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 航
楼主: xiongrenhu

[经济资讯] 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综合改革试点实施方案(2020-2025年)

   关闭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1-3-6 08:45:41 | 显示全部楼层
小熊U租完成D2轮融资 获深圳高新投战略投资

2021-03-03 08:08 来源: 证券时报网 作者: 宋腾虎


证券时报网讯,据南方日报消息,3月3日,IT办公设备运营行业头部运营商小熊U租宣布完成D2轮融资。本轮融资由深圳高新投战略投资,明诚致慧跟投。小熊U租创始人、CEO胡祚雄表示,D2轮融资将用于服务与仓储运营能力提升,以及京东企业租赁业务发展。小熊U租是国家中小企业公共服务示范平台,以IT办公设备“租赁+回收+技术服务+SaaS系统”为主营业务。官方数据显示,2020年小熊U租逆势增长,营业收入同比增长超过200%。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1-3-6 08:50:44 | 显示全部楼层
47.7%的复合年增长率!深企抢占10万亿级氢能市场

2021-03-05 09:04作者:张馨怡来源:南方都市报编辑:蒋清君

氢燃料电池电动汽车续航将达800km……


氢能在应对全球气候变化、世界能源结构与产业生态重构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如何提升这一核心储能技术载体的效率?3月3日,深圳企业中集安瑞科控股有限公司(下称中集安瑞科)宣布与北欧企业Hexagon Purus AS(中文名合斯康)签署合作协议,双方将共同成立合资公司,针对中国及东南亚快速增长的高压氢气储运的市场需求,合资公司计划建立年产能约为10万个IV型储氢瓶的生产线。目前国内目前能够量产的为III型瓶,这条生产线也意味着IV型瓶的国产化。

搭载3个储氢罐,续航800km……不少汽车制造商正在着手研发氢燃料电池电动汽车。与燃油车要加汽油一样,氢燃料电池车需要在加氢站补充氢气作为燃料,并将氢气储存在储氢罐中。由于氢是理论上最清洁的能源,反应后产物只有纯净水,不会对环境造成任何污染,达到零排放,且可循环利用,因此,氢能这个巨大的蓝海市场正在被挖掘。

在全球碳达峰和碳中和的大环境下,氢能作为绝佳的绿色能源受到全球的日益关注。美国、日本、澳大利亚等国已制定相关政策,将氢能列为国家能源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ZF也在积极布局氢能发展战略,逐步完善氢能政策体系。2019年3月,氢能被写入ZF工作报告;2020年4月,氢能被列入能源法;2020年9月21日,期望已久的氢燃料电池国补政策正式落地。

近年来,中国氢燃料电池车市场开始走上高速发展的快车道,中国更有望在未来十年成为全球最大的氢燃料电池车市场。根据《中国氢能源及燃料电池产业白皮书(2019)》,中国氢能联盟预计,到2030年,我国氢能需求量将达到3500万吨,在终端能源消费中占比5%;中国计划于2035年实现130万辆氢燃料电池汽车保有量;到2050年,中国氢能产业链总产值达到12万亿。

而此次中集安瑞科与Hexagon Purus在氢能领域的合作,将基于对等结构来设立专门的经营实体,包括成立一家高压储氢瓶合资企业,负责生产储氢瓶;同时成立一家供氢系统合资企业,后者将负责合资公司产品的独家分销工作。

合资公司计划建立年产能约为10万个储氢瓶的生产线,实际产量将逐步提升以达到最高产能。合资公司将通过升级现有的生产设施来打造Ⅲ型储氢瓶的产能,预计Ⅲ型瓶产品将于2021年产生收入贡献。IV型储氢瓶生产线将于今年二季度开始建设。

目前高压气态储氢容器主要分为纯钢制金属瓶(I型)、钢制内胆纤维缠绕瓶(II型)、铝内胆纤维缠绕瓶(III型)及塑料内胆纤维缠绕瓶(IV型)4个类型。I型、II型储氢密度低、安全性能差,难以满足车载储氢密度要求。而凭借提高安全性、减轻重量、提高质量储氢密度等优势,III型、IV型瓶的车载应用已经较为广泛,其中国外多为IV型瓶,国内目前能够量产的为III型瓶。

