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 航
楼主: anthonytsing

[数据时讯] 洛阳文旅新举措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0-9-28 10:38:19 | 显示全部楼层
文旅大发展,老城加油,精致精细精致精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0-9-28 13:58:00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0-9-28 16:42:13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郎平来洛阳了,佟丽娅也说想去龙门石窟,随着洛阳的曝光率越来越多的游客会来洛阳,还有团建,既然能出来旅游很多都不缺钱,需要高消费,增加洛阳景区的消费点,五星酒店酒吧会所演出高端餐饮极限运动体育休闲娱乐等等体验项目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0-9-28 19:55:47 | 显示全部楼层
洛阳首条红色文化主题街区即将在国庆节对外开街迎客。



贴廓巷红色文化步行街以全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洛八办为核心,贴廓巷、吕氏街为轴线,集餐饮、教育、住宿、研学、休闲、购物、创意等为一体,融入红色文化、河洛文化、运河文化、民俗文化,旨在打造洛阳的红色文化宣传窗口、红色革命教育研学基地及红色文创体验休闲聚集地。建成后将成为洛阳首条红色文化主题风格的步行街。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0-9-28 21:39:17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0-9-29 08:13:01 | 显示全部楼层

  今年的“十一”假期恰逢中秋佳节,为营造和谐的文化氛围,洛阳市各大博物馆、图书馆在节日期间组织了多种多样的文化活动,陪伴市民度过一个欢乐的假期。
  节日期间,洛阳博物馆河洛文明展区每天有6场定时志愿者免费讲解,邀您一同亲近洛阳,回顾洛阳。此外,洛阳博物馆还将开展系列少儿活动,文物赏析和手工体验精彩不容错过。二里头夏都遗址博物馆特举办儿童博物馆系列社教活动,让孩子们在欢乐的氛围中了解中华文明起源进程,走进最早中国。洛阳周公庙博物馆开展“巧集妙市礼乐中秋”礼乐文化集市活动,邀请孩子们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中国传统文化之中原地区民俗节日展览”将于9月30日在洛阳契约文书博物馆开展,用人们在节日中使用的生活物品,看到听到的文化现象,营造氛围、唤起记忆,感受中原地区的传统生活体验。
  此外,洛阳各图书馆也备下了丰盛的文化大餐。洛阳市图书馆梦想影院、亲子大课堂邀您参与。市少年儿童图书馆“感触二十四节气”少儿非遗之旅系列活动将带孩子们观察秋天、记录秋天、认识秋天。
  具体活动安排:
  ●洛阳博物馆
  一、青少年专场讲解河洛文明+手工体验
  目不暇接赏文物,深入浅出话洛阳。针对青少年开展专场河洛文明展厅讲解,爱上一座城从她的历史开始。
  活动时间:10月1日下午2:30点
  年龄:10至15岁(名额有限,欲报从速哟)
  活动地址:洛阳博物馆一楼博知乐园
  报名电话:0379—69901020
  二、“皎皎铜镜耀中秋”文物赏析+手工体验
  提到中秋佳节,想到的自然是满月与月饼,殊不知在古时,铜镜也与中秋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一同了解,一同赏析,一同DIY。
  活动时间:10月2日下午2点30分
  年龄:8至12岁(名额有限,欲报从速哟)
  活动地址:洛阳博物馆一楼博知乐园
  报名电话:0379—69901020
  三、洛阳珍宝少儿赏析+手工体验
  它们是这样的夺目,这样的漂亮,可它们是做什么的?在当时代表着什么样的意义?针对6~10岁儿童提供珍宝馆文物赏析,通过了解它们感叹古人的智慧,培养民族自信。
