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 航
楼主: 小嗯

杭州高等教育及科研学术发展实况【禁争吵】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5-2-13 18:02:21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shaoyene 于 2025-2-13 18:25 编辑
cklcklcklckl 发表于 2025-2-13 16:27
问题是deepseek里北大的毕业生大部分就是工科的,少部分是理科的


社科类专业的研究生很大部分是理工本科转的,这个只说明固有的选拔模式把智力水平较高的选进了理工学校,不代表学科重要性
之前新闻看错了,是计算机语言所的;但是核心成员也有元培学院的,元培学院不分科

而且国外phd本来就是哲博的意思,大多理工科都是拿哲博,放到国内哲学变成文科了,这个本身认知就有偏差

目前deepseek相对于gpt,还没有图形功能,这个和美术类又是形成交叉学科

然后比方爱因斯坦业余时间拉小提琴的,顶尖的小提琴家很大部分犹太人,犹太人又搞金融

所以就是国内很多社会学科,艺文史地类认为和理工无关,或者说是适合智商不太高的人。本身就是错误的,智商不太高是不适合高等教育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5-2-13 20:53:09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西湖大学,Nature!

北京时间2025年2月12日晚24点,西湖大学未来产业研究中心、生命科学学院柴继杰团队在《自然》发表了表题为“Balanced plant helper NLR activation by a modified host protein complex”的最新研究论文。该成果提出了TNL类抗病蛋白产生的免疫信号分子,ADPr-ATP,作为“危险信号”使EDS1-SAG101复合物构象发生变化,进而来激活下游辅助蛋白NRG1A的免疫应答机制;首次解释了植物NLR被非效应蛋白激活的分子机制;也揭示了NRG1C蛋白通过竞争结合了“危险信号”的EDS1-SAG101来负调控辅助蛋白NRG1A介导的免疫反应的负调控机制。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5-2-13 20:56:04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大江大河坎 发表于 2025-2-13 20:53
西湖大学,Nature!

北京时间2025年2月12日晚24点,西湖大学未来产业研究中心、生命科学学院柴继杰团队 ...

西湖大学2025年第二篇CNS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5-2-14 20:09:31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蛇年,西湖大学首篇Cell

癌细胞在肿瘤发生过程中获得大量突变,包括不改变蛋白质氨基酸序列的同义突变。RNA N6-甲基腺苷(m6A)是一种转录后修饰,在肿瘤发生中起关键作用。
2025年2月13日,西湖大学谢琦、窦岩梅及浙江大学陈迪共同通讯在Cell在线发表题为“Synonymous mutations promote tumorigenesis by disrupting m6A-dependent mRNA metabolism”的研究论文,该研究发现同义突变通过破坏m6A依赖的mRNA代谢促进肿瘤发生。
研究人员在癌症基因组中鉴定了12,849个突变,这些突变有可能扰乱m6A修饰模式,称之为“m6A破坏突变(m6A-DMs)”。“这些或是同义的m6A-DMs (sm6A-DMs)或是错义的m6A-DMs (mm6A-DMs)突变,而前者富含肿瘤抑制基因,如CDKN2A和BRCA2。使用转录编辑,证明了在特定的sm6A-DM位点操纵m6A水平影响mRNA的稳定性。此外,将CDKN2A sm6A-DMs引入癌细胞促进肿瘤生长,而BRCA2 sm6A-DMs使肿瘤对聚(ADP-核糖)聚合酶抑制剂(PARPi)治疗敏感。该研究证明sm6A-DMs是潜在的致癌驱动因素,揭示了肿瘤发生及其他过程中同义突变的含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5-2-14 20:10:23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大江大河坎 发表于 2025-2-14 20:09
蛇年,西湖大学首篇Cell

癌细胞在肿瘤发生过程中获得大量突变,包括不改变蛋白质氨基酸序列的同义突变。 ...

