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20-11-30 11:34:43
|
显示全部楼层
冬日里的雄安站正进行项目建设的最后冲刺,工地现场一片繁忙。在一群热血男儿中间,一位戴着墨镜的女工程师格外抢眼。身材纤瘦的她,举手投足间透着一派大将之风。
“一天一个样儿,两年了,就快‘长’好了!”吴亚东口中的雄安站就像自己的孩子一样。自从2018年12月进驻雄安站项目以来,吴亚东就把工地当成了家,只能偶尔在晚上开车两小时回北京的家里看看刚上高中的儿子,第二天一早再赶回来。
这是吴亚东多年来的生活常态。1996年,吴亚东毕业分配到了中铁建工集团北京分公司,第一份工作是内勤。呆了不到一个星期,她就主动提出要去工地。
“工程人就应该去施工现场,那才是我的战场。”经过20多年的一线历练,曾经那个每次攀爬脚手架都要吓出一身汗的19岁小姑娘,已成长为举世瞩目“千年大计”中的项目总工程师。
14米高的巨大水泥柱,简洁雅致的造型和独特的光滑表面散发出别样的魅力。在雄安站未来的候车大厅内,工程人员向北京日报客户端记者介绍,眼前一根根“又高又帅”的水泥柱,堪称雄安站建筑结构中最大的亮点。
“这叫清水混凝柱。”吴亚东说,通过对石子、沙子和水泥进行配比,清水混凝柱能够在保证强度的前提下出透出自然的光泽,浇筑而成后,柱子表面基本不再进行修饰。“像雄安站这样大规模应用清水混凝柱的工程不多见。这样做追求的是返璞归真的艺术效果,也是对国铁集团提出新型铁路站房要做到‘经济艺术’的尝试。”
清水混凝柱一次性浇筑成型,在平整度、光洁度、孔眼、线条等方面的要求都很高。为了让清水混凝柱的独特效果完美呈现,吴亚东带领团队对清水混凝柱的钢筋构造、混凝土配合比、模板体系、混凝土施工工艺等进行深入研究。“我们做了上百次试验,花了100多万元造了一个实体大小的模型,试过用色拉油、液压油做脱模剂,才有了现在的效果。” |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