楼层
一直以为任仲平是一个人,哈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1-3-10 09:29:34 | 显示全部楼层
【深圳-地铁客流】2021-03-09(周二)地铁总客运量合计655.79万人次,其中:
1号线107.25万,
2号线60.80万,
3号线84.98万,
4号线56.03万,
5号线112.28万,
6号线31.47万,
7号线57.43万,
8号线5.88万,
9号线56.70万,
10号线35.68万,
11号线47.29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1-3-10 11:59:33 | 显示全部楼层
深圳:打造多个千亿级海洋产业集群 积极争取设立海洋高新技术开发区


深圳新闻网2021年3月10日讯 (深圳特区报记者 秦绮蔚/文 周红声/图)“积极拓展海洋经济发展空间。”“十四五”全面开启之际,“海洋”再次成为全国两会热词。上海、广东、浙江、山东等省市的代表、委员们纷纷献策,对助力“海洋强国”建设,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提出了更明确的目标、更实在的举措、更有力的支撑。这也让深圳“海洋人”倍感振奋、信心满怀。

努力建设海洋经济发展高地

“建设‘全球海洋中心城市’是国家赋予深圳的重大使命,也是建设先行示范区的重要内容。深圳要用好综合试点改革关键一招,科学规划、创新引领、夯实基础、突显优势,加快打造‘蓝色发展战略要地’,努力为‘海洋强国’建设探索新路。”深圳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市海洋渔业局)党组书记、局长王幼鹏表示。

随着深圳海洋事业不断向高质量发展,截至2020年12月,海洋生产总值约占全市GDP值10%,成为深圳支柱性产业之一和重要经济增长点。

从“十三五”到“十四五”,两个五年规划时空交汇。深圳印发《关于勇当海洋强国尖兵加快建设全球海洋中心城市的实施方案(2020-2025年)》,承载“海洋强国”的伟大梦想,全面加速全球海洋中心城市建设,努力把深圳打造成为海洋经济发展的高地、海洋科技创新的策源地、海洋国际交流合作的先锋地,到2025年成为我国海洋经济、海洋文化和海洋生态可持续发展的标杆城市和对外彰显“中国蓝色实力”的重要代表。

《方案》覆盖海洋经济、海洋科技、海洋生态与文化、海洋综合管理、全球海洋治理五大重点发展领域,涉及63个标志性、代表性、关键性项目。其中包括,强化统筹协调,编制海洋发展总体规划、海洋环境保护规划、制定海洋新兴产业政策等一套法规政策体系,不断完善顶层设计;培育壮大蓝色经济,做优做强海洋高端装备等新兴产业,持续提升深圳海洋经济在全球的影响力;积极参与全球海洋治理,不断提升国际海洋事务参与的深度与广度。

打造多个千亿级海洋产业集群

深圳西部海洋新城工地,机器轰鸣,重型装载车往来频繁,一派“向海战春耕”的忙碌景象。深圳市特区建设发展集团董事长李文雄告诉记者,按照市委市政府关于加快海洋新城建设的要求,今年以来,海洋新城建设掀起新高潮。

新理念、新规划、新定位,“十四五”期间,深圳建设“全球海洋中心城市”将促进海洋经济跨越式发展,全面构建海洋科技创新体系,规划建设南方海洋科学城,打造前海海洋战略新兴产业科技集聚区,加快推进海洋新城、蛇口国际海洋城等项目规划建设。此外,深圳规划的多条“海洋科技创新走廊”,前瞻布局战略性新兴产业,将培育拉动多个千亿级海洋产业集群。

“我们充满信心,诚邀全球海洋经济企业总部入驻和高精尖科技项目落地。”李文雄说。

加快培育海洋高端装备制造业

海浪轻涌,海波粼粼,招商局工业集团旗下深圳孖州岛修造船基地,两条外籍LNG船已进入最后作业阶段。今年以来,该基地订单量持续飘红,仅春节期间就有4000多名员工坚守岗位,奋战一线。

