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 航
楼主: anson908

[江城资讯] 2020年7月20日(周一)武汉新闻汇总

   关闭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0-7-20 16:19:4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MOD 于 2020-7-20 16:22 编辑
大漢口 发表于 2020-7-20 16:00
我就很不理解那些嚷嚷武汉人口少,要增加引进人口的人。新德里、孟买、达卡、雅加达、马尼拉、重庆、开罗 ...


人口还是第一生产参考因素,也不能说人口不要了,不然南京这样的人口增长冷无缺怎么也不叫成功吧。

但是,人口的增长一定是要根据自我承载力来的,不是想一出是一出,不是管杀不管埋的,不然的话,从教育资源这个角度看,就是逼着所有人搞教育军备竞赛,焦虑所有人,还消耗无谓的社会资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0-7-20 16:31:06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MOD 发表于 2020-7-20 16:19
人口还是第一生产参考因素,也不能说人口不要了,不然南京这样的人口增长冷无缺怎么也不叫成功吧。

...

说白了要可控   失控不管增加还是减少都不是好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0-7-20 16:34:21 | 显示全部楼层
whchenjh 发表于 2020-7-20 14:13
协和医院质子医学中心项目开建

2020-07-20 10:45

汉南不是也有个重离子项目吗?这两个原理一样的,区别好像不是很大,那武汉有两个这样的项目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0-7-20 16:36:11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星辰123 发表于 2020-7-20 16:34
汉南不是也有个重离子项目吗?这两个原理一样的,区别好像不是很大,那武汉有两个这样的项目了


质子和重离子不同  协和这个是卫健委发了牌照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0-7-20 16:40:37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电影院开业了啊,下半年武汉服务业大显身手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0-7-20 16:43:20 | 显示全部楼层
bluenoah 发表于 2020-7-20 16:36
质子和重离子不同  协和这个是卫健委发了牌照的

查了一下,原理都一样,作为外行感觉就是子弹不一样,重离子就是用整个枣去撞击释放能量,质子就是用枣核去撞击释放能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0-7-20 16:48:58 | 显示全部楼层
星辰123 发表于 2020-7-20 16:43
查了一下,原理都一样,作为外行感觉就是子弹不一样,重离子就是用整个枣去撞击释放能量,质子就是用枣核 ...





具体可以看图,质子和重离子放疗的核心优势都是布拉格峰,在这里质子和重离子的辐射剂量有一个暴增的高峰,剂量快速上升并快速下降。对比X线、伽马线和中子线,他们的辐射剂量高峰出现的更早,后续衰退的更平缓。


区别主要体现在癌症病灶后部的射出剂量。


从图上可以看出重离子的剂量衰减比质子更加陡峭,但在快要结束的时候有一个延长的效应,被称为拖尾效应。从治疗角度看这个效应也有导致副作用的可能性,也会导致适应证方面有所差别。这个拖尾效应目前并不能从技术上完全消除,也是医疗机构中质子发展比重离子更普及的一个原因。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0-7-20 16:52:54 | 显示全部楼层
感谢科普,受教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0-7-20 17:04:29 | 显示全部楼层
国内还没哪个城市人口多到失控的程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0-7-20 17:06:3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楚之游侠 于 2020-7-20 17:11 编辑
星辰123 发表于 2020-7-20 16:34
汉南不是也有个重离子项目吗?这两个原理一样的,区别好像不是很大,那武汉有两个这样的项目了


其实临空港这个项目的重要性相比起技术层面,更体现在高端医用设备监管上的政策层面。

我们国家通过这种监管,保证医疗资源向公立医院倾斜。

以去年为例,2019年10月公布甲类医疗设备配置许可名单,总共涉及91台设备。除了5台质子放疗系统全部划给了公立系统外,28台PET/MR的名额也全部给到了公立医院;58台高端放射设备,社会办医只拿到了3台。


中国对高端医用设备向来有管控传统。


早在1985年,原国家经委就下发了《关于控制重复引进、制止多头对外的报告》,开始对大型医用设备实施管理。

1995年,卫生部以第43号部长令的形式发布《大型医用设备配置与应用管理暂行办法》,提出实施“三证”管理,包括配置证。

2005年3月1日起,原卫生部、发改委、财政部联合发布的《大型医用设备配置与使用管理办法》正式施行,在2005版目录中,大型医用设备是指列入GWY卫生行政部门管理品目的医用设备,以及尚未列入管理品目、省级区域内首次配置的整套单价在500万元人民币以上的医用设备,同时公布了第一批大型医用设备管理目录,甲、乙两类大型医用设备共10个。

从2005年3月1日起,我国开始对大型医用设备的管理实行配置规划和配置证制度。医疗机构要想配置大型医用设备就必须具有相应的配置许可证。


高端医用设备的目录管理由此拉开序幕。

甲类大型设备资金投入大,使用费用高,技术要求严格,配置数量较少,一般按省级或跨区域配置。配置甲类大型医用设备必须由GWY卫生行政部门颁发配置许可证。

乙类大型设备资金投入大,运行成本和使用费用高,技术要求严格,一般以省级及以下区域为规划配置单位。配置乙类大型医用设备必须由省级卫生行政部门颁发配置许可证。


随后,卫生部又分别于2009年和2013年先后公布了2005版目录的第二批和第三批大型医用设备。至此,2005版目录正式形成,甲类设备共12个品目,乙类设备5个品目。

