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 航
楼主: ncpczb

[经济发展] 2400多年城市发展史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6-6-8 22:14:11 | 显示全部楼层
北宋时候的中心应该是大名府,毕竟是北宋的北京,政治军事地位绝对重要。


------------------


大名府是北宋的北京,同时期,辽的南京(又称燕京)是现在的北京。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6-8 22:17:36 | 显示全部楼层
辽国是契丹人建立的政权,共有五个都城:上京临潢府(今内蒙古巴林左旗南)、中京大定府(今内蒙古宁城西大名府)、东京辽阳府(今辽宁辽阳)、西京大同府(今山西大同)和南京析津府(今北京),合称“五京”,其中南京城规模最大。

按照《辽史·地理志》记载,南京城周长36里,城墙高3丈,宽1.5丈。城有8门:东为安东门、迎春门,南为丹凤门、开阳门,西为清晋门、显西门,北为通天门、拱辰门。其中有两条贯穿城市的大道:一条为东西向,联通了清晋门和安东门,它是广安门内、外大街的前身;另一条为南北向,联通了拱辰门和开阳门,大致相当于今天的闹市口大街南段、长椿街、牛街加上右安门内大街北段。当时,南京城有30万人,包括了汉、契丹、奚、渤海、女真等民族。城内划分了26个“坊”,各坊有围墙、坊门,门上有坊名,以此管理城内居民。

据《契丹国志》记载,南京城“大内壮丽,城北有市,陆海百货,聚于其中。僧居佛寺,冠于北方,锦绣组绮,精绝天下……水甘土厚,人多技艺”。好一派繁华景象!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6-9 09:27:14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从河北省会石家庄开车一路向北,穿过滹沱河古河道上的子龙大桥,正定南门城楼长乐门映入眼帘。南门瓮城、月城城垣正在复建之中,护城河已挖通蓄水。正定的城墙,除西北角一段完全消毁外,残垣基本相连,只是包砖大多已失,夯土墙上灌木丛生。据文献载,正定城墙一周为24华里,是已入列世界文化遗产目录的平遥城墙的两倍。正如梁思成在正定调查纪略》中感慨:“我因进城后几分钟内所得到的印象,才恍惚大物正定城之大,出乎意料之外。” 自古作为军事要冲的正定城,坐落于滹沱河北岸的华北平原之上,并无天堑可守,惟有扩大城垣面积,高筑城墙,同时留有大片田地耕种,每逢战争,人们在城内耕种收获,纵遭围困也不至闹饥荒,高大的城墙又能抵挡滹沱河水泛滥对城区的危害。正是出于此种考虑,,北朝晚期,北周灭北齐后,将正定城垣由河南岸迁至北岸,始修城墙。至晚唐,成德、卢龙、魏博三镇几乎脱离中央朝廷的控制,拥兵自重,,纵横割据。成德军遂以正定为中心将城垣扩大。藩镇割据最终导致大唐王朝气数耗尽,但从另一个角度来看,成德军控制下的正定在唐武宗举国灭佛运动中几乎没有受到影响,反而吸引大批高僧纷纷避难河北,如禅门大德从谂避居成德麾下赵州观音院,高僧义玄在正定创立临济宗,更对后世影响深远。日本高僧圆仁东渡大唐参学遭遇会昌法难,其《入唐求法巡礼记》记载了自赵州北上正定,经进香道至五台山的情形。这一时期,正定佛教香火兴盛,奠定了后世城内多寺院格局,敦煌第61窟五台山图壁画中至今可见五代时期的河北道镇州(今正定)以及在由正定至五台山进香道上的新罗送供使。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6-9 12:07:32 | 显示全部楼层
石家庄是正定的延续????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6-27 09:32:18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名人名城 多少大家巨擘“点赞”正定
