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 航
楼主: c75665

[经济发展] 京津冀协同发展主题(2014—2016)

   关闭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5-1-19 17:59:04 | 显示全部楼层
新华网天津1月19日电(记者张晨霖)1月19日,第一趟京津冀海铁联合运输集装箱班列从天津新港开行。此趟列车从天津新港发往石家庄南站,实现海运与铁路运输、公路与铁路运输、运输价格与市场的有效联接。这是继2014年开出京津冀货物快运列车之后,又一服务京津冀一体化的“提速”举措。据了解,该集装箱班列初期采取循环隔日开行制,在天津新港至石家庄南站之间往返运行。铁路部门表示,将根据货源情况,由隔日开行逐步增加至每日开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1-19 18:12:05 | 显示全部楼层
http://finance.ifeng.com/a/20150119/13441660_0.shtml

京津冀协同发展蓝图:北京是世界的北京

2015年01月19日 17:03
来源:《财经》杂志  作者:刘彦

在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梦想蓝图与差异巨大的现实之间,有诸多障碍需要跨越

京津冀协同发展:愿景与现实

□ 本刊记者刘彦/文

北京、天津、河北这三个省市,随着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的实施,越来越紧密地绑在了一起。看上去,一个世界级的首都经济圈和创新圈、生态圈计划,将逐步梦圆。但在现实与未来理想之间,距离仍然遥远。现实层面,在“京津冀协同发展”这一战略实施的过程中,交通、生态环保和产业转移将率先在2015年破题。

2014年12月26日,京津冀协同发展工作推进会议在北京召开。会议指出,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顶层设计已经取得阶段性成果。

国务院副总理、京津冀协同发展领导小组组长张高丽在会上强调,加快推动交通一体化、生态环保、产业转移三个重点领域率先突破,抓紧确定2015年重点工作清单。这也意味着,过去在规划、设计和讨论阶段的三省市协同发展,已经渐渐落到现实层面。

即便是即将落地的战略,在诸多层面虽有共识,其理想的视域,仍远非目前看到的现实。

即在这次三地协同发展推进会召开的一个月前,《财经》杂志主办的“《财经》年会2015:预测与战略”上,一场在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发展战略和区域研究部部长李善同、北京大学区域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杨开忠、天津泰达投资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申小林和北京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总规划师杜立群之间展开的对话,就在这现实与理想的夹缝间,跳跃进行。

理想:以首都为核心的世界级城市群

在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的最高理想层面,北京不再是中国的北京,而是代表了中国大国地位崛起和经济整体能力上升标志的、世界的北京。京津冀成为一体,成为世界的创新之都、生态之都,更成为以北京为核心的城市群。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发展战略和区域研究部部长李善同和北京大学区域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杨开忠,都分别很清晰地表达了这一主张。

李善同最认可“首都为核心的世界级城市群”概念。他认为这样比首都圈更好,因为这一概念特别强调北京的世界级影响力。中国在世界上已经成为第二大经济体,超过美国可能在2030年之前发生。在这种情况下,北京已经成为各种流,比如说信息流、技术流、人才流动、物的流动的核心。这个核心既是中国的,也在世界上起着很重要的作用。从这个角度讲,北京、天津、河北,从产业上讲有很多互补的地方,而且垂直分工和水平分工都存在。因此,这一概念“把中国今后在世界上的地位也说进去了”,更能反映现在中国的国家地位和地方定位。

京津冀协同发展,或者一体化发展,在国家战略里面到底怎么定位?杨开忠认为:(1)这个区域应该与国家崛起相适应,建设成为世界一流的首都圈;(2)这个区域应该打造成为我们国家区域协调发展的集合。具体来说,就是平衡南北方,带动北方地区发展,平衡南北方的一个集合;(3)把这个区域建设成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创新中心区;(4)把这个区域打造成为国家区域治理现代化的首善区。区域治理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里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还可以从生态文明方向上有一个定位。