招商局工业集团总经理胡贤甫说,集团把招商工业的海外合作伙伴聚合在深圳,打造创新引领的高端海工装备制造产业集群,服务“全球海洋中心城市”建设。

据了解,深圳“十四五”期间将加快海洋科技领域创新载体建设,按程序组建海洋大学,加快建设优势特色海洋学科。组建国家深海科考中心,打造深海公共研发平台。推动设立中国海洋大学深圳研究院、哈尔滨工程大学深圳海洋研究院,建设全球海洋智库。研究制定海洋人才引进专项政策,积极引进知名涉海企业总部或区域总部、研发中心、创新中心、运营中心、产业基地等优质项目。积极争取国家层面支持设立海洋高新技术开发区,不断增强深圳全球海洋中心城市的含金量和辨识度,为中国建设“海洋强国”做出更大贡献。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1-3-11 09:12:53 | 显示全部楼层
#地铁客流排行榜##深圳地铁# 【深圳-地铁客流】2021-03-10(周三)地铁总客运量合计657.06万人次,其中:
1号线106.76万,
2号线60.86万,
3号线85.13万,
4号线55.93万,
5号线112.68万,
6号线31.70万,
7号线57.60万,
8号线05.96万,
9号线57.21万,
10号线35.80万,
11号线47.43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1-3-11 16:48:02 | 显示全部楼层
沈德咏:建议在深圳设立粤港澳大湾区商事法院,提供更好法治保障

今年全国两会,全国政协常委、社会和法制委员会主任沈德咏就加强粤港澳大湾区司法规则衔接、新时代社会治理风险防控等问题向大会建言资政。

目前,粤港澳大湾区司法衔接进展如何?应如何更有效衔接?“十四五”时期社会治理特别是基层治理如何健全防范化解重大风险体制机制?围绕这些问题沈德咏接受了新京报专访。

沈德咏认为,在坚持一国之本、尊重两制差异、善用两制之利的基础上,凝聚法治共识,推进三地不同法律体系和司法制度之间的经验共享、优势互补,意义重大。他建议,借鉴国际社会有益经验,充分发挥深圳建设社会主 义先行示范区的政策优势,在深圳设立粤港澳大湾区商事法院,为粤港澳大湾区提供更好法治保障,强化港澳司法法律界的国家认同,提升中国司法的国际竞争力和影响力。

沈德咏曾长期任职于最高人民法院,2008年任最高法院常务副院长(正部 长级),2018年3月任十三届全国政协社法委主任,2018年6月卸任最高法院常务副院长。他还是十九届中 央委员。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1-3-12 08:27:55 | 显示全部楼层
深圳“产学研资深度融合”科技金融服务体系显成效


来源:深圳商报    2021年03月12日

深圳商报记者 谢惠茜


2020年12月22日,由平安银行定制、北京国电高科科技有限公司研发的首颗金融业物联网卫星“平安1号”,成功发射升空。这是国内金融界首颗物联网卫星,也是平安银行“数字投行”联通“资本+产业”,助力商业航天事业发展的成果。

“上天”只是为了更好的“入地”。据介绍,借助物联网卫星的技术,供应链产业上下游的真实经营数据等信息就可以更及时、有效的回传,待银行掌握经营数据后,就可以通过智能化模型为小微企业提供金融服务,充分发挥企业数据资产价值。截至目前,平安银行“星云物联网平台”已接入超过71万台物联网终端,在设备E贷、汽车融资贷款等新型供应链场景落地,为实体经济提供超1100亿元融资。

而平安银行的“高科技”只是深圳金融业着力打造深度融合科技金融服务体系中的一个“缩影”。近年来,在“科技金融”的发展上,无论是政策引领,还是金融机构费尽心思的“各显神通”,深圳都走在了全国前列。

构建知识产权金融服务体系

深圳“科技金融”的发展,对科创企业服务的创新可追溯至2018年。

《地铁跑酷》《纪念碑谷》《梦幻花园》……这些知名精品手游均出自同一家深圳公司——深圳市创梦天地科技有限公司。作为手游设计和运营细分领域的头部企业,创梦天地目前市值超过50亿元,但即使是这样的高成长细分领域头部科技创新企业,在原有的银行贷款体系中也是贷不到多少款的。

工商银行2018年在深圳成立的科创企业金融服务中心改变了这一现象。该科创中心通过对创梦天地展开专业调研,针对创梦天地的经营特点和融资痛点,以软件著作权(游戏版权)质押为突破口,于2019年9月为创梦天地核定了深圳市首笔著作权质押授信额度并完成了贷款发放,成功构建了开放多元、融合共生、互利共赢的知识产权金融服务体系。

2019年7月,平安银行正式设立“数字投行”。截至目前,平安银行“数字投行”拥有在库科创企业200余家,精选企业80余家,覆盖人工智能、电子信息、生物医疗和智能制造等五大热门,已和高瓴资本、软银中国等130多家知名投资机构建立联系并形成合作机制,还与上海张江高科、苏州工业园区等近10个国家级新区或工业、产业园区建立稳定的项目输出合作关系。

