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 航
楼主: xiaochuan77

[时讯] 小船之贴:海航被“购物狂”附身!!收购还在继续!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17-12-18 00:26:35 | 显示全部楼层
外媒:中信银行称海航子公司遇到兑付困难


      12月17日,据彭博新闻社报道,中信银行表示,海航集团一家子公司承兑的商业承兑汇票在该行遇到兑付困难。而就在一个多星期前,这家负债累累的中国大型企业集团刚表示未来一年不会发生违约。

      中信银行表示,受影响的子公司是海航航空控股股份有限公司,中信银行正与海航集团积极协商,寻找问题解决方案。中信银行表示,因在各家金融机构的贷款及债券集中到期,海航集团暂时出现流动性困难。

      此前,海航集团董事赵权曾试图缓解投资者对该集团偿还债务能力的担忧。他在12月8日接受采访时说,海航集团的债务结构目前为止还是健康平稳的,未来一年不会债务违约。

      该公司周六回应彭博新闻社的问题时说,海航集团与中信的合作仍然正常,没有出现延期付款。该公司拒绝进一步置评。

      尽管近期债市下跌推高了所有中国企业的融资成本,但这家频频出手收购的企业集团面临着自身的问题,政府今年对其财务状况的审查让一些投资者保持警惕。首席执行官谭向东11月下旬曾表示,该公司在考虑出售资产,表明其正在扭转此前耗资数百亿美元大肆收购的做法。

      来源凤凰财经

http://finance.ifeng.com/a/20171217/15873420_0.shtml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12-18 18:09:27 | 显示全部楼层
海航实业股份:CWT股份12月18日上午九时正起从新交所退市


      观点地产网讯:12月15日中午,海航实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公告,CWT已宣布,于强制收购完成后,CWT股份将自新交所正式名单中退市,自2017年12月18日上午九时正起生效。

      观点地产新媒体此前报道,11月2日,海航实业发布公告披露,已有效接纳新加坡物流公司CWT共98.1%股份。

      截至11月2日,海航实业所拥有、控制或同意收购的CWT股份、及获有效接纳要约所涉及的CWT股份合共为588,906,465股,约占全部已发行CWT股份的98.1%。

      根据新交所上市手册,CWT须确保CWT股份(不包括库存股份)总数至少10%(不包括库存股份)一直由公众人士持有(“公众持股量规定”)。10月17日,公众持股量规定未达成,海航实业也无意维持CWT的上市地位,拟于要约结束后将CWT从新交所退市。

      根据披露,彼时海航实业就有意强制收购有异议股东的所有CWT股份,并将令CWT从新交所退市。

      11月22日晚间,海航实业公告称,新交所已确认不反对CWT建议退市,惟须完成强制收购。CWT股份从新交所主板退市之时间及日期将于完成强制收购后适时宣布。

      路透香港12月12日消息,中国海航集团财务顾问于12月11日在一份声明中称,该集团旗下的HNA Belt and Road Investments Singapore对没有接受要约收购的股东出价将为每股2.33坡元(1.73美元)现金。

      据此,海航集团将行使从新加坡物流公司CWT (CWTD.SI)“异议股东”收购所有股份的合法权利,以完成规模约为10亿美元的并购。

http://www.guandian.cn/article/20171215/195103.html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12-19 00:09:15 | 显示全部楼层
报道称海航集团约3亿港元购香港铜锣湾最贵公寓和店铺


      观点地产网讯:12月18日,据《香港经济日报》援引公司注册信息和市场人士报道,海航集团在香港铜锣湾以3亿港元,或每平方英尺57770港元的价格,购买了一个面积5193平方英尺的复式公寓,这是该地区最为昂贵的住宅单位。

      报道称,海航集团还在一栋名叫yoo Residence的大楼购买了约700平方英尺的临街店铺和数个停车位。

      观点地产新媒体查阅获悉,近期海航除了收购其他物业之外,在出售海外业务方面也有动作。

      此前11月,海航集团同意出售和回购西班牙NH酒店集团(NHH.MC)1.14%的股权,为集团全球内部融资提供流动性,股权份额估值约2150万欧元。

http://www.guandian.cn/article/20171218/195179.html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12-19 13:32:32 | 显示全部楼层
海航现代物流集团与长安银行签订200亿元金融服务合作协议


      中国民航网讯:12月15日,长安银行与海航现代物流集团200亿元金融服务合作协议签字仪式在西安举行,活动仪式由陕西省金融办主持。陕西省金融办主任周彬县、长安银行董事长毛亚社、副行长王作全、副董事长吕全明、总行营业部总经理袁颖丽、宝鸡分行行长解志炯及相关部门负责人,海航集团董事局董事陈文理、海航现代物流集团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张伟亮、创新总裁马超、财务总监尚建飞等出席签约仪式并证签。

      海航现代物流集团与长安银行签约现场

      签约前,陕西省金融办主任周彬县、海航集团董事局董事陈文理举行了会谈。海航集团董事局董事陈文理谈到,12月3日陕西省委书记、省长胡和平书记会见了海航集团董事局主席陈峰一行,表示陕西省委省政府将一如既往的加大对海航在陕企业的支持,希望双方进一步深化务实合作。海航现代物流集团将积极落实陕西省委省政府工作要求,助力陕西流动经济、枢纽经济、门户经济建设。陕西省金融工作办公室主任周彬县表示,陕西省金融管理部门及金融机构将积极支持海航现代物流集团在陕业务发展,共同助力中国孟菲斯建设。