杨开忠强调,创新是习近平总书记去年提出的概念,也是中国经济未来增长的一个重要概念,要在这一框架下认识京津冀一体化和协同发展。

杨开忠说,习近平总书记2014年2月26号在北京考察时候强调,要实现京津冀协同发展和创新驱动,把创新驱动放在了非常重要的位置。“因为这个地区是我们国家创新人才、创新资源、创新能力最强的,特别是在知识的创新能力方面是最强的。所以,这次顶层设计,怎么千方百计地在创新驱动或者创新体系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是非常重要的。所以,我前面讲了这个区域的定位,应该成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国家创新中心区。没有这样一个创新的体制机制的大突破,是没法达到的。”

北京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总规划师杜立群则强调了共识和顶层设计的重要。他认为需要在四个方面齐头并进:一是加强顶层设计。二是三地之间,包括中央在内,要凝聚一个这个地区发展的共识。必须把这个地区共同的利益凝聚起来,形成共同参与。京津冀协同发展,整体应该形成一个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城市群,更多参与国际竞争。凝聚此一共识非常重要。三是目前面临的迫切问题是生态环境问题。在发展过程当中,要以生态优先作为整个地区发展的前提。四是加强整个制度的设计。五是京津冀地区非常广阔,周围之间的边界交叉也比较复杂,应该要突出重点。应该在一些重点的地区和重点的领域进行突破,把政策的集成用好。

李善同认为,京津冀的协同发展不是过去理解的简单的一体化。一体化是协同发展的内容和目标。而要实现协同发展,就必须得先实现几个一体化:比如机制和政策协调的一体化,基础设施的一体化,要素和产品市场的一体化,包括生态环境的一体化。

而杨开忠更强调在达到这一理想目标时的几个要素。他说,一体化最主要推进五个共同:一是要有共同的区域核心价值。现在地区差异很大,共识要取得也很难,如果没有一定的共识和区域共同的核心价值理念,“我们要成为一个圈子的人就难了”。二是要有共同的区域制度。包括区域的社会制度,共同的区域政府执政方式,共同的区域市场制度。三是共同的区域基础设施。四是共同的区域的公共服务,尤其是基本的公共服务要均等化。

理想固然高远,但现实层面,实施起来则面临重重障碍,首先的一个问题,就是城市群之间的不配套。

李善同说,长三角城市群的基础是经济高度发达的城市和县的一体化发展,而北京的条件就差得太远了。上海周围有19个国家级别的百强县,但出去北京以后是什么呢,是20个国家贫困区。“这种断崖式的落差,跟长三角、珠三角都很不一样。但这并不是北京的原因,这是中国历史上的原因。”

除了北京和周边的经济差距比较大以外,作为城市群来讲,跟长三角也很不一样。长三角是“无缝连接”。但是从北京往外走,特别是河北,就是一大片农村。所以,各种城市的基础设施和交通,经济发展都搭配不如长三角那么好。

杨开忠则坦率地说,“这个地区面临着一个非常大的问题,一个区三个世界。”一个区是京津冀这个区,北京、天津、河北唐山,人均GDP已经超过了国家或地区的门槛的水平。但北京周边有19个国家级贫困县。如果考虑到河北省,省级贫困县的数量是将近70个。“第三世界”在河北,河北的落后是北京拥堵的一个重要的原因。北京中心城区三甲以上的医院,22%的病人来自于河北。“假如河北发达一点,北京是不是就没有那么大的压力?所以,让河北发展得更快是非常重要的。”

李善同说,更具体来说,京津冀发展中要特别重视石家庄作为一个落后省会城市的发展带头作用。“石家庄的发展,作为一个省会城市对整个省的带动力是不太够的。所以,要想把整个京津冀地区搞好,石家庄这个城市需要进一步发展。作为一个城市集群来讲,河北省,特别是石家庄,怎么提升它的功能,对河北省的发展非常重要。”他说。

现实:协同与分殊、政府与市场

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战略,去年开始成型。

2014年2月26日,在习近平总书记的“总动员令”下,京津冀协同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2014年8月6日,京津两市签署了五份合作协议和1份备忘录。其中,交通一体化成为京津协同发展的优先领域。京津冀签署的13项协议也基本上确定了天津滨海新区和河北曹妃甸、廊坊、保定、张家口、承德将作为京津冀一体化“主战场”。至此,京津冀三地合作框架协议初步搭建完成,三地协同发展“路线图”逐渐清晰。