今年第三篇CNS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5-2-16 19:24:45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据传浙大的杜要走了,好消息,这位算是浙大历史上最差的校长之一了吧,跟他前任真是云泥之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5-2-16 20:05:32 | 显示全部楼层
大江大河坎 发表于 2025-2-16 19:24
据传浙大的杜要走了,好消息,这位算是浙大历史上最差的校长之一了吧,跟他前任真是云泥之别

浙大刚批下来的海洋精准感知技术全国重点实验室应该是杜江峰牵头申报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5-2-18 21:53:23 | 显示全部楼层
仿生材料与化学国际学术会议在北航杭州国际校园举办



发布时间: 2025-02-17

北航新闻网2月17日电(通讯员 刘明珠)近日,由杭州国际创新研究院(国际创新学院)和北航化学学院联合举办的仿生材料与化学国际学术会议(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Nature-Inspired Materials and Chemistry)在北航杭州国际校园举办,来自中国、美国、法国、韩国、德国、日本、新加坡、澳大利亚、以色列、中国香港等国家和地区的100余名专家学者齐聚一堂,共同探讨仿生科学与化学领域的最新前沿。



1月19日上午,开幕式在北航杭州国际校园会议中心拉开帷幕,北航副校长赵巍胜,中国科学院院士、杭州国际创新研究院(国际创新学院)仿生科学与技术科创中心首席科学家江雷,杭州国际创新研究院(国际创新学院)负责人出席。开幕式由北航化学学院院长刘明杰主持。

开幕式上,赵巍胜致欢迎辞。他向与会的海内外专家学者表示热烈欢迎,并表示此次会议为全球学者提供了一个高水平交流平台,希望通过思想碰撞,推动仿生材料与化学领域的国际合作与创新发展。

随后,江雷以Quantum Ionics: Ultra-Low Energy Consumption of Energy Conversion/Information Transmission in Biologic System为主题,分享了关于仿生能量转化的前沿研究;美国国家工程院院士TakuzoAida教授围绕Supramolecular Plastics for a Sustainable Future阐述了超分子塑料;沃尔夫化学奖获得者Makoto Fujita教授聚焦分子自组装的创新研究,作了题为Molecular Confinement Effects bySelfAssembledCages的报告;新加坡科学院院士陈晓东教授以Wrapping Bio-Interfaced Electronics为主题,分享了生物界面电子学的突破性成果。四场主旨报告精彩纷呈,引发了与会人员的热烈讨论。

大会围绕“仿生软材料与界面Bio-Inspired Soft Mater and Interface”和“仿生纳米材料与能源Bio-Inspired Nanomaterials and Energy”两大主题设立分会场,邀请了包括德国亚琛工业大学高分子材料与系统研究中心主任Andreas Herrmann教授,德国亥姆霍兹联合会吉斯达赫特研究中心高分子研究所所长VolkerAbetz教授,韩国科学技术学院院士、韩国成均馆大学Ho Seok Park教授,欧洲科学院外籍院士、香港城市大学张华教授、西湖大学副校长程建军等28位海内外专家学者分享研究成果。他们围绕新材料、能源、催化等多个应用领域,针对复杂问题提出独到见解,并展示了新机理的实践应用成果。

在特邀报告环节,澳大利亚科学院院士乔世璋教授、法国巴黎萨克雷大学SP2M中心主任NitaDragoe教授、法国巴黎综合理工学院DavidQuéré教授、新加坡国家科学院院士刘小钢教授、欧洲科学院院士Jacob Klein教授分别围绕电催化精炼技术、新材料合成、毛细生物、能量转换、分子增殖等话题进行阐释分享。报告内容前沿丰富,为推动仿生材料与化学领域的发展提供了思路。

会议最后,江雷作总结发言。他强调,大自然是最伟大的导师,仿生材料与化学作为一门新兴交叉学科,蕴藏着巨大的潜力。他呼吁与会专家学者继续深化国际合作,共同攻克科学难题,聚力推动仿生材料与化学研究迈向新高度。



聚焦前沿科技,共探未来发展,杭州国际创新研究院(国际创新学院)以高能级平台建设为依托,以国际学术交流合作为手段,不断优化学术研究生态,着力打造国际科教合作示范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5-2-19 19:34:47 | 显示全部楼层
北航校长王云鹏带队赴杭 持续推进各项办学工作

       2月16日至18日,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校长王云鹏带队赴浙江省杭州市,持续推进北航在杭办学各项工作。在杭期间,王云鹏一行会见省、区领 导,指导属地机构和科研平台建设,推进落实重点任务,科学谋划未来发展。