  活动时间:10月3日下午2点30分
  年龄:6至10岁(名额有限,欲报从速哟)
  活动地址:洛阳博物馆一楼博知乐园
  报名电话:0379—69901020
  四、志愿者免费讲解
  10月1日——10月8日每天定时6场讲解
  邀您一同,亲近洛阳,回顾洛阳,思维碰撞,情感交融。
  讲解范围:洛阳博物馆河洛文明
  时间:9:10、10:00、11:00
  13:30、14:00、15:00
  ●二里头夏都遗址博物馆
  金秋时节,为喜迎国庆·中秋双节庆,二里头夏都遗址博物馆特举办儿童博物馆系列社教活动,让孩子们在欢乐的氛围中了解中华文明起源进程,走进最早中国。
  (一)国庆·衍纸祝福颂祖国
  1.时间:10月1日下午14:30—16:30
  2.招募对象:9—12岁孩子及1名陪同家长,限20名
  3.活动内容:衍纸也称卷纸,是纸艺的一种形制,就是以专用的工具将细长的纸条一圈圈卷起来,成为一个个小“零件”,然后藉由组合这些样式复杂、形状各有不同的“零件”来创作。2020年10月1日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1周年纪念日,夏博推出衍纸手工课——衍纸祝福颂祖国手工活动,让同学们通过自己的手工制作为祖国母亲71华诞送上一份真挚的祝福。
  (二)中秋·衍纸玉兔的祝福
  1.时间:10月2日下午14:30—16:30
  2.招募对象:9—12岁孩子及1名陪同家长,限20名
  3.活动内容:中秋节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一个盛大的传统节日,“十五的月亮十六圆”,中秋月圆象征着家人的团聚。正值中秋佳节,本次活动会通过衍纸制作中秋玉兔,让孩子们了解中秋的来历,以及相关传说故事,感受中秋节到来时的喜悦气氛,热爱祖国的传统文化,培养孩子动手能力和团结合作精神。
  (三)一纸汉服,华夏千年
  1.时间:10月3日下午14:30—16:30
  2.招募对象:9—12岁孩子及1名陪同家长,限20名
  3.活动内容:中国自古以来就被称为丝绸大国,早在新石器时代钱漾山遗址就发现了养蚕的实证,《汉书》曰:“数来朝贺,乐汉衣服制度。”汉服作为中华民族的传统服饰,在如今也越来越受到欢迎,穿汉服,行礼仪,制汉服,予他人,想不想拥有一张独有的汉服明信片?那么10月3日,一纸汉服,华夏千年,等你来共赏汉服之美。
  (四)透过文物看夏朝——陶泥制作小方鼎
  1.时间:10月4日下午14:30—16:30
  2.招募对象:9—15岁孩子,限20名
  3.活动内容:二里头遗址出土有大量石器、陶器、玉器、铜器、骨角器及蚌器等遗物,陶器占数最多,陶器是由陶土或黏土经捏制成型之后烧制而成的器物,本次课程导师将带领大家参观博物馆基本陈列,使用高端陶泥制作小方鼎,为祖国母亲的生日献礼。通过本次活动让孩子参观夏都发展历程、了解二里头文化的独特魅力、感受中华文明的悠久历史,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弘扬时代精神。
  (五)彩绘文物世界
  1.时间:10月5日下午14:30—16:00
  2.招募对象:6—8岁孩子及1名陪同家长,限20名
  3.活动内容:在这次课堂上,老师将从二里头村水塘边发现的陶片讲起,带领大家一起、去发掘文物背后的故事。引导孩子们了解,认识文物。并根据文物的形象在结合自己的想像来进行作画,创造出更加精美的文物。在了解夏文化的同时培养孩子们的探索精神,创作精神。
  (六)透过文物看夏朝——陶泥制作陶爵
  1.时间:10月6日下午14:30—16:30
  2.招募对象:9—15岁孩子,限20名
  3.活动内容:爵是中国古代一种用于盛放、斟倒和加热酒的容器。二里头遗址出土的爵数量众多,其中乳钉纹铜爵享有华夏第一爵的称号,陶泥是一种制作陶器的粘土,通过用陶泥制作陶爵,孩子可以尽情的释放天性,随心所欲的自由发挥创造力,真正走进夏朝,了解当时的文物。
  (七)透过文物看夏朝——陶泥制作铜牌饰
  1.时间:10月7日下午14:30—16:30
  2.招募对象:9—15岁孩子,限20名