在这份路线图上,除了北京的核心地位之外,协同发展的重要一部分,是天津滨海新区、河北石家庄、曹妃甸、廊坊、保定、张家口、承德等地的发展。而今年的重点,则是加快推动交通一体化、生态环保、产业转移三项。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1-19 21:09:44 | 显示全部楼层
http://sjz.focus.cn/news/2015-01 ... id=ebff45be40416ec6

北京时间2015年1月19日, 2015年石家庄“两会”召开并正式公布《石家庄市政府工作报告》(以下简称《报告》),就2014年石家庄市政府所取得的阶段性成绩和工作问题予以了总结回顾,并对2015年的重点工作予以了全面部署。其中,正定古城保护议题再次成为2015年重点工作,被提上议程。

  《报告》明确指出,正定古城保护综合整治工作将作为2015年10大工程之一重点建设。并对具体的工作要求提出方向:完成南城墙、阳和楼、隆兴寺、开元寺改造,启动实施博物馆历史建筑修缮等9项工程,基本恢复千年古郡、北方雄镇的历史风貌

  查阅资料我们可以发现,正定的古城保护意识早在2012年便有所觉醒,在2013年至2014年之间,大型企业陆续搬出古城区、古城格局批示、道路重修等项目陆续落地。正定古城保护工作初见成效。2014年,石家庄首度立法保护正定古城;2015年,习近平对正定古城保护予以重要批示全文首度曝光,文中,总书记多次强调历史文物的珍贵价值,并指出,要合理利用文物资源,让文物活起来,在保护中发展、在发展中保护,将城镇化与历史文物共同发展结合起来,切实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中国梦。

  2015年,正定古城作为石家庄城市重点工程和特色项目,将迈上一个新的台阶。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1-19 22:07:19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719# 真定府


    陈雨露是一个农村的淳朴学子。“我父亲是广东潮汕人,他高中毕业以后到了北京成为一名空军战士。1956年,因为我们家是地主成分,当时祖父又在香港,有海外关系,父亲就被迫转业到河北石家庄。”陈雨露在一篇访问文章中回忆道。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1-20 21:13:5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c75665 于 2015-1-20 21:25 编辑

发一篇被忽略的很重要的文章节选 《京津冀区域协同发展的若干战略问题》2014.10
作者: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发展战略和区域经济研究部 刘勇 李仙
摘自《中国发展观察》是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主办的、以发展为主线,以经济为重点的综合性月刊。

第三节 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的顶层设计
  (一)明确协同发展的总体目标
  通过实施区域协同发展战略,在不久的将来把京津冀地区打造成为实力雄厚的我国区域经济的第三极,我国第一个综合性区域经济协同发展的成功示范区,以及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先行改善区。
  (二)突出区域协同发展的三个重点
  首先,是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合作和跨区域基础设施合作。实施区域联防治理“雾霾”,采取应急的末端治理、中期的落后产能淘汰和长期的能源消费清洁化和产业结构循环化等组合措施,应对突如其来的大面积严重的“雾霾”大气污染;强化城镇体系之间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构建越来越便捷的区域合作“硬件”基础。其次,是产业分工布局和城镇体系优化合作。采取有力的加减法措施,毫不动摇地疏散和转移北京非首都城市功能,大力强化天津在华北地区的经济中心地位和环渤海地区的门户地位,充分利用河北广阔的土地资源空间和环境容量资源,努力通过京津辐射带动解决环京津贫困带问题。第三,是要素自由流动和社会政策一体化合作等。探索京津之间同城化道路和与河北一体化道路。
  (三)把“京津石”三角区确定为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核心区
  “京津石”是京津冀的三个经济实力最强的城市,只有这实力三个城市最强的城市合作了、一体化了,才能有整个区域的合作化和一体化。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核心区应该是“京津石”三角区,相应地北部和南部的次中心分别是唐山和邯郸,这样整个区域未来经济发展空间格局才能拉得开。建议在首都经济圈规划和环渤海区域规划的基础上,组织三省市和国家有关部门制定新一轮京津冀区域协同发展规划,处理好首都经济圈(该规划应该是主要针对京津周边贫困带的扶贫规划,该规划不能代替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建议将该规划改名为首都周边贫困带发展规划)、“京津石”城镇群、京津冀区域协同发展、环渤海合作区以及北方腹地等区域合作与发展层次之间的关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1-20 22:07:03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726# c75665