       2月18日,浙江省 委副书 记、省 长刘捷会见王云鹏一行。双方围绕进一步推动省校合作,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体”协同融合发展进行了深入交流探讨。长期以来,北航与浙江省的合作基础扎实、成果丰硕。面向未来,要积极拓展合作领域,充分利用各级地方政 府为北航提供的有力政策支持与优质资源,发挥北航人才培养、人才汇聚、科技创新等优势,深化推动高能级科创平台建设,促进更多科技成果在浙转化落地,助力浙江省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加快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贡献力量。副省 长卢山,省政 府秘书长徐大可,省教育厅党组 **、厅长陈春雷,省科技厅党组书 记佟桂莉等相关负责同志参加会见。

       在杭期间,王云鹏还分别与浙江省科学技术厅厅长高鹰忠,杭州市 委常 委、余杭区委书 记刘颖,滨江区委书 记章登峰座谈交流。王云鹏指出,学校将更加紧密围绕地方经济发展需求,加强高质量、体系化布局,在发展新质生产力上勇争先、善作为,积极依托北航在杭属地机构和大科学装置,围绕人才培养和科技创新,做强做优特色优势,共同打造校地合作的标杆和典范,为强国建设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在北航杭州创新研究院会议中心,王云鹏听取了杭研院过去一年在人才引育、科技创新、平台建设及学生培养等方面的工作情况。王云鹏指出,杭研院要紧密结合杭州市与滨江区的产业结构特征,充分利用政策优势,聚焦低空经济、具身智能、生命健康等重点领域和重点方向,不断提升人才培养与人才汇聚能力。要以校院两级综合改革为契机,明确目标责任,强化资源精准配置,以全年重点工作指标为牵引,加强体制机制创新,优化平台布局,实现重大项目、关键指标的突破,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作出实质性贡献。

       在北航杭州国际校园,王云鹏主持召开了北航(杭州)管委会2025年第1次会议,听取了杭州北航国际创新研究院2024年建设情况和2025年重点工作思路,以及新建科研平台建设规划情况的汇报。与会人员就国新院改革创新管理和运行机制、加快推进科研平台建设、着力提升办学规模与质量等进行交流探讨。

       王云鹏表示,2024年北航杭州国际校园运行平稳有序,办学成效进一步凸显,2025年要继续坚持高站位谋划、高标准推进、高质量落实,把推动当前工作与谋划“十五五”结合起来,做好承上启下、远近衔接。要做好办学“加减法”,注重办学规模与质量并举,借鉴国际化管理经验,积极探索创新运行模式,优化引才用才机制,加强一流师资队伍建设,实现学科“增量式”发展,努力把杭州国际校园打造成国际科教合作示范区。要明晰治理体系,锚定目标压实各级办学责任,确保各学院平台教学、科研与管理工作责任到人,加大属地化管理力度,稳步实现办学目标,为2025年全年重点工作和今后一段时期工作开好局起好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5-2-19 19:39:20 | 显示全部楼层
       在杭期间,王云鹏通过座谈和早餐会的形式,分别与杭研院和国新院共23名学生代表深入交流。同学们畅所欲言,对学校提供的多样化科创平台表示感谢,同时围绕异地授课、就业实习、资源共享、生活环境等方面讲述了自己的切身体会以及存在的疑惑与困难,并就培养方案优化、实习就业指导、后勤服务提升等方面积极建言献策。对同学们提出的意见建议,王云鹏耐心听取、逐一回应,并要求相关部门认真吸收,针对性作出优化调整。

       “了解学生所思所想、解决学生所需所虑对推动学校事业发展和各项重点工作至关重要”,王云鹏表示,北航始终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致力于把一流学生培养成一流人才。下一步,学校将坚持问题导向,不断优化培养方案和课程资源供给,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国新院、杭研院要建立与学生的常态化沟通机制,及时回应诉求建议,提供一流服务保障,全力营造宜学宜居的育人环境。希望同学们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利用好实验室等高端科研平台,做好提前谋划,全面了解产业发展动态,积极面向行业一线拓展就业渠道,早日成长为堪当时代重任的国之栋梁,为国家经济社会发展作出更多贡献。

       在滨江区,王云鹏一行先后调研了智能交通技术与系统研究平台和大科学装置研究院,听取了奥体空地一体运行管控平台、滨江区低空航空器管控平台、交通数字云脑等相关创新成果汇报,详细了解了平台建设情况及技术攻关进展。杭州高新区管委会副主任王理生陪同调研。王云鹏表示,要充分发挥研究院及相关科研平台的产出能力和辐射带动作用,进一步聚焦重点方向,开展前瞻性、战略性、基础性技术研究,推动更多科技成果转化落地,高质量服务发展新质生产力。

