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 航
楼主: anson908

[经济论道] 2025年武汉产业经济城建新闻综合贴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5-4-30 11:09:11 | 显示全部楼层
十六夜鬼月 发表于 2025-4-30 00:08
感觉五一武汉旅游又要火了。刚刚经过武汉火车站,这个点了出租车暴多,比下班的点还堵。路边都是背着旅行包 ...


机场地铁已经提前预热了。周一开始航班架次就上600 ,每天递增,地铁也一样。

2025年4月29日武汉机场楚天情微博数据


进港航班                     325


出港航班                     323


合计                            648

——————————————————-


4月28日(周一),武汉城市轨道交通线网客运量(含换乘)为424.43万乘次,其中客流前五名依次为:2号线汉口火车站、2号线江汉路站、2号线中山公园站、4号线楚河汉街站、2号线中南路站。


2025年4月30日武汉机场楚天情微博数据


进港航班                     330


出港航班                     328


合计                            658

——————————————————-


4月29日(周二),武汉城市轨道交通线网客运量(含换乘)为439.31万乘次,其中客流前五名依次为:2号线汉口火车站、2号线江汉路站、4号线武汉火车站、2号线中山公园站、4号线楚河汉街站。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5-4-30 11:17:36 | 显示全部楼层
RISTIANCO 发表于 2025-4-30 10:55
什么啊,难道不是因为过于前些年过于依赖二产,不重视三产的发展,导致二产一萎靡,三产的增量补不上去导 ...

要富有且强,得靠三产,但要强大的三产,得有周边县市或自己强大的制造业作为基础,所以要在现有制造业水平基础上最大限度提升三产,三产发达了又能极大促进制造业。就像一家有四兄弟,两个搞养殖,第三个一定要去搞流通,第四个一定得去搞科研。现在武汉的情况是,下面县市制造业迅速发展,如果武汉还去以制造业为主攻方向,岂不是与小兄弟抢饭碗?且小兄弟有土地广博、成本低的优势,你抢得过小兄弟吗?所以武汉的主攻应该是三产,这样才能与小兄弟们互相促进,共同繁荣。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5-4-30 11:17:57 | 显示全部楼层
一季度,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固定资产投资、外贸进出口总额分别增长7.3%、5%、17.8%,分别高于全国2.7个、0.8个、16.5个百分点/
三驾马车都还可以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5-4-30 11:19:39 | 显示全部楼层
Ryo 发表于 2025-4-30 11:17
一季度,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固定资产投资、外贸进出口总额分别增长7.3%、5%、17.8%,分别高于全国2.7 ...

规模以上工业呢,四大数据第一个是规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5-4-30 11:26:49 | 显示全部楼层
Ryo 发表于 2025-4-30 11:17
一季度,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固定资产投资、外贸进出口总额分别增长7.3%、5%、17.8%,分别高于全国2.7 ...

不能这么看,要看二产的增加值。

前面已经有网友说过,武汉前些年制造业和建筑业增速很猛。现在建筑业比制造业下滑更严重,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速很低,只有3.5%,不到全省平均增速一半,直接造成武汉第二产业增加值仅仅增长2.8%。

而去年一季度武汉市第二产业增速是6.1%,三次产业结构为1.7:38.5:59.8。

今年二产比重下降到35.47%。少了近3个百分点。

去年是二产增速高于三产,今年基本上靠三产来支撑增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5-4-30 11:33:18 | 显示全部楼层
4月份,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为49.0%,比上月下降1.5个百分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5-4-30 11:36:39 | 显示全部楼层
全国除了京沪两个超级城市可以利用国J层面赋予的资源优势搞三产,尤其是高端服务业外,其他城市都不具备靠三产来支撑经济,当然,香港澳门连个特区例外。

就是上海,比国J层面资源也不如帝都,所以从来就不放弃制造业,无非是将劳动密集型向长三其他城市转移,更多发展高端制造业。深圳也一样,制造业再怎么转移到东莞惠州,核心产业依然在深圳。沪深两个一线可是关税和印花税全国前二的存在,高端服务业够发达的了,都不敢放弃制造业。

所以武汉更没有资格说我可以依靠三产,二产不行就蒜鸟。

一季度主要还是汽车产业处于转型中,燃油车销售下滑,新能源车还处于发展中,所以制造业增速缓慢,这个也算是“阵痛”吧。但武汉高新技术产业中的制造业现在已经发展起来了,所以今年二产的增量大部分就靠它们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5-4-30 11:47:33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acug601603 发表于 2025-4-30 11:17
要富有且强,得靠三产,但要强大的三产,得有周边县市或自己强大的制造业作为基础,所以要在现有制造业水 ...