    这是一个有分量的报告,我猜想,中央在决定实施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时,不会一切从零开始,一定会将既有的研究成果拿来加以甄选的,如果诸如此类报告能够脱颖而出,那么石家庄一定会作为京津冀协同的重点城市得意快速发展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1-21 09:46:06 | 显示全部楼层
搞不清为什么非得发展正定。滹沱河南岸大片土地发展不好吗?非要向正定东部发展,交通上太别扭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1-21 10:18:51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728# smllei


    占用太多耕地不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1-21 11:21:41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729# 许多年前
正定新区占用的也是耕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1-21 12:36:38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728# smllei


    政府看上的是风水吧。呵呵。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1-22 15:57:1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merced 于 2015-1-22 16:05 编辑

帝都的政协委员里又出来个给河北的发展泼冷水的,他还自称参与制定京津冀规划了
我标出来的那句,不会是在黑咱们吧?我们只是在补原来市区过于狭小的欠账而已

==========================================
http://house.chinanews.com/sh/2015/01-22/6995684.shtml

yo政协委员:京津冀要协同发展不能是一笔糊涂账
2015年01月22日 14:56 来源:法制晚报  参与互动()

市政协委员、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资源与环境政策研究所副所长常纪文教授

  2014年11月1日至12日,APEC期间,北京出现了久违的湛蓝天空。网友们将这样的蓝天称为“APEC蓝”。2014年年底,“APEC蓝”一词被“科学美国人”中文版《环球科学》杂志遴选为2014年度十大科技热词之首。

  然而,“APEC蓝”得之不易。在APEC会议期间,京津冀等多地实施道路限行和污染企业停工等措施,才保证了良好的空气质量。可以说,“APEC蓝”是中国政府用超常规手段治理出来的。

  京津冀大气污染协同治理如何进行?每个区域的责任义务如何划分?未来还有哪些工作要做?带着这些问题,《法制晚报》记者日前专访了北京市政协委员、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资源与环境政策研究所副所长常纪文教授。

  【原则】

  协同发展需分清义务和责任

  法制晚报:如何才能有效治理北京的大气污染?

  常纪文:应该把北京市大气污染防治纳入到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格局里去考虑,因为北京做的贡献再大,河北省要是不采取进一步的防治措施,北京的努力也是白费,而且只是北京市一个城市做大气污染防治的成本会很高。

  法制晚报:京津冀协同防控大气污染过程中应注意什么问题?

  常纪文:国际法气候变化中有个原则叫“共同但有区别责任原则”,这个原则可参照适用于京津冀大气污染协同治理中。这个原则是指治理大气污染,三地都有义务和责任,但根据不同的能力和情况,所承担的责任应有所不同。

  京津冀要协同发展不能是一笔糊涂账,搞合作必须先分清各自的责任、义务和收益,否则合作不可持续,更何况三地经济实力差距很大,大家都会有顾忌。

  现在京津冀正在搞污染源摸排解析,包括污染物排放种类、浓度等,搞清后再明确各地减排责任,会更易接受。

  【资金】

  北京可考虑支援河北治污

  法制晚报:协同发展过程中三地角色有何不同?

  常纪文:分清责任后,北京可以考虑每年拿出一部分环保资金给河北治污。北京市过去一年和今后几年准备治理大气污染的经费大约7600多个亿,拿出几百亿给河北要比单纯用在北京效果好。

  但必须签订区域协议,不能是一笔糊涂账。比如北京市每年给了河北多少亿,这些钱都用在哪儿了?如果用于污染治理能否完成任务?是否达标?要让北京的环保专家、政协委员和人大代表去验收。如果未达标怎么办?援助期限是几年等都应约定。

  总的来说,钱的使用必须要有可审计性,要可追踪、可评估,还要可核查。

  法制晚报:三地情况毕竟差距很大,未来治污如何操作?