此次中集安瑞科与合斯康联手)签署合作协议,双方将共同成立合资公司,针对中国及东南亚快速增长的高压氢气储运的市场需求,合资公司计划建立的IV型储氢瓶生产线,意味着IV型瓶的国产化。


中国储氢瓶市场或达200亿,双方跨国协作提前布局

据势银咨询估算,中国储氢瓶市场在未来10年将以47.7%的复合年增长率增长,2025年燃料电池车保有量将达10万辆,储氢瓶市场规模可达人民币39.2亿元;2030年燃料电池车保有量将达100万辆,储氢瓶市场规模可达人民币200亿元。

目前,国内已有超过37项国家和省市地方氢能政策集中发布。在各项政策的支持下,中国有望在未来成为全球最大的燃料电池汽车市场。而车载储氢系统的发展趋势为轻量化、低成本及低重容比。中集安瑞科执行董事兼总经理杨晓虎表示,合营公司的建立,使中集安瑞科的地缘优势及丰富市场经验与Hexagon Purus的雄厚技术实力相结合,形成良好的协同效应,为合营公司抢占中国广阔的氢能市场先机奠定基础。

Hexagon Purus首席执行官Morten Holum表示,中国正逐渐成长为全球最重要的氢燃料电池汽车市场。在全球范围内广受认可的高压四型瓶氢燃料存储解决方案更符合中国要求的氢能源转型趋势。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1-3-6 08:52:57 | 显示全部楼层
567件!深圳先进院PCT申请数领跑国内外知名高校


2021-03-05 09:57作者:杜艳来源:南方网编辑:蒋清君

累计申请专利10552件
3月2日,世界知识产权组织(WIPO)公布了全球2020年的PCT专利申请情况。在全球排名前50的教育机构中,加州大学以559件PCT申请量位居榜首,麻省理工学院以269件、深圳大学以252件分别位列第二、第三。根据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以下简称深圳先进院)公布的数据显示,2020年深圳先进院PCT专利申请数为567件,同比增长54.5%,领跑国内外知名高校,专利申请量和授权量居中科院前列。

截至目前,深圳先进院累计申请专利10552件,累计授权专利4360件,PCT累计申请1525件。据了解,深圳先进院申请的专利主要集中在知识产权密集型的前沿科技领域与战略性新兴产业,具有领域覆盖面广、交叉性强等特点等领域。其中,“一种磁共振化学位移编码成像方法、装置及设备” 获得第七届广东省专利奖金奖。

据悉,2020年深圳先进院实现新增股权变现、专利转让、无形资产投资共计1.6亿元。在产业培育方面,新增孵化企业220家,累计孵化企业1188家,累计持股企业301家,股权价值估值87亿元,涵盖健康与医疗、新能源与新材料、机器人与人工智能、大数据与智慧城市等多个领域;企业联合实验室总数达到147个,建立企业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61家,产业合作经费累计23.95亿元,约占总经费的四分之一。

为推动知识产权转化为生产力,不同于传统高校和院所单一的学科布局,深圳先进院设立末位淘汰制度,实现“引得来、留得住、溢得出”的用人机制。学科建设可以根据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动态调整,让优势资源、服务能力、产业需求等要素充分有效整合,以满足成果转化的必要条件。为了让实用技术实现转化,深圳先进院计划从基础研究的专利创造阶段开始导入产业的技术需求,引入第三方机构,从技术路线、市场需求、应用和法律等层面进行辅导培训,布局高价值专利。

