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 航
楼主: 小嗯

杭州高等教育及科研学术发展实况【禁争吵】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4-10-31 23:01:36 | 显示全部楼层
逸雪霁蓝 发表于 2024-10-31 22:57
西湖大学模式高定位新建新型研究大学未必有高上限,但所有后发新建公办大学一定没有高上限。西湖模式≠非 ...

钱!钱!钱!   你还不明白?   连西湖大学都还在努力找钱谋生。  你另一个西湖模式找谁来投?   当然,除非你就是钟、马、黄、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10-31 23:03:16 | 显示全部楼层
黑山老妖怪 发表于 2024-10-31 23:01
钱!钱!钱!   你还不明白?   连西湖大学都还在努力找钱谋生。  你另一个西湖模式找谁来投?   当然, ...

新建公办没高上限!没高上限!没高上限!明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11-1 10:11:05 | 显示全部楼层
北航杭州创新研究院研究院与香港礼仕培育基金会正式签约

       10月23日,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杭州创新研究院与香港礼仕培育基金会航空航天教育基金关于科普科教协同育人项目合作正式签约,并举行项目管理委员会的聘任仪式。双方在青少年航空航天科学普及与科技教育领域将进行深度合作,开启一系列积极探索与实践。研究院科普科教中心主要负责人与基金会名誉会长占俊杰教授、基金负责人黄平主 席、项目负责人何思潼女士出席活动。

       科普科教中心修主任表示,研究院与香港礼仕培育基金会的首次合作,将连接浙江与港澳地区的资源优势,实现科教融合协同多元主体育人的新格局。为浙港澳青少年提供广泛交流平台和创新机遇,提升科学素养和国际视野,助力青少年在探索中成长,在创新中前行,实现科教融合协同多元主体育人的新格局。

       占俊杰教授对双方的项目合作表示了热烈祝贺,强调本项目是关于教育的双向奔赴,能够实现力量凝聚、资源整合、优势互补,在稳定高效的教育关系结构中实现教育质量和育人成效的整体倍增,通过目标协同、机制协同,投入优势要素,形成相互关联共赢共生的体系结构,一同发挥科学教育体系的无限可能,从而形成高效集约的协同育人格局。

       香港礼仕培育基金会一直致力于推动学生4C的思维培养,包括创造力Creativity,批判性思考Critical thinking,协作能力Collaboration,以及沟通能力Communication。黄平主 席强调,要在本次项目的基础上,大力推动慈善教育事业,亦希望遵照国 家相关政策和法律法规,大力推广内地、香港、澳门的三地共融,促进更多港澳学生来浙交流以及浙江学生的港澳行。在与研究院的共同努力下,祝愿本项目能够帮助到更多的学生。

       此次活动是双方致力于探索科普科教协同育人新模式的开端,项目旨在培育出一大批既富有创新精神又具备扎实实践能力的青少年科技储备人才。后续,双方将面向航空航天科学普及、科技教育等领域开展合作,构建多元化、深层次的合作模式,共同打造一个开放、包容、富有活力的航空航天教育生态系统,为港澳浙三地青少年提供更加广阔的成长舞台,让他们在探索未知的征途中不断前行,为实现我国航空航天事业的宏伟目标积蓄星火力量。

       活动后,嘉宾参观了研究院和航空航天科普体验展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11-1 10:17:35 | 显示全部楼层
“超越梦想,竞速启航”新一代超声速民机战略发展研讨会

       “超越梦想,竞速启航”新一代超声速民机战略发展研讨会将于2024年11月3日(星期日)在北航杭州国际校园召开。我们诚挚地邀请国内外从事超声速民机相关研究的专家学者、工程技术人员、业内人参加本次研讨会!