  常纪文:协同发展应在三地范围内设定统一的污染物排放标准,包括浓度标准、总量指标、收费标准等。北京和天津排污收费标准已提高了8到20倍,河北还没有。

  接下来还必须统一产业结构,不能再局限于各个省市的尺度来搞经济,应该在协同发展的范围内统一规划产业结构。我建议由中央统一强行规定,三地一张图,由中央顶层设计,地方只能服从,然后给一些地方以补贴,发达地区给落后地区补贴或者援助,只有这样雾霾治理才有希望,不能再单纯靠协调。

  法制晚报:京津冀协同发展,环保蓝图如何规划?

  常纪文:现在正在制定京津冀协同发展的规划,之所以一直没出来,就因为涉及到各方利益比较难协调。

  这个规划我也参与了,里面有不少生态保护项目,譬如河北省的白洋淀是否考虑要重点建设,因为这里的湿地保护对京津冀生态保护作用很大。此外,我们建议采用“多规合一”的原则,有可能被采纳。

  【法规】

  三地城市发展要统一规划

  法制晚报:“多规合一”指什么?

  常纪文:指的是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环境保护规划、城乡建设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等多个规划要统一协调,包括统一规划方法、统一规划尺度、统一规划标准等。

  如进行城乡建设规划时,必须考虑土地使用,每个地方要把基本农田划好不能突破;特别是要将环保作为城市规划底线,包括工业规划必须以环保为条件;哪个地方要建生态绿芯;每个地方绿化率最低是多少?哪个地方搞工业?哪个地方搞教育?都要在多规合一视野下进行。

  “多规合一”已在全国个别地区搞试点,环保部和发改委正考虑是否在全国范围内推广。我呼吁京津冀协同发展过程中应推多规合一。

  再有就是要推城市发展边界,三地要把各自的城市边界划分清楚,只能在自己城市边界内搞集约化发展,不能再像过去那样路修到哪里,房子就建到哪里,不能再摊大饼。

  法制晚报:不少地方都想搭京津冀协同发展的车发展地方经济,您对此怎么看?

  常纪文:现在有个别城市打着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旗号,城市面积扩大了好几倍,这是否符合协同化发展的要求,值得评估。城市发展未来应该走精细发展之路。

  “APEC蓝”思考

  1.动态管控排污应推广

  根据有关数据,2014年北京市的大气污染防治情况总体上比2013年和2012年有改进,有成就。主要是北京市做出了很大贡献,比如在五环内企业取暖不允许烧煤和烧油,只能用电或气取暖。

  在APEC期间,北京市采取了一些临时措施:包括机动车单双号限行,限制甚至关闭了一些企业的产能,监管干部、乡镇干部和街道干部上街巡查等,取得了极大成效。常纪文说,“APEC蓝”是各方面共同努力的结果,也说明通过管制是能够发挥作用的。

  “APEC期间还积累了一个经验,就是对污染排放实施动态的流量管控。”常纪文认为,京津冀协同治污也应该这样,由环保部统一对京津冀地区的大气环境质量实施监测,拿到数据后每天发布第二天环境质量预报,如果是重污染天,马上削减排放;如果预报天气较好,排污量可适当提高,但年排污总量不变。

  2.临时性措施不宜常态化

  是否应将这些临时措施常态化?常纪文认为,不能把所有的临时性措施常态化。治理环境是为了人生活得更舒适,如过多地关闭企业产能,经济将无法发展,人民生活水平得不到提升,环境治理就失去了意义。

  市安监局统计,2007年,本市存在粉尘、噪声、有毒有害危害的企业大约有12000多家,到2013年再统计时只剩7000家左右。

  3.经济发展应受环保“约束”

  常纪文表示,雾霾污染是任何一个大国在原始积累和发展过程中必然要遇到的,它是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不相协调的结果,贸然说一下子就能克服雾霾污染是不成熟的表现。

  习总书记说2030年我国的碳排放达到顶峰,大气污染物排放的总量高峰可能会比碳排放高峰提前5年。也就是,大气污染严重局面可能至少还要持续5-10年。当然,雾霾很可能通过各方面坚决的手段有所控制。