       2月17日,微纳科学与分析测试协同创新中心揭牌仪式暨自旋芯片与技术全国重点实验室揭牌仪式在北航杭州国际校园实验二号楼举行,与会人员共同见证微纳科学与分析测试协同创新中心首台核心设备入场。余杭区副区长罗建强参加揭牌仪式。

       王云鹏在致辞中向余杭区政 府对实验室建设的大力支持表示衷心感谢,对实验室的落成启用表示高度期盼。他指出,实验室配备的4300平米超净间是北航建校史上的“顶配”设施,作为公共特色平台,实验室将面向国 家需要和行业需求,提升北航集成电路领域的核心竞争力,推动学科交叉、科教融汇、产教融合、国际合作,支撑北航杭州国际校园实现“高水平、新机制、国际化”办学目标。他强调,实验室将继续深化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充分发挥基础研究主力军和重大科技突破策源地作用,加快科研成果落地转化,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发展,为社会经济发展塑造“新引擎”。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5-2-19 19:43:31 | 显示全部楼层
       2月17日下午,王云鹏一行来到浙江大学,听取了浙江大学国家卓越工程师学院建设情况介绍,详细了解了学院在课程设置、学生实践等方面所做的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参观了机器人与智能制造平台、电气技术与装备平台、智慧物联实验室、虚拟训练中心以及汽车前沿技术平台,并与浙江大学校长杜江峰会谈。浙江大学副校长陈刚参加有关活动。

       杜江峰对王云鹏一行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对北航为祖国航空航天事业做出的突出贡献表示敬意,并介绍了浙江大学在卓越工程师培养、校地合作、成果转化等方面的理念做法。他表示,浙江大学始终坚持发挥特长优势,聚焦新质生产力,整合资源、精准施策、久久为功,不断提升服务地方经济发展能力。期待双方在专业设置、人才培养、平台建设等方面加强经验交流,为建设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再立新功。

       王云鹏向浙江大学近年来事业发展取得的突出成绩表示热烈祝贺,并介绍了北航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国际合作等方面取得的办学成效。他表示,浙江大学积极借助地方政策资源优势,推进卓越工程师培养、科技创新平台建设、科学成果转化等工作扎实落地,宝贵经验值得学习借鉴。希望未来双方建立健全常态化交流机制,持续加强校地合作、校企合作,共同探索构建符合卓越工程师培养规律的育人体系,为服务地方经济发展、服务国 家重大需求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北航副校长刘树春、赵巍胜,校学术委员会主任、极弱磁场国  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项目首席科学家房建成院士,学校党政办公室、研究生院、科学技术研究院等相关负责人分别参加活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5-2-19 20:31:20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逸雪霁蓝 发表于 2025-2-19 19:39
在杭期间,王云鹏通过座谈和早餐会的形式,分别与杭研院和国新院共23名学生代表深入交流。同学们畅 ...