       超声速民机是未来大型客机国际竞争高端主赛道,是最具有颠覆性的民机产品之一。美欧等航空强国正在加速推进新一代超声速民机重返蓝天。绿色超声速民机设计技术是中国科协发布的20个前沿科学与工程技术难题之一,也是天目山实验室的主攻方向之一。2024年中国航空学会设立超声速民机分会,标志着我国超声速民机发展进入快车道。本次研讨会由天目山实验室、中国航空学会超声速民机分会、中国航空学会空气动力学分会联合举办,旨在汇聚国内超声速民机领域的顶级智力资源,研讨我国超声速民机发展的总体趋势,探讨超声速民机技术和产品的发展方向,搭建交流合作平台,推动启动重大论证。现将会议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 组织机构

       主办单位:天目山实验室、中国航空学会超声速民机分会、中国航空学会空气动力学分会

       协办单位:中国商飞-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大飞机研究院、中国商飞北研中心

       大会主 席:陈迎春

       二、会议时间地点

       会议时间:2024年11月3日(星期日)9:00-18:00

       会议地点:北航杭州国际校园(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瓶窑镇双红桥街166号)会议中心一层1001会议室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11-1 10:27:37 | 显示全部楼层
新增三位世界知名校长|西湖大学举行顾问委员会第八次会议

       7年前的2017年,还在筹备中的西湖大学,召开了第一次顾问委员会会议。此后每年秋天,他们都会相约西湖,共话高等教育,为西湖大学的发展建言献策。顾问委员会是西湖大学战略发展和重大决策的咨询机构,由学术上享有盛誉的全球顶级科学家与著名学者共同组成,其中不乏诸多世界名校的校长。可以说,西湖大学就是在这样的全球视野下诞生和成长的。

       2024年10月19日,西湖大学顾问委员会第八次会议如期在云谷校区召开。今年,人工智能尤其成为大家热烈讨论的话题,这不仅关乎科学研究,更关乎教育。同时,顾问委员会还迎来三位新面孔——

       纽约大学第16任校长、牛津大学第296任校长Andrew D. Hamilton教授;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第10任校长、现任纽约科学院院长Nicholas B. Dirks教授;阿卜杜拉国王科技大学第3任校长、香港科技大学第3任校长Tony F. Chan教授

       校长施一公欢迎三位新顾问加入西湖大家庭,也再次感谢了顾委会在西湖大学办学进程中发挥的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我们一定不负所望,努力向全社会交出一张优异的答卷!”施一公说。

       “希望西湖大学能保持向上的发展势头,不论是自身的成长,还有她在国际高等教育,尤其是在全球科学研究中的位置。”Andrew D. Hamilton教授从2016年1月至2023年8月担任纽约大学第16任校长。在此之前,他曾任牛津大学第296任校长和耶鲁大学教务长。他在埃克塞特大学获得本科学位、英属哥伦比亚大学获得硕士学位、剑桥大学获得博士学位。Hamilton教授是英国皇家学会会士、美国艺术与科学院院士,作为一名杰出的化学家,他主要致力于有机化学和生物化学的交叉性研究。

       “西湖大学不仅在治理模式上有所不同,不仅仅从头开始建设,而且有一个非常清晰和连贯的计划来实现其目标,这些非常吸引我。”Nicholas B. Dirks教授现任纽约科学院院长,这是美国历史最悠久的科学组织之一。他曾担任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第10任校长,哥伦比亚大学常务副校长、文理学院院长。Dirks教授是国际著名的历史学家和人类学家,长期致力于历史学、人类学领域的研究。他在卫斯理大学获得学士学位、芝加哥大学获得硕士和博士学位,是美国艺术与科学院院士。

       “我一直关注着西湖大学,她有着独特的愿景,不仅仅是一所新大学。”Tony F. Chan教授于2018年9月至2024年9月担任阿卜杜拉国王科技大学的第3任校长。在此前近十年时间里,他曾担任香港科技大学第3任校长。他在加州理工学院获得工程学学士和硕士学位,在斯坦福大学获得计算机科学博士学位。他是美国国家工程院院士,同时也是电气与电子工程师协会、美国科学促进会、美国工业与应用数学学会的会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11-2 18:51:2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黑山老妖怪 于 2024-11-2 19:02 编辑

