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 航
楼主: anson908

[经济论道] 2025年武汉产业经济城建新闻综合贴

  [复制链接]
发表于 昨天 23:33 | 显示全部楼层
astronomy 发表于 2025-7-25 21:05
要讲故事的话,汉口的千年历史在黄陂盘龙城,与租界史毫不相干。武昌古城、汉阳城、汉口租界铁路内,巴掌 ...

青山在1950年代就相当于现在的深圳,现在青山如何?上面以后换人,深圳还会行?连香港都不行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昨天 23:37 | 显示全部楼层
astronomy 发表于 2025-7-25 20:20
单讲口碑,前段时间不是有人贴出了城市营销公关经费排行榜么。
提高城市美誉度,有几种办法。首先是建立 ...

全方位营销,那是需要资金和策划。
我只是单谈抖音之类的,就一个几十秒的视频,拍得好,就变成了网红打卡点,成本也不高,就能带来大量的旅游流量。当然,视频的内容,不管是美食,还是美景,需要人为的去创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昨天 23:43 | 显示全部楼层
lkxairockm9 发表于 2025-7-25 21:05
目前武汉好像还没有一个像样的高空观景台

沿江的高楼都可以搞这种平台。
夜晚长江的景色,两岸的建筑,江中间的各种灯光的船,带灯光的一座座大桥。要去发掘,人为的创造这种平台。我觉得搞个无边泳池更好,比基尼美女靠在泳池边,一边喝酒,一边鸟瞰长江夜景,绝对吸引人。
或者冬天,加热泳池,美女泡在冒着热气的水里,在顶层温泉池边,俯瞰武汉长江两岸的雪景,绝对能吸引大量游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昨天 23:44 | 显示全部楼层
相邻两小区 发表于 2025-7-25 12:42
武汉形势严峻。
武汉的对手是长三角,粤港澳,成渝,都是城市圈。武汉势单力薄,资源和政策的争夺,明显没 ...

省里面经济增速排名第三,几乎可以说是排名第一,因为第一第二的是西藏跟甘肃,他们增速就快那么点,而且基数很低,没意义,那么一个增速几乎就是第一的湖北就形式严峻,那别人都很好,是吧,我不觉得现在发展经济要看地缘关系,自己产业有突破,搞了几个热门单品,比你那拿着地图指点发展经济好的多。人家美国西雅图在个西北角,是不是也要看个地图发展经济啊,关乎美国国运的英伟达,也是看地图才发展的是把,人家08年都快破产,要投资人继续投资搞那个没任何人看好的什么AI。你估计还活在清朝,一个铁路拉动一个城市的年代。湖北强,武汉必然强,湖北强就会拉动武汉的消费,武汉就不会差。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昨天 23:49 | 显示全部楼层
zolor 发表于 2025-7-25 23:44
省里面经济增速排名第三,几乎可以说是排名第一,因为第一第二的是西藏跟甘肃,他们增速就快那么点,而且 ...

不是看地图。
我只是觉得,上面的政策和资源,更偏向长三角,粤港澳和成渝,我只是觉得上面有点偏心,对武汉的支持度比不上它们。资源是有限的,武汉的优先级不高。当然,这是我的个人感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3 小时前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相邻两小区 发表于 2025-7-25 23:49
不是看地图。
我只是觉得,上面的政策和资源,更偏向长三角,粤港澳和成渝,我只是觉得上面有点偏心,对 ...

资源确实是有限的,一个单个的城市怎么和一坨城市抢资源参与国际竞争,这个倾斜肉眼可见不只是你感觉
但那又如何,上面不是没有赋予我们任务:东南西北的支点、内循环枢纽、“具有重要意义“。除了北上谁有五个中心,其他好像连四个的都没有吧?有失必有得嘛。
能否把五个中心功能充分建立,决定了武汉在中部的唯一性有多强,毕竟周围几个都是嗷嗷待哺的次级支点,“重要中心”“流域中心”
要说形式严不严峻,一看够不够中心:周围几位在后面离得有多近;二看够不够支点:和四极是否大致处在一个水平线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1 小时前 | 显示全部楼层
astronomy 发表于 2025-7-25 23:19
至于青山的央企红利惠及了一个时代的人,历史使命是完成了的。铁路外古城外的新区产业布局诸如早期的高校科 ...