打造“芯”能力,自旋芯片全国重点实验室在杭州余杭揭牌

2月17日,微纳科学与分析测试协同创新中心(简称“微纳中心”)与自旋芯片与技术全国重点实验室(简称“自旋芯片全国重点实验室”)在北航杭州国际校园正式揭牌,启动首台核心设备入场调试工作,标志着实验室落地余杭实体化建设进入全新阶段。
微纳中心与自旋芯片全国重点实验室同规划、同建设、强耦合,将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服务区域经济发展,培养集成电路等方向紧缺人才,解决集成电路“卡脖子”问题,建设国际一流的自旋芯片创新团队,建成国内领先、以自旋芯片为特色的微纳科学与分析测试公共创新平台,具备10纳米尺寸图形化能力、单原子层精度材料生长及刻蚀能力、皮秒级超快表征测试能力、8英寸可扩展晶圆加工能力。
实验室按照“4+2+2”的科研组织架构,将打造自旋芯片材料与物理、自旋存储与存算器件、自旋芯片工艺与集成、自旋芯片表征与设备的4个研究团队,建设自旋芯片特色工艺和自旋芯片特色测试2个公共平台,打造自旋芯片国际合作和自旋芯片校企合作2个协同创新中心。通过整合资源和优化布局,实验室将推动学科、团队和平台的协同发展,创新体制机制,发挥其在创新、人才培养、国际交流、成果转化等方面的作用。同时,实验室将瞄准学科交叉前沿,搭建新平台、引进新团队、培育新成果,推动产业发展,助力科技自立自强。近年来,实验室先后攻克3项“卡脖子”技术,研制多个“首台套”集成电路设备,在后摩尔时代集成电路技术方面取得多项原创性成果,承担国家级重大项目200余项,在Nature、Science等期刊发表论文19篇。实验室成果的落地转化,有力推动了余杭区相关产业发展。致真精密仪器公司和致真精密设备公司是其中的典型代表。致真精密仪器公司目前已完成低温超导磁场探针台、全开放强磁场低温光学平台及科研型高频磁场探针台等多款产品的研制和产业化,服务了包括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复旦大学、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研究院等多家科研单位。2024年,杭州公司营收超1800万元,累计融资1.45亿元,还拿下了中国仪器仪表学会技术发明奖一等奖等多项荣誉。致真精密设备(杭州)有限公司与自旋芯片全国重点实验室团队合作开展12英寸集成电路薄膜装备的研发与产业化。未来,杭州公司将聚焦于8寸及12寸高端集成电路装备的研发、生产和制造,预计落地后三年实现营收超2000万元,完成规上工业企业申报。余杭区科技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余杭区将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国际创新学院、天目山实验室合力建设环北航创新生态圈,强化创新策源、国际合作、成果转化、孵化载体、产业集群、人才生态、品牌示范等全方位支撑,以高能级科创平台牵动高质量发展,携手科创平台共攀高峰。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5-2-19 21:16:24 | 显示全部楼层
幻想一下:浙大,西湖大学,北航杭州校区,城西科创大走廊,

继海淀区之后又一个硅谷雏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5-2-20 11:00:58 | 显示全部楼层
Nature |西湖大学卢培龙团队从头设计跨膜荧光激活蛋白

       北京时间2025年2月20日,西湖大学未来产业研究中心、生命科学学院、西湖实验室卢培龙课题组,在Nature杂志在线发表题为De novo design of transmembrane fluorescence-activating proteins的科研报道——他们首次实现了跨膜荧光激活蛋白的从头设计,这也是第一个通过人工设计得到的能够非共价结合特定小分子的跨膜蛋白1。

       该研究整合了深度学习方法与基于能量的算法,从头设计了跨膜荧光激活蛋白tmFAP (transmembrane fluorescence-activating protein) ,首次实现了跨膜蛋白与配体分子在膜内的非共价相互作用的精确从头设计。设计的蛋白能够特异性结合目标配体HBC599荧光基团,亲和力达到纳摩尔级别,并使其荧光亮度激活超过1600倍,结合态的亮度和量子产率均优于常用的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EGFP。

       该研究采用深度学习方法,解决了设计跨膜区时引起的核心结构及配体结合口袋结构扰动问题,实现了小分子结合跨膜蛋白的精确设计,为跨膜蛋白的从头设计提供了新范式。该方法使小分子结合跨膜蛋白的设计不再依赖天然蛋白骨架,且可针对任意小分子进行设计,为定制化功能的跨膜蛋白从头设计奠定了基础,如转运体蛋白及配体门控离子通道等。此外,可以沿用设计 tmFAP 的思路,进一步开发可遗传编码的生物探针。在膜蛋白穿膜区设计荧光化学探针结合位点,使其响应膜两侧的物理或化学信号。这种生物探针不仅具有膜蛋白可控表达的组织和位置特异性优势,还兼具化学探针的高灵敏度和高信噪比特性,在检测跨膜电压和 pH 梯度等方面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西湖大学博士生朱璟熠、梁明福、孙科为本文共同第一作者,西湖大学生命科学学院/西湖实验室研究员卢培龙为通讯作者


博士生朱璟熠(右一)、梁明福(左二)、孙科(左一)为本文共同第一作者,研究员卢培龙(右二)为通讯作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5-2-20 11:14:04 | 显示全部楼层
逸雪霁蓝 发表于 2025-2-20 11:00
Nature |西湖大学卢培龙团队从头设计跨膜荧光激活蛋白

       北京时间2025年2月20日,西湖大学未来产业 ...

这么说来,今年都是第4篇CNS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高楼迷

GMT+8, 2025-7-20 20:02 , Processed in 0.057779 second(s), 3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