      陕西省金融办主任周彬县、海航集团董事局董事陈文理举行会谈

      长安银行董事长毛亚社在签约致辞中高度赞扬了海航集团及海航现代物流集团服务国家"一带一路"倡议,助力陕西打造"中国孟菲斯"的企业社会责任,为对陕西经济社会发展作出的贡献表示感谢,并介绍了长安银行的发展历程,毛亚社指出,双方在长期的合作历史过程中结下了深厚的友谊,互利互信,此次合作协议的签署正是落实省委省政府支持海航现代物流打造"中国孟菲斯"重要精神的具体举措,期待双方合作早日结出硕果,为陕西经济社会发展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长安银行董事长毛亚社

      海航现代物流集团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张伟亮表示,海航集团一直将企业自身的发展与国家战略部署、地方经济发展紧密联系在一起,海航现代物流落户陕西以来,陕西省委省政府、西安市委市政府的支持使海航现代物流取得了快速发展,在物流、航空和旅游领域合作硕果累累,这一切也与长安银行等海航集团的重要合作伙伴的支持密不可分。今天,双方合作翻开新篇章,200亿金融服务合作协议的签署,代表着双方将在更多领域开展多方位合作,为企业的健康稳定发展提供更多帮助。未来,海航将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把企业做好,把服务做好,贴合和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建设美丽新中国而不断努力。希望进一步深化银企双方合作,实现优势互补、互惠共赢,为全面落实国家"一带一路"伟大倡议、助力国家战略实施贡献力量。

      海航现代物流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张伟亮

      根据协议,长安银行将为海航现代物流集团未来5年内提供额度不低于200 亿元的金融服务合作意向。双方将建立高层联席会议机制,确定双方合作的战略性安排,沟通重大项目进展,在银行信贷、产业基金、融资租赁、债券承销等领域开展更深入、更全面的合作,为陕西发展共同开创互利共赢的新局面。

http://www.caacnews.com.cn/1/6/201712/t20171215_1236552.html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12-20 08:50:28 | 显示全部楼层
陕西长安航空旅游有限公司携手陕西关天资本管理有限公司签署协议


      中国民航网讯:2017年12月15日,陕西长安航空旅游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长安航旅”)与陕西关天资本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关天资本”)签署50亿元战略合作签约仪式在长安国际大厦举行。长安航旅副董事长高建平、总裁许静、财务总监王欣,关天资本董事长赵丰、风控总监张成文、高级投资经理冯黎黎等共同出席。

      本次战略合作中,关天资本与长安航旅将共同发起成立总规模为50亿元的长安航空旅游发展基金,主要用于支持长安航旅在临空产业、通航产业、智慧旅游等领域的发展。基金采用双GP模式,由海大富鹏基金管理公司与陕西关天资本管理有限公司共同管理。

      长安航旅是海航集团与陕西省政府,基于陕西丰富的旅游资源和市场及航空、旅游产业的发展潜力,于2016年11月共同在陕注册成立的现代航空旅游投资集团。关天资本是经陕西省委省政府领导批准,由陕西省财政厅下属陕西省产业投资有限公司、西安财政厅下属西安投资控股有限公司于2011年6月共同设立的国有基金管理公司。

      本次协议的签署,将为双方充分发挥各自优势,深化落实“一带一路”倡议,共同助力陕西航空与旅游产业的发展,为陕西在新时期实现“追赶超越”目标作出贡献。

http://www.caacnews.com.cn/thpd/ ... 171215_1236543.html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12-20 17:24:39 | 显示全部楼层
海航收购失败被美软件公司起诉 遭索赔6500万美元


      凤凰网财经综合 12月13日据英国《金融时报》报道,据英国《金融时报》报道,因收购失败,海航集团在美国被其收购目标——软件集团Ness Technologies起诉,Ness Technologies声称这家中国综合企业集团有意向美国当局提供了虚假信息,掩盖了其真实所有权结构。

      据路透消息,上周在纽约州最高法院提起的这桩诉讼案中,Ness指控海航未能“尽其全力”争取让收购Ness子公司的交易获得监管批准,给Ness造成了财务损害。

      根据法院文件,海航旗下北京子公司文思海辉今年3月同意收购Ness子公司Jersey Holding Corp。该交易需通过美国外资审议委员会(CFIUS)审批。CFIUS是审查外国企业收购美国资产相关国家安全担忧的政府内部机构。

      根据该诉讼案,针对海航收购Jersey Holding和SkyBridge Capital的交易,7-10月间CFIUS向海航和文思海辉发出至少77个有关其所有权和股东结构的随访问题。

      海航等待CFIUS批准其投资SkyBridge Capital已经近一年。

      Ness诉讼案称,海航和文思海辉通过“讨论、计划、策划和实施多项计划来掩盖其组织、公司结构和所有权的本质”,“偷偷地逃避并阻挠CFIUS对这项投资的评估。”

      而文思海辉则表示,这些指控是“没有根据的”,“文思海辉投入了大量时间、人力和成本来满足CFIUS的要求。尽管文思海辉尽了努力,但Ness Technologies公司选择终止合同,同时作出针对文思海辉的虚假指控。”

http://finance.ifeng.com/a/20171213/15866312_0.shtml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12-21 00:28:25 | 显示全部楼层
海航集团最大股东任命德国前副总理为首席执行官


