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 航
楼主: anson908

[经济论道] 2025年武汉产业经济城建新闻综合贴

  [复制链接]
发表于 昨天 18:35 | 显示全部楼层
07月24日讯,有投资者向光迅科技(002281)提问, 公司自研光芯片进展怎样啦,能详细答复下吗

公司回答表示,投资者您好!公司中低速光芯片自供比例较高,自研高端光芯片在一些产品上已经开始逐步小批量商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昨天 18:50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astronomy 发表于 2025-8-2 08:08
哪里有官方榜单

经开区官微公布的 增速第一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昨天 18:58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astronomy 发表于 2025-8-2 08:08
哪里有官方榜单

来自经开zf官网,江岸的官媒也公布上半年6.4的增幅。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昨天 19:05 | 显示全部楼层
武汉米兰 发表于 2025-8-2 17:47
武汉自己墨迹纠结,成都,重庆,长沙,合肥,南京,杭州,上海,福州这些南方城市都有非地铁建设规划的市 ...

汉口地铁密布如网,郊区缺地铁,不利于工业发展和卖地。地铁本来就应该负责长途大通道,微循环靠公交。漂亮国Virginia与Maryland洲际地铁就很成功,城市里面钻地下,郊区走地面,有每站停与只停大站两种运行方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昨天 20:17 | 显示全部楼层
像是大多互联网软件信息技术传媒设计游戏动漫等新兴产业公司比较喜欢进驻的,光谷三环内外的比如软件园、现代世贸、光谷E城、总部国际、国际企业中心、金融港、华科武大理工科技园、华为研究所,洪山三环边的融创智谷,江夏汤逊湖南岸的腾讯武汉研发中心、中关村信息谷等等,这些看起来比较像低矮写字楼的科创产业园区,实际上都是工业用地。
这些产业公司没有什么污染,具有高附加值和高质量就业岗位,理论上来说是商务写字楼的潜在有实力的自持或承租方,但是他们大多对商办用地不感兴趣,宁肯去租赁或拿工业用地自建工业楼宇总部园区。

那么武汉三环内大量未出让的商务用地、规划在建建成空置的写字楼怎么办呢,是把这些新兴产业公司搞到商务写字楼里去,还是局部更改用地规划建一些互联网软件信息产业公司喜欢的科创园区?
又或是维持现有规划并继续商改住,三环内当睡城,三环外新兴就业,多修地铁快线每天跨城跑月票就完事了?
就像前面说的,想修快线市域郊都没赶上趟,报批难度陡增,现在变成了几头为难。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昨天 21:15 | 显示全部楼层
武汉米兰 发表于 2025-8-2 17:04
武汉真是吃屎都赶不上热乎。市域郊完全参照地铁来审批了。

无它。。。唯LD无能尔!一将无能累死三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昨天 21:32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WHLAKERS 发表于 2025-8-2 18:58
来自经开zf官网,江岸的官媒也公布上半年6.4的增幅。

这是增幅不是增速    说的是经开从3.5到5.6     江岸实际增速6.4是全市第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昨天 21:34 | 显示全部楼层
关键是垃圾占茅坑还可以延时……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昨天 21:45 | 显示全部楼层
一边是东湖高新产业用地不足、向市外要地发展,一边是三环内商务区需求不足、无限商改住,两极分化。

上次说狭义古城老城衰落的问题,其在文化上是没有衰落的。主要还是历史发展过程中的产业变迁,旧的产业衰落了,比如汉正街附近以前的商贸航运、前进X路的五金电子市场、汉口京汉大道内的一些市属国企工厂搬迁、江汉路周边的金融机构区内转移等。
新的产业没有完全发展起来,旧厂改文创园,老街改商务区,这么多年过去,拆迁缓慢,发展用地无法腾退,新兴产业规模有限。

广义的中心城区内环二环三环内市区,武汉是没有放弃的,从原址拆旧建新的城建方式就看得出来。老城区、次新、次次新片区生活配套方便丰富商业密集,自然资源优越,市政建设城市界面精致精细,交通配套发达地铁线网密集。三环内的养老生活还是很舒服的。
唯一的短板就是科创信息类的新兴产业很少,高质量就业岗位有限。市区内除了央国政金融机构编制的一些单位外,很多都还是中低端商业服务生活服务类岗位,目前来看就业质量不高。

总结一下提个建议,要不三环内限制限量住宅供应,多搞些科创园区,引入高新技术新兴产业,留住高质量就业;三环外多建些住宅,找个房价便宜地方睡觉,降低新人口落户门槛。这样周边都到市区附近就业,中心城区就近就业,三环内包括市中心的房价不就稳住有支撑了?市中心和各区重点区域预留土地等时机成熟继续搞高端商务商业服务业不也是顺水推舟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昨天 22:02 | 显示全部楼层
bluenoah 发表于 2025-8-2 21:32
这是增幅不是增速    说的是经开从3.5到5.6     江岸实际增速6.4是全市第二

这样说毫无意义,贴金无底线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昨天 22:04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astronomy 发表于 2025-8-2 21:45
一边是东湖高新产业用地不足、向市外要地发展,一边是三环内商务区需求不足、无限商改住,两极分化。

上 ...

正解,这才是正道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昨天 22:21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bluenoah 发表于 2025-8-2 21:32
这是增幅不是增速    说的是经开从3.5到5.6     江岸实际增速6.4是全市第二

这个应该是五普后的数据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昨天 23:50 | 显示全部楼层
三环内没有规划工业用地不算什么事,以商务为主的楼宇经济还是可以的,只是目前能大量吸引打工人的产业都不在三环内,导致每天江城大道、南三环拥堵不堪。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高楼迷

GMT+8, 2025-8-3 01:41 , Processed in 0.040008 second(s), 3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