燕赵晚报2016-06-27 06:42
  欧阳修、马可·波罗、罗贯中、鲁迅、梁思成、华罗庚、余秋雨等都曾为正定折服
  “余秋雨和正定沾亲带故吗?在网上随手一搜,发现他可真没帮这个历史名城少说好话。他说:‘正定的历史文化积淀,让我找到了中华文明最辉煌时期的图谱和证据’,他还说:‘一部千年文化史,千年佛教史在正定’……”这是一位外地网友正定游记的开头,起初他好奇余秋雨如此热情地为正定“背书”(造势)为哪般,亲身到正定旅游后他发现:余秋雨真没夸大其词。
  古城正定,位于石家庄市北15公里处,拥有2700多年的建制史,2200多年的建县史,1600多年的建城史,历史上曾与保定、北京并称为“北方三雄镇”,如今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正定还被称为“古建艺术宝库”,“佛教文化博物馆”,现有隋碑、唐代木构建筑、恢宏的宋代建筑群、等级品相极高的塔寺楼阁、完整的城垣形制及明代城墙等建筑遗存“九朝不断代”,素有“三山不见,九桥不流”、“九楼四塔八大寺,二十四座金牌坊”的美誉。
  这样一个正定,古今中外为之痴迷的又岂止一个余秋雨?在此晚报请出部分曾为正定点赞的中外名家,他们眼中的正定又有着怎样的魔力和魅力,让他们心甘情愿地或写诗或撰文或作画。
  古建之美
  点赞人:欧阳修、鲁迅、梁思成、林徽因、华罗庚、罗哲文、星云大师
  今天正定城池的格局呈“官帽”形,西北饱满,东南稍缺,取“天满西北,地缺东南”之意,据说可以保城内之人“为官长久,贵人多出”。如今的正定拥有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9处,在全国县级单位里数一数二。其中国内十大名寺之一隆兴寺海内闻名,开元寺钟楼是中国现存的唯一唐代钟楼,现存的四座千年国宝级佛塔全部建于唐代。开元寺须弥塔建于唐贞观十年,颇似西安的小雁塔;天宁寺凌霄塔建于唐懿宗咸通年间,其塔心柱式结构,国内现存实物仅此一例;造型最为奇特的还数建于唐贞观元年的广惠寺华塔,多称多宝塔,塔身周围交错雕塑着形态各异的菩萨、力士、象、狮等,四隅小塔环抱着主塔。此塔被梁思成先生称为“海内孤例”,是我国古建筑中绝无仅有的稀世珍宝……正定也由此被誉为“古建艺术宝库”。
  欧阳修38岁时曾在正定驻留几个月,留下的13首诗中就多次提及“潭园”。当时这位文学大家抱病赶到正定,是这里的山水园林润泽了他疲惫的身体和心灵。
  时间转到1923年7月3日,42岁的鲁迅在日记中记述跟二弟逛到摄影师山本赞七郎在王府井附近开的山本照相馆,“买云冈石窟写真十四枚,又正定木佛像写真三枚,共六元八角。”正定的老照片就是山本本人拍摄。鲁迅因为极爱其中一张便将其镶进相框,放在书桌上,并誉之为“东方美神”。这就是正定隆兴寺摩尼殿北壁上的倒坐观音,但其并非鲁迅说的木佛像而是泥塑五彩佛像。
  古建筑大师梁思成1933年4月和11月,以及1963年3月先后三次到正定,他所撰写的《正定调查纪略》记载了正定古建筑的历史状况,还绘制了大量的古建筑结构图,拍摄大量图片,为正定的文物保护留下了弥足珍贵的历史资料。1933年11月林徽因随先生梁思成来到正定,并分别在广惠寺华塔下、县文庙石狮旁和开元寺钟楼内大斗拱之上的木构梁架上留影。多年后林徽因这样解释古建吸引她的原因:“天然的材料经人的聪明建造,再受时间的洗礼,成美术与历史地理之和,使它不能不引起赏鉴者一种特殊的性灵的融会,神志的感触。”
  1952年春,数学家华罗庚与两名外国同行专程来正定考察开元寺钟楼,打算从几何力学的角度计算钟楼的受力结构和钟楼挂法之间的关系,未果。他感叹:“这个楼的木质结构,长短粗细,辐射方向差一点也不行。这样建起来,这大钟挂上去,结实得好像打上了一个非常奇妙的钉子。”
  1991年,文物专家罗哲文等到正定县文庙考察,其后他在专著《中国古塔》里不止一次提到正定,在提及广惠寺华塔时他写道:“整座塔的外表,原来均有彩画,想当年初建时,定是五彩缤纷,光彩夺目的,名为华塔,确是相符……此塔是华塔类型中造型最为特异,装饰最为富丽的一个。”