其实是周边100公里县市的二产发展速度还不够快,所以给了大家一种焦虑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5-4-30 11:48:54 | 显示全部楼层
感觉武汉除了教育、设计外,三产中的金融、软件、医疗、文创(含电游动漫)、法律、物流等等都发展得不算充分,后边几块人才供应还是相当充足的,潜力远远没到枯竭边缘。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5-4-30 11:57:16 | 显示全部楼层
sfwtzwrsm 发表于 2025-4-30 11:47
其实是周边100公里县市的二产发展速度还不够快,所以给了大家一种焦虑感

武汉又不是只有中心城区,江夏新洲黄陂这几个地方工业化还早得很,东部几个对标城市有哪个是这样的。这几个郊区二产都不发达,别谈什么100公里周边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5-4-30 12:00:52 | 显示全部楼层
武汉出台江汉路步行街区管理规定

武汉发布  2025年4月30日 11:15


近日

武汉市人民政*府网发布

《武汉市江汉路步行街区管理规定》

文件从规划建设、商业运营综合管理等方面

加强了对江汉路步行街区的管理

↓↓↓

武汉市江汉路步行街区管理规定

(2025年4月22日市人民政*府令第326号令公布  自2025年6月1日起施行)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了加强江汉路步行街区管理,优化标志性商圈业态、功能和服务,促进打造国际消费中心城市,根据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  本规定所称江汉路步行街区(以下简称步行街区),南至沿江大道,北至京汉大道,西至中山大道六渡桥,东至中山大道南京路,包括江汉路步行街周边支路构成的区域。

本规定所称江汉路步行街(以下简称步行街),南起江汉关,北至京汉大道,包括江汉路干道和联通道,干道两侧障碍线以内的相关路段,以及上述干道、路段两侧建筑物和配套建设的广场、绿地的区域。

步行街区、步行街范围的调整,由江汉区人民政*府会同江岸区人民政*府提出,报经市人民政*府批准后公布。

第三条  市人民政*府领导步行街区管理工作,统筹协调步行街区发展中的重大问题,支持在步行街区探索实施促进消费环境建设的政策措施。

发展改革、自然资源和城乡建设、住房和城市更新、城管执法、商务、文旅、市场监管、公安、应急管理、消防救援等部门,按照各自职责做好步行街区管理相关工作。

第四条  市人民政*府授权江汉区人民政*府设立步行街区管理机构,负责步行街区日常管理和服务工作。步行街区管理机构履行下列职责:

(一)组织建立健全步行街区管理制度以及日常巡查、执法等工作机制;

(二)协调组织实施步行街区公共秩序、市容环境、道路交通、消防安全、景观亮化、外墙立面、市政设施等综合管理,统筹步行街门前三包责任制落实工作;

(三)指导步行街区商会组织推进文明示范街区建设;

(四)协调江岸区大智街、一元街履行步行街区属地管理责任,落实步行街区相关管理制度;

(五)市人民政*府以及江汉区人民政*府规定的其他职责。

江岸区人民政*府及其相关部门,江岸区大智街、一元街和江汉区花楼水塔街、民权街、前进街、满春街应当配合步行街区管理机构做好步行街区相关工作。

第二章  规划建设


第五条  江汉区人民政*府应当会同江岸区人民政*府,根据武汉市相关国土空间规划和产业发展规划,组织编制步行街区发展规划。编制过程中,应当听取步行街区相关单位和个人以及其他社会公众的意见。

步行街区发展规划应当包括步行街区的功能定位、空间布局、景观提升、交通组织、业态和相邻区域发展等内容。

第六条  江汉区人民政*府与江岸区人民政*府应当根据步行街区发展规划和相关区域更新需要,按照城市更新有关规定,组织编制更新行动计划,实施区域更新,推动业态升级,优化空间结构,开发文化资源,塑造特色风貌。

第七条  电力、电信、排水、排污、管道等设施的建设与维护应当符合步行街区的整体风貌,新建管线应当采取隐蔽方式敷设。

第八条  江汉区人民政*府与江岸区人民政*府应当推进步行街区建设高标准无障碍环境,与城市无障碍路线无缝连接。

第三章  商业运营


第九条  江汉区人民政*府应当会同江岸区人民政*府,根据步行街区发展规划,按照提升传统业态、布局新兴业态与发展壮大特色名优品牌和老字号品牌的原则,组织相关部门编制步行街区业态指导目录。

第十条  步行街区管理机构应当会同商务、市场监管等部门,按照各自职责做好步行街区的日常招商、业态调控、商业管理以及企业、商户入驻服务等工作,引导企业、商户按照步行街区发展规划、业态指导目录进行经营,优化步行街区的市场环境,提升业态品质和经营服务水平。

第十一条  江汉区人民政*府与江岸区人民政*府应当根据步行街区资源优势,推进步行街区的商业与旅游、历史文化传播相融合。

鼓励步行街区市场主体开展符合步行街区功能定位的特色市集、展览展示、文化演出等活动,打造旅游精品线路、文化体验场景,并加强与周边旅游资源、文化场所的融合互动。

第十二条  鼓励步行街区行业组织根据步行街区功能定位,制定自律规范、服务规范,建立行业信用机制,实现行业组织成员自我管理、良性竞争、共同发展。

第十三条  鼓励步行街区市场主体和行业组织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加强智能导游导购、智能支付、线上线下联动等应用探索,打造宜游易购数字消费场景。

第十四条  鼓励步行街区市场主体和行业组织开展绿色商场、绿色旅游等创建活动,提升绿色消费水平。

第四章  综合管理


第十五条  江汉区城管执法部门负责统一承担下列工作:

(一)步行街两侧建筑物外立面的户外广告、景观亮化、招牌标识的管理;

(二)步行街的道路维护、临时占用和挖掘管理;

(三)步行街的公用设施和绿化景观管理、维护、保养等工作;

(四)步行街的环境卫生管理。

第十六条  有关行政管理部门办理下列涉及步行街的市容环境、道路交通、市政设施等行政许可事项,可能影响步行街整体风貌、管理秩序的,应当告知步行街区管理机构:

(一)市政基础设施工程的施工;

(二)因工程建设需要占用挖掘道路;

(三)建筑物进行外部装饰、装修;

(四)改变公共设施的风格、式样和位置;

(五)户外广告设置;

(六)占用道路和广场进行商业、服务业经营或者举办文化、宣传、展示、咨询等活动。

第十七条  进入步行街的单位和个人应当自觉维护步行街的公共安全、社会秩序和环境卫生,禁止下列行为:

(一)擅自占道经营,兜售物品;

(二)在商业经营活动中使用高音广播喇叭或者采用其他持续发出高噪声的方法进行广告宣传;

(三)强买强卖商品,强迫他人提供或者接受服务;

(四)反复纠缠、强行讨要或者以其他滋扰他人的方式乞讨;

(五)从事违背《网络主播行为规范》的户外直播等行为;

(六)法律、法规和规章规定的影响公共安全、社会秩序和环境卫生的其他禁止行为。

第十八条  步行街(与中山大道、江汉二路和江汉四路交叉路口除外)实行步行化管理,禁止机动车和非机动车进入,但残疾人专用车、手推儿童车和执行公务的消防车、警车、救护车、抢险车辆除外;确需进入的环卫作业等车辆,应当服从步行街区管理机构的管理。

第十九条  步行街区建(构)筑物及其附属设施的所有权人、管理人或者使用人应当保持建(构)筑物及其附属设施外立面整洁和完好,承担安全保护责任。
 
第二十条
  步行街区设置户外广告和招牌等户外设施应当符合规定,保持安全、美观、整洁。鼓励设置体现区域特色、艺术性和创意性的户外广告、招牌。

城管执法部门在组织编制步行街区户外广告设置指引、户外广告设置详细规划和招牌标识设置规范时,应当征求步行街区管理机构及相关商会组织、商户、社会公众的意见,并根据有关技术规范结合步行街区环境、建筑风格、业态特点等,明确步行街区户外广告、招牌设置的具体要求。

第二十一条  建立健全市、区人民政*府分级负责的步行街区大客流应对和反恐防暴机制,加强对步行街区人群聚集安全风险的预防、控制和消除等工作。

步行街区依法设置必要的设施,对客流实施动态监测、报告、预警,必要时由公安机关依法采取疏导等措施。

第二十二条  本市加强步行街区的党建引领,建立多方参与、共治共管的管理运行机制,推动市场主体、行业组织和社会公众以多种方式参与步行街区管理工作。

二十三条  江汉区人民政*府与江岸区人民政*府应当创新消费者投诉跟踪反馈机制,畅通投诉反馈渠道,及时处理投诉问题,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

第五章  法律责任


第二十四条  违反本规定,法律、法规和规章有规定的,从其规定。

第二十五条  违反本规定第十七条第一项、第二项的,由城管执法部门依法处理。

违反本规定第十七条第三项、第四项的,由公安机关依法处理。

违反本规定第十七条第五项的,由城管执法部门劝阻制止,必要时会同相关部门处理。

第二十六条  违反本规定第十八条规定,车辆擅自进入步行街的,由公安机关依法处理;非机动车在步行街内任意停放的,由城管执法部门依法处理。

第二十七条  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在江汉路步行街区管理工作中玩忽职守、滥用职权、徇私舞弊的,由其主管机关或者监察机关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六章  附    则


第二十八条  本规定自2025年6月1日起施行。2000年9月19日市人民政*府令第121号公布的《武汉市江汉路步行街地区综合管理暂行规定》同时废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5-4-30 12:03:12 | 显示全部楼层
亲自冒汗 发表于 2025-4-30 11:48
感觉武汉除了教育、设计外,三产中的金融、软件、医疗、文创(含电游动漫)、法律、物流等等都发展得不算充 ...

你提到了一个关键点,就是武汉经济增长的要素很多,但怎么整合资源,找到突破口。

武汉制造业实力其实和计划经济时代比已经下滑的够严重了,所以软糖提出工业倍增来重振“汉阳造”。只是没想到浓眉大眼的DF下滑速度太快了,当初精心布局的新能源项目还未成气候集团就遭遇下滑了。所以整个制造业增速都低了。

一新时代武汉开始重视发展软实力,也就是你说的这些。当初蓉杭就是靠这些来做大经济规模的,因为这两个城市都不是传统的十大工业基地,制造业基础薄弱,所以他们“弯道超车”只能靠这些。如今蓉城也在发展汽车产业,一汽大众、吉利、神龙新厂等一样不少。杭州依靠阿里逐步发展科创产业,成果也明显。

武汉作为中部老大,交通地理优势明显,上述资源辐射中部的条件非常好,完全可以将上述产业做大,无非就是深挖产业链,做精做细。只是目前市里面层次重视不够,区一级层面也没有几个真抓实干。

所以又回复到一个原点:台上的人。这个话题既敏感,又无法回避。那就只有让时间来改变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5-4-30 12:04:51 | 显示全部楼层
官媒在抖音上无知愚昧,小红书和微博上的一些披着本地IP外衣的“大聪明”强行把北京协和与武汉协和混为一谈,自己主动把刀子递给外地阴阳媒体,又蠢又坏。说到本地一把手的问题,他的理念便是不求有功但求无过。没有大刀阔斧的改革创新也没有破釜沉舟的勇气,继续啃老本,前两年差点整出宵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5-4-30 12:05:47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5-4-30 12:15:41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之前看到有人嘲讽广东多技术含量低的电子厂,有点可笑。事实上武汉肯定看不上电子厂,但武汉周边或者说湖北那还是相当看得上电子厂的,不光电子厂,玩具、五金、纺织这些低附加值的,都是香饽饽。前段时间我就看到天门招商了一位浙江的企业,给服装做化工配套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高楼迷

GMT+8, 2025-7-29 09:27 , Processed in 0.080337 second(s), 3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