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2012-5-19 20:02:46
|
显示全部楼层
南京将再造江北新城区 基础设施就投1200亿5月18日下午,南京市召开加快推进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建设(浦口、六合)现场会。省委常委、市委书记杨卫泽,市长季建业等市领导出席会议并为江北地区未来发展规划了一幅蓝图。六合区委书记李世贵、浦口区委书记成玉祥分别就推进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工作思路、存在问题、未来打算发言。
据了解,从2002年到2011年,江北两区经济总量年均增长16.8%,占全市比重由10.8%提高到18.5%;出口总额年均增长55.2%,占全市比重从1%提高到10.2%。浦口、六合两区的经济总量年均增速、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速,在全市13个区县中分别位居第一、第二位。
杨卫泽:江北成为苏南地区最具潜力的战略空间
杨卫泽在会上说,今年年底将确保长江四桥建成通车、2014年纬三路过江隧道建成通车。将大幅度提高轨道交通过江客流分担率,确保地铁3号线和10号线2014年建成开通,城轨S3线(与大胜关铁路桥并线过江)2015年建成开通,地铁4号线“十二五”末开工、“十三五”内建成。
他指出,拥有2400平方公里土地的江北,已经站在了一个前所未有的历史新起点,已经成为南京乃至整个苏南地区最具发展潜力的战略空间。
季建业:南京跨江发展已到发力之时
季建业在会上指出,前年,南京落实“一城三区”的战略,启动了浦口新城建设,现在面积达70多平方公里的浦口新城规划已经绘就、区域内基础设施建设正在加快推进,一批重大产业和功能性项目已经启动建设。同时,新一轮长三角规划更是为江北地区的新一轮发展带来了千载难逢的机遇。
“国家将南京定位为辐射中西部地区的长三角门户城市,南京要发挥辐射中西部作用,江北就是其中的重要战略支点。”季建业说。
【浦口全面打造浦口新城】
打造80平方公里浦口新城区
从发展空间角度看,近2400平方公里的江北地区是南京乃至整个苏南地区仅存的一块可供大规模开发的战略空间,现有的城镇建设用地只开发了70多平方公里,有极大的发展发展空间。据浦口区委书记成玉祥介绍,目前在在长江边上有80平方公里的处女地地块,浦口区将在这块地上打造新城。“相对城区的土地资源紧缺,我们这块地要画上最美的图画。”成玉祥告诉记者,这块地在珍珠南路以西,长江以北,老山以南,宁淮高速以东,是一块长方形地块。成玉祥透露,未来,这块地讲作为作为中央商务区,建设一座南京软件园,科技创业特别社区,以及高端的住宅 。
记者还了解到,江北新城区将实施国际化招标,请来国际设计大师进行规划设计。
卡内基梅陇大学在浦口建软件大学
《关于加快南京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向自主创新示范区转型提升的意见》中明确,将推进与南京理工大学共建大学科技园,与南京大学共建生物医药产业创新中心。加快推进东大、卡内基梅陇大学与高新区的三方合作。
“浦口最大的优势,在全市13个区县当中,首先是科教人才优势,在校师生超过了10万人。”成玉祥表示,之前浦口已经成功建设了一批科技园,未来还将进一步和浦口区内、市内甚至是全国、国外的大学建立合作。他透露说,目前,浦口区在卡耐基梅陇大学进行协商,邀请他们到浦口来建一所软件大学。
【六合 “全域城市化”总体布局】
全面对接“南京321计划” 努力打造“高级蓝领”
六合区委书记李世贵在会上表示,六合区每年将投入不低于1亿元专项资金引进高层次人才。到2015年,引进领创人才300名以上,培植科技创业家20名以上,集聚中央“千人计划”专家20名以上。集中力量建设紫金(化工园)、紫金(六合中山)科技创业特别社区,确保到2015年,特区内建成孵化器、加速器和中试用房180万平方米,在孵企业1000家以上,争当南京科创特区示范区。全面加强职业院校与大企业、高校科研院所的合作共建,推进职业教育实训基地和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基地建设,通过“工学结合、订单培养”等形式,实施实用人才培养“百千万”工程,到2015年,培养100名专业高级技术人才、1000名技师、10000名一线技术工人,努力打造更多的“高级蓝领”。
加快建设“一区三城”
李世贵透露,六合区将全力构建“1个主城区—3个新城—6个新市镇—100个新社区”的“全域城市化”总体布局。加快建设六合新区、沿江新城、龙袍新城、金牛湖新城“一区三城”,深入推进“公交村村通”。
确保每年新增就业15000人以上
李世贵告诉记者,今年六合区的其中一项工作重点将会是民生工程。他表示,六合区将确保每年新增就业15000人以上,转移农村劳动力10000人以上。确保到“十二五”末,农村合作经济组织覆盖全区80%的农户,对农民增收的贡献率达30%以上。同时,加快推进低0收入纯农户增收项目区建设,全面落实各项强农惠农富农政策,确保农民收入增幅高于城镇居民收入增幅。
【整体规划提升江北地区】
3年内开建两条城际铁路
会议上,季建业市长带来了一个好消息,前不久国家发改委已经正式批复江苏沿江城市群城际轨道交通网规划,明确了江北地区未来3年内将开工建设南京—和县、南京—天长两条城际铁路,8年内南京—仪征城际铁路将开工,这意味着南京都市圈放射状轨道交通网络布局将正式形成。
1200亿元改善江北基础交通
近年来,交通是限制江北地区发展的阻力之一,要增强江南江北互、缩小南北发展差距,交通等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先行迫在眉睫。据悉,1200亿元将投入江北地区重大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同时,未来江北还将通过几年的努力,构建“四三二一”的过江路网结构,即四桥(长江大桥、二桥、三桥、四桥)、三隧(纬七路隧道、纬三路隧道、江山大街隧道)、二地铁(3号线、10号线)、一轻轨(11号线)的交通体系,推动江南江北融合发展。
【江北重大基础设施建设】
1、加快长江纬三路隧道的建设进度,确保其2014年竣工;江山大街过江隧道正在规划之中。
2、要继续狠抓推进提升改造工程,确保施工质量,确保5年任务3年完成。据了解,长江干堤全长168公里,投资47亿元,去年已经完成近70公里。
3、要高起点规划、高水平建设总投资16个多亿的滁河流域,打造高标准的精品工程,把防洪能力提高到20——40年一遇的水平。
4、今年要确保建成绕越公路东北段,实现绕越公路的闭合。
5、加快建设长江四桥的步伐,确保四桥今年年底竣工通车。
6、加快推进全长约35公里,总投资约57亿的江北大道快速化改造工程,包括浦珠路在内,尽早为江北产业大格局的优化调整发挥作用。
7、“十二五”期间两区要完成389.4公里的干线公路,加快形成连接新城、新市镇便捷通达的镇街路网体系。
8、加快岸线长约6.3公里,面积约9.5平方公里的七坝港区物流基地建设进度,大力发展铁水联运。
9、结合江北轨道交通建设进度,加快规划建设泰冯路立体换乘中心。
10、要推进宁启铁路升级,确保其2013年年底建成通车。
11、按照“区区县县通轻轨”的要求,地铁3号线、10号线建设已全面展开,同时尽快启动轨道交通11号线(大桥北路——金牛湖段)建设,确保2014年建成通车。
12、争取尽早开工、尽早建成六合机场。现在已基本解决了前期的若干困难。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