  2016年4月30日,“星云大师捐赠北齐佛首合璧入藏暨一笔字书法展”在河北博物院举行,台湾佛光山开山宗长星云大师现身石家庄,他在致辞中说,作为临济宗的第48代传人,他一直遗憾没能来河北亲眼看看正定的临济寺。我国佛教界有“天下禅宗出临济”之说。临济宗是我国佛教禅宗五大宗派中影响最深、流传最广、传承最久远的一家,其创始人义玄禅师不仅使临济寺成为临济宗的发祥地,还让正定成为驰名中外的临济宗的祖庭。为此星云大师说燕赵大地是中华文化的重要发祥地,他呼吁全世界的朋友来石家庄访问参观。
  市井繁华
  点赞人:马可·波罗、吕颐浩、陈孚、白朴
  今天我们知道,最早拍摄正定的是一些外国人,1901年法国侵略者头目巴饶拍的几张寺、塔照片,是目前所能找到最早的“正定旧影”。1907-1912年间,日本摄影家山本赞七郎也到正定一游,留下了17张古建筑照片。1934年,德国女摄影师赫达·莫里逊又来拍摄照片35幅,这些照片现保存在美国哈佛大学。而最早让世界认识了正定的则是意大利人马可·波罗,17岁开始游历世界的他见多识广,但正定让他深深着迷,在《马可·波罗游记》中他写道:“哈寒府(真定,今正定)是一‘贵城’。”
  正定自古繁华。敦煌莫高窟壁画中有幅《五台山图》,好比一幅巨大的山水画,它把自今正定到五台山至太原的山川、城镇、寺院、亭台塔阁以及人物一一描绘,从图中看当时的正定有高大城墙,城内有衙署、寺院方塔,城西有大悲阁,城外有护城河、滹沱河,行人如织。这是唐五代时期正定非常重要的资料。宋代学者吕颐浩在《燕魏杂记》中记载:“真定府城周围三十里,居民繁庶,佛宫禅刹掩映于花竹流水之间,世云塞北江南。”元代时正定曾极为繁盛,是可以与元大都北京相媲美的国际化大都市。
  “千里桑麻绿荫城,万家灯火管弦清”,这是元代诗人陈孚《真定怀古》中的诗句。如今人常说“择一城终老,遇一人白首”,元代时的正定就吸引了大批金、宋遗民迁居于此,其中不乏文学家元好问、元曲四大家之一的白朴、数学家李冶、教育家张德辉等一批名流。
  白朴祖籍山西河曲,幼年时因战乱跟家人失散,被父亲的好友元好问带到正定,50岁前他大部分时间都在正定度过——娶妻生子,并创作了《墙头马上》、《梧桐雨》等杰作。《梧桐雨》中的“洗儿会”、“七夕乞巧”、“爱情盟誓”、“信物定情”等民俗,《墙头马上》中以三月三上巳节为岁时节日背景的爱情故事等,谁能说不是来自他在正定的所见所闻所感所思?
  因为不愿在元朝出仕,中年后白朴到南方漫游,最终在南方病逝,有专家考证他去世后选择了归葬河北。晚年时白朴曾回过正定,一首《摸鱼儿》记述了他在正定城南异尘堂与好友相聚晚眺的情景:“熏风荡漾昆明锦,一片藕花无数。才欲语,香暗度,红尘不到苍烟渚。”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那个傍晚的白朴是否想到儿时奔波逃难、青年时执笔《墙头马上》、中年丧妻后游历江南,我们不得而知,我们知道的是这位始终自称“真定白仁甫”的杂剧大家一直把正定当做灵魂的故乡、精神的归依。
  人才辈出
  点赞人:罗贯中、陈寿等
  国人常说:山不在高,有仙则名。说白了,一个地方的魅力,最终还是由那里的人来决定。千年古城正定里的人又是怎样一种性格?
  正定籍作家康志刚曾在文章中提到,“正定古城的人们多喜欢听唱河北梆子,那高亢激昂的唱腔,也是正定人侠义豪爽性格的艺术化呈现。”千百年来,正定人见识过安宁富庶,也饱尝战火离乱。
  历史上正定发生过无数次战争,最为惨烈的一次,是常山太守颜杲卿(颜真卿的堂兄)率部反抗安禄山、史思明的叛乱。当时史思明把宝剑架在颜杲卿次子颜季明的脖子上,威逼颜杲卿投降并下令制止河北各郡县的抵抗,被颜杲卿拒绝,眼睁睁地看着儿子被杀。后来,颜杲卿及其家属又被押至洛阳,一家三十余口为国捐躯,洛阳百姓无不为之落泪,人们称赞颜杲卿为“常山英魂”。后来,颜杲卿的堂弟颜真卿满含热泪挥毫写下《祭侄文稿》,被后世称为“中国书法第二行书名帖”,与王羲之《兰亭序》齐名。