  盲目关停企业是不现实的,应该在发展中解决污染问题,未来的经济发展必须把环保作为约束性条件。对已有的企业要慢慢改造。

  【场外观点】

  天津市法学会专职副会长魏康利

  行政执法联席会议是近些年在行政执法领域行之有效的执法模式,在京津冀环境协同治理执法中,应当采用这一执法的协调机制。

  应建立跨区域的环境治理“巡视”机制。为此,联合委员会应当根据国家有关规定划分出京津冀三地重度污染区域,然后确定环境治理“巡视”时间、“巡视”内容及问题单位和个人的处理方案。

  “巡视”小组进驻各环境污染区域,在媒体上公布联系电话和通信地址,接受公众举报环境污染信息。

  此外,为了实现环境执法的高效、统一,应利用现代信息科学技术,搭建环境执法信息交流平台,建立环境执法信息共享机制,构建京津冀统一的环境治理信息网络。

  观点二

  三地统一立法

  避免各自为政

  河北省法学会常务副会长王大为

  在大气污染防治领域,北京市走在了全国立法前列,但《北京市大气污染防治条例》并不适用于津冀两地,应对区域大气污染,有必要制定区域大气污染防治立法。

  《京津冀大气污染防治条例》应由总则、统一联动原则、总量控制、排污权交易、机动车及以石油为燃料的机械、石化标准统一、扬尘防治、减排奖励、监督与管理、法律责任等构成。

  三地统一立法,目的是避免各自行动,治理大气污染效果不佳的现象。

  其中,排污权交易包括强制碳排放权及自由碳排放权的确定方式;扬尘防治,在落实工业、建筑、矿山、堆放场所的防治外,对于农业季节性扬尘,应以发展农业碳汇来避免,规范提倡农民进行免耕、间耕、垄耕。

  对于依法采取节能减排技术,提升生产结构或者节能措施的企业、事业单位、行政机构及社会组织,依法确定奖励制度。监督管理及法律责任部分,可以借鉴北京市的处罚方式甚至更为严厉。

  (文/记者 汪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1-22 18:16:2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mohamode 于 2015-1-22 18:24 编辑

回复 732# merced


    几点体会
1,北京治污7600亿,扣扣索索给几百亿还要百般刁难,去你大爷的,你别限制我们发展了,我们不要你的臭钱。
2,联合治污的思路比较认同,北京的城市管理水平河北要学习,目前差距非常大。
3,他参与了一体化是环境方面的,管不着城市建设,扩区已成事实,多说无益,哪里都会有反对声音,形不成气候不足畏惧。
4,这货只是提交提案,总体考量和拍板的跟他没关系,真正拍板的人不敢这会儿出来说话的。
5,此人观点不能说不对,但都是以北京自身利益为出发点而考虑,非常自私和局限。不准别人摊大饼?%…&*%#(大家脑补各种脏话),你北京天津几十年前就拉开框架摊到现在了,一点都没有停下来的意思。舔脸说别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1-22 18:37:02 | 显示全部楼层
把我们河北的好山好水还给我们就行,或者别再找我们要也行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1-22 20:48:2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c75665 于 2015-1-22 20:53 编辑

”常纪文:现在正在制定京津冀协同发展的规划,之所以一直没出来,就因为涉及到各方利益比较难协调。这个规划我也参与了,里面有不少生态保护项目,譬如河北省的白洋淀是否考虑要重点建设,因为这里的湿地保护对京津冀生态保护作用很大。"这个发言很重要  为他点赞! 既然定位是世界级城市群的生态涵养区 华北之肾 那么方圆至少2000千平方公里内应该立法严控开发建设 京津保平原生态过度带工程 已经出台就要落到实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1-22 21:06:33 | 显示全部楼层
”常纪文:现在正在制定京津冀协同发展的规划,之所以一直没出来,就因为涉及到各方利益比较难协调。这个规 ...
c75665 发表于 2015-1-22 20:48


算啦算啦,不干涉省内兄弟城市内政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高楼迷

GMT+8, 2025-5-9 23:43 , Processed in 0.048441 second(s), 2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