这话说的,完成历史使命,呵呵,青山当时可以,现在不行了。黄鹤楼直到现在还是在实现历史使命。现在的光谷江夏汉南新洲等(除了港口)以后如何,有待观察。老武汉核心只会持续繁荣下去。试图把武汉的资源移出武汉,把武汉的中心移到武汉新城,除非鄂州黄冈黄石都划入武汉,否则难以持续。即使划入,武汉的核心还是黄鹤楼汉阳树汉口租界中山路铜人像这片。历史证明了它们的千年不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9 小时前 | 显示全部楼层
产业动力 创新活力 市场潜力
三个关键词读懂武汉经济“半年报”

□ 长江日报记者陈永权

7月25日,武汉发布2025年上半年经济“成绩单”,上半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GDP)10592.80亿元,同比增长5.5%。

透过经济“半年报”,读懂的不仅是“三驾马车”并驾齐驱、新质生产力加速奔跑,更是武汉经济在复杂外部环境下迸发出强大的产业动力、创新活力和市场潜力。

■ 稳 中看动力

工业机器人产量同比增长超八成

GDP,是衡量一座城市经济规模和经济动力的核心指标。

从总量看,武汉GDP上半年首次突破万亿元大关,近4年连跨4个千亿台阶。从增速看,近四个季度,武汉GDP环比一路上扬,高于去年同期(5.3%)、高于一季度(5.4%)、高于全国平均水平(5.3%)。

5.5%,这一成绩来之不易。

7月23日,在武汉经开区的岚图工厂,工业机器人手臂精准挥舞,935台工业机器人协同作业,每118秒即有一辆整车下线。“通过引入具身智能机器人,我们实现了零件精准拾取和自动上下件。”岚图汽车CEO卢放介绍,上半年,岚图汽车累计销量达56128辆,同比增长85%,岚图梦想家持续热销。

新能源与智能网联汽车的产销两旺,只是武汉经济新动能的一个缩影。

来自统计部门的数据,上半年,武汉工业机器人产量同比增长84.3%,直接推动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回升至5.1%,比一季度加快1.6个百分点。

更令人惊喜的是企业利润的改善。1—5月,武汉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总额同比增长26.4%,远高于增加值增速。在外部环境复杂多变的背景下,武汉工业经济展现出强大的抗压能力。

“规上工业35个行业大类中,23个行业实现增长,增长面达65.7%。”武汉市统计局数据显示,计算机通信、电气机械等先进制造业增速均超11%,成为工业稳增长的压舱石。

■ 新 中看活力

锂离子电池产量增长近一倍

2025年是AI智能体爆发的元年,“以人工智能引领科研范式变革,加速各领域科技创新突破”。

7月25日,在光谷东智产业园内,智元科技的工程师正在调试最新一代人形机器人。“我们计划年产能突破1000台。”具身业务部总裁姚卯青介绍,生产过程中引入大量本地芯片、传感器供应商,实现技术突破和产业孵化同步推进。

在黄陂临空产业园,精工控股集团的碳纤维复合材料生产线正加紧建设,这些瞄准航空航天、新能源汽车的高端材料,投产后年产值预计达30亿元。

武汉新质生产力蓬勃发展,新兴产业成为拉动经济的“新引擎”。统计数据显示,上半年,武汉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增长15.7%,占规上工业增加值比重达24.6%。代表产业升级方向的产品产量飙升:锂离子电池增长近一倍,医疗仪器设备及器械增长超七成,平板电脑持续保持20%以上增长。

投资结构的变化也印证了发展动能的转换。上半年,高技术产业投资同比增长5.8%,其中高技术服务业投资增速高达28.5%。三季度开工的183个重大项目中,产业项目占比近八成,为未来发展积蓄能量。

“技术创新对产业发展的驱动力正在增强,武汉新动能爆发非一日之功。”长江财经智库研究员陈秋爽称,九峰山实验室4个月吸引30家企业合作,光谷培育1800家瞪羚企业,体现“科研—孵化—产业”生态的成熟,“这种以时间换空间的定力,是新质生产力的成长密码”。

■ 畅 中看潜力

对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出口增长超三成

“购车性价比超高!”7月25日,在光谷汽车嗨购节现场,家住清江山水小区的吴先生刚购置一辆小米SU7,不仅享受4000元政府补贴,还获得额外消费券。

这样的火热场景,助推上半年武汉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4279.97亿元,增长7.3%,其中体育娱乐用品类零售额飙升91.5%,家具类增长219.8%。