  “常山英魂”也从未在正定断绝。宋靖康年间,正定知府李邈招募民众千人抗击金兵,英勇奋战40余天,城被攻破李邈被俘,但他绝食不降,“谈笑赴市,至死不改”;1075年正定民众自发成立弓箭社,他们带着弓箭,一边劳动一边保卫家园;抗战时期,面对日本侵略者,正定儿女前赴后继,老电影《地道战》就取材于正定高平村,主人公高传宝的原型,就是烈士刘傻子。
  与刚烈勇毅的“常山英魂”相呼应的是宽厚淳朴、崇文尚礼的民风。正定作家贾大山的小说《林掌柜》中,“义和鞋庄”的店铺门台的柜台上,摆放着一把特制的小铡刀,只要顾客怀疑鞋的质量,林掌柜就将鞋铡成两截让他看。林掌柜并非作家杜撰而是实有其人。
  就是这样一种地理人文,正定能孕育出大批名人自然是情理之中。南越王赵佗、三国名将赵云、金代神医李杲、明朝阁老梁梦龙、清代大学士梁清标、民国总理王士珍等自不必说。还有那位“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北宋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范仲淹也生于正定。
  美食诱惑
  点赞人:崔永元
  一项爱说实话的名嘴崔永元在《实话》一书中写道:“在河北正定有一个作坊生产马家鸡,我差不多全国各地的烧鸡都吃过,但是这个马家鸡虽没有多大的名气,如果以我的口味为准的话,它是中国最好的。”
  在正定人的记忆中,在各地游客的游记里,正定美食数不胜数。正定籍作家康志刚的文章看得不少人直流口水,“正定小吃有‘三大宝’:扒糕、粉浆、豆腐脑。此外,还有糖麻花、蜜麻叶、豆花糕,还有鸡丁、崩肝、肘花等等。但影响最大的,当数马家老鸡、牛家豆腐脑、王家烧麦、胖子肚丝‘四大宝’。”他还说:“老正定人,谁不会做几个拿手好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6-29 00:44:50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燕赵都市报对石家庄历史颠覆传统认知的报道
2016-06-01 09:27阅读:68
燕赵都市报对石家庄历史颠覆传统认知的报道
2016年5月31日《燕赵都市报》10版 发记者李春炜采写的报道《 石家庄,岂止火车拉来?》,就《石家庄市历史文化陈列》展的反响,作了颠覆传统认知的报道,从石家庄城市历史不是火车拉来、为什么人们缺乏认知、如何让城市历史“活”起来,几个方面做了分析报道。
报道中,涉及到了我。那是5月27日,接受《燕赵都市报》记者李春炜电话采访,就石家庄市博物馆正在进行的《石家庄市历史文化陈列》展,观众观后对石家庄历史的认识,谈自己的看法,强调了对石家庄城市历史要准确定位,石家庄的城市历史绝不是“火车拉来”的百年史,要从东垣(真定)算起,从东垣(真定)到正定,再到石家庄,是这一区域一脉相承的中心城市。报道基本采纳了我的看法。
石家庄,岂止火车拉来?
《燕赵都市报》(2016年5月31日) 10版
本报记者/文 田明/图

X
“石家庄是火车拉来的城市。”这句话想必很多人都不陌生,给人的感觉往往是历史比较短。而不少老石家庄人在参观了石家庄市博物馆正在进行的《石家庄市历史文化陈列》后被“颠覆”了认知,在留言簿上写下这样的话:“原来石家庄还有这么悠久的历史”“原来石家庄文化底蕴还这么深厚”……
一个颠覆传统认知的展览
“总有人说,石家庄是火车拉来的城市,历史短、文化积淀匮乏。但如果大家走进展厅来看看这个展览,这样的认知一定会被颠覆。”说这话的是石家庄市博物馆馆长王谏,而让他如此自 信的,是他们精心准备了两年之久的《石家庄市历史文化陈列》展览。
目前,在石家庄市博物馆三楼展厅,《石家庄市历史文化陈列》正在展览中。展览包括“史前文化 绵远流长”“先商之始 邦畿之地”“诸侯称雄 中山崛起”“秦汉郡国 常山之富”“门阀士族 佛教兴起”“隋唐风韵 佛教发展”“宋金风云 佛教圣地”“京畿重地 人杰地灵”八个部分。