  3.活动内容:绿松石一般分为蓝绿两种光泽,在夏朝作为普遍意义上的玉被广泛使用。在二里头遗址中发现的镶嵌绿松石兽面纹铜牌饰,以它精美的造型和高超的镶嵌工艺,受到众多观众的喜爱。这堂课将带领同学们用陶泥亲手捏制出属于自己的铜牌饰,使同学们更好的理解文物,感受丰富多彩的夏文化。
  (八)彩绘夏的颜色
  1.时间:10月8日下午14:30—16:00
  2.招募对象:6—8岁孩子及1名陪同家长,限20名
  3.活动内容:本次课程主要精选二里头夏都遗址博物馆中最具特色的文物,通过趣味填色的方式诠释了夏朝的恢弘历史和灿烂文化,在培养小朋友想象力的同时,让其了解这些器物的含义、功能。在本次活动中培养小朋友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预约电话:0379—65091899
  ●洛阳周公庙博物馆
  “巧集妙市礼乐中秋”礼乐文化集市活动,以古装舞蹈+古乐演奏+汉服礼仪+“礼乐”文化+手绘团扇+“红楼梦”香包手作+文化集市(陶艺/剪纸/科学实验/少儿商学/绒花手作/手工制作)等形式开展。
  搜索并关注“洛阳周公庙博物馆”微信公众号报名。
  ●洛阳契约文书博物馆
  “中国传统文化之中原地区民俗节日展览”将于9月30日在洛阳契约文书博物馆负一楼西展厅正式开展。
  此次展览以中原地区主要且具有代表性的民俗节日为主线,以文物藏品为基础,结合利用辅助展品,从历史渊源、文化内涵、民族精神、风俗习惯等方面,连续完整地对中原地区民俗节日文化进行展示介绍,再现节日场景。展览主要分为祈福与迎年——春节,花市灯如昼——元宵节,祭祖与踏青——清明节,驱邪与保健——端午节,乞巧与相思——七夕节,人月两团圆——中秋节,祈寿与登高——重阳节,岁首与重生——冬至节,养生与祈福——腊八节,辞旧与迎新——除夕十个单元,展出与这些传统节日相关的文物藏品六十余件(套),用人们在节日中使用的生活物品,看到听到的文化现象,营造氛围、唤起记忆,带领观众感受中原地区人们在春节时贴春联、放鞭炮,在元宵节赏花灯、逛庙会,在中秋节赏月、吃月饼等各个节日的传统生活体验。
  ●洛阳市图书馆
  活动一:10月1日(周四)9:30-12:00
  洛图梦想影院:《建国大业》
  市图书馆一楼第一报告厅
  活动二:10月4日(周日)10:00-11:30
  洛图亲子教育大课堂:“海洋世界”主题少儿科技学堂
  市图书馆一楼少儿阅览室
  活动三:10月8日(周四)9:30-11:00
  洛图亲子教育大课堂:少儿财商亲子训练营
  主讲人:晨星
  市图书馆一楼少儿阅览室
  关注微信公众号“书香洛阳”报名
  ●市少年儿童图书馆
  活动一:“感触二十四节气”少儿非遗之旅系列活动——秋分
  活动内容:拍摄小视频,内容为秋天的景象(秋天的天空、花园、树林、果园、动物等),标题为:洛阳市“感触二十四节气”少儿非遗之旅系列活动——“寻秋之旅”分享微信朋友圈、抖音、快手并@洛阳市少年儿童图书馆。
  活动时间:2020.9.22——10.8
  活动二:节气里的传统节日“明月话中秋”
  活动内容:绘本故事《中秋节》+学唱童谣+DIY月饼
  活动对象:4—9岁儿童(15组家庭)
  活动时间:10月1日上午10:00——11:20
  活动地点:国学馆
  活动三:“感触二十四节气”少儿非遗之旅系列活动——寒露
  活动内容:绘本故事《风中的树叶》+植物(图鉴)分享+树叶拼贴画
  活动对象:5——9岁
  活动人数:15名儿童
  活动时间: 10月8日上午10:00——11:20
  搜索并关注“洛阳市少年儿童图书馆”微信公众号报名。
  (洛报融媒记者 李冰 文/图)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0-9-29 08:14:18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0-9-29 08:14:28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0-9-29 08:14:39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0-9-29 08:16:48 | 显示全部楼层
 