香港理工大学校长滕锦光一行访问北航 双方签署合作协议


北航新闻网10月31日电(通讯员 曹奇正 雷一鸣/文 记者 邸白鹭/摄影)10月30日上午,香港理工大学校长滕锦光及工程学院、人文学院、航空及民航工程学系、机械工程学系、内地发展处负责人一行7人访问我校,校长王云鹏在如心中报告厅会见了来宾。副校长赵巍胜,党政办公室、港澳台事务办公室、航空科学与工程学院、人文社会科学学院、沈元学院等相关单位负责人参加会见。



王云鹏对来宾表示热烈欢迎,并详细介绍了北航在学科布局、人才培养、科研成就等方面整体情况及发展成果。他表示,北航始终秉持包容、创新、协同的国际化办学理念,服务国家航空航天事业,为国家发展及社会进步贡献北航力量。香港理工大学作为北航重要的合作伙伴,长期以来与北航在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等领域开展了深入广泛合作并取得了显著成果。他表示,两校友谊深厚、理念相同,合作基础扎实、潜力巨大,期待双方继续携手,加强在学生交换、双学位联合培养、共建科研平台和实验室等领域的务实合作,借助北航杭州国际校园的办学优势,推动两校合作取得更多成果。



滕锦光对北航的热情欢迎表示感谢,并对北航近年来所取得的成就表示祝贺与赞赏。他介绍了香港理工大学相关情况以及未来发展计划。他表示,香港理工大学作为香港一流工科院校,在有组织推进科学研究等领域进行了诸多尝试,取得了一定成效。近年来,学校以需求为驱动,积极加大在航空航天等学科领域的布局与投入,期待和北航进一步开展在航空航天学科及人才培养领域深度合作,实现两校优势互补,共同培养具备家国情怀、全球视野和社会责任感的领袖人才。



王云鹏和滕锦光代表两校签署了《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与香港理工大学合作协议》,相关学院负责人签署了《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沈元学院、航空科学与工程学院与香港理工大学航空及民航工程学系、机械工程学系本科生交换协议》。



访问期间,代表团一行还参访了我校智能微纳公共创新中心。

香港理工大学(The Hong Kong Polytechnic University)成立于1937年,为香港历史最悠久的大学之一,是香港8所受政府大学教育资助委员会资助并可颁授学位的高等教育院校之一。该大学共有注册学生28000余名,教员1300余名,设立9个学院及研究生院。在2025年QS世界大学排名中,香港理工大学位列全球第57位。我校与香港理工大学于1999年建立合作关系,双方在学生交流互派、教师互访、科研合作等领域开展了深入合作。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11-4 13:20:05 | 显示全部楼层
不知道《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与香港理工大学合作协议》涉杭州国际校园的具体内容是什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11-4 14:07:0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shaoyene 于 2024-12-15 14:25 编辑

杭州大学传统教育 更可以依仗的是港中大,西泠印社第七任社长就请饶宗颐担任
北大百年校庆时,“无锡帮”泰斗陈翰笙就一再祝福“希望北大办得像老北大一样好”已经不言自明。翰老临终遗嘱就是骨灰撒富春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11-5 03:24:32 | 显示全部楼层
黑山老妖怪 发表于 2024-10-31 22:39
深圳大学、深圳理工大学、南方科技大学都依赖深圳全国领先的超强财政实力,靠得住。

民办高校要办得 ...