当前,中国科学院携手深圳市,正依托深圳先进院的科教基础,整合中国科学院粤港澳大湾区的科研力量,筹建中国科学院深圳理工大学(暂定名,简称中科院深理工)。中科院深理工将持续瞄准粤港澳大湾区创新发展,面向未来科技与产业发展的人才需求,理工为基,科学引领,培育兼具科学家精神和企业家梦想的国际化、创新型、复合型拔尖创新人才;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型公办高校的建设路径,打造粤港澳大湾区标杆性具有中国特色的世界一流研究型大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1-3-6 08:56:21 | 显示全部楼层
深圳高新区去年GDP达7063.2亿元,创造了全市约25.5%的GDP


2021-03-05 10:02来源:南方网编辑:蒋清君


深圳高新区已成为科技创新“高产田”。记者昨日获悉,扩区近两年的深圳高新区以全市8%的土地面积创造了全市约25.5%的GDP——约7063.2亿元,打造了新一代通信技术、互联网科技、智能制造、生物医药等千百亿级产业集群。

据了解,深圳高新区于1996年12月获国务院批复设立,规划面积11.52平方公里,单位面积产出居国家级高新区首位,综合排名位居全国前列,是国家建设世界一流高科技园区的首批六家试点园区之一。2019年4月,市政府决定实施深圳高新区扩区提质,将南山园区、坪山园区、龙岗园区、宝安园区、龙华园区等5个园区纳入深圳高新区范围,从“一区一园”扩大到“一区两核五园”,总规划面积由11.52平方公里扩大到159.48平方公里,相当于扩区前的14倍。

“深圳高新区已成为引领深圳科技创新的核心引擎、辐射带动粤港澳大湾区科技创新的重大力量和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先行示范基地。”市科创委党组书记、副主任邱宣表示,扩区后,深圳高新区以全市8%的土地面积创造了全市约25.5%的GDP。根据火炬统计快报,2020年深圳高新区实现营业收入18456.63亿元,同比增长8.3%;工业总产值12444.63亿元,同比增长12.3%;上缴税费843.19亿元,同比增长18.2%;实现净利润2283.29亿元,同比增长11.9%;园区生产总值(GDP)约7063.2亿元。

高新区是高新技术产业壮大的“主阵地”。深圳高新区打造了新一代通信技术、互联网科技、智能制造、生物医药等千百亿级产业集群,培育了华为、中兴、腾讯、迈瑞、大疆等一大批具有国际竞争力和影响力的创新型企业,形成了“头部企业”全面领跑、新锐企业多点开花、中小企业雨后春笋的蓬勃发展局面。2020年,深圳高新区上市企业277家。

邱宣表示,下一步,将把高新区这面旗帜举得更高,牢牢把握“高”和“新”的发展定位,推动“创新驱动发展”向“创新引领发展”的战略转变,进一步优化“一区两核多园”发展布局,加快建成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世界一流高科技园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1-3-6 11:24:24 | 显示全部楼层
[cp]#地铁客流排行榜##深圳地铁# 【深圳-地铁客流】2021-03-05(周五,正月廿二)地铁总运量合计683.41万人次(为2021年新高,历史第5)!
其中:
1号线110.59万,
2号线62.74万,
3号线90.08万,
4号线58.18万,
5号线118.21万,
6号线33.78万,
7号线58.89万,
8号线6.09万,
9号线58.79万,
10号线36.69万,
11号线49.37万。
#深圳轨道交通#[/cp]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1-3-6 11:24:53 | 显示全部楼层
昨天要是天气好应该突破700万大关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1-3-6 11:29:45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摩天圳 发表于 2021-3-6 11:24
[cp]#地铁客流排行榜##深圳地铁# 【深圳-地铁客流】2021-03-05(周五,正月廿二)地铁总运量合计683.41万人次 ...