在这里展出的,既有石家庄自有人类活动到清末30多万年间的历史“实物”:器皿、刻本、陶俑等各个历史时期的116件代表性文物,也有用图片、模型或场景复原等形式展示的石家庄先人创造的诸多世界之最:藁城台西遗址出土的用于切割痈疮的砭镰,是目前世界上已知的最古老的手术器械;赵州安济桥是世界公认的大型敞肩式石拱桥的鼻祖;元代数学家李冶著的《测圆海镜》《益古演段》,总结完善了天元术,使其成为我国独特的半符号代数,比欧洲代数的产生早300年……
“这个展览回顾了我们30万年以来的文明史,在这里生活的祖祖辈辈创造过什么样的文化、有哪些风云人物等等。”王谏说,石家庄市博物馆为举办《石家庄市历史文化陈列》准备了近两年,珍品多、覆盖全是展览的大亮点。
“除精心遴选的馆藏文物外,还向省文物单位和市辖区县借调了一批有代表性的文物。”王谏说,如商代的“亚伐”饕餮夔龙纹提梁卣、西汉的折腹银盆等一级文物,隋代的青釉浅浮雕凤鸟葡萄纹双系扁壶等更是堪称“镇馆之宝”。还有部分珍宝以图片和模型的形式出现,譬如石家庄境内的碑刻艺术非常丰富,此次陈列中展出白石神君碑、祀三公山碑等几幅汉代碑拓图片,其中白石神君碑等已被列入中国古代传世百种名碑,而隋朝的龙藏寺碑,现存于隆兴寺大悲阁东侧,为历代金石家所重视,被称为“楷书之祖”。
看过展览,不少老石家庄人的确被先人所创造的历史文化“震撼”。年过七旬的毕大爷说,他这是第二次来参观了,第一次自己来的,第二次是带着老伴再来看看。“以前总认为石家庄就是一座年轻的城市。看过展览后,很惊喜。这里出过好多名人,还有很多世界之最。所以,我想把这样的惊喜带给老伴。”
在石家庄市博物馆的留言簿上,更多的石家庄市民表达着“惊叹”:“看了以后感觉到石家庄是历史名城、文化古城,历史名人多!”“原来石家庄还有这么悠久的历史!”“原来石家庄文化底蕴还这么深厚!”……
不仅是火车拉来的城市
对于历时近两年时间,克服诸多困难,最终将《石家庄市历史文化陈列》呈现在市民面前,石家庄市博物馆馆长王谏表示,目的就是“想让一方百姓有机会了解家乡,从而热爱家乡。”
“都说石家庄是一座火车拉来的城市,其实这是不全面的。”王谏说,无论是浩如烟海的文献记载,还是辉煌璀璨的大量文物,都能体现出石家庄这块土地上有着灿烂的历史文化。
对此,石家庄市政协原副秘书长、石家庄历史文化研究会副会长栗永表示认同。“从石家庄城市发展的历史事实来考察,‘火车拉来的城市’说法并不全面,没有反映石家庄城市发展的整个历史面貌。”栗永说,这块土地从旧石器时代就成为我们先祖的栖居地,成为北方最早开发的地域之一,滹沱河中游的重要支流绵河畔井陉东元村发现了30万年前的人类文化遗址,是目前为止发现的最早的石家庄历史源头。而早在六七千年前,这里就开始了农业文明的萌芽。
栗永表示,一系列的文化遗址表明,滹沱河流域从商周开始就出现了城市群。“滹沱河流域丰富的生活资源,使人口大量繁衍聚集成为可能,从而为城市的产生提供了前提条件。”他说,其中,东垣(真定)故城遗址位于现今石家庄市区滹沱河南岸的东古城、南高营一带,北隔石太高速公路与滹沱河相望,距今已有2400多年历史。
“凝聚着人类文明成果的结晶——城市,像一颗颗珍珠,星罗棋布地洒落在石家庄域内滹沱河的淤积和冲积平原上,使这里成为中国古代城垣密集的区域之一。特别是中心城市起源早,中心城市东垣(真定)、真定(正定),从秦汉时期起,作为县、郡、州、国、路、府治所,一直传承延续到近代,为现代化中心城市石家庄的崛起奠定了基础。”他说,一部城市发展史表明,滹沱河流域石家庄地区的基础因素决定了该区域必然会产生中心城市。虽然该中心城市的名称、城治几经变迁,但石家庄区域的城市化过程经历了三个阶段——东垣(真定)阶段、真定-正定阶段、石家庄阶段。从东垣(真定)到正定,再到石家庄,是这一区域一脉相承的中心城市。这一点,不仅是石家庄市的历史文化学者的共同认识,也得到了省内外文物、城建专家的认可。
为何那么多人不知道?
石家庄是一个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的地方,这一观点既然在学术界已被广泛认同,为何还有不少市民仍“自卑”地认为石家庄是座“年轻的城市”,缺文化、少历史呢?