你的很多已经过时甚至完全错误。
首先西湖大学是市属高校,资金绝大部分资金都是杭州出的,就23年而言,省市每年给西湖大学18亿运营经费。西湖教育基金去年支出4亿,主要是给西湖大学教授发工资为主的。西湖大学说白了就是公办大学通过大额捐赠自筹教授工资,这样不用受zf薪资相关限制,用来引进高端师资,增强办学竞争力。
宁波东方理工跟西湖大学相比,更偏向于私立性质,目前看来宁波相关支持应该比较少,需要自筹的经费更多,就去年而言,东方理工师资规模只有西湖大学1/3,去年虞仁荣基金会支出几乎是西湖大学基金会两倍。
杭高院和东方理工则完全相反,资金完全来源于杭州,没有西湖大学那种接受大额捐赠自筹工资能力,由于相关薪资限制所以给不了教授高薪水,自然也没什么大佬愿意全职来,全职的师资就非常一般,现在连省级平台都竞争不过后起的宁波东方理工,这些年自然也没什么效绩产出,今年经费又被杭州砍了不少,典型的陷入死循环,毕竟浙江也不是什么人傻钱多速来的地方,想白嫖是不可能的。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11-5 09:36:49 | 显示全部楼层
nb21011110 发表于 2024-11-5 03:24
你的很多已经过时甚至完全错误。
首先西湖大学是市属高校,资金绝大部分资金都是杭州出的,就23年而言, ...

杭高院发展速度和上限取决中科院和国科大投入重点和顶级大平台,及平台建设进度。如我所说所有后发新建高校都没高上限,有钱最多高下限。香港能投钱自主高教崛起,大陆不行,我们高校上限取决国 家定位高低,定位越高获批越多大平台、大项目。你说的人是要跟着大平台走,给钱不起决定作用。比如杭高院顶级大平台—中科院太极计划核心装置获批十五五大设施,能级马上突破。

那平台跟人走,先重金请人再申报平台行不行,不行。我国不是自主竞争体系,不是国 家高定位地区即使重金请再多人头衔再大,也远申报不出来对等同比例大平台、大项目,即投入产出永远极不对等,也就不可持续也就最终没上限。大平台、大项目是国 家整体按定位高低和区域平衡布局分配,不是自主竞争,有竞争空间但不影响大格局。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11-5 09:52:56 | 显示全部楼层
联合国原副秘书长受聘中国计量大学名誉教授

       现任欧盟亚非中心联席主 席,曾任联合国副秘书长兼环境规划署执行主任,今年年初获得2023年度中国**友谊奖……11月4日,全球环境与发展领袖人物埃里克·索尔海姆先生来到浙江杭州,在中国计量大学发表了“全球青年**力与可持续发展”主题演讲,并受聘为该校名誉教授

       “经济发展很重要,但要采用高质量的绿色增长模式,而不是传统粗放的增长模式。”埃里克·索尔海姆的主题演讲从“蓝天”讲起——相比十多年前,如今雾霾和噪音大幅减少,这很大程度上得益于交通和能源的绿色转型。比如在交通运输方面,公共交通系统更加发达,私家车向电气化发展,大量新能源汽车替代燃油车;在能源转型方面,风电、光伏大规模发展,辅之以各类储能设备,减少了化石能源的使用。这些变革不仅实现了生态环境保护,还催生出绿色增长点。

       作为长期关注亚非地区的官员,他认为中国的变革具有全球引领性,中国在可再生能源、新能源汽车和电池等产业领域,在全球占据了重要的市场地位,其中浙江在自然保护和绿色发展方面都扮演着重要角色。他特别提到习 近平总书 记提出的“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这让浙江在绿色发展方面走在前列。如今,有着“电池之乡”“储能之都”的湖州长兴,集聚了一批新能源汽车产业链企业,以绿色增长带动就业,增进民生福祉。

       学术对话环节,浙江省环科院生物多样性中心负责人杨博,中国计量大学碳中和与绿色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执行主任虞伟,宁波市海曙区龙观乡副乡长陆小腾驾分享了生物多样性友好行动的浙江实践,并与埃里克·索尔海姆进行了互动交流。“在这些案例中,可以看到脚踏实地的切实举措。”他在点评和问答环节中说,“如果你想要改变,就必须成为变化的一部分。”

       今年6月,中国计量大学碳中和与绿色发展研究中心发起了自然伙伴计划,通过“生态+”的理念,让不同行业和职业的人跟自然保护发生连接。埃里克·索尔海姆认为,该活动采用了一种以人为本的理念,让更多人从绿色发展中有获得感,才能有效传播环保信息,引起公众广泛参与。