3号线太AMAZING了。。。
6B的线路,而且潮汐客流非常严重的线路,硬是给挤出90万的客流量。。。 想想也是够厉害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1-3-6 12:09:35 | 显示全部楼层
深圳时隔七年对商事登记规定进行修订 新设多项制度 提高企业经营便利度


见圳客户端·深圳新闻网2021年3月5日讯(记者 胡津玮)2012年,深圳在全国率先制订实施《深圳经济特区商事登记若干规定》(以下简称《若干规定》),在“放管服”的重点领域关键环节大胆试、大胆闯、自主改,推出了“多证合一”“秒批”、开办企业“一网通办、一日办结”等一大批超前性、破冰式的改革,推动了公司法等一批法律法规的修订。时隔七年,深圳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在市人大的指导和支持下,针对商事主体反映强烈的痛点热点堵点、商事登记监管难点等问题,并结合国家和省有关商事登记的法律法规,再次对《若干规定》进行了修订。

据介绍,本次修订结合深圳实际,立足深圳先行示范,坚持立法的前瞻性、科学性和引领性,以法规形式对近年来我市实施的简易注销、住所托管、商事登记管理联系人制度等进行固化。在此基础上,坚持问题导向,变通国家法律法规创设了一系列与国际通行规则对接,在全国率先规定的新制度,在促进个人灵活就业、加大对外开放力度、帮助企业渡过难关、提升商事主体注销便利度等方面进行了规定。

减事项、减材料、免登记 大力提升开办企业便利度

在本次对《若干规定》的修订中,市市场监督管理局聚焦市场准入环节集中发力,通过“减事项、减材料、免登记”,多措并举释放市场活力和创造力,推动我市开办企业便利化水平不断提升。

在本次修订中,商事登记事项删除了“出资总额”“营业期限”两项,将登记事项由原来的七项减少为“名称”“住所或者经营场所”“类型”“负责人”“投资人姓名或者名称及其出资额”五项;商事备案事项删除了“清算组成员及负责人”“商事主体特区外子公司或者分支机构登记情况”两项,减少为“章程或者协议”“经营范围”“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姓名”三项内容。而“名称预先核准通知书”“住所或者经营场所信息材料”“负责人、高级管理人员等相关成员的任职文件”三项材料因已改为申报制而无需提交。

自然人自主创业,实现自我雇佣是解决就业问题的重要途径之一。为鼓励自然人灵活创业就业,本次修订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支持多渠道灵活就业的意见》(国办发〔2020〕27号)要求,借鉴其他国家和地区做法,变通国务院《个体工商户条例》关于个体工商户应当注册登记的规定,明确自然人从事依法无需经有关部门批准的经营活动的,直接办理税务登记即可从事商事经营活动,不视为无照经营。

完善商事主体退出机制 设立除名制度及依职权注销制度

解决企业退出难问题,对于深圳优化营商环境,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既可以释放市场经营资源,为新生企业创造发展空间,也可以净化市场环境,维护市场经济秩序。

在本次对《若干规定》的修订中,创设了除名制度。规定对商事主体被列入经营异常名录或者被标记为经营异常状态满两年,且近两年未申报纳税的,商事登记机关可以将其除名,商事主体被除名后主体仍然存续,仍需办理清算、注销手续。

除了除名制度,本次还创设了依职权注销制度。对“依法被吊销营业执照”“依法被责令关闭”“依法被撤销设立登记”或者“依法被除名”的商事主体六个月内仍未办理申请注销登记的,商事登记机关可以依职权将其注销,该商事主体资格消灭。

本次修订还将允许特殊情形代位注销。本次修订参照国家市场监管总局有关企业注销专项指引,创设性地允许代位注销,规定因商事主体已经注销导致其分支机构或者其出资的企业无法办理相关登记的,可以由该已经注销商事主体的继受主体或者投资主体代为办理;因非商事主体已经撤销或者注销导致其管理或者出资的企业无法办理相关登记的,可以由该已撤销或者注销非商事主体的继受主体或者上级主管单位代为办理。

推进粤港澳大湾区构建区域一体化 便利港澳企业来深经营

为推动粤港澳大湾区构建区域一体化发展,粤港澳企业资格互认互通,便利港澳企业来深开展经营活动。本次修订允许港澳企业在深圳经济特区直接办理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登记,取得营业执照并办理银行开户、税务、海关、外汇账户和审批等事项;并将港澳企业在深圳经济特区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范围,全面放开为外资准入负面清单以外的生产经营活动,在更大范围实行准入前国民待遇。