      新浪美股讯 北京时间14日晚间消息,由海航集团创始人设立的纽约慈航基金会(Hainan Cihang Charity Foundation Inc.)宣布,任命德国前副总理Philipp Roesler为首席执行官。

      Roesler曾于2011-2013年担任德国副总理、联邦经济和技术部长,以及德国自由民主党主席。Roesler的任务是按照该基金会的使命和愿景领导这个世界级慈善组织的发展,回馈社会,令全人类获益。

      纽约慈航基金会在未来5年内将出资不超过2亿美元投入慈善事业;最近已向哈佛大学、麻省理工学院和纽约Calvary Hospital认捐逾3000万美元。

      该慈善机构还将发起一个支持教育、创业和卫生事业的全球倡议(Global Empowerment Initiative)。

      有分析称,对Roesler的任命,也标志着海航致力于成为欧洲特别是德国的长期投资者。作为德意志银行的最大股东,海航持股比例接近10%。

      注:纽约慈航基金会持有海航集团29.5%的股份。

http://finance.sina.com.cn/stock ... yptkyk4567164.shtml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12-21 14:22:53 | 显示全部楼层
德国前副总理Philipp Rösler就任海航集团股东基金会CEO 称未来将主要精力投入慈善


      据德国商报(Handelsblatt)报道,纽约慈航基金会新任首席执行官、前德国副总理Philipp Rösler在接受德国商报采访时表示, 未来将全身心地投入纽约慈航公益基金会的工作,在接下来五年内,计划至少捐赠2亿美元在全球展开公益援助。德国商报报道部分内容如下:

      “这是一个非常吸引人的机会,我将有更多机会去帮助难民以及无家可归的孤儿。”Philipp Rösler在谈及加入纽约慈航公益基金会时表示。



      Philipp Rösler在慈航公益基金会的办公室位于纽约市最佳区位之一,从窗户望去即是曼哈顿最著名的两大建筑——Helmsley大厦和大都会人寿保险(Metlife)大厦,而与他计划进一步合作的联合国大厦亦相隔甚近。

      德国商报:Rösler先生,是什么让您放弃了世界经济论坛的职务,而选择来管理作为中企海航集团股东的慈航公益基金会?

      Philipp Rösler:慈航公益基金会作为一个全球性公益组织,我有幸能成为其掌舵人并参与制定未来的战略方向,这是非常令人兴奋的, 我本身也非常期待。

      德国商报:纽约慈航公益基金会与其他类似组织有什么区别?

      Philipp Rösler:我们主要聚焦于三大核心领域:教育、医疗和创业。从模式上来讲,慈航公益基金会是一个纯粹的公益信托基金会,比如我们不会直接派医生去难民营展开援助,但是会资助该地区设立的相关机构,通过机构来实现援助的目的,从而做出我们的贡献。

      德国商报:你们想在哪些地区提供帮助呢?

      Philipp Rösler:我们的一大核心工作是针对难民营展开援助。之前我有机会到约旦和黎巴嫩的难民营进行过调研,这些国家对集中难民营所做出的努力,让我印象非常深刻。比如,为了能让孩子和他们的家人们能看到未来的希望,他们在难民营修建了很多学校。实际上,一个孩子一年所需的教育费用并不多,仅为500美元,从这个角度来讲,其实我们可以做很多事情。

      德国商报:您的个人经历是让您对这项工作感兴趣的原因吗?

      Philipp Rösler:当然了。对于一个从小在孤儿院长大的人来说,能够来做这项工作,有着特殊的意义。但一个更重要的原因是,我本身有丰富的医生以及卫生部长的工作经验,对医疗问题可以说非常了解,也希

      望能用这些经验创造更大的价值。

      德国商报:有德国方面的原因吗?毕竟德国已经接纳了很多难民。

      Philipp Rösler:肯定有一些这方面的原因。譬如德国的职业培训系统在世界范围内都受到极大的推崇,我们希望可以借此更好的展开一些相关援助工作。

      德国商报:慈航公益基因会的预算大概有多少?

      Philipp Rösler:在接下来的5年内,我们计划捐赠2亿美元用于慈善事业。海航集团已经捐出了29.5%的股份给纽约慈航公益基金会——股权分红将是基金会的主要资金来源。

      德国商报:您怎么看待海航集团在德意志银行持股情况?

      Philipp Rösler:这个问题建议询问海航集团。我个人将全身心地投入到纽约慈航公益基金会的工作。

      德国商报:作为一个基金会,你们也鼓励创业吗?您能介绍一下吗?

      Philipp Rösler:以难民营援助为例吧。其实这是个非常容易理解的问题。比如,我们会援助并支持当地的一些光伏发电小企业、食物加工厂以及垃圾处理厂,这对于恢复当地的经济生态和人民生活水平来讲有着很大的意义,相比单纯的物资援助也将会产生更为深远的影响。

      德国商报:您如何评价基金会的经营理念?

      Philipp Rösler:这就需要聘请一些专业的经营理念评估人士,以及关注相关领域项目的业内人士。我们目前正在筛选这方面的专家。

      德国商报:您打算聘请多少专家呢?

      Philipp Rösler:还没有最终确定。但可以确定的是这些专家会给纽约总部和许多项目所在地提供支持。

      德国商报:如果纽约慈航公益基金会是纯粹的公益信托基金会,那么您如何评价和选择基金会将要资助的项目呢?