暑期以来,汉口江滩的夜晚灯火通明,游客们排队登上“知音号”游船。“开票秒空,一票难求。”一位旅行社工作人员边检票边说,暑期预订量比去年同期增长三成。统计数据显示,上半年,武汉旅行社及相关服务业营业收入增长36.1%,休闲观光活动增长16.7%。

读懂经济,既要看总量、看增速,也要看结构、看潜力。

今年以来,我市积极融入国内国际双循环,消费成为经济增长的主动力。

在南非约翰内斯堡,由武汉企业投资建设的跨境电商产业园正紧锣密鼓筹备,预计8月开园。这是非洲首个由中国国企设立的跨境电商产业园,将重点布局小家电产品,服务国内企业出海。

开放通道的畅通为经济积蓄了潜力。数据显示,上半年武汉进出口总额达2142.7亿元,增长22.3%,其中对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出口增长超三成。

早晨,阳逻港的集装箱桥吊已开始装卸来自五大洲的货物;午间,光谷步行街的茶颜悦色门店排起长队;入夜,杨泗港都市T台变身露天音乐厅……这些跃动的城市图景,共同诠释着5.5%GDP增速背后的发展密码。

站在年中节点回望,武汉经济正在稳与进、破与立的辩证运动中,书写着新时代“九州通衢”的奋进篇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9 小时前 | 显示全部楼层

透过五组数据感受经济发展新动能
■ 工业引擎高“智”增长  

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连续18个月两位数增长  

7月23日,工信部2025“工业母机+”百行万企产需对接活动上,华工科技发布国内首台套复杂曲面纹理激光刻蚀智能装备,能在金属、玻璃等材料的刁钻曲面上刻出0.01毫米精密纹理,适用于消费电子、汽车等多行业。

据介绍,企业打破了三维五轴激光加工机床进口依赖,国内市场占有率达70%,全球第三。

这一成果正是武汉高技术制造业蓬勃发展的一个缩影。今年上半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5.1%,增速比一季度加快1.6个百分点。规模以上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增长15.7%,连续18个月两位数增长。

从产业数据来看,在全市35个行业大类中,23个行业增加值同比增长,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增长15.4%,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增长11.1% 。规模以上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重为24.6%。这些数据表明,武汉的工业产业结构正在不断优化,高技术制造业成为推动工业增长的关键力量。

“高技术制造业的快速发展,能提升城市在全国乃至全球产业分工中的地位,增强城市的经济韧性和抗风险能力。”湖北省社会科学院研究员、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智库联盟秘书长秦尊文认为,武汉工业能取得这样的成绩,得益于持续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大力发展新质生产力,不断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坚持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和培育壮大新兴产业、未来产业齐头并进。  

■ 多元消费“新”潮涌动

家用电器零售额增长超四成

“最近进店看车和试驾体验的人很多。”7月25日,武商梦时代广场一楼的岚图汽车展厅内,一位销售顾问告诉记者,大部分人是直奔新上市的FREE+来的,不少人试驾之后当场就下订单了。

不止岚图表现亮眼,今年上半年,武汉新能源汽车销量增势喜人。

根据武汉汽车流通行业协会公布的数据,今年上半年,武汉新能源乘用车销量12.24万辆,占乘用车销量比重达到57.30%,比去年同期增长41.44%。

从汽车到家具、家电、数码产品,武汉今年全力推进“以旧换新”,为经济增长注入强劲动力。

数据显示,上半年,武汉家具类、家用电器类、建筑及装潢材料类商品零售额同比分别增长219.8%、40.5%、27.4%。

值得一提的是,近年来,武汉消费场景和地标不断丰富,也为消费提质升级提供了有力支撑。比如,在零售市场,山姆会员店、京东MALL今年上半年都在武汉落下新店,为更多本地消费者带来了更有品质和活力的消费选择。

据了解,去年武汉新增的商业面积超过150万平方米,预计今年新增商业面积仍将达到约百万平方米。包括杉杉奥特莱斯、创新天地商业公园、滨江天街等在内的多个大型商业体预计都将在年内开业,共同推动武汉消费市场扩容升级,激发市民品质消费热情。