       说到这次来到中国计量大学担任名誉教授,他表示,接下来将为师生提供相关主题的课程和演讲,帮助学生和国际资源对接,同时浙江在绿色发展中的实践也可以通过国际交流活动,向更多国 家的青年分享推广。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11-6 21:15:27 | 显示全部楼层
nb21011110 发表于 2024-11-5 03:24
你的很多已经过时甚至完全错误。
首先西湖大学是市属高校,资金绝大部分资金都是杭州出的,就23年而言, ...

我一直没找的你找到了。  如果属实,那么西湖大学2023-2027五年将获75亿省市财政支持,估计是以杭州市为主,差不多每年15亿,加上20%捐赠配比,大约每年20亿的预算。

这个与浙江工商大学年预算差不多,但在师生规模上,西湖大学不到浙江工商大学1/10,这样人均经费资源差不多是浙工商的10倍多。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11-6 21:42:13 | 显示全部楼层
北航全球合作伙伴峰会举办 校长王云鹏赴上海、杭州 推动构建国际化办学格局


北航新闻网11月4日电(记者 任和)11月2日至3日,第22届中国国际人才交流大会及2024北航全球合作伙伴峰会先后在上海、杭州举办。校长王云鹏出席会议,与来自31个国家和地区的57所大学的领导、专家学者深入交流,共商友好合作大计,推动构建北航国际化办学格局。

第22届中国国际人才交流大会开幕式举行



11月2日,第22届中国国际人才交流大会开幕式在上海市张江科学会堂举办,国w委Y谌贻琴出席开幕式并讲话。她强调,要深入学习贯彻习jp总sj重要指示精神,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部署,实施更加积极、更加开放、更加有效的人才政策,加强国际人才交流,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提供人才智力支撑。北航校长王云鹏、副校长赵巍胜出席会议。


会上,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与法国巴黎文理研究大学巴黎高等物理化工学院签署《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与法国巴黎文理研究大学巴黎高等物理化工学院人才交流及科教合作框架协议》。根据协议,两校正式建立校级合作伙伴关系,共同推动在化工、材料等双方优势学科领域开展人才交流、科学研究、教育合作等全方位合作。


北航副校长赵巍胜、巴黎高等物理化工学院副校长Annie Colin代表双方签署协议

2024北航全球合作伙伴峰会举行

作为第22届中国国际人才交流大会的21所承办高校之一,北航于11月3日在北航杭州国际校园举办中国国际人才交流大会北航分会场暨“2024北航全球合作伙伴峰会”。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在峰会举办前,11月2日下午,王云鹏会见了阿联酋大学校长Ahmed Alraeesi、南非文达大学校长Ndanduleni Bernard Nthambeleni、墨西哥克雷塔罗航空大学校长Enrique Sosa,葡萄牙工程院院士、里斯本大学教授Carlos Guedes Soares,澳大利亚技术科学与工程院院士、南澳大学教授诸葛燕等来自阿联酋、南非、墨西哥、葡萄牙、西班牙、澳大利亚、埃及、土耳其等国的18位校领导和国际专家,双方友好交流,现场气氛热烈。

王云鹏向前来参加峰会的各位嘉宾表示热烈欢迎和诚挚感谢。他表示,今年是北航建校72周年,回顾72年办学历程,北航始终将“包容、创新、协同”写在自己的基因里,为学校干事创业营造了良好的氛围,推动学校有组织开展科学研究、人才培养等工作,取得了一系列办学成就。学校坚持张开双臂、拥抱世界,与全球六大洲200多家海外高校和科研机构结下了深厚友谊,互信互助、和衷共济,在世界高等教育发展的浪潮中奋楫笃行,收获了丰硕的成果。当今世界,全球化步伐加快,高等教育交融发展、合作共赢的趋势进一步显现,希望借此次峰会契机,与各高校和研究机构加深友谊、凝聚共识、拓展新的合作空间,以更为“包容、创新、协同”的胸怀和姿态,一同畅想未来合作桥梁和纽带,共同开创高等教育更加美好的明天。

