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2021-3-6 08:50:44
|
显示全部楼层
47.7%的复合年增长率!深企抢占10万亿级氢能市场
2021-03-05 09:04作者:张馨怡来源:南方都市报编辑:蒋清君
氢燃料电池电动汽车续航将达800km……
氢能在应对全球气候变化、世界能源结构与产业生态重构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如何提升这一核心储能技术载体的效率?3月3日,深圳企业中集安瑞科控股有限公司(下称中集安瑞科)宣布与北欧企业Hexagon Purus AS(中文名合斯康)签署合作协议,双方将共同成立合资公司,针对中国及东南亚快速增长的高压氢气储运的市场需求,合资公司计划建立年产能约为10万个IV型储氢瓶的生产线。目前国内目前能够量产的为III型瓶,这条生产线也意味着IV型瓶的国产化。
搭载3个储氢罐,续航800km……不少汽车制造商正在着手研发氢燃料电池电动汽车。与燃油车要加汽油一样,氢燃料电池车需要在加氢站补充氢气作为燃料,并将氢气储存在储氢罐中。由于氢是理论上最清洁的能源,反应后产物只有纯净水,不会对环境造成任何污染,达到零排放,且可循环利用,因此,氢能这个巨大的蓝海市场正在被挖掘。
在全球碳达峰和碳中和的大环境下,氢能作为绝佳的绿色能源受到全球的日益关注。美国、日本、澳大利亚等国已制定相关政策,将氢能列为国家能源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ZF也在积极布局氢能发展战略,逐步完善氢能政策体系。2019年3月,氢能被写入ZF工作报告;2020年4月,氢能被列入能源法;2020年9月21日,期望已久的氢燃料电池国补政策正式落地。
近年来,中国氢燃料电池车市场开始走上高速发展的快车道,中国更有望在未来十年成为全球最大的氢燃料电池车市场。根据《中国氢能源及燃料电池产业白皮书(2019)》,中国氢能联盟预计,到2030年,我国氢能需求量将达到3500万吨,在终端能源消费中占比5%;中国计划于2035年实现130万辆氢燃料电池汽车保有量;到2050年,中国氢能产业链总产值达到12万亿。
而此次中集安瑞科与Hexagon Purus在氢能领域的合作,将基于对等结构来设立专门的经营实体,包括成立一家高压储氢瓶合资企业,负责生产储氢瓶;同时成立一家供氢系统合资企业,后者将负责合资公司产品的独家分销工作。
合资公司计划建立年产能约为10万个储氢瓶的生产线,实际产量将逐步提升以达到最高产能。合资公司将通过升级现有的生产设施来打造Ⅲ型储氢瓶的产能,预计Ⅲ型瓶产品将于2021年产生收入贡献。IV型储氢瓶生产线将于今年二季度开始建设。
目前高压气态储氢容器主要分为纯钢制金属瓶(I型)、钢制内胆纤维缠绕瓶(II型)、铝内胆纤维缠绕瓶(III型)及塑料内胆纤维缠绕瓶(IV型)4个类型。I型、II型储氢密度低、安全性能差,难以满足车载储氢密度要求。而凭借提高安全性、减轻重量、提高质量储氢密度等优势,III型、IV型瓶的车载应用已经较为广泛,其中国外多为IV型瓶,国内目前能够量产的为III型瓶。
此次中集安瑞科与合斯康联手)签署合作协议,双方将共同成立合资公司,针对中国及东南亚快速增长的高压氢气储运的市场需求,合资公司计划建立的IV型储氢瓶生产线,意味着IV型瓶的国产化。
中国储氢瓶市场或达200亿,双方跨国协作提前布局
据势银咨询估算,中国储氢瓶市场在未来10年将以47.7%的复合年增长率增长,2025年燃料电池车保有量将达10万辆,储氢瓶市场规模可达人民币39.2亿元;2030年燃料电池车保有量将达100万辆,储氢瓶市场规模可达人民币200亿元。
目前,国内已有超过37项国家和省市地方氢能政策集中发布。在各项政策的支持下,中国有望在未来成为全球最大的燃料电池汽车市场。而车载储氢系统的发展趋势为轻量化、低成本及低重容比。中集安瑞科执行董事兼总经理杨晓虎表示,合营公司的建立,使中集安瑞科的地缘优势及丰富市场经验与Hexagon Purus的雄厚技术实力相结合,形成良好的协同效应,为合营公司抢占中国广阔的氢能市场先机奠定基础。
Hexagon Purus首席执行官Morten Holum表示,中国正逐渐成长为全球最重要的氢燃料电池汽车市场。在全球范围内广受认可的高压四型瓶氢燃料存储解决方案更符合中国要求的氢能源转型趋势。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