直到2018版目录出炉之前,我国对大型医用设备的界定一直采用的是2005版目录。2005版目录在业内运行了13年,直到2008版目录的出炉正式宣告其使命结束。

随着医学技术的进步,大型医用设备的价格也跟着水涨船高了。在最新的2018版目录中,界定大型医用设备的价格已经从500万涨到了1000万。而甲类大型医用设备的价格更是从500万飙升至3000万。

与2005版目录相比,2018版目录中,甲类大型医用设备的品目从12个减少到5个,许多曾在2005版目录中被划为甲类大型医用设备的品目,在2018版目录中却被划为了乙类大型医用设备。

而乙类大型医用设备则由原来的5个增加至7个。2018版目录中的乙类大型医用设备,除了有的是从2005版目录中的甲类“下放”过来的外,曾被2005版目录划为乙类大型医用设备的品目,有的更是直接从2018版目录中消失了。

从2005版甲类降至2018版乙类的大型医用设备,如PET--CT、γ刀等,以前配置这些设备需要由国家卫计委审批的,现在省级卫健委就可以审批了。

而从2018版目录中消失的,如普通的CT、MRI等,以前需要由省级卫计委审批的,现在则不需要经过审批,各医疗机构可自行配置了。


当然,这中间有政策变化,2018年初,国家对社会办医的态度还是以鼓励支持为主,各地相继出台鼓励社会办医的文件,其中就包括了放宽社会办医购置高端医用设备的口子。

天津、黑龙江、广东都曾先后出台方案,明确对社会办医配置高端医用设备不做过多限制。2018年1月,GWY会议提出,由上海浦东新区作为试点,取消社会办医机构乙类大型医用设备配置许可证核发等审批。这也被解读为,国家全方位放开社会办医设备采购的序幕。

但仅仅几个月后,政策近乎反转。这对于此前已经放开一部分口子的地方ZF来说,无疑是当头一棒,因为之前的配置证发多了,就意味着今后可用的额度变少了。


所以到目前为止,质子发射治疗系统还是甲类目录,而且还是采取最严格的大区配额制,监管并没有放松。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0-7-20 17:06:4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foxicreat99 于 2020-7-20 17:09 编辑
大漢口 发表于 2020-7-20 16:00
我就很不理解那些嚷嚷武汉人口少,要增加引进人口的人。新德里、孟买、达卡、雅加达、马尼拉、重庆、开罗 ...


所谓的高水平老九,天天嚷嚷科研环境差,待遇低,他们之中有些人在某些方面实际作用还不如厂弟厂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0-7-20 17:07:55 | 显示全部楼层
楚之游侠 发表于 2020-7-20 16:48
具体可以看图,质子和重离子放疗的核心优势都是布拉格峰,在这里质子和重离子的辐射剂量有一个暴 ...

感谢大侠科普,武汉同时搞两家这样的医院,确实牛逼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0-7-20 17:11:56 | 显示全部楼层
foxicreat99 发表于 2020-7-20 17:06
所谓的高水平老九,天天嚷嚷科研环境差,待遇低,他们在某些方面实际作用还不如厂弟厂妹

职业不分贵贱,积分落户制度其实挺合理的,哪怕社会地位不高,只要工作年限达到,社保连续交,就证明能在这个城市生活,就应该让落户。另外,一些高端人才,应该用无门槛落户的方式“抢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0-7-20 17:16:14 | 显示全部楼层
大漢口 发表于 2020-7-20 16:00
我就很不理解那些嚷嚷武汉人口少,要增加引进人口的人。新德里、孟买、达卡、雅加达、马尼拉、重庆、开罗 ...

什么叫高水平人才。。。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0-7-20 17:17:4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楚之游侠 于 2020-7-20 17:25 编辑
foxicreat99 发表于 2020-7-20 17:04
国内还没哪个城市人口多到失控的程度


说的不是人口多到失控,而是人口短期增加太快,超过相应市政配套的承受能力,容易带来一系列社会问题。

在武汉最典型的例子就是光谷地区。

由于光谷地区发展时间太短,托管地区要么是来自洪山的城乡结合部,要么是江夏区的农村,医疗、商业、学校、基建等等方面基础都很薄弱。

供给的不足和太快增加人口的需求直接造成尖锐的供需矛盾。


为此,除了东湖高新加大在民生保障和基础设施方面的投入,达到武汉之最,建设速度也是武汉最快以外,市府也是在想方设法帮助分流新落户人口到市内其他区域,减轻光谷的供需失衡压力。


所以你想想,一新书记提出,五年百万大学生留汉,事实证明这是一个提前实现了的目标,单纯从数值来看定的目标是偏低的,但为什么不定的更高呢?

就是要考虑到武汉市的承载力,增加人口的速度要和城市的相应配套建设发展情况相匹配。

盲目追求一年之内新增人口越多越好并不可取。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高楼迷

GMT+8, 2025-7-20 07:23 , Processed in 0.051834 second(s), 2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