新设歇业登记制度 实行“一照多址、一市一照”

深圳已是有名的“创业之都”,存在很多欣欣向荣的中小微企业。通过进一步降低企业负担,实行精细有效服务,更有效地激发创业动力、市场活力,实现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为助力商事主体度过经济不活跃期,顺应投资主体节省维持成本、减轻经济负担的需求,避免市场主体总体数量较大波动,保持经济发展内在活力,本次修订新设歇业登记制度,允许经营暂遇困难的商事主体申请“休眠”。若商事主体决定暂停经营,且在暂停经营期间不从事任何经营活动的,可以向商事登记机关进行申报歇业,但又保留其主体资格和其他合法权益,待情况好转后可以重新启动经营。

深圳自2013年在全国率先实施“一照多址、一区一照”,本次修订扩大了“一照多址”增设经营场所范围,允许特区内跨区经营的企业分支机构将其经营场所登记在隶属商事主体营业执照,节省企业网点扩展的时间成本。

本次修订还将扩大提供托管的主体范围、对现行企业名称登记法规、禁限用规则进行补充,让企业能够在深圳得到更好的发展。

健全信用监管体系  完善现行商事登记撤销登记制度

为了严厉打击少数中介组织在利润的驱使下提交虚假材料、冒用他人住所信息或者采取其他欺诈手段隐瞒重要事实等违法违规代办商事登记业务行为,本次修订对现行商事登记撤销登记制度进行了完善,明确对该类行为,商事登记机关可以撤销登记或者备案;同时,本次修订还填补了《公司登记管理条例》等上位法对该类行为缺乏相关罚则的空白,规定负有主要责任的商事主体负责人三年内不得再担任其他商事主体的负责人,负有责任的受委托办理商事主体登记或者备案的代理人三年内不得再经办商事登记申请。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1-3-7 15:11:35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e公司讯,全国人大代表、全国人大财经委副主任委员刘新华今年两会带来的建议和“加强资本市场司法保障”有关。刘新华建议进一步加大司法制度供给,构建新的证券执法司法体系机制,加大对违法案件的查处力度,在深圳设立专门的金融法院,增强金融审判的力量,提高金融审判的专业化水平,营造更好的金融法治环境。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1-3-7 20:03:20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深圳# 注册义工208万 志愿者之城进入3.0模式】近日,深圳志愿服务领域的第一本“蓝皮书”——《深圳志愿服务发展报告(2020)》正式发布。记者了解到,深圳注册义工已达到208万人。  根据2020年调查显示,深圳的志愿者数已占常住人口的15.5%。而交通治安、环境保护、抗击疫情的相关志愿活动,以其覆盖人群度广、显示度高,成为了非志愿者接受最多的三种服务。2020年,认为“做义工是一种生活方式”的非志愿者为89.9%,比2010年增加了25.6个百分点。  近年来,志愿者之城进入了3.0模式。深圳在海洋保护、河流治理、城市生活垃圾分类等方面,也积累了丰富的环保志愿者参与社会治理的经验,逐步探索出一条ZF主导、社会力量广泛参与的“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新路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1-3-8 08:28:19 | 显示全部楼层
深圳专家学者:深圳应在高质量发展中走在全国前列


来源:深圳特区报    2021年03月08日

深圳特区报讯(记者 杨丽萍 韩文嘉)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青海代表团审议时的重要讲话在深圳专家学者中引发热烈反响。专家学者们认为,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为经济特区新时代走高质量发展之路指明了方向,深圳应该在高质量发展中先行示范、走在全国前列。

