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 航
楼主: anson908

[经济论道] 2025年武汉产业经济城建新闻综合贴

  [复制链接]
发表于 昨天 15:06 | 显示全部楼层
hitzhukun 发表于 2025-7-18 13:59
个人感觉武汉二季度应该比一季度要乐观点,平时在光谷东活动,一季度光谷东很多工程项目否停滞,二季度明显 ...

    支持你的观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昨天 15:07 | 显示全部楼层
ttyy1122 发表于 2025-7-18 14:48
终于见到一条官媒对两湖隧道重启的报道了——

令人欣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昨天 15:14 | 显示全部楼层
ttyy1122 发表于 2025-7-18 14:48
终于见到一条官媒对两湖隧道重启的报道了——

当然,还有更早的报道——

守得云开见月明!武汉超级工程获突破

财略智库 2025-06-07 03:18 江苏



AI导读
•

"等了这么多年,总算看到希望了!"19公里的两湖隧道将穿越东湖、南湖,串联三大商圈,通勤时间有望缩短60%,改写武汉城市交通格局。这条全球最大湖底双层隧道,不仅是交通通道,更是城市高质量发展的标志性工程。

内容由AI智能生成



两湖隧道"终迎曙光:19公里超级工程如何改写城市交通格局?

"每天早晚高峰,南湖周边就像个巨大的停车场。"家住南湖边的张师傅已经习惯了这种拥堵,但最近一则消息让他眼前一亮——停工多年的两湖隧道终于有了实质性进展!

一纸规划许可证背后的城市期待

2025年5月26日,武汉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官网更新的一则信息引发广泛关注:两湖隧道工程南湖段(盾构段)正式获得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这个看似普通的行政批文,对武汉市民而言却意义非凡——它意味着这个被列入武汉六大"超级工程"的项目终于迈出了关键一步。



"等了这么多年,总算看到希望了!"在洪山区政务服务中心,前来咨询的市民王女士难掩兴奋。她告诉记者,自从2018年传出两湖隧道要开工的消息,周边居民就一直翘首以盼。"南湖就像一道天然屏障,我们到光谷上班要绕行珞狮南路,早晚高峰堵得让人崩溃。"



武汉市政工程设计研究院的专家李工向记者解释,这张规划许可证相当于工程的"准生证",为后续施工许可等手续办理铺平了道路。"特别是对于穿越南湖的盾构段来说,这意味着地质勘探、管线迁移等前期工作可以全面展开了。"



世界级工程的"武汉方案"

翻开两湖隧道的规划图,这条全长约19公里的"地下巨龙"令人震撼:北起秦园路和东湖路,下穿东湖、南湖,南接三环线,设计时速50公里,采用上下双层结构,堪称目前全球规模最大的城市湖底双层隧道。



"这不是简单的'挖条隧道',而是系统工程。"参与设计的工程师陈明告诉记者,项目创新性地采用了"盾构+明挖+地面"三种施工方式组合。湖底部分用直径达15米的巨型盾构机掘进,陆地连接段采用明挖法,八一路附近则设计为地面段。"就像给城市做微创手术,既要保证安全,又要最小化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隧道与三环线设计了匝道互通。"这意味着从武昌核心区到三环线将新增一条快速通道。"武汉市交通规划院副院长周伟分析,"节假日出城车流拥堵有望得到明显缓解。"



一波三折的"重生之路"

回望两湖隧道的推进历程,可谓好事多磨。项目最早在2018年传出开工消息,但直到2020年6月东湖段才正式动工,南湖段则在2022年3月启动。随后项目陷入停滞,工地围挡内的机械渐渐沉寂,让不少市民担忧会"烂尾"。



转机出现在2024年初。随着武汉被国家定位为"国际综合交通枢纽城市",重大基建项目获得新动能。武汉市城建局相关负责人透露:"两湖隧道作为完善主城路网的关键工程,被列入重点推进项目清单。"



"这种大型工程遇到调整很正常。"曾参与港珠澳大桥建设的工程专家王志强表示,"特别是穿越两大湖泊的地质条件复杂,前期论证必须充分。暂时的停顿反而说明决策更科学了。"



超级工程将如何改变武汉?