■ 厚植沃土促生长

新登记企业占比首超五成

7月25日,光谷梦回大楚数字文化产业(湖北省)有限公司内,人工智能工程师与导演团队正紧锣密鼓推进“梦回大楚”这一荆楚特色IP全面人工智能升级。

“武汉正大力发展文旅支柱产业,楚文化底蕴深厚,半个工作日企业就办完注册,让我们能快速抢抓机遇。”企业创办人靳卿感慨,要加快让楚文化活起来、走出去。

武汉心径医疗科技有限公司同样半天办结营业执照,25日,负责人何国军正在企业内协调融资事项,为下一步新建厂房做准备。

作为刚刚成立的企业,心径医疗正致力于与心脏相关的先进医疗器械的研发生产。“武汉的心血管医学实力雄厚,政务服务效率高,这让我们可以心无旁骛攻技术、谋发展。”

来自市市场监管局数据显示,上半年,武汉经营主体活力迸发,新登记企业18.35万户,占新登记经营主体比重达52.94%,首次突破五成。

记者了解到,文化企业及生命科学、软件、低空经济等创新型企业均是新登记企业的热门企业。

企业快速发展并非偶然。楚商回汉、大学生“育苗”、“个转企”扩量等行动持续发力,叠加“高效办成一件事”改革,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既为创业兴业清除障碍,更精准对接了城市发展方向。营商环境的“软优势”与产业基础的“硬实力”形成合力,让武汉经营主体加速破土、茁壮成长。

■ 文旅向“世界知名”迈进

接待游客破2亿人次

“就是冲着武汉的火热来的!”7月24日上午10时,广东茂名的游客孙大午说黄鹤楼主楼排着长队,他说,只为登上这座千古名楼感受长江文化,一览英雄的城市。

到了夜晚,“夜上黄鹤楼”盛夏避暑节清凉启幕,“江山如画”处古筝琴音袅袅,游客们品着清茶聆听茶文化讲解。“去哪儿”旅游平台的数据显示,7月以来,“夜上黄鹤楼”门票预订量同比翻番。

从3月樱花季的全城浪漫,到7月盛夏的烟火升腾,武汉持续占据全国热门旅游目的地榜单。文旅热潮的背后,是文化创意的蓬勃生长。“武汉礼物”正把城市记忆装进礼盒:会发光的“鹤舞流光”黄鹤楼冰箱贴,单品销量突破8万个,撬动超千万元销售额;“蒜鸟”系列发声毛绒玩具线下销售超15万个,成为年轻人追捧的伴手礼。

城市魅力已跨越山海。今年5月,武汉城市宣传片《武汉,江润三镇 城通九州》被外交部发言人办公室在X和Facebook两大海外平台推介。国际航线的加密、文化交流活动的常态化,让武汉从“国内热门”向“世界知名”稳步迈进。

来自统计部门的数据,今年上半年,武汉接待游客2.05亿人次,旅游收入2402.97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2%和16%。文旅市场活力持续释放,旅行社及相关服务业营业收入增长36.1%,休闲观光活动增长16.7%。数据增长曲线背后,是城市文化底蕴的厚积薄发,是文旅融合的创新实践。

■ 外贸朋友圈扩围

抱团出海拓展海外客户600余家

7月24日,在武汉经开综合保税区,一辆辆崭新的汽车列队整装待发,货运卡车往来穿梭。现场的机械轰鸣声、车辆发动机声与设备提示音交织,展示出经开综保区整车出口的蓬勃活力。

“今年整车业务特别红火。”武汉经开保税物流服务有限公司负责人彭志辉喜悦之情溢于言表,“上半年出口货值环比增长70%,东欧、中东、南美都是我们的新市场。”一年间,这里已出口整车2.3万台,货值突破16亿元。

与此同时,武汉中小企业正依托武汉长江国际贸易集团有限公司等国有平台,积极破局。武汉简一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胡保明则手握“神奇”玻璃——贴上无电辐射制冷膜后,不开空调室内降温可达15℃。“样品在中东被沙特客商当场‘抢空’。”胡保明说,依托长江国贸“出海护航”服务,公司正与沙特洽谈年内设立境外分公司。

