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21-7-28 18:26:32
|
显示全部楼层
铁腕治污丨美丽唐山意正浓
大气污染防治成效显著
唐山因煤而建、因钢而兴,重化产业结构在支撑全市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也导致了严重的污染问题。为此,市委、市**把大气污染综合治理作为“33458”工作部署“五件大事”之一,以铁的决心、铁的措施、铁的手腕强力推进生态环境保护工作落实。
五年来,我市坚持强化顶层设计高位推动,压紧压实工作责任链条,加强督导检查和考核奖惩制度,在全市范围开展生态环境深度整治攻坚行动。在各级各部门的共同努力下,钢铁、焦化、电力行业提前一年完成省达超低排放改造任务,首钢迁钢公司成为全国首家通过生态环境部全流程超低排放验收的钢铁企业。在全国地级市最先完成焦化企业超低排放改造,水泥行业污染物排放达到国内最优水平。出清“散乱污”企业7835家、腾出建设用地3.9万亩。累计完成7672台燃煤锅炉淘汰或清洁能源替换,35蒸吨及以下燃煤锅炉实现清零。重点用煤企业煤质抽检实现全覆盖。开展环保部重型柴油车排放污染监控试点建设,建成36套黑烟抓拍设备,在全市172家重点用车单位完成门禁视频监控系统建设,在全省率先建立“生态环境部门取证,公安部门处罚”机制,形成了“天地车人”一体化监控系统。
有付出就会有回报。2020年,我市PM2.5浓度49微克/立方米,比2016年下降31.9%,超额完成“十三五”和省达年度目标;优良天数249天、优良天数比例68%,比2016年增加31天。化学需氧量、氨氮、二氧化硫、氮氧化物4项主要污染物总量较2015年分别减排10%、11%、35%和23%,2019年提前完成氨氮、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减排任务,2020年完成化学需氧量减排任务。2021年5月、6月,全市空气质量改善明显,取得了2013年有监测数据以来单月最好成绩。
水环境质量全面改善
“过去的沙河,河面上随处可见密密麻麻的网箱,河水浑浊,河边淤泥堆积,如今却是碧波荡漾,再也不见当年的影子了!”亲眼见证沙河日新月异的变化,村民张先生有颇多感慨。
五年来,为持续改善全市河流水质,我市集中开展了“拆、清、治、管”专项行动,强化重点流域综合整治、严格水源地保护、加强工业生活污水治理、实施渤海综合治理等,水资源、水生态、水环境显著改善。投资5.78亿元,从源头上解决了引滦入津入唐水污染隐患问题。市监测考核断面增加到31条河流57个断面,实现主要河流跨县界监测全覆盖。完成县级以上和13个乡镇级及以下“千吨万人”集中式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划分,建立水源地监测监控体系,开展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环境保护专项行动,完成县级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内环境问题整改。2017年以来,新建成工业污水集中处理厂20座,新增污水处理能力32.5万吨/日。18个省级以上工业园区全部实现污水集中收集,并安装在线监测设施。1603个村庄完成生活污水治理,其余全部实现生活污水管控,排查农村黑臭水体71个全部完成整改。开展渤海地区入海排污口排查整治试点,实施4大项17小项渤海综合治理工程,建立湾长制组织体系,完成249处入海排污口全面整治。
在全面治理的基础上,我市水环境质量得到全面改善。9个国、省考核断面水质100%达标,达到或好于Ⅱ类水体比例77.8%,在全省率先消除劣Ⅴ类水体断面。25个县级以上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100%,省考4个地下水监测点位水质全部达到三类考核标准,自2018年以来近岸海域海水水质优良比例连续保持100%。2018年,在全省水污染防治工作考核中位居第一位。入海排污口排查整治作为全国试点,被生态环境部评为“长江、渤海入河(海)排污口排查专项工作表现突出单位”。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