  昨晚的《天天向上》你看了吗?湖南卫视向全国观众展示洛阳孟津!
  湖南卫视《天天向上》节目人气主持王一博是咱洛阳人。本期十一特别策划节目“江山如此多娇——城市周边游”中,节目组邀请三位主持人大张伟、钱枫和王一博介绍各自家乡的周边游,北京周边的唐山曹妃甸、上海周边的江苏昆山、河南洛阳周边的孟津县三地,共同亮相节目。
  节目开场,洛阳籍主持人王一博就化身“王牌旅行社”前台小王,用一段说唱为大家推荐《洛阳是个好地方》——


  洛阳城是个好地方,来到洛阳你得尝尝胡辣汤,不管浆面条还是不翻汤,吃了一次绝对让你唇齿留香。翻开历史的幕布,龙门石窟让你记住,感受白马古刹的静穆,再到明堂前看看日暮。美景配上美食,就别错过良辰,welcome to my city(欢迎来到我的城市),洛阳城!
  在王一博的记忆中,孟津最有名的要数自己幼时去过的小浪底,自己至今仍对壮观的飞瀑印象深刻。他还推荐了洛阳非遗唐三彩,“每个洛阳人家里都会有一个唐三彩,比如骆驼、马,会摆在家当装饰品。”王一博说。此外,他力荐了家乡美食羊肉汤,“基本上我每年回去都必须要喝一碗。”
  节目还推出了一段孟津旅游宣传片,短片介绍,来到孟津,可以去魏坡古镇、龙马负图寺、汉光武帝陵感悟历史的厚重;来到孟津,可以去感受母亲河的壮丽,到黄河小浪底景区看排沙泄洪的雄伟壮观;来到孟津,还可以品读文化的昌盛,一探东方瑰宝唐三彩的魅力。
  节目中,小浪底水利枢纽管理中心高级工程师崔培详细介绍了被誉为国之骄傲的小浪底水利枢纽工程。孟津电视台主持人郭琳向大家推荐了黄鹿山、黄河湿地、黄河绿道等小浪底周边的景点,国家级非遗唐三彩项目传承人高艳峰将唐三彩作品带上舞台,并向观众科普了唐三彩技艺。河南省级非遗孟津剪纸项目传承人畅杨杨不仅展示了他的代表作品,并现场为主持人和嘉宾上了一堂剪纸速成课,展示了“好山好水好风光、有诗有景有远方”的孟津。
  此外,来自大河古渡文化园的国家地理标志农产品“红烧野生黄河大鲤鱼”,来自白鹤镇的市级非遗“铁谢李松羊肉汤”,来自平乐镇美食林的市级非遗郭遂欣的“平乐水席”,来自横水镇的县级非遗“杨丽卤肉”和杨秋侠的“横水不翻”等美食悉数亮相,一道道独具特色的孟津美食受到主持人和嘉宾的青睐。
  节目最后,孟津成为34位来自全国的旅游博主票选出的排名第一的周边游目的地。(洛报融媒记者 李冰 通讯员 杨育新 文/图)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0-9-29 08:32:16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0-9-29 08:33:22 | 显示全部楼层
“山融于水,诗融于文,业融于城,古今融于洛阳,以天地造化之美,绘天下共羡之都,这里是洛阳,一个‘古今辉映、诗和远方’的地方……”最近一段时间,央视发布的洛阳最新城市宣传片刷爆了洛阳人的朋友圈。随着央视秋晚官宣在洛举办,又一个“洛阳时间”开启。
  央视秋晚在洛阳圆满完成7天的录制,“买遍中国·助力美好生活”全国巡回带货直播河南站活动在洛阳举行,还有《云游中国》《航拍中国》等多档央视节目来洛录制,从不同角度呈现了河洛大地正在奏响的新时代文旅融合交响曲,“古今辉映、诗和远方”的城市魅力完美地展现在聚光灯下。

恢宏大气应天门 记者 曾宪平 摄

  应天门前,感受“一眼千年”
  央视秋晚在洛录制期间,央视新媒体推出的“央视秋晚探班主持人带你探访录制现场”系列直播,吸引超过2300万人次观看。在多场直播中,夜幕下流光溢彩的隋唐洛阳城明堂、天堂,灯火通明、恢宏大气的应天门城楼,不仅让在此接受采访的演员们深感震撼,也让全国网友认识了“古今辉映、诗和远方”的洛阳。
  在央视秋晚总撰稿杨启舫看来,站在应天门前能明显感受到“一眼千年”,由天堂、明堂等建筑组成的中轴线,让人充分体会到洛阳“古今辉映”的城市魅力。同时,应天门坐落在城市繁华地段,有着满满的“人间烟火气”。
  从原本叠压在地下的历史遗存,到如今备受追捧的“文化新地标”,应天门及其所在的隋唐洛阳城国家历史文化公园,见证了洛阳推动大遗址保护持续发展的创新和实践,也逐渐“化身”为讲述华夏历史、传播中华文明的重要阵地与窗口。
  洛阳是文化遗产高度集中区域,遗址区和历史街区保护面积占城市建成区面积的52%,大遗址保护范围占规划区面积的13%以上。
  近年,我市牢固树立“保护为先、传承创新、合理利用”理念,让记载于典籍中的河洛文化“走出来”,让承载着历史记忆的文化遗址“活起来”。眼下,我市正加紧建设隋唐洛阳城国家历史文化公园,着力打造包括应天门在内的隋唐风貌核心展示区。今年年底前,天街北延二期和三期、永通门里坊展示路等项目将全面完成;到2023年,宫城区玄武门遗址保护展示、九洲池遗址保护展示工程二期等项目也将陆续完工,丰厚的历史遗产将再现辉煌。