      Philipp Rösler:有很多的方式可以评估项目。一方面我会借助之前在世界各地积累下来的工作关系来帮助评估项目;另一方面,我已经收到了很多自愿加入我们的各界精英的询问。我们非常欢迎他们的参与,相信基金会将会大有作为,我也很期待接下来的工作。

      感谢您接受我们的采访。

      Philipp Rösler的简历:

      出生于越南,曾是一名职业医生,后历任德国自由民主党成员,德国联邦卫生部长以及联邦经济部长、德国副总理,现任纽约慈航公益基金会首席执行官。纽约慈航公益基金会已向哈佛大学、麻省理工学院和纽约加略山医院认捐3000万美元。

      来源中华网

http://finance.china.com/jykx/ne ... 71221/25155794.html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12-22 00:26:14 | 显示全部楼层
海航地产多元化起飞 长租公寓产品海航公社即将面世


      今年以来,围绕去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的“房住不炒”的发展理念,国内多家房企开始寻求多元化转型,龙头开发商如万科、碧桂园、龙湖,纷纷利用自有资金优势加快布局持有型物业。万科收购普洛斯,碧桂园投入1000亿建科技小镇、长租公寓成为龙湖的第四大主航道业务、并表示三年内不考虑盈利。

      而一家年销售金额不足200亿元的海南地产公司,已在全国范围内拥有购物中心、CBD写字楼、产业园区、特色小镇、物流地产、长租公寓等几乎全部的非住宅开发业务,并已形成完整的产业链条,更在今年提出了销售过千亿的五年计划。这家地产公司是起家于海南、由世界500强企业海航集团孕育出来的海航地产。

      依托产业链优势

      海航地产的多元化业务成型


      海航地产脱胎于海航集团最初的各类产品配套,例如航空、酒店、旅游、地产、商品零售、金融、物流、船舶制造、生态科技等多业态需要办公场所和厂区的建设。2008年,隶属于集团七大业务板块之一海航实业的海航地产正式成立,成为海航集团的四级子公司。由于这样的成长历史,海航地产自然形成了以产业为核心的开发模式,可以说,从一开始就决定了海航地产拥有多元化的基因。

      目前,海航地产依托海航集团在航空、机场、商业及旅游等方面的优势资源,以及充足的土地储备和合理布局,在九年间迅速发展成一家立足海南、布局全国的综合性地产开发企业。

      截至2017年底,海航地产的经营范围已遍及海南、北京、天津、上海、广州、深圳、福建、四川等全国40余个省市,拥有房地产项目逾百个,其中持有型项目近60个,业态涵盖写字楼、商铺、公寓、仓储、幼儿园、酒店、景区、高尔夫球场等,可运营面积约220万㎡;在建项目40余个,总建筑面积近450万㎡;总可售面积逾117万㎡,总资产规模及银行授信超千亿元。

      当房企多元化已成大势时,海航地产早有布局。据了解,海航地产内部在今年打包整理所有既有业务,从企业自身发展需求和地方政府需求出发,结合所到地方的经济发展和产业发展状况,建立了从资金到开发到产品的项目开发BIM模型。

      在一级土地市场上,海航地产主要以PPP模式为方向,积极投身城市改造大潮,促进城市基础设施的更新换代。

      最后成型的产品模型有三条线:中国集、一带一路沿线城市综合体、临空产业园。

      中国集产业线包括生活配套、商贸、产业三个部门。生活配套指的是建设学校、社区商业、海航城、庭院系住宅;商贸指的是电贸交易、物流基地和O2O信息平台,会整个打包进海航的“供销大集”;产业则有医疗养生和文旅产业。

      一带一路沿线城市综合体融居住、商旅文化、商业办公等地产开发项目于一体,目前最具代表性的就是位于海南省会海口市的大英山CBD。值得一提的是,随着海南建设全域旅游经济提上日程,海航地产主动担当起行业转型重任,将吃住行游购娱充分融入项目规划,去年底在大英山CBD开业的全天候一站式购物中心——日月广场被视作海口城市名片之一。

      据介绍,日月广场占地面积约16万平方米,,为海口市目前面积最大的商业综合体,项目总投资近50亿元,其中环保投资达10亿元,设有书城、百货商店、电影院、俱乐部、主题乐园、博物馆、影剧院、文化展览馆、儿童中心等商业购物及文化娱乐配套设施。据悉,日月广场最初的设计是没有下沉广场的,经过与政府的讨论,决定将原设计的大部分地面建筑移至下沉广场,上方则留出大面积的市民休闲空间,修改后的方案比原方案增加了约20%的成本。

      临空产业园产品线包括了五个方面:生活配套、商务、文化旅游、仓储物流、工作产业园,这些正是海航的优势项目。海航集团除了拥有航空公司,还管理了14家机场,得益于此,海航地产拥有丰富的临空用地运营经验。据了解,运营近两年的天津产业新城“海航·中国集”已上正轨,总占地约3000亩,总投资额约150亿,项目由商贸物流体系“大集贸”、创业就业体系“YOHO湾”、安居养老体系“海航城”三部分组成,都已经拥有了各自的专业团队。

      海航地产向经济观察报透露,公司已经与重庆江南机场达成战略合作协议,待航空业务对接上之后,由海航地产负责的相关产业马上也要落地生根,打造空港城,为当地政府培养经济发展模型。