与会嘉宾依次发言。“老朋友们”回顾了与北航在学生交流、联合培养、教师互访、科研合作等方面的丰硕成果,希望以教育合作为牵引,以本次峰会为契机,带动全方位深度合作,携手应对全球挑战,共同推动人类社会进步与发展。“新伙伴们”简要介绍了各校发展特色与目标,希望借本次高层次国际交流合作平台,加强与北航的伙伴关系,谱写校校合作发展新篇。



11月3日上午,第22届中国国际人才交流大会北航分会场暨“2024北航全球合作伙伴峰会”开幕式正式在北航杭州国际校园会议中心报告厅举行。工业和信息化部国际合作司司长徐朝锋,杭州市人民政府党组成员、副市长胥伟华,浙江省教育厅副厅长舒培冬,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外国专家服务司二级巡视员李娟娟,北航校长王云鹏、副校长赵巍胜、原副校长张海兰出席开幕式。



本次峰会以“建设包容、创新和协同的可持续全球合作朋友圈”为主题,邀请到来自全球五个大洲31个国家和地区的近80位专家学者参加会议,其中包括美国西北大学、斯坦福大学、英国伦敦大学学院、法国萨克雷大学等57所大学,法国国家天文中心等5个研究所的20多位校领导和国际组织负责人。


王云鹏致辞

王云鹏向与会嘉宾表示热烈欢迎和诚挚问候。他表示,北航始终致力于开拓和深化与海内外高水平高校和科研机构的合作交流,全力拓展全球伙伴关系,学校国际交流合作不断走向深入,凝练出“包容、创新、协同”的北航文化和精神特质。当前,全球化进程加速推进,“包容、创新、协同”正逐渐成为未来进一步深化合作的潮流和趋势。要以更加宽广的胸怀和气度面对世界,增强互信,增进友情,共同营造温馨和谐的氛围。要激发灵感、突破定式,创造新事物、新思想,为全球高等教育合作贡献智慧。要携起手来创造合作机遇,拓宽合作领域,同向而行,共同推动教育科技与人文交流的发展。希望与会嘉宾以本次峰会为契机,围绕“建设包容、创新和协同的可持续全球合作朋友圈”这一主题开展深入探讨,建立更加紧密的联系,一同展望未来、探索合作新机遇,共同面对全球问题和挑战,为推动全球教育发展和科技进步贡献智慧和力量。


徐朝锋致辞

徐朝锋代表工信部国际合作司对本次峰会的召开表示热烈祝贺。他表示,在全球化和信息化快速发展的今天,国际合作与交流已成为推动科技创新、促进产业发展的重要力量。本次峰会主题不仅契合了当前全球科技合作产业变革和创新发展的时代潮流,也体现北航作为一所世界知名学府的前瞻视野和开放胸襟。希望北航进一步加强与伙伴高校和研究机构的合作,围绕重点领域搭建科技创新对外合作平台,发挥多方优势构建高水平高层次国际学术交流平台,拓展全球视野构筑国际人才培养平台,打造产学融合、科教融合的新业态。期待大家以本次峰会为契机,加强交流、深化合作,共同应对全球挑战,共享发展合作机遇。


舒培冬致辞

舒培冬在致辞中表示,浙江作为改革开放先行地,始终把教育对外开放摆在突出位置,奋力打造全国教育对外开放高质量发展高地。北航是中国顶尖高等学府,始终站在国际交流合作的前沿,致力于构建全球高等教育的命运共同体。这一理念与浙江教育开放包容、合作共赢的发展愿景不谋而合。在打造中外合作、校地融合的特色合作平台之外,双方将进一步加强合作,产出更多的成果。浙江希望与北航以及全球的合作伙伴一道,共享机遇,共迎挑战,共同书写国际合作交流的新篇章。