对于普通市民而言,两湖隧道带来的改变将是实实在在的。记者在街道口随机采访了多位市民,大家最期待的是通勤时间的缩短。"现在从南湖到徐东商圈至少要40分钟,隧道通了可能15分钟就能到。"在创意天地上班的白领小林算了一笔时间账。



商业格局也将被重塑。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教授陆晓明分析:"隧道将徐东、街道口、南湖三大商圈串联成'黄金三角',人流、物流、资金流的互动会更频繁。"他特别提到预留的向南延伸条件:"未来连接江夏后,武汉的产城融合将迈上新台阶。"



站在珞狮南路的高楼上远眺南湖,水面波光粼粼。不久的将来,一条"地下蛟龙"将悄然穿越这片水域,改写数百万人的出行方式。正如武汉市市长在近期城建工作会议上强调的:"两湖隧道不仅是一条交通通道,更是城市高质量发展的标志性工程。"



随着施工机械的再度轰鸣,这座"建桥之都"正在书写新的工程传奇。而对于每天忍受拥堵的武汉市民来说,或许用不了多久,就能真切体会到"条条大路通罗马"的畅快感了。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昨天 15:18 | 显示全部楼层
武汉超级工程复活:19公里地下巨龙,五大世界第一铸就城建新名片

未来财经细说 2025-07-06 18:49



导读
•
AI导读带你速览精华
暴雨中杨泗港大桥的"瀑布"奇观背后,是武汉人用6项世界级超级工程破茧成蝶的韧劲——全球最大湖底隧道串联三大商圈,271米高桥塔刺破云霄,600米长"宇宙第一大道"重塑城市天际线,这些中国式城建奇迹正让江湖之城突破自然困局。

内容由AI智能生成



武汉的天,就像小孩的脸,说变就变。尤其是暴雨来袭时,那雨势简直能把人看呆。就说杨泗港长江大桥吧,赶上暴雨,雨水在桥上形成一道道壮观的"瀑布",不知道的还以为到了什么网红打卡地呢。可在这壮观景象背后,藏着武汉人跟自然环境较劲的一股韧劲儿。这些年,武汉在城建上搞出了不少大动静,今天就来好好唠唠这些超级工程。


说起两湖隧道,那事可不少。2025年5月26日,南湖段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获批,这可是个大消息。要知道,这个工程从2018年就计划开工,2020年东湖段开工,2022年南湖段开工,中间2023到2024年还蛰伏了一段时间,如今终于重新启动,就像一条沉睡的巨龙慢慢苏醒。


它可是全球最大的湖底双层隧道,全长19公里。这19公里是什么概念呢?要是你开车在里面跑,以每小时50公里的速度,也得跑上好一会儿。而且它采用了三重施工法,湖底用盾构,陆地用明挖,八一路走地面,这么复杂的施工方式,在全世界都不多见。


为啥说它是破局密钥呢?都知道,南湖就像一个屏障,把周边的区域隔开了。以前,三环内的居民要是想去对面,得绕好大一圈,距离同比增加了42%。这两湖隧道一修好,可就把徐东、街道口、南湖三大商圈直接连起来了,就像给城市的经济血脉打通了任督二脉,以后出门逛街、上班,可就方便多了。


武汉的超级工程可不止两湖隧道一个,还有好几个在世界上都能排得上号的。来一个个看看。

青山长江大桥,它有个特别牛的地方,就是那271.5米高的A型桥塔,这可是全球最高的。远远望去,就像一座钢铁巨塔矗立在长江边,赶上有雾的时候,云雾缭绕的,跟神话里的场景似的。它是四环线的关键枢纽,以后开车走四环线,经过这里,就能感受到它的雄伟。


杨泗港长江大桥,主缆张力达到6.5万吨,主跨1700米,这数据一听就知道不简单。它成了汉阳到武昌的新通道,以前过长江得绕来绕去,现在有了它,方便多了。而且刚才说的暴雨时形成的"瀑布",让它成了网红打卡地,好多人特意来这儿拍照。


中建三局总部大楼,位于光谷东,是全球最长的单体建筑,有600米长。它就像"宇宙第一大道"的门面担当,往那儿一立,就是光谷东的地标,以后说起光谷东,大家想到的可能就是这座大楼。


长江公铁隧道,是全球首条公铁合建的盾构隧道。在这隧道里,汽车和列车并行,想想就觉得神奇。这可是过江交通的一次革命,以后过江又多了一种便捷的方式。


光谷地下空间,规模全球最大,有470万平方米。这简直就是一个"地下城市",里面有交通、商业等各种设施。现在施工的时候,还搞起了透视灯光秀,晚上路过,能看到里面灯光闪烁,特别好看。


