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9日,武汉经开区召开军山医工产业园规划建设专题会。武汉经开区将在军山新城建设军山医工产业园,依托同济医院等区内三甲医院打造专业化医工产业园区,构建“研发—临床—制造—应用”的全链条医工融合生态,大力推进医工交叉融合创新,助力武汉加快打造国际医疗创新高地。

市委常委、武汉经开区工委书记刘子清主持会议并作工作部署。工委副书记、管委会主任唐超传达市委研究深化医工交叉融合创新工作专题会议精神。
医工融合是指医学与现代化工程技术交叉融合,它被公认是突破医学“卡脖子”技术的“关键之钥”。近年来,武汉经开区加快构建“135”现代化产业体系,大力发展大健康及生物技术产业,汇集了同济军山医院、协和医院车谷院区、武大人民医院经开医院等一批优质医疗机构,华润医药、海特生物等140余家大健康企业。2024年全区大健康及生物技术产业营收近450亿元,为武汉经开区推进医工交叉融合奠定了坚实基础。

▲军山医工产业园效果图
军山医工产业园将以同济军山医院为创新策源核,环绕建设医工产业区和配套服务区,打造“创新策源+科创平台+生态人文”三位一体的医工融合未来产业示范区。预计建成后5年内引入相关企业200家、完成创新成果转化100项,实现园区总产值达到200亿元,逐步形成专利共建联盟、创新转化联盟、医工投资联盟,打造军山新城医工生态发展圈。

据悉,军山医工产业园将分三期建设,规划建设医工科研孵化器,搭建概念设计验证、中试熟化、共享智造的服务平台和产业公共服务平台,为医工产业发展提供支撑。同时,产业园内还将建设商业、住宅配套区,引入经开外校等优质教育资源,为医工人才工作、生活提供全链条服务保障。
会上,刘子清强调,要抢抓机遇、乘势而上,集中力量、资源建优建强军山医工产业园,推动医工交叉融合创新取得突破,打造科创军山。要结合经开区实际,充分发挥区内三甲医院的优势和特色,尤其是同济军山医院康复医学科的特色,找准军山医工产业园区发展方向,打造泛军山医工产业园。要面向国际,坚持高标准招商、规划和运营,画出军山医工产业园最好的蓝图。要建立健全项目推进机制,做好园区宣传推广,尽快制定产业招商政策,组建医工产业基金,争取将军山医工产业园纳入省市医工交叉融合创新重点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