“深圳应大力发挥创新在先行示范区建设中的第一动力作用,在高质量发展中走在全国前列。”市委党校副教授易永胜认为,要系统推进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全面创新驱动高质量发展,发挥深圳高新技术产业创新发展和科技创新优势,深入贯彻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完善城市综合性创新生态体系。支持引领粤港澳大湾区国际科创中心和粤港澳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建设,打造科技创新高质量发展高地优势。易永胜建议,深圳要进一步优化完善科技创新和制造业紧密融合模式,促进实体经济全面创新发展。

市史志办地方志处处长周华表示,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青海代表团审议时再次强调,要坚定不移走高质量发展之路,坚定不移增进民生福祉。“高质量发展是‘十四五’乃至更长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主题,关系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局。”她表示,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全党全国必须抓紧抓好的工作指明了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周华建议,深圳一直注重体制机制改革创新,从早期“三来一补”的单一产业结构,到打造高质量发展示范区,逐步形成了具有世界级竞争力的现代产业体系。深圳应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率先走上一条高质量发展新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1-3-8 11:07:20 | 显示全部楼层
摩天圳 发表于 2021-3-6 11:24
[cp]#地铁客流排行榜##深圳地铁# 【深圳-地铁客流】2021-03-05(周五,正月廿二)地铁总运量合计683.41万人次 ...


我估计明后年12号线13号线的加入也会很厉害。二条线在南山都是南北走向,其中13号线穿过南山科技园,将缓解科技园片区南北交通拥堵;12号线穿过南山与宝安,特别是宝安新安人流密集居民区。这也带来一个新的问题,就是南山桃园站将成为12号线与1号线换乘站。这个站目前高峰期间本就拥挤,而12号线设计的换乘空间明显太小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1-3-8 11:47:06 | 显示全部楼层
3月8日讯,国家发改委秘书长赵辰昕表示,今年要修订和出台《市场准入负面清单(2021年版)》,持续破除市场准入的各种隐性壁垒;制定和出台海南、深圳等放宽市场准入的特别措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1-3-9 08:32:58 | 显示全部楼层
脱贫攻坚尽显特区担当
深圳推动42个国家级贫困县脱贫出列,助力340余万人脱贫



来源:深圳晚报    2021年03月09日

深圳晚报记者 邱志东

圆梦今朝铸辉煌,携手奋斗奔小康。深圳在脱贫攻坚中的作为,恰恰是深圳这座城“感恩改革开放,回报全国人民”的最佳例证。在打赢脱贫攻坚战的过程中,深圳市委市政府坚决扛起脱贫攻坚的重责大任,形成了市场导向、社会参与、党建引领等理念和经验。

突出市场导向

双向协作实现互利共赢

深圳始终坚持市场化导向促进合作、协作,以当地所需、深圳所能,从产业转移到产业共建,从劳务协作到技能培训,实现协作共赢双向造血、活血的长久之计。深圳立足对口地区资源禀赋和产业基础,探索“总部+基地”模式,引导深圳产业按照市场规律向对口地区拓展。

据统计,近4年来深圳累计共建或支持建设深巴(深圳和巴马)大健康合作特别试验区等86个产业园,推动253个超亿元项目落地,投资额超过1500亿元。

2017年以来,深圳设立劳务协作分支机构,举办专场招聘会、远程招聘会等供需对接134场次。仅2020年,深圳就帮助对口地区转移就业30万人次,并向企业发放稳岗补贴58.19亿元,惠及贫困地区20多万人口。

在消费帮扶方面,深圳构建了好机制、好产业、好产品、好渠道“四个好”的可持续消费扶贫模式。2020年,深圳创新工作方式,通过“圳品”认定实施技术扶贫带动,有效推动当地特色农产品产业基地化、标准化、品牌化发展。

作为深圳市属国有上市公司,深圳市农产品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充分发挥企业“一头连着农民,一头连着市民”的特点,探索结合网络化市场渠道,建成首个面向全国的消费扶贫中心,首创市场和基地联动发展“红河模式”,帮助深圳对口地区扶贫产品走出产地,走向全国。