栗永认为,这是因为在一个时期内,我们太过于津津乐道“天下第一庄”、“火车拉来的城市”,有意无意地忽略了石家庄成为现代化城市的其他重要因素,舍弃了石家庄市的前身,无形中割裂了石家庄城市的历史传承关系,把石家庄城市的发展历史孤立起来,把石家庄“市”史卡在一个狭小的时间范畴内。
“狭隘的‘时空’观在无形中限制了构建文化支撑力的视野,将石家庄城市发展进程中凝结的深厚历史文化排除在外,让石家庄‘英雄气短’,这是十分遗憾的。”栗永不无痛惜地说,“我们脚下这块热土,不缺历史,不缺文化。相比较,缺乏的是发现的智慧,也许还有传承的责任。”
提起许多市民观展后深感“震撼”,石家庄市社会科学院研究员梁勇既欣慰又痛心。欣慰的是,有更多市民了解了石家庄的历史;痛心的是,这样一个被学术界公认的“老话题”还有很多市民并不知道。究其原因,梁勇认为,老百姓对历史的不了解,追根究底是因为城市建设和规划中缺少对“地方文化本底”的敬畏和文化遗产保护意识,城市中缺乏“文化标签”。“市民在城市中见不到‘历史标记’,仅靠从博物馆、书中、媒体宣传中了解石家庄的历史,既不够鲜活,也不够印象深刻。”
让历史在城市中“活”起来
“不能光把历史挂在墙上、藏在博物馆里,要把历史标识彰显出来,让历史在城市中‘活’起来。”梁勇表示,石家庄拥有一片文化厚重、底蕴深厚的文化沃土,在城市规划建设中必须深入研究文化基底,把城市规划和项目建设与历史文化很好地整合,让城市规划充满文化的光辉。
梁勇认为,鉴于石家庄市区保留的历史文化遗存很少,在城市建设中,应该规划建设具有标志性意义的文化设施和文化符号。他建议,大量的公共园林和城市绿地,不仅应该成为改善城市环境,优化城市生态的公共资源,也应该成为传承文化、彰显城市形象、提升城市文化品位的公共资源。
“比如可以借鉴以赵佗先人墓为依托创建赵佗公园的成功模式,创建纪念历史人物的主题公园。”他举例说,打造类似赵佗公园式的地标性的文化名片,既能为城市留下历史文化的根脉,也能体现城市历史的文化底蕴。
石家庄市博物馆馆长的王谏认为,仅有“等在这里”的固定展览是远远不够的,“我们做了一个巡展,类似于文化大篷车,其实就是便携式历史陈列展,去年一直在校园巡展。今年以来,已走进了省会多个社区、企业。”他说,把展览送到市民身边去,也是为了让更多的人走近历史、了解家乡。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7-3 10:21:42 | 显示全部楼层
石家庄:“开国第一城”
发布时间:2016-07-02 16:46  来源:河北新闻网  点击: 3125
     【不忘初心·追寻党史上的河北第一】
    燕赵都市报记者宗苗淼 文/图
    在石家庄这片土地上,红色的基因已融入血脉。
    石家庄,“开国第一城”。这里被视为“新中国的试验田”,不仅仅因为是全国解放的第一座大城市,还因为中央人民政府的前身——华北人民政府在这里成立,新中国的金融、新闻等多项事业也从这里起步。
    1
    “夺取大城市之创例”
    形似枪杆利剑的解放石家庄纪念碑,刚毅地矗立在百年大石桥之南,至今,它仍是石家庄的“第一地标”。主碑正面镌刻着朱德总司令《攻克石门》一诗。
    1947年11月6日战幕拉开,按照朱德“勇敢加技术”的要求,发扬了军事民主、发动了士兵群众,晋察冀大军仅用六天六夜,就把国民党号称“坐守三年没问题”的石门给攻克了。
    解放石家庄次日,朱德发来嘉奖电,称解放石门,“这是很大的胜利,也是夺取大城市之创例”。
    在解放战争战略反攻的形势图上,第一个插上红旗的大城市就是石家庄。
    解放石家庄后,正太、平汉、石德铁路线交通枢纽掌握在手,晋察冀和晋冀鲁豫两大解放区连成一片,为党中央在西柏坡提供了交通、安全、供给保障,也为中共中央立足华北指挥全国战局创造了条件。
    2
    《人民日报》在平山创刊
    在石家庄平山里庄的《人民日报》印刷厂旧址、第一任社长张磐石的老屋里,那青的砖、灰的瓦和吱呀呀的老方桌,记录了报社初创时的艰辛。
    “1996年时,平山遭遇大洪水,老乡们一心想着把《人民日报》的老院子抢救出来,甚至把救自家屋子放在了后面。”中国党史学会文化建设委员会常务理事王律说,就是党和人民的这种深情厚谊,留住了中国新闻珍贵的记忆。
    1948年6月15日,华北《人民日报》在平山里庄村创刊,实际上起着中共中央机关报的作用。
    3
    中央人民政府从这里走来
    为适应当时解放战争形势需要,中共中央决定召开华北临时人民代表大会,成立华北人民政府。重要目的之一,就是为建立新中国探索积累管理及建设经验,为新中国政权建设奠定基础。
    翻开1948年8月份的老报纸,包括《人民日报》在内的各大解放区报都刊登过一则“华北临时人民代表大会在华北某地举行”的重要消息。而当时这个保密地点,就在石家庄人民礼堂。如今,华北人民政府成立大会会址纪念馆设在石家庄民间工艺博物馆。据党史记载,后经选举,依法当选为华北人民政府主席的董必武,在大会开幕时称,这次人民政府人民选的大会“将成为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前奏和雏形”。
    随着战势发展,建立全国性政权很快成为现实。1949年3月,华北人民政府随党中央“进京赶考”,随后,中央人民政府各部委在华北人民政府的基础上迅速成立起来,最终完成了新中国的建国大业。
    4
    人民银行在石家庄创建
    华北人民政府成立后,在政权建设、发展经济等方面实施了一系列措施。1948年12月,华北银行、北海银行、西北农民银行合并为“中国人民银行”,这也为新中国统一财政、恢复发展经济积累了重要经验。
    石家庄市中华北大街55号,热闹商圈的边缘,隐藏着一座声名赫赫的“小灰楼”,它亲历了这段历史。前厅内的大型铜制台历,将时间永远定格在1948年12月1日,这一天,中国人民银行成立了,人民币正式开始发行。
    首批人民币印出后,被立即送往西柏坡,由董必武面呈毛泽东审阅。毛泽东望着崭新的人民币高兴地说:“人民有了自己的武装,有了自己的政权,现在又有了自己的银行和货币,这才真正是人民当家做主啊!”