      另外,海航地产还在考虑为当地植入特色航空产业,比如当下流行的低空飞行旅游。

      “真正的产业运营,应该是能够真正给当地的市民、政府、经济发展带来实实在在的支撑。”海航地产副总裁杨惟尧称。

      以“租售并举”践行大众分享

      海航公社即将面世


      除了大规模的产业打造,海航地产还在马不停蹄地尝试一些小而美的业务创新,例如各大房企都在争夺的长租公寓市场。海航地产相关人士透露,公司的长租公寓产品“海航公社”将在明年面世。

      “海航公社”最初是为了满足海航集团员工的居住需求,海航集团在境内的十多万名员工中,30岁以下青年员工占到了46%,再加上业务遍布全国,员工经常会工作调动,住房的需求非常大。海航地产拿出一部分自己开发的住宅或商办公寓,自持做成长租公寓,一方面培养不动产,一方面解决员工住房难题,而这也是海航一贯推崇的大众分享理念。

      在国家倡导“租售并举”的大背景下,海航地产进一步将“海航公社”培养成市场化产品,除了面向中层、高层、基层的三种不同产品,还将在海口市的望海国际和海航国际广场推出面向社会的长租公寓。对于影响现金流的入住率指标,海航地产并不担心。“海航那么多员工一下子住进去,人就快填满了,文化圈层会很快培养起来。”上述相关人士介绍。

      据海航地产方面介绍,打造项目开发BIM模型,就是尽可能地有效地塑造开发周期。提前研究,提前策划,未来无论接到什么样的项目,都可以实现业务流程的快速再造。

      2017年是海航地产成立的第九年,2018年企业将迎来十年,承前启后之际,海航地产提出了五年内销售额过千亿的目标,企业负责人坦承,除了良好的产品打造和盈利能力,海航集团就是海航地产的核心优势之一。

      “海航地产不会是完全独立的公司,它是海航集团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是配合集团的发展战略来做好自己的发展规划,与集团共同发展。”该负责人表示。

      事实上,相较于千亿目标,海航地产对未来的发展有着更为乐观的期待:“海航地产依靠自己的产业链特色,在未来的房地产行业中,要的不仅是一席之地,而是一己之地。”

      来源:经济观察报

http://www.guandian.cn/article/20171219/195260.html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12-22 14:42:06 | 显示全部楼层
海航基础因未达前置条件 购里约RJA股权未生效


      观点地产网讯:12月19日,海南海航基础设施投资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发布公告称,因为满足不了交易前置条件,公司收购里约热内卢机场股份有限公司(RJA)股权交易事项未生效。

      观点地产新媒体查阅获悉,此前7月14日,海航基础披露称,公司拟收购兴建运输机场股份有限公司(OTPA)持有的里约热内卢机场股份有限公司(RJA)60%的股权;此外,海航基础将在达成交易的情况下,出售公司所持有的RJA 的9%股权。上述两项交易完成后,海航基础将持有RJA的51%股权。

      公告显示,此次两项交易的前置事项是:需取得中国政府审批,包括国家发改委批准备案、国家商务部批准和国家外汇管理局批准等。

      而截至公告披露日,海航基础已取得海南省商务厅颁发的《企业境外投资证书》,但尚未收到国家发改委同意本次交易备案的《项目备案通知书》,因此其尚无法向国家外汇管理局提出审批申请。

      故公告显示,由于海航基础未能在约定期限内完成交易的前置条件,且公司与OTPA暂时未能另行书面约定较后的日期以完成交易的所有前置条件,故股权转让无法执行。

      因海航基础无法合法持有RJA的60%股权,出售公司所持有的RJA的9%股权交易事项也随之无法达成。此外,因海航基础收购RJA股权尚未交割,而RJA持有里约热内卢机场特许经营股份有限公司(CARJ)51%的股权,故海航基础为CARJ所提供之担保也未能生效。

http://www.guandian.cn/article/20171219/195272.html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12-23 00:39:06 | 显示全部楼层
外媒指海航考虑出售60亿美元的海外资产 官方未回应


      观点地产网:12月19日华尔街日报报道,海航集团正考虑出售总价值约60亿美元位于纽约、伦敦和其他大城市的大批商业地产。

      报道引述知情人士说法称,海航集团考虑出售约20处商业地产,当中包括位于曼哈顿中城、伦敦金丝雀码头和旧金山教区的高级写字楼,以及位于法国波利尼西亚的度假村和澳大利亚的建筑。

      另据Real Capital Analytics的数据显示,海航集团在全球拥有价值约140亿美元的商业地产,待售资产占该公司海外地产组合的很大一部分。其中一些房地产资产是海航集团在2016年斥巨资买下的,包括City Center以及曾作为香港老机场用地的几幅地块。

      据观点地产新媒体查阅,过去两年,海航集团达成了逾80笔交易,收购了德意志银行(Deutsche Bank AG, DBK.XE, DB)、希尔顿(Hilton)酒店以及其他多家公司中的大量股权。自2015年以来,海航通过举债完成了总额逾400亿美元的收购交易。

      观点地产新媒体就此次出售传言致电海航相关高层,截止发稿,对方尚未作出回复。

http://www.guandian.cn/article/20171219/195249.html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12-23 17:34:33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们是理性投资者 海航60亿美元售海外商业地产传闻的背后