武汉为啥能搞出这么多超级工程呢?这和它的基建哲学分不开。武汉水域占比达到25%,到处都是湖和江,这给城市建设带来了不少麻烦。但武汉人没怕,反而迎难而上,建了6座长江大桥、12条穿湖隧道,用这些工程打破了自然的困局。


在技术上,武汉也很会创新。就说两湖隧道吧,采用"盾构+明挖+地面"三模协同的施工方法,根据不同的地段选择最合适的施工方式,这就是技术组合的创新。而且武汉在城市建设上还有前瞻性,比如两湖隧道预留了延伸接口,以后能通到江夏区;光谷地下空间也预留了30年的扩容空间,为城市未来的发展做好了准备。


2025年2月,武汉升级为国际综合交通枢纽,这可是个关键的转折点。以前,一些工程因为政策缺位,进展不太顺利。现在有了国家定位的赋能,资金和审批都顺畅了,用地许可也突破了,停工的工程又重新启动,就像迎来了春天。


市民们对这些工程的情绪也是起起落落。2018年刚听说要建两湖隧道,大家都很期待;2023年工程蛰伏的时候,难免有些失落;2025年看到杨泗港大桥成了网红,又有了惊喜;现在两湖隧道用地获批,大家对城市的发展又充满了信心。

当两湖隧道的盾构机再次发出轰鸣,这19公里的隧道可不只是贯穿了湖泊,更串联起了武汉这个超大城市破茧成蝶的决心。武汉用6项世界第一,在这江湖之间,浇筑出了一条属于自己的、不可复制的中国式城建之路。


这些超级工程,不仅改变了武汉的城市面貌,也让老百姓的生活越来越方便。你对武汉的这些超级工程有啥感受?有没有去过哪个工程打卡?欢迎在评论区跟大家分享分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昨天 15:25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一季度武汉占比就是35%,已经是低点了,二季度应该会高一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昨天 15:38 | 显示全部楼层
远方的家 发表于 2025-7-18 10:56
湖北上半年GDP:29642.61,同级别省份目前增量第一,增速第一

比去年同期的27346.45亿净增2296.16亿,名义增速8.40%。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昨天 16:36 | 显示全部楼层
【楚商大佬】代德明独家专访,解密楚能黑马逆袭之道

邱德坤 楚商智库     2025年07月18日 08:33  



近日,楚能新能源董事长代德明在上海SNEC展会现场接受了《中国经营报》的专访,谈到许多外界极为关注的话题,关于创立楚能的初衷,楚能发展神速的原因,对行业的展望,还有关于楚能上市的想法等等。  ·

谈楚能:公司已是行业头部


问:当初是作何考虑成立了楚能新能源?

答:“双碳”开启了一个全新时代,企业转型需紧跟时代脉搏,寻找新的战略定位。能搭上储能行业这班列车,关键在于我们致力于解决行业痛点,提升产品安全性和经济性,进而保障电站投资商的经济收益。我们深知,唯有不断创新,降低成本,才能实现公司和行业共同成长。

问:楚能为什么能发展得这么快?

答:企业成功的关键在于战略能否快速执行。楚能从研发、市场到制造,整个管理层目标纯粹——以客户为中心,以市场为导向,以创新为驱动,依托技术打磨优质产品。

我们会根据用户需求提供电芯或系统。当前,产品迭代周期越来越短,这对企业的综合能力提出考验——从售前、售中到售后,从资金、研发、团队、市场敏锐度到制造能力,企业能否跟上节奏至关重要。

问:业内普遍认为,楚能新能源已后来居上,跻身电池行业的头部阵营,您怎么看?

答:楚能已经成为行业头部,我们拥有超110GWh的产能规模,位居行业前列;拥有数十款锂电产品、200多项国内外认证以及近5000项专利,已经具备坚实的发展基础和强大的问题解决能力。

·谈竞争:降本不能牺牲品质


问:储能市场竞争激烈,楚能脱颖而出?

答:没有持续的研发投入、强大团队支撑和持续创新,企业不可能获得发展。楚能新能源则坚持“以快打快”的策略,加速产品迭代,抢占市场先机。

问:价格战是最近两年市场主旋律,如何看待?

答:同质化竞争必然导致“价格战”。同样的产品,成本更低,品质更高,客户信任度更强,议价能力自然更高。

问:如何降本增效?