    史迹
    西柏坡:
    1948年5月,党中央进驻平山西柏坡,在这里召开了全国土地会议、指挥了三大战役、召开了七届二中全会,被誉为新中国的摇篮。华北烈士陵园:
    1948年朱德总司令视察石家庄,指示建立烈士陵园,这里安葬着国际主义战士白求恩、抗日民族英雄马本斋等。毛泽东为华北烈士陵园亲笔题词“为国牺牲,永垂不朽”。
    华北大学:
    1948年8月24日,华北大学在正定成立,吴玉章任校长,成为解放区最高学府和培养建国英才的摇篮。
    大众美术社:
    1948年秋,“大众美术社”在石家庄成立,创作印发的革命新年画风行全国,影响极大。
    华北电影队:
    1948年夏,华北电影队在石家庄西南兵营建起第一座红色电影制片厂,完成了第一部有声战争纪录片,拍摄了西柏坡七届二中全会和进京赶考的珍贵影像资料。
    记者手记
    红色城市
    26日,上午,华北人民政府成立大会会址纪念馆门口,三位来自北京的“60后”拍下照片留念。
    黄女士说,她们来到石家庄,还游览了正定大佛寺、红色景区西柏坡、沕沕水。“石家庄这座城市,不简单!希望下次再来,能把这里的红色景点都看全。”
    “沕沕水这座红色发电站作为历史的遗存,连同周围的自然生态环境,已成为河北省红色旅游的一个重要景点。”在沕沕水景区工作9年的导游韩建肖对记者说,她接待的游客多数都是奔着被誉为“边区创举”的“解放区第一座水电站”而来,这些学生、党员、职工或者家庭来自全国各地。仅去年一年,前来游览、学习的就有84万人次。
    正如那位北京游客所说,石家庄这座城市,不简单。而如今,能让人们触摸那段历史,并以史为鉴的,已不仅仅限于课本与教学,更多的红色文化正在转化成旅游资源,通过更接地气的方式传播给更多的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7-18 21:14:44 | 显示全部楼层
“千里桑麻绿荫城,万家灯火管弦清”,这是元代诗人陈孚在《真定怀古》诗中描写到的真定城的繁华和经济富庶的“大都会”景象,也印证了当时流传的“花花真定府,锦绣太原城”的民谚所言不虚。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7-18 21:16:16 | 显示全部楼层
真定城,是元代早期北方元曲和元杂剧创作的主要城市,仅次于元大都(今北京)的戏剧活动中心,元初文化之重镇。
       蒙元之初,真定被蒙元打造成向南用兵的重要基地。“盖国朝与宋约同灭金,蔡城既破,遂以土地归宋,人民则国朝尽迁于此”(元.纳新《河朔访古记》),真定人口回升,经济很快复苏,成为北方重要商埠,是大都之外一处重要的经济、政治、文化中心,为元曲、杂剧等文学艺术的发展繁荣提供了物质条件。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7-18 21:16:31 | 显示全部楼层
阳和楼还是一座具有着里程碑意义的历史文化和景观名楼。阳和楼在真定城景观中的有着突出地位,它“横跨子午之逵,尤超阛阓之表。每登于斯,南瞰滹水,北瞻恒岳,右挹太行之晴岚,左观沧海之旭日,飘然若出尘世,御天风于九霄之上”(元代真定人杨俊民《重修阳和楼记》)。就是这样一座让人凭栏望远心旷神怡的高台楼阁,在所有登斯楼者的诗文中尽显襟怀浩荡,浪漫豪情。不但如此,有着“镇府巨观”之称的阳和楼,还为元曲和元杂剧在真定的创生与发展集聚了一批成绩卓著作者。元曲和元杂剧兴盛时期的前期56名著名作者中,真定就有包括白朴、尚忠贤、李文蔚等在内的7人成绩显著。当时,真定名家云集、佳作频出,成为元代早期仅次于大都的戏剧活动中心。这些作者时常集聚在阳和楼上,诗酒唱和,研讨作品,相互激励,从而创作出了一大批如《墙头马上》、《燕青博鱼》等名动北国、脍炙人口的经典力作。
宋金元时期,真定城是一座“府城周围三十里,居民繁庶,佛宫禅刹,掩映于花竹流水之间,世云‘塞北江南’”(宋.吕颐浩《燕魏杂记》)的水乡之城。城内多水,而阳和楼所处于的位置是城内最高的地带,又是南北大道出入真定城的必经之路,居民和商贾相对集中。加之宋元联盟灭金后,元朝将蔡州和汴梁、郑州的居民迁居于此,自然也就有了“左右挟二瓦市,优肆娼门,酒垆茶灶,豪商大贾,并集于此”‘故都之遗风’的繁华景象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7-18 21:16:52 | 显示全部楼层