      观点地产网 “海航花1块钱买资产,这个资产挣回的钱必须要超过1块”,这是海航集团董事赵权接受媒体采访时透露的海航买卖生意经。时隔4天,媒体一纸报道却将海航这一简单的进出逻辑放诸于聚光灯下,接受来自市场以及投资者的审视。

      12月19日,有国际知名财经媒体援引知情人士报道称,海航计划转售包括位于曼哈顿中城、伦敦金丝雀码头、旧金山教区、法国波利尼西亚以及澳大利亚在内的商业地产,总价值合约60亿美元。其中,海航位于伦敦金丝雀码头的商业物业是2015年签约收购的英国路透社总部大楼,这也是海航在伦敦的首个重大收购项目。

      对于上述报道,海航方面回应观点地产新媒体称,文中涉及的物业以及香港启德地块,海航都无意出售。并表示目前已宣布正在出售的地产项目是美国纽约曼哈顿的1180写字楼。

      “我们是理性投资者,基于市场因素有买有卖。对于具体的项目和资产价值,涉及商业信息,不对外公布。”海航方面补充道。

      虽然言简意赅的回应让传闻不攻自破。但是却阻止不了市场关于海航出售海外资产的无限想象。而早前在2017年11月28日,海航集团董事局副董事长、首席执行官谭向东就透露,海航正在出售于房地产领域收购的相关资产,同时清理了一些与主业不太相关的企业。

      彼时谭向东介绍,集团正在洽谈出售纽约、悉尼、香港等地的部分房地产资产,同时也在积极推进成立投资基金,以获得外部投资者的资金支持,并将部分资产出售给这些外部投资者。

      一前一后,两种不同的表态,让本次出售的具体商业物业项目变得模糊。不过可以明确的是,在经历近乎任性的“买买买”海外shopping后,如今的海航的确在调整投资步伐,寻求出售房地产资产。这种转变,也让市场猜测海航正为此前的大举收购付出阵痛代价。

      60亿美元出售20处商业物业

      12月19日,一家国际知名财经媒体报道称,有知情人士透露海航正在考虑出售位于纽约、伦敦和其他大城市的约20处大批商业地产。具体包括位于曼哈顿中城、伦敦金丝雀码头和旧金山教区的高级写字楼,以及位于法国波利尼西亚的度假村和澳大利亚的建筑。这些商业物业总价值约60亿美元,占海航海外地产组合的很大一部分。

      报道还透露,海航驻纽约办公室所在的帕克大道245号并没有在此次出售的行列。据悉,2017年早些时候,海航斥资22亿美元买下这幢建筑,建筑面积合约16万平方米,交易资金来自多家银行的贷款。房地产数据提供商Trepp表示,该建筑的部分债务已经打包成CMBS。

      过去几年的大举收购,让海航在全球拥有大规模的地产组合。其中一些房地产资产是海航在2016年斥巨资买下的,包括2016年11月耗资3.15亿美元收购的美国明尼阿波利斯大楼City Center,以及以逾270亿元投得的香港启德4幅地皮。来自Real Capital Analytics的数据显示,商业物业在整个海外地产组合中占据相当大的比重,价值合约140亿美元。

      针对上述报道,海航集团独家回应观点地产新媒体称:“文中提及的123 Mission Street in San Francisco(旧金山写字楼123 Mission Street)、City Center skyscraper in Minneapolis(美国明尼阿波利斯大楼City Center)、纽约850大楼、香港启德地块均无意向出售。”

      海航集团透露,目前美国纽约曼哈顿的1180写字楼,是海航已宣布正在出售的地产项目。“我们是理性投资者,基于市场因素有买有卖。对于具体的项目和资产价值,涉及商业信息,不对外公布。”

      如此言简意赅的回应让传言不攻自破。但市场仍然高度关注未来海航出售海外资产的可能,2017年11月28日,海航集团董事局副董事长、首席执行官谭向东就曾透露,海航正在出售于房地产领域收购的相关资产,同时清理一些与主业不太相关的企业。

      彼时谭向东谈到,集团正在洽谈出售纽约、悉尼、香港等地的部分房地产资产,同时也在积极推进成立投资基金,以获得外部投资者的资金支持,并将部分资产出售给这些外部投资者。

      全球最佳买手的流动性压力

      在经历近乎任性的“买买买”海外shopping后,如今的海航的确在调整投资步伐,寻求出售房地产资产。

      公开资料显示,过去的两年中,海航通过举债完成了总额逾400亿美元的收购交易,交易数量超过80笔,其中包括收购了德意志银行、希尔顿酒店以及其他多家公司的大量股权。有业内人士粗略估计,海航目前的负债超过1000亿美元,其中大约四分之一的债务将在一年内到期。

      就出售资产的具体原因,观点地产新媒体问及海航集团,对方回应称是基于市场因素的正常买卖。不过市场的分析却似乎更加具象。

      联昌证券香港/中国房地产证券研究部董事郑怀武在接受观点地产新媒体采访时表示,过去几年海航的海外收购接近几千亿,在国内流动性收紧的情况下,这些曾经在海外大规模扩张的企业,肯定是有一些压力的。另外,最近政府和银行都希望企业通过一些举措去杠杆,尤其是一些超大型的企业,包括万达、恒大也都在去杠杆。

