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25-1-16 18:05:04
|
显示全部楼层
2025年点军区ZF工作报告
本帖最后由 linyuan_1991 于 2025-1-16 18:09 编辑
二、2025年工作思路和重点任务(节选)
实现上述目标,我们将重点抓好六个方面工作:
(一)凝心聚力抓项目,在稳定经济增长上奋力争先
抓项目就是抓发展,谋项目就是谋未来。新的一年,我们要人人争当项目专家,人人争当招商能手,千方百计争项目、争资金、争政策,全力推进项目建设提质增速!
一要全力以赴谋项目。持续加大“三争三促”力度,紧盯国家、省市政策投向和财政、金融支持方向,聚焦基础设施、产业发展、生态环保、民生短板等重点领域,谋划储备一批竞争力强、带动面广的优质项目。抢抓三峡水运新通道建设机遇,加快谋划氢能重卡、材料供应总部、劳务总包等项目。全年力争谋划推进50亿元以上项目3个,10亿元以上项目12个。成功争取各类项目资金20亿元。
二要精准招商引项目。持续深化“五个一”产业链招商模式,健全政策汇集库、闲置资产库、客商资源库和土地储备台账,提高招商针对性和实效性。聚焦“算力+应用方向”、低空经济、装备制造、商贸文旅等,打好“链主招”“三资招”“融合招”“场景招”“飞地招”组合拳,招引一批高成长性企业和重大产业项目,全面完成好市级下达的各项招商任务。
三要不遗余力推项目。持续开展投资项目绩效综合评价,做实目录库、储备库、实施库,提升“三库”转化率。积极融入三峡(坝区)统筹发展和安全综合试验区建设,加快推进十里红培训接待中心、三峡疏港铁路、江南成品油翻坝管道等重点项目建设。深化与宜昌新区共建园区试点工作,加快一批优质项目在园区落地。对全区亿元以上项目实行专班包保,实行重大项目建设闭环管理。力争亿元以上项目新开工45个,新入库24个,新竣工20个。
(二)齐心协力抓产业,在做强现代产业上奋力争先
产业兴则百业兴,产业强则经济强。新的一年,我们要坚定产业强区战略不动摇,以更高自觉、更大力度推动传统产业焕新、新兴产业壮大、未来产业培育,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
一要持续做强数字经济。深化供应链思维,围绕绿色算力产业主线,系统布局算力、算法、数据、应用全产业链条。开工建设点军算力枢纽中心,加快建设骋风而来宜昌超大规模智算中心、北斗产业园等算力基础设施建设。推动中科睿芯高通量算力项目投产达效。全力推进链接中心城市和“八大枢纽”“十大集群”直连高速网络建设。加速建设全市低空经济示范区、全省北斗规模化应用示范区和区域性数字影像基地。聚焦算力供应链平台应用,促进算力供应链与产业链融合发展,谋划打造AI宜居生态区。力争大数据及算力经济产值增长20%。
二要全力赋能工业提质。深度对接宜昌市“3+2”产业发展布局,抢抓“一区多园”改革机遇,加快推进点军工业园区基础设施提档升级。全力推进中南精密探索氢能装备产业,全力支持龙腾红旗智造电工装备产业园开工建设,全力促进惠科科技电子价签和COB显示屏扩产达效,全力确保威泰绿建绿色建材产业园建成投产,加快形成“氢能装备、电能装备、新型显示、绿色建材”四大优势产业,力争规上工业总产值达到70亿元。加快提升点军中小企业数字化水平,力争推动10家企业开展技术改造。
三要不断激发消费活力。分类打造环住宅小区、环产业园区、环大学城“三圈商业带”,加快推进URD、五龙、奥体等片区商圈建设,确保江南天街、文鼎广场、天浩文旅等项目建成营业,打造区域性消费中心。落实消费政策,聚焦汽车“换能”、家电“换智”、家居“焕新”,提升消费活力。加快“音乐+商贸”“演出+商贸”“体育+商贸”等融合业态发展,创新消费场景。顺应“国潮”新趋势,加快首发经济、银发经济、低空经济、谷子经济等新业态发展,培育壮大新型消费动能。
四要力促文旅出圈出彩。支持车溪、青龙峡、鸣翠谷景区提档升级,加快推进长江大保护城市文旅综合体、白云山旅游度假区、曹家畈康养文旅小镇等项目建设。全面推进农文旅融合发展,引导村民及市场主体拓展民宿、露营、餐饮等业态,着力实现“农房变客房,荒地变营地,田园变乐园”,全力打造城市微度假旅游目的地。持续开展“送戏下乡”“公益培训”等文化惠民活动。挖掘好王篆、关羽、姜诗等历史名人“IP”,加强文物保护和非遗传承,讲好点军故事,擦亮“长江艺术小镇”品牌。力争接待游客突破1200万人次,实现文旅综合收入72亿元以上。内外兼修抓城市,在提升城市品质上奋力争先人民城市人民建,建好城市为人民。新的一年,我们要打造好房子、好小区、好社区、好城区,努力让城市更宜居、更韧性、更智慧!
一要精细布局片区建设。高水平推进落实全域科教城规划,对接长江三峡风景名胜区湖北段总体规划编制工作,积极融入全市“双中心五组团”功能布局,有序推进奥体、卷桥河、五龙、紫阳、曹家畈等“五大片区”开发。开展巴王店片区城中村改造项目。加快完善综合立体交通网。全力服务城西高速、宜涪高铁、五龙三路延伸段、童家冲路等项目开工建设。
二要着力优化城市功能。加快推动城市和产业集中高质量发展,增强人口吸引力、要素集聚力和产业承载力。加快推进地下管网升级改造、易涝点整治、燃气管道更新改造,新建城市供水管网20公里,铺设燃气管网15公里,新增停车泊位200个以上,新增充电桩200个以上。健全综合执法和应急处突快速反应机制,提升城市综合治理系统化、精细化、智慧化水平。
三要加速推动人口集聚。加快科教城建设,全力服务三峡职院“创高升本”、三峡航空学院秋季开学招生、三峡大学科技学院、宜昌科谷技工学校高质量建设,加快推动武昌职业学院宜昌校区、江南科创中心项目落地。综合施策打好人口集中、人才集聚政策组合拳,吸引一批学子来点求学,吸引一批人才来点就业,吸引一批居民来点安居,圆满完成区委提出的“三年三个三万人”的目标任务。
四要稳步推进房产开发。贯彻落实《宜昌市城镇住房发展三年行动计划》,融通“人、房、地、钱”四要素,加快构建“多主体供给、多渠道保障、租购并举”的住房制度。积极培育新型房地产市场主体,推进五龙大道适老化地产、曹家畈康养文旅、鹭鸶冲地块学区房等地产项目开发建设。将符合资质的新开工房地产项目纳入融资“白名单”,全力拓展房地产企业融资渠道。持续做好房地产开发项目风险管控,推动房地产健康平稳发展。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