元代的真定城有一处宏壮华丽、金碧辉煌堪比宫掖的道观建筑,名叫玉华宫,它是供奉元世祖忽必烈之父睿宗仁圣景襄皇帝(托雷)和母亲显懿庄圣皇后御容(唆鲁禾帖尼)的孝思殿,享祀规格非常高。
元代学者纳新(一名纳贤、迺贤)在他的《河朔访古记》中对真定城内的玉华宫所处位置、建筑规模、享祀规格、沿袭制度有着详细的记述
玉华宫,在真定路城中,衙城之北,潭园之东,是为睿宗仁圣景襄皇帝之神御殿奉安御容者也。外为红绰楔垣墙,四周槐柳森列,重门棨戟,广殿修庑,金碧辉映,宏壮华丽,拟于宫掖。
从这些史料记载中我们知道,每年玉华宫的祭祀典礼庄严隆重,显示出真定城在元代时期的政治地位和所受到的皇家之重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10-17 18:49:27 | 显示全部楼层
唐宣宗大中八年(854 年),临济宗创始人义玄(受戒于黄檗希运禅师,行司后来到临济寺作住持。义玄禅师以"三玄、三要、四料简、四宾主、四喝八棒"等设施,接引徒众,门风峭峻,归者云众,遂成一宗,因临济寺位于河北镇州城东南隅,临滹沱河侧,因之遂得临济之名,即佛教禅宗五家之一临济宗。正定临济寺是临济宗的祖庭。














唐咸通八年(867年)四月十日,义玄禅师圆寂。遗体火化后,其弟子将舍利分建二塔藏之,一塔建于河北大名(已毁);一塔建于河北正定城内临济寺。唐懿宗赐谥"惠照禅师",赐此塔为"澄灵塔"。义玄禅师的语录被编为《镇州临济慧照禅师语录》。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10-17 21:01:56 | 显示全部楼层
华北中心城市,这个貌似说的太过了——北京也属于华北。
从地形上看邯郸、邢台、正定、保定都处于太行山东侧山脚下,在冷兵器时代这是一条极其重要的交通要道,尤其是军事价值毋庸置疑——这是北京控制中原的必经之路,成为重镇是必然的。也仅此而已,因为连年的征战,军事意义大于其他,所以这里没有形成一个特别稳定的中心,现在过多的鼓吹正定城更多的是一种无聊的慰藉罢了。

前面仁兄yeshenchen 提到了从魏晋南北朝以来这里的中心城市。宋朝的时候由于北境的大辽 金存在时,这里正是真定府,一个在太行山麓为了守卫南部疆土设置的重要屏障。
明朝燕王朱棣迁都北京以后,太行山前的这些城市的军事职能有所下降,明长城以及长城外边的大同、宣府(张家口)等城镇的军事价值急剧上升,雁门关、紫荆关、倒马关等著名的关隘我们耳熟能详。
可以说明清时期,这一带的城镇都开始渐渐走向了衰落。但是也有例外,保定实际上是在这个时期发展起来的。其原因在于:1、保定-涞源-大同 在这一条太行飞狐陉通道在这个时期是一条极其重要的商道,借助保定与白洋淀-天津水运通道,边塞的贸易商品由此进入中国腹地以及北京。2、清朝以来直隶省会迁到保定府且直隶总督为总督之首 早就了保定的辉煌。
历史的脚步不断向前,冷兵器时代的军事重镇被现代军事完全抹去,只留下些许痕迹;曾经辉煌的镖局商号被现代文明替代,石家庄的崛起根本原因就在于此。所以没必要有过多的历史情结,翻翻历史,一个个城镇的宿命不就是在这轮回般的历史中起起伏伏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10-17 22:23:11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上的哥们我们在说历史,你这是来了一通什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10-17 22:35:15 | 显示全部楼层
frrass 发表于 2016-10-17 21:01
华北中心城市,这个貌似说的太过了——北京也属于华北。
从地形上看邯郸、邢台、正定、保定都处于太行山东 ...

明天列出你论点站不住角的文献与分析 今天没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

GMT+8, 2024-9-22 19:25 , Processed in 0.082509 second(s), 2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