      “海航过去收购了很多的产业,加上现金流可能吃紧的情况下,就做出了出售资产的考虑。”对于海航的资产出售计划,上述人士评论称。

      有长驻伦敦的业内人士则对观点地产新媒体表示,商业地产无论是做资产证券化还是转卖都存在时间问题。此次海航因为现金流问题亟需用钱,虽然之前海航用大楼做抵押贷款或者资产证券化,但是可能是因为时间比较长,回笼资产款项填补不能平衡,所以(这次)才选择出售资产。

      不过对于市场的担忧,海航集团董事赵权早前表示,海航旗下大部分企业属于现代服务行业,现金流流动性强,上半年的自有现金流超过300多亿元。此外,金融机构给海航集团的总授信8000多亿元,目前使用了60%,还有超过40%的授信,即3000多亿元没有使用。

      赵权进一步指出,海航无需通过发债或者仅某一个渠道获得资金,从整个资金状况来说,有足够的家底、充分的选择和充分的应对能力。

      观点地产新媒体查询公开资料获悉,2017年海南航空(香港)有限公司发行了价值3亿美元的美元计价债券,期限为364天,利率达到6.35%,远高于该公司6月份发行的类似债券5.5%的利率水平。另据知情人士,海航集团近日向市场参与者透露将发行期限更短的270天债券。

      有香港分析师在接受观点采访时表示,若不考虑自营业务,海航海航在资本界一直是非常高杠杆的公司。该人士透露,虽然某种程度上,海航也有受到不利传闻的影响,但是在行业中它属于比较高杠杆、低回报,是比较激进的代表。

      而针对海航旗下子公司发债利率被指偏高,赵权指出这并非海航特例。大环境资金面较紧张,各行业、各企业发债利率都会高,通过这一市场变化猜测海航存在债务危机,不足为据。

      债务压力、融资成本的讨论尚未有定论,市场又对海航能否在合适的价位上找到买家提出担忧。对此郑怀武对观点地产新媒体指出,海航最近一两年收购的项目比市场价格要高,再加上一些不利传闻的影响,买家可能会更加谨慎,给出的价格也可能出现一定折让。“在这样的情况下,海航的买卖价格持平或者赚一点,都是理想的状态。”

http://www.guandian.cn/article/20171220/195298.html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12-24 00:50:47 | 显示全部楼层
万达之后 海航寻求60亿美元出售伦敦、纽约等海外资产,什么原因?


      傅士鹏 华尔街日报12月19日消息,海航集团正考虑出售总价值约60亿美元,位于纽约、伦敦和其他大城市的大批商业地产,这和近几年海航大举收购的局面形成鲜明对比。

      海航准备出售的海外地产包括位于美国曼哈顿中城、伦敦金丝雀码头和旧金山教区的高级写字楼,以及位于法国波利尼西亚的度假村和澳大利亚的建筑。

      海航于2016年3月收购的纽约曼哈顿中城大楼850 Third Avenue,耗资4.63亿美元。

      海航于2015年8月买的路透社总部大楼,位于伦敦金丝雀码头,收购价为2.15亿英镑。

      海航于2016年4月20日斥资1.31亿英镑买下的伦敦Credit Suisse副楼。

      海航于2016年8月收购的旧金山写字楼123 Mission Street,高28层,耗资2.55亿美元。

      海航于2016年11月收购的美国明尼阿波利斯大楼City Center,耗资3.15亿美元。

      海航于2017年2月收购的芝加哥高楼181 W Madison Street ,共50层,耗资3.6亿美元。

      可以看到,海航这些海外地产项目基本都是近两年买入的,商业地产作为重资产投资,投资者买下后一般会长期持有收租或者等资产明显增值后再进行出售,海航短时间内急买急卖,背后原因值得玩味。

      RCA数据显示,海航集团在全球拥有价值约140亿美元的商业地产,待售资产占该公司海外地产组合的很大一部分。

      为何突然出售?

      海航作为上一个周期的明星企业,自2015年以来,通过举债完成了总额超过400亿美元的收购交易,数量上更是高达80多笔,耳熟能详的交易包括买下德意志银行、希尔顿酒店、英迈等公司的股权。

      其实直到今年上半年,海航还在买买买,转折点发生在6月22日,那天银监会要求各大银行对“海外并购明星企业”境外投资借款进行风险排查,点名海航。

      各大银行排查海外并购高杆杠风险,万达、海航等企业首当其冲,相关影响也在一步步发酵。

      万达此前已经传出要打包转卖英国、美国、澳洲五大海外地产项目,标价50亿美元(万达打包转卖英国、美国、澳洲五大海外地产项目,值得接吗?)。虽然此后万达公告澄清,但言辞模糊,结尾处更是表示“公司对其物业项目进行策略评估并将努力物色能为股东创造价值之任何商业机遇”,保留了未来出售的可能性。

      说回海航,海航集团资产规模超过1,400亿美元,集团此前估计其负债超过1,000亿美元,其中大约四分之一的债务将在一年内到期。

      债务即将到期,国内融资不顺,海航国外融资也遭遇了评级下调。

      标普11月29日将海航的信用评级从B+降低一个级距,至B,表示担心这家公司即将有大量债务到期且借贷成本上升。

      评级下调意味着海外融资成本上升,除此之外,近几个月来,多家海航集团子公司股价及债券价格大跌,令它们发行新证券融资的能力大打折扣。

      巨大的还款压力和大幅上升的信贷成本,使得海航的投资者开始担忧公司是否有能力偿还明年到期的数百亿美元债务。

      于是海航拿出了资产出售计划,先处理相对容易出手的海外房地产项目。

      卖得出去吗?