答:降本不应该以牺牲品质为代价。实现降本,企业需要提升制造能力,强化内部管理。在扩大规模、拓展市场的同时,注重团队工作效率的整体提升。当成本降至临界点,企业普遍亏损,行业健康将难以为继。当前价格已处谷底,未来必将回升。

·谈行业:永远看好储能行业


问:136号文件发布之后,储能市场由“政策驱动”向“市场驱动”转变,如何应对?

答:政策驱动的储能市场难以实现规模化健康发展,电力市场化将更有利于储能行业的长远发展。储能的本质在于交易,储能系统通过参与电力市场交易,方能实现其价值与功能。短期看,电力市场化政策的推进可能引发市场波动,但长期看更利于行业发展。公司将持续提升产品品质,助力提高电站全生命周期收益。

问:越来越多企业进入储能赛道,怎么看?

答:过去两年,储能行业聚集了数百家电池厂,预计未来两年,仅剩下十来家能够存活,缺乏研发创新能力、没有规模制造能力的企业将被淘汰。系统集成商亦如此,过去有数百家甚至上千家,如今已消失过半,研发、市场、集成和售后服务能力跟不上的企业就会被淘汰出局。

问:都说储能行业非常残酷,怎么看?

答:进入储能行业,很多人都说很残酷。但哪个行业不残酷? 哪个行业没有竞争? 看看展会(SNEC)上人山人海,哪个行业还能如此热闹? 有生意做,有竞争可参与,有发展空间,这就是机会。我永远看好市场的未来。

·谈未来:立足当下,未来如何交给市场


问:楚能有无上市计划?

答:上市旨在增强金融信用与融资能力,促进企业更快发展。但如果只为套现,企业将不可持续。我们会努力谋求登陆资本市场,但目前尚无明确时间表。眼下,公司将先练好内功,一步一个脚印,把市场和产品做好。空谈无益,未来交由市场检验。

问:对楚能未来的期望如何?

答:每个企业都希望自己能够成为一家伟大的企业,这也是我的梦想。先把目前的路一步一个脚印走好,把现在的事做好,把明天的事规划好,不要讲大话。未来到底怎么样,交给市场。

问:如何看待储能的未来?

答:如果站在3-5年后回看当下,行业的创新和变革远未真正开始,市场也远未达到顶峰,未来空间巨大。站在整个能源转型的视角,储能行业的发展,才刚刚开始。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昨天 16:42 | 显示全部楼层
RISTIANCO 发表于 2025-7-18 16:26
由于我们大楼内不安全的温度,美国驻武汉总领事馆已暂停签证面谈预约。因美国驻武汉总领事馆所在大楼的物业 ...

你是完全不知内情,因为美国总领馆只租用了一层,而且欠了几个月电费(你敢信),别人凭什么把公共空间拿出来给你用来排队用?

别被垃圾的美国佬给骗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昨天 16:45 | 显示全部楼层
同比增长6.2%!湖北经济半年报出炉

湖北省人民政*府网     2025年07月18日 16:02   



今年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省*委、省政*府团结带领全省上下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扎实做好稳就业、稳企业、稳市场、稳预期各项工作。全省经济稳健运行,量质并进,生产需求平稳增长,新质生产力加快培育,支点建设扎实推进。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昨天 16:49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巴山楚仁 于 2025-7-18 16:52 编辑

具体指标: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 ... r=spider&for=pc

上半年全省实现生产总值29642.61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同比增长6.2%。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1914.07亿元,增长3.3%;第二产业增加值11544.28亿元,增长6.4%;第三产业增加值16184.26亿元,增长6.4%。

上半年,全省农林牧渔业增加值同比增长3.6%,比一季度加快0.2个百分点。

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7.9%。分三大门类看,采矿业增加值增长8.0%,制造业增长8.7%,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下降0.1%。
1-5月,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949.06亿元,同比增长12.0%。

上半年,全省服务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4%。其中,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批发和零售业,住宿和餐饮业,金融业增加值分别增长11.5%、6.3%、4.7%、3.9%。

截至6月末,全省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为100840.28亿元,同比增长9.3%,比年初增加6818.52亿元。各项贷款余额为92920.82亿元,增长7.9%,比年初增加5807.81亿元。

上半年,全省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同比增长6.5%;扣除房地产开发投资,全省固定资产投资增长9.8%。分领域看,基础设施投资增长4.6%,制造业投资增长12.5%,房地产开发投资下降5.6%。全省新建商品房销售面积2514.67万平方米,增长5.9%,比一季度加快0.6个百分点。分产业看,第一产业投资增长17.4%,第二产业投资增长11.8%,第三产业投资增长2.9%。民间投资增长6.2%;扣除房地产开发民间投资,其他民间投资增长11.4%。高技术产业投资增长8.8%。