据了解,上半年,长江国贸跨境电商产业园已举办25场与跨境电商相关的各类活动,涵盖论坛、沙龙、培训以及对接会等形式,参与人数累计达2000人次。

市商务部门称,今年上半年,我市组织4个团组赴德国等地,拓展海外客户600余家,签约订单9700万美元。

据悉,上半年,我市进出口总额2142.7亿元,同比增长22.3%,增速比一季度加快4.5个百分点,在19个副省级及以上城市中保持领先。

本组采写:长江日报记者李佳 吴曈 刘睿彻 黄丽娟 冯雪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8 小时前 | 显示全部楼层
7月25日上午,*主持研究推进江汉平原“铁水公空”重大基础设施规划建设工作。他强调,要深入贯彻落实*关于“十五五”规划编制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抢抓“十五五”规划编制机遇,科学谋划江汉平原重大基础设施规划建设,着力推动解决制约江汉平原高质量发展的重大问题,为提升区域发展整体能级夯实基础支撑。

  *出席会议。

  会上,省直有关部门汇报了江汉平原铁路、航空、高速公路、水利等重大基础设施规划建设情况和下步工作建议,荆州市、荆门市汇报了有关情况。

  在认真听取大家发言后,王忠林指出,江汉平原自然条件好、人口密度大,是荆楚文化的发源地,历来有“鱼米之乡”的美誉,在全省发展格局中占有重要地位。面向“十五五”,该区域交通支撑不够、水网韧性不足等问题凸显,对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产生了明显制约。 要高度重视、下定决心,把江汉平原重大基础设施规划建设工作摆在突出位置抓紧抓实,力争在“十五五”时期取得明显进展。

  王忠林强调, 推进江汉平原重大基础设施建设,首先要科学规划,立足区域现有基础,推动“铁水公空”基础设施“联网、补短、提能”。要加快推进沿江高铁、襄荆高铁等在建项目建设进度,精心做好谋划项目的线路规划、选址规划、站点规划,拓展对外通道,方便群众出行。要进一步完善区域高速公路布局,增加路网密度,加强市市之间、市县城区之间路网联通。要加快荆州沙市机场改扩建等航空工程建设,优化布局区域低空飞行网络。要积极推进引江补汉沿线补水、鄂中丘陵区水资源配置等工程早日开工建设,推进区域河湖水系连通,提高城乡生产生活用水保障水平。

  王忠林要求, 要加大争取力度,及时跟进国家“十五五”规划编制,紧密对接国家政策,做实项目前期工作,强化向上沟通衔接。 要加快项目推进,加强资金、用地等要素保障,对看准的项目不等不靠、先干起来,积极探索可行的项目投资回报机制。 要形成工作合力,省级层面加强统筹,省市县共同推进,部门和地方协同配合,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 要注重实效实用,坚持从实际出发,科学制定工程标准规范导则,力戒贪大求洋,确保各项工作经得起历史、实践和人民检验。

  张文兵、彭勇、黎东辉出席会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7 小时前 | 显示全部楼层
武汉的GDP增长最快的是服务业,湖北其他县市主要靠制造业,这种格局基本形成,这个是经济规律,两江四岸是写字楼经济的宝地,如果现在无能力建写字楼的地块,就应该留白,未来武汉作为世界一流发达GJ的中部经济中心,需要大量土地建写字楼。继续搞沿江土地商改住的人,是武汉的罪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6 小时前 | 显示全部楼层
yyyxxx321 发表于 2025-7-25 07:58
武汉是全国少数没有新区的城市。

对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6 小时前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BowOfAtlas 发表于 2025-7-25 14:12
东南西北是国家的布局,确实不是武汉的直接竞争对手,产业上有竞争也有合作(长江航运),定位上是真的没 ...

目前是gdp领先5000个亿左右,等到时候有1万亿差距了再来说大差不差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5 小时前 | 显示全部楼层
相邻两小区 发表于 2025-7-24 13:28
商业写字楼过剩了,很多租不出去,开发商压力很大。
一块地给开发商全部建成住宅也不是不行。**加一条要 ...

住宅的各项建设标准是不同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4 小时前 | 显示全部楼层
2025年7月26日武汉机场楚天情微博数据


进港航班                     340


出港航班                     340


合计                            680

—————————————————



7月25日(周五),武汉城市轨道交通线网客运量(含换乘)为400.99万乘次,其中客流前五名依次为:2号线汉口火车站、2号线江汉路站、4号线武汉火车站、2号线中山公园站、2号线中南路站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高楼迷

GMT+8, 2025-7-26 15:56 , Processed in 0.048352 second(s), 3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