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2018-1-8 12:02:15
|
显示全部楼层
补贴的目的和手段
在各种官方的文件中,伴随航线补贴一起出现的高频词语是“城市形象”、“国际化水平”、“航空枢纽”等,但是这些都很难通过具体数字来作证航线补贴的实际效果。
在中国民航大学教授李晓津看来,航线补贴带来的直接效果是推动机场周边的土地增值,进而为当地政府创造更多的财政收入,除此之外,还能发展符合当地特色的临空产业,“全国喊着要发展临空产业的机场有60多个,但是真正做起来的只有20多个。”
诚然,国际航线补贴有这样那样的好处,引起各个二三线城市争相攀比,但主要的争议在于,航线补贴的机制是否科学合理,否则一旦市场培育不如预期顺利,那么后果将会由地方财政,实际上也是广大纳税人来承担,于是当英国航空宣布停飞“成都-伦敦”航线后,众人便唏嘘不已,开始怀疑巨额补贴的必要性。
“国际航线现在要不要补贴,肯定是需要的,但是补贴的金额核算机制存在很多争议,最近一些航线停了,大家于是开始讨论,有些地方政府补不起,要不要补,另一方面像深圳、杭州和南京这样财力雄厚的城市,应不应该补。”李晓津说。
2014年,开锐在《中国民航报》上撰文称,政府应该从过往“航空公司的风险转嫁方”的尴尬境地向带动航空公司共同长期培育航线转变。在本地及周边地区客流发展较为成熟时,以增量补贴等方式推动航空公司实施更积极的营销与经营措施,不再为盲目增开航线埋单,航线引进应该“重精不重多”。
在周荣看来,目前各大城市的航线补贴政策还是不够规范,“目前的补贴都是单环节的,而且仅仅是针对供给侧,针对航空公司,针对某一条航线,而航线补贴不应该单单聚焦到航空公司,需要一整套系统性的补贴政策设计,需要将旅行社、票务代理等机构也囊括进来,这样才能使得供给和需求平衡,使得补贴具有可持续性。”周荣说。
戚耀明向界面新闻介绍称,2016年,芬兰航空开通从广州直飞往返赫尔辛基的航线时,广州市政府给了一些航线补贴,而且补贴期也只有一年。“我们投入了一些市场营销的费用,和芬航一起进行联合营销,推广目的地,这样做是授人以渔,而不是简单的授人以鱼。”
目前,无论是民航局、财政部还是发改委,都没有针对航线补贴制定一个指导性意见,只有个别政府在对航线补贴金额进行测算工作。2017年,深圳交通运输委员会就针对国际航线补贴,委托中国民航科学研究院进行测算。
李晓津教授向界面新闻记者介绍美国的EAS计划,全称是“基本航空服务(Essential Air Service),同样是通过补贴的方式,吸引运营商为那些偏远地区的社区(比如阿拉斯加)提供服务,通常都是短途旅行,承运人是通过招标确定,承运人按照协议的要求执行相应的航班就能享受到政府补贴。
在李晓津看来,美国的EAS计划虽然主要是针对短途运输,但是通过招标的方式将补贴控制在比较合理的水平,对于国内的航线补贴有一定的借鉴意义,政府相当于是采购公共服务。
补贴的副作用
运营国际航线离不开宽体机,然而,这两年,运营宽体机的中国航空公司数量增势迅猛,已经从2014年上半年的6家增加到现在的13家,如果没有特殊情况,这一数字在2020年前将增至至少19家。中国市场上的远程航空公司数量可能比东北亚或东南亚地区都多。
那这么多宽体飞机应该从哪里飞,又该飞向何处?
在周荣看来,航空公司开通航线都是利润导向,考虑到一条长途国际航线需要2-3年的培育期,短期内无法盈利,因此可能会出现哪个地方补贴高就去哪里飞的情况,“某种意义上,这是一种短期性的逐利行为,但是这种行为肯定是不可持续的。”
也正是因为这样,当补贴期到了之后,航空公司发现无法自负盈亏而选择撤出时,损失最大的并不是航空公司,因为他们可以将飞机挪个地方,用于其他航线,到头来浪费的是地方财政。如果没有一套科学严谨的补贴机制,很难说政府的资金都用在了刀刃上。
在专栏作者罗之瑜看来,从2016年开始,因为中澳签订“开放天空协议”,中国开通多条二线城市至澳洲航线,背后很多都有地方政府补贴的身影,这也因此加剧了中澳航线上的竞争。
比如补贴“重镇”深圳,从2016年开始运营首条前往悉尼的洲际航线之后,多家航空公司都开通了从深圳前往澳大利亚的航线,包括南航开通前往墨尔本,海航开通前往布里斯班,去年12月底开通前往凯恩斯的航线。
“随着中澳航线航空公司之间投放不断增长,航空公司客座率均不同程度下降。2016年,南航运输旅客最多,东航客座率最高。除了东航、南航客座率保持稳定之外,其他航空公司客座率均难达到80%。”罗之瑜表示。
2015年,中国赴澳大利亚旅客达到102万人次,同比增长21.9%,2016年达到120万人次,同比增长17.2%, 2017年1-9月达到103万人次,同比增长12.65%,增速在不断放缓,但是另一方面,中澳的航线却越开越多,竞争也将会越来越激烈,从长远来看,这些航线的盈利性不禁令人担忧。
不仅是中澳航线,从二线城市直飞美国的航线客座率也受到挑战。以美联航取消不久的杭州往返旧金山航线为例,根据飞常准的数据,这条航线2016年的平均客座率只有60%左右,秋冬淡季的时候甚至不足50%,而季节性明显的西安-旧金山航线在淡季时上座率有时候也不足60%。
过去两年,有不少二三线城市都开通了直飞美国的跨洋航班,比如厦门航空开通福州前往纽约、厦门前往洛杉矶,海航开通成都直飞纽约、重庆直飞纽约和洛杉矶的航班,这样做固然方便了这些城市及其周围地区的旅客,但是也影响了从一线城市出发的客流量,受此影响,部分航空公司也不得不做出一些调整。比如,海航在去年9月份就发布通知,取消了一部分从北京和上海出发前往欧美的航班。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