上半年,全省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3073.93亿元,同比增长6.9%。

据武汉海关统计,上半年,全省进出口总额4023.1亿元,同比增长28.4%。其中,出口2927.9亿元,增长38.5%;进口1095.2亿元,增长7.4%。民营企业进出口2862.5亿元,增长32.9%,占进出口总额的比重为71.2%。

上半年,全省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8930元,同比增长5.3%。从收入来源看,工资性收入、经营净收入、财产净收入和转移净收入分别增长5.7%、5.0%、2.8%和5.3%。按常住地分,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4987元,增长4.7%;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0231元,增长5.7%。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为2.44,比上年同期缩小0.03。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昨天 16:58 | 显示全部楼层
ttyy1122 发表于 2025-7-18 14:48
终于见到一条官媒对两湖隧道重启的报道了——


最近晚上都在施工,连续3天晚上,9点还在施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昨天 17:00 | 显示全部楼层
武汉新添一条出城大通道!

极目新闻


近日,

和平大道延长线

(工人村路—四环线)

双转和平大道延长线双转体斜拉桥开钻,

这标志着该项目取得重大进展。

项目建成后,

将成为衔接

三环内主城与四环外新城

的重要干线通道,

将成为连接武鄂黄黄

国际综合交通枢纽的重要一环。



和平大道延长线(工人村路—四环线)项目方位示意图。


作为武汉市的交通要道,和平大道串联起武昌和青山的重要区域,承载着日常繁重的交通流量。为打通城市交通瓶颈,武汉市决定启动和平大道延长线(工人村路—四环线)。项目西起工人村路,东至焦沙中路,全长约5.4公里,以高架+地面辅道形式建设,高架总长约4.23公里,双向6车道。



项目效果图。

项目主线高架跨越地铁五号线工人村车辆段及武石化铁路专用线,设计采用双转体斜拉桥,全长703米,桥宽33.5—34米,塔高115.8米。

7月14日上午,长江日报记者来到该项目工地,走进围挡,便听到“哐哐”的金属撞击声——两台高耸入云的旋挖钻机正在运转。旋挖钻机的“巨无霸”履带下,钢索紧绷,钻杆带着一米多宽的合金钻头,呼啸着向地心挺进。正在钻进的是第4个主桩,已经深入76米,泥浆像被唤醒的喷泉,沿着护筒壁翻滚,把泥土染成深褐色。

武汉城建建设工程有限公司项目部负责人陶松介绍说,因沿途要跨越地铁、铁路等多种障碍物,和平大道东延线项目主线高架将采用双转体斜拉桥的方式实施建设。“这16根主桩,每根直径2.8米、深76米,桩基垂直度误差必须控制在千分之二以内。”

和平大道延长线工程建成后将有力提升武钢片、武东片的交通活力,通过市政基础设施的先行建设,带动城市更新发展,促进片区数字化、现代化建设及转型升级。



和平大道延长线(工人村路—四环线)建设紧锣密鼓。记者汪文汉摄


武汉市交通运输局相关负责人表示,该项目是构建武鄂黄黄国际综合交通枢纽的重要举措、是支撑武鄂一体化战略的重要交通廊道、是串联主城区与新城组团的发展轴、是支撑北湖生态新城发展的复合通道。

作为连接武鄂黄黄国际综合交通枢纽的重要节点,可为武汉与鄂州、黄冈、黄石等城市的交通联系提供更便捷通道,有利于促进区域间的经济交流和人员往来,推动武汉城市圈的一体化发展。

(来源:长江日报)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昨天 17:0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你的头发好长 于 2025-7-18 17:31 编辑

多久回复没有过百了,几天总算有那么一点点让人看了心里舒服的新闻,汽车,半年数据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昨天 17:32 | 显示全部楼层
布拉德皮裤 发表于 2025-7-18 16:31
垃圾物业,还不如搬去武汉天地A1主楼

美领馆从国贸大厦搬到民生银行装修了感觉用了七八年 刚落成开放签证, 再搬家?谁出钱?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昨天 17:42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睡哈子 发表于 2025-7-18 08:13
想不到,煤炭也大量进口,难道山西、陕西的煤不够用吗

国外的便宜,一直这样。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高楼迷

GMT+8, 2025-7-19 20:46 , Processed in 0.050065 second(s), 3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