      至于卖不卖得出去,华尔街日报写“一些市场参与者认为海航集团购买一些资产时支付的价格过高,导致其难以在自己认为合适的价位上找到买家。”

      博主常驻伦敦,以海航在伦敦收购的两栋写字楼为例,一方面价格的确不便宜,但更关键的是两栋大楼都买在英国脱欧公投之前,由于英镑在脱欧公投后大跌,至少在汇率上已经有比较明显的损失。

      除此之外,海航要转卖的伦敦路透总部大楼也存在明显“硬伤”,现阶段比较难脱手。路透此前决定于2019年搬到新的大楼办公,这意味着海航需要给新业主提前物色新租客,否则大楼就会被空置,影响估值,但这栋楼是给路透定制的,所以迟迟找不到下一任租客。

      不过话说回来,海航这些海外地产项目的选址思路和万达很像,集中在美国、英国、澳大利亚等国,英美澳作为中国资本海外投资的第一目的地,全部使用海洋法系(以英国普通法为基础发展而来),对私有财产保护极其严格,深受海外投资者喜爱,因此其实也不用太担心没人接盘。

      另外,海航的地产项目主要以现成的商业写字楼物业为主,加上基本都位于核心城市的核心地区,出售难度不大,关键就是谈拢价格。

http://www.guandian.cn/blogComment/20171220/195319.html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12-24 17:59:41 | 显示全部楼层
新西兰政府否决海航4.6亿美元收购澳新银行资产交易


      腾讯证券讯 北京时间12月21日消息,据路透社报道,澳新银行集团周四称,新西兰政府的境外投资监管机构已经拒绝了中国海航集团以4.6亿美元收购澳新银行集团旗下资产融资公司UDC Finance的交易。

      UDC是新西兰最大的非银行贷款公司,澳新银行集团与海航集团在近一年以前达成了这项并购交易。

      “虽然双方之间的销售协议仍旧存在,但除非海航集团能够成功地推翻OIO(境外投资办公室)的决定,否则这项资产出售交易就不会继续进行下去。”澳新银行集团高管、该集团下属新西兰部门的首席执行官David Hisco在一份声明中说道。

      但澳新银行集团同时补充道,该集团不确定海航集团是否会尝试推翻上述决定。

      “如果这项资产出售交易无法继续进行下去,那么我们将对有关UDC未来的战略选择进行评估。”Hisco说道,他还补充称如果交易无法进行,那么对UDC的职员和客户来说,该公司的业务将如常运作。

      “我们对OIO的决定感到失望,这一决定与全球其他监管机构的观点相悖,那些监管机构已在最近认可了海航集团及其他中国投资者。”海航集团的一名发言人通过电子邮件说道。

      这名发言人还补充道,就海航集团下一步将决定如何去做的问题上,新西兰的外国投资相关政治环境将扮演很重要的角色。

      澳新银行集团还表示,如果上述交易无法进行,那么该集团的2018财年业绩将不再计入相关调整。

      由于面临监管机构的资本要求,身为澳大利亚第四大贷款公司的澳新银行集团已在最近将其业务重心转移到了纯银行业务上,出售了一些非核心资产。(星云)

http://stock.qq.com/a/20171221/001585.htm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12-25 00:15:32 | 显示全部楼层
海航旗下软件外包公司文思海辉拟转赴港IPO


      观点地产网讯:12月21日路透消息,高盛早前搁置保荐海航旗下IT企业文思海辉(Pactera)在美国IPO计划,现海航聘请中信里昂作上市前融资,文思海辉亦正考虑在港上市。

      据报道,中信里昂正计划为海航销售文思海辉的2亿元可转换债券,并已经开始与潜在投资者会面,预计超过一半金额将用作偿还文思海辉的海外债务,海航手上股份为黑石于2016年以6.75亿美元(约52.65亿港元)作价转让得来,本计划在美上市,但高盛于9月时叫停计划,当时有指交易未能满足高盛的内部尽职调查要求。

      路透又引述两名消息人士指,文思海辉正考虑在港上市,中信里昂及海航表示不作评论,但海航指现阶段并未有展开发行可换股债券的工作。

      观点地产新媒体查询资料显示,文思海辉是咨询与科技服务提供商,一直致力于为全球客户提供世界领先的商业/IT咨询、解决方案以及外包服务,在金融服务、高科技、电信、旅游交通、能源、生命科学、制造、零售与分销等领域积累了丰富的行业经验。

      总部位于北京的文思海辉原本于纳斯达克上市,2013年10月获黑石集团斥6.25亿美元(约48.75亿港元)提出私有化收购,成为其在华最大资产之一,及后黑石将股份转手予海航,当时文思海辉的估值约为9.3亿美元(约72.54亿港元),高盛当时就交易提供顾问服务。

      文思海辉在美亦面对诉讼,美国软体公司Ness向其兴诉,指文思在收购Ness旗下业务时没有充分回应监管机构问题,导致收购失败,要求Ness赔偿。文思早前回应指在该诉讼并没有根据。

http://www.guandian.cn/article/20171221/195369.html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高楼迷

GMT+8, 2025-7-10 13:37 , Processed in 0.060711 second(s), 2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