夜晚的龙门石窟非常迷人 记者 高山岳 摄

  夜游龙门,体验“梦回大唐”
  乘坐画舫畅游伊河,欣赏夜间龙门山色;拾级而上探寻石窟,灯光映衬优美静谧……央视秋晚唯一外场探班直播来到龙门石窟,央视秋晚4位主持人带领网友夜游龙门,领略石窟造像的别样风采,体验“梦回大唐”的古都魅力。
  今年5月,随着我市“古都夜八点”文旅消费活动的开展,龙门石窟景区推出“伊水禅意游”“石窟品鉴游”“伊阙胜迹游”三大特色主题夜游线路,凭借现代灯光照明技术、匠心独运的照明设计,使亮化效果更突出。龙门古街文艺表演吸引眼球,特色小吃满足味蕾,夜晚的石窟魅力华丽绽放。今天的龙门石窟,以生态为底色,以科技为画笔,绘就了“诗史容融、诗和远方”的画卷,点亮了“夜洛阳”,激活了“夜经济”。
  “夜经济”体现一座城市的活力、魅力和竞争力,反映的是一座城市的繁荣程度和现代化水平。自今年5月以来,为了促进文旅行业全面复苏,满足文旅消费需求,我市不断创新旅游产品、丰富消费业态、推出优惠政策,持续打造“古都夜八点”文旅消费品牌,推动“吃、住、行、游、购、娱、康、演”提质扩面,统筹提升“夜经济、夜品位、夜美丽”,龙门石窟、隋唐洛阳城、老城十字街、洛邑古城、西工小街等已成为洛阳夜间网红打卡地,让古都的诗情画意美起来,让洛阳的消费活力动起来。

古色古香西大街 记者 张光辉 摄

  漫步老城,遇见“古韵新风”
  19日晚,古色古香的洛邑古城迎来一批特殊的游客——央视新闻《云游中国》河南站直播来到洛邑古城,1000多万名网友跟随记者的镜头,逛古城、赏夜景、品非遗、尝美食……古风古韵与现代科技完美融合的洛邑古城,成为网友心中的“诗和远方”。
  老城是洛阳历史上存续时间最长的古城,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出了洛邑古城北门,沿着东大街、西大街漫步,踩着青石板路,古色古香的店铺鳞次栉比,夜晚的十字街夜市人声鼎沸、美食飘香,处处洋溢着生机和活力……老城已成为许多来洛游客的必游之地。
  近年,依托历史文化资源,老城区坚持“城市修补、生态修复”的“双修”理念,积极推进“百城建设提质工程”,切实留住“老城老街老巷子,老墙老院老房子,老门老户老名字,老号老店老铺子”的老城记忆,着力打造“传统与现代交汇、古韵与新风交融”的历史文化传承创新示范区和区域性商贸中心。
  文化是一个地方的“根”与“魂”,老城区只是我市塑造“古韵新风”城市风貌的一个缩影。
  近年,我市着力推进以文“化”城,在城市建设中更加坚定文化自信,把历史文化元素融入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各环节、融入群众生活,塑造“古韵新风”的豫西特色城市风貌,持续提升古都文化的传播力、辐射力和影响力。
  花瓣造型的路灯,底座上雕刻的牡丹显得端庄大气;重檐斗拱,红柱灰瓦,唐风公交站亭显得古朴典雅……如今,遍布洛阳市区大街小巷的“城市家具”,都在一个个细节中融入具有洛阳特色的历史文化元素,展示这座千年古都的人文精神。
  时代气息和千年古都的文化底蕴完美融合,拂去历史沧桑,焕发出城市新气象,愈加彰显“古今辉映、诗和远方”的城市魅力。(记者 李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0-9-29 09:10:29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0-9-29 09:10:38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0-9-29 09:10:50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高楼迷

GMT+8, 2025-7-19 17:42 , Processed in 0.062720 second(s), 2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