动员社会参与

构建大扶贫格局

深圳坚持政府激励促动,创新完善人人皆愿为、人人皆可为、人人皆能为的社会参与机制,形成政府、市场、社会协同推进的大扶贫格局。

在平台推动方面,深圳大力开展扶贫志愿活动,积极组织全国扶贫日、“广东扶贫济困日”、“深圳市百万职工消费扶贫采购节”等活动。

据统计,“广东扶贫济困日”活动开展10年来,深圳累计认捐资金超过33亿元。值得一提的是,深圳市总工会脱贫攻坚工作组充分发挥组织优势,发动各级工会采买对口帮扶地区农产品,历年来全市各级工会累计采购超过20亿元。

在重点企业带动方面,“深企帮千村”行动扎实推进,打造了平安“三村工程”、恒大“整体帮扶”、万科“乡村振兴”、腾讯“为村”等公益品牌。在帮扶贵州毕节过程中,恒大集团建立起“龙头企业+合作社+贫困户+基地”的生产经营模式,实现“供产销”一体化经营,确保贫困户持续增收、就地脱贫。

强化党建引领

尽锐出战帮扶一线

在阵地建设方面,深圳支持对口地区完善基层党组织活动阵地。据统计,深圳先后推动省内河源、汕尾两地324个贫困村全部建成党群服务中心,发挥战斗堡垒作用,为当地打赢脱贫攻坚战、落实乡村振兴战略提供组织阵地保障。

在党务力量方面,深圳帮助对口帮扶地区实施“头雁”工程,支持贫困村党组织书记到深圳培训,并选派324名同志到河源、汕尾担任驻村工作队队长和村第一书记。

在干部人才方面,“深圳干部人才政治站位高、思路非常活,工作积极性高,发挥作用好”“深圳干部带着感情、带着责任、带着使命来帮扶,脚板沾泥、工作扎实,不仅带来项目和资金,还带来了特区敢想敢试的理念”……以陈少洪、王甘露为代表的深圳扶贫干部人才赢得了对口帮扶地区的干部群众的高度肯定。

数说深圳扶贫

●自1990年起,深圳对口帮扶足迹遍及广东、广西、四川、重庆、贵州、云南、新疆等17个省(自治区、直辖市)109县(市、区),总帮扶面积相当于116个深圳。

●30余年来,深圳各类帮扶资金累计投入超过1200亿元,其中财政帮扶资金445亿元,募集社会无偿帮扶资金760亿元。

●30余年来,深圳帮助对口帮扶地区消除了绝对贫困,推动42个国家级贫困县脱贫出列,助力340余万贫困人口脱贫。

●30余年来,深圳累计选派8048名干部人才,筑牢帮扶脱贫战斗堡垒。其中2020年选派650名干部深入到新疆、西藏、广西等扶贫一线,选派324人到河源、汕尾担任村第一书记,党员占比超过90%。

●30余年来,深圳在对口帮扶地区实施各类帮扶项目4万余个,涉及民生、教育、医疗卫生、产业等各领域。

●仅2020年,深圳就建成9个供深农产品基地,给广西沃柑等44个农产品贴上“圳品”标签,销量平均提高30%以上;打造市区两级消费扶贫中心,设立1800多个消费扶贫专馆专区专柜,累计采购扶贫产品107亿元,带动贫困地区20多万人口增收。

●深圳连续3年聚焦脱贫攻坚主题,在全国累计对接项目204个、对接资源约340亿元。“深企帮千村”行动扎实推进,700多家深企聚力攻坚累计投入105亿元帮扶。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1-3-9 09:37:54 | 显示全部楼层
【深圳】2021-03-08(周一)地铁总客运量合计692.54万人次,为2021年新高,新的历史第四。其中:
1号线114.76万,
2号线63.96万,
3号线89.36万,
4号线60.06万,
5号线118.10万,
6号线33.49万,
7号线59.59万,
8号线6.50万,
9号线59.32万,
10号线37.90万,
11号线49.50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高楼迷

GMT+8, 2025-8-2 20:25 , Processed in 0.063886 second(s), 2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