推动产学研资深度融合

2020年8月,深圳市正式出台全国首部覆盖“基础研究+技术攻关+成果产业化+科技金融+人才支撑”科技创新全生态链的地方性法规《深圳经济特区科技创新条例》,推动产学研资深度融合。

多年来,深圳金融对于科创企业的创新以及扶持逐渐成体系。

“当前,深圳金融系统正着力打造‘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资深度融合’的科技金融服务体系。”深圳人民银行相关负责人表示。为此,深圳人民银行强化“科票通”再贴现工具运用,加大对科技企业的倾斜支持。截至2020年末,“科票通”余额78.4亿元,同比增长131.6%。

除了政策引领以外,量体裁衣,打造覆盖高科技制造业企业全生命周期的信贷服务体系是深圳金融行业摸索出另一条与创新并行的道路。这是深圳金融业开出的一味真正洞察企业需求,解决企业在成长过程中每一阶段不同“痛点”的良方。

对于初创期企业,深圳成立全国首个涵盖银行、证券、创投公司等的科技金融联盟,以及全国首个涵盖ZF、银行、知识产权评估机构、保险公司等的知识产权金融全业态联盟,汇聚全市科技金融优势机构,促进科技企业与金融资源常态化对接,“让金融了解科创,让科创找到金融”。

对于成长期企业,深圳辖内银行以银政、银园、银保(担保、保险)、银投(创投)等多方合作模式,解决企业中长期资金需求。针对知识产权估值难、变现难的困境,深圳积极推进保贷联动,于2020年7月推出知识产权质押融资保证保险业务。

对于成熟期企业,深圳的银行围绕补链强链,优化产业链金融服务,重点支持新兴产业集群、重大创新载体及产业链重点领域关键环节。仅2020年,为高技术制造业企业提供信用贷款119.9亿元。

助推大湾区优势科创产业

如今,这套体系在各家金融机构“各显神通”的创新中,不断“加码”,聚焦企业也从深圳辖区内到助推整个粤港澳大湾区优势产业集群发展。

2020年7月,农业银行深圳市分行设立科创企业金融服务中心。截至2021年2月末,农行深圳分行服务科创企业客户共计5500余家,与深圳本地科创板、创业板上市公司合作覆盖率达40%。同时,农行深圳分行创新投贷联动产品,签署可认股安排权客户近300家,为科创基金储备多个优质投资项目,并创新注册全国首单创投资产支持票据、全国首单科创企业高成长型债务融资工具。

2021年3月9日,农业银行深圳市分行又与农银国际(中国)投资有限公司、深圳市投控资本有限公司在深圳举办深圳科创基金合作备忘录签约。该科创基金目标规模20亿元人民币,采用市场化方式独立运作,以股权直投方式布局战略新兴产业,重点聚焦信息技术、医疗健康、先进制造和自动化等创新科技项目,助推粤港澳大湾区优势产业集群发展。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1-3-12 08:29:06 | 显示全部楼层
深交所首单15亿科技创新债花落深创投


来源:深圳商报    2021年03月12日

【深圳商报/读创讯】(记者 邱清月)近日,全国首批、深圳证券交易所首单15亿元科技创新债由深圳市创新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成功发行,募集资金将用于支持科技创新企业高质量发展。

此次债券规模15亿元,期限为三年,债项及主体评级均为最高信用评级AAA,以3.78%的较低利率成功簿记发行。募集资金将通过直接投资或设立、增资于创业投资基金等方式,投资种子期、初创期、成长期的创新创业企业股权,重点支持高端装备制造、生物技术、新材料、新能源、信息科技等科技创新领域企业高质量发展。

据悉,此次债券认购规模超过50亿元,认购倍数达3.34倍。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1-3-12 09:03:59 | 显示全部楼层
地铁客流排行榜##深圳地铁# 【深圳-地铁客流】2021-03-11(周四)地铁总客运量合计650.23万人次,其中:
1号线105.11万,
2号线60.41万,
3号线84.26万,
4号线55.09万,
5号线111.73万,
6号线31.49万,
7号线57.06万,
8号线05.95万,
9号线56.71万,
10号线35.63万,
11号线46.79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1-3-12 09:27:30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摩天圳 发表于 2021-3-12 09:03
地铁客流排行榜##深圳地铁# 【深圳-地铁客流】2021-03-11(周四)地铁总客运量合计650.23万人次,其中:
1号 ...

客流稳住650左右了,不错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1-3-12 09:39:24 | 显示全部楼层
Register 发表于 2021-3-12 09:27
客流稳住650左右了,不错

比2019年同期增长了约90万左右!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高楼迷

GMT+8, 2025-8-2 20:33 , Processed in 0.060848 second(s), 2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