胥伟华致辞

胥伟华指出,“后亚运、2万亿、超大城市”,是杭州“奋进新时代、建设新天堂”的实践新起点。近年来,杭州以争创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和科技成果转移转化首选地为牵引,探索举国体制杭州路径,正持续掀起“大兴科技、大抓创新”热潮。杭州深入实施人才强市战略,大力推进“科教人才一体攀登行动”,持续打造最优人才生态。希望北航继续发挥自身优势,与杭州在推动高能级科创平台建设、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发展、低空经济科创成果转化等方面进一步深化合作,共同书写名城名校双向奔赴、相互成就的佳话。



开幕式上,还举行了“中法数学实验室”“智能交通学科创新引智基地”以及“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国际教育中心”揭牌仪式,并签署了系列合作协议。



与会领导及中法数学实验室学术顾问专家,巴黎萨克雷大学Jacques Peyrière教授、加拿大劳瑞尔大学Ilias Kotsireas教授共同为“中法数学实验室”揭牌

“中法数学实验室”将开展面向世界科技前沿的基础数学研究与面向国家重大需求的应用数学研究,推动产出一批基础数学原创成果,促进应用数学学科交叉创新引领作用,逐步打造在特色数学方向上具有显著国际影响力的数学基地。


与会领导及北航交通科学与工程学院党委书记杨世春、伊朗科技大学Asghar Habibnejad Korayem教授共同为“智能交通学科创新引智基地”揭牌

“智能交通学科创新引智基地”将依托北航,依托车路一体智能交通全国重点实验室在内的十余个国家级及省部级科研平台,围绕智能载运工具、智能交通基础设施和智能车路协同三个主要方向,致力于推动智能交通领域的前沿科研及国际化人才培养。


与会领导及北航国际教育中心兼职教授、IEEE光子学协会主席沈平,阿联酋大学校长Ahmed Alraeesi共同为“北航国际教育中心”揭牌

“北航国际教育中心”以书院制、中外融通、产教融合为特色,统筹杭州国际校园来华留学教育项目实施,提升杭州国际校园国际学生规模质量与培养能力,依托优势学科与科教平台建设全英文专业及课程体系,为北航学生提供有组织、成建制、更丰富的双学位与交换学习项目。



土耳其海峡大学副校长Gürkan Kumbaroğlu、赵巍胜代表双方共同签署《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与土耳其海峡大学学生交换协议》。根据协议,两校将开展基于“学分互认、学费互免、学生互派”的高水平校际学生交换项目。



南非文达大学校长Ndanduleni Bernard Nthambeleni、赵巍胜代表双方共同签署《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与南非文达大学合作备忘录》。根据协议,两校将在建立联合实验室、加强师生互访交流、联合举办学术会议、合作发表论文等领域加强合作。




墨西哥克雷塔罗航空大学校长Enrique Sosa、杭州国际创新研究院院长洪冠新代表双方共同签署《杭州北航国际创新研究院与墨西哥克雷塔罗航空大学合作备忘录》。根据协议,双方将在科研及教育合作、教师互访、学生交流交换以及联合举办学术会议等方面开展合作。

开幕式后,主旨报告和圆桌对话环节有序进行。




北航副校长赵巍胜以《UPS国际化发展战略——北航的愿景和实践》为题,从国际合作、教育成就、科研贡献等方面讲述了北航的发展愿景和七十二年的探索实践,展示了北航作为一所世界知名大学的地位和影响力,并呼吁全球高等教育机构加强交流合作,共同应对当今世界面临的复杂挑战,为全球社会和经济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阿联酋大学校长Ahmed Alraeesi强调了国际合作在推动社会经济可持续性发展和创新中的关键作用。他指出,阿联酋大学注重多元化和包容性,与世界各地的高等院校积极建立了紧密的合作关系,促进了学术交流和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实现。学校期待与北航等伙伴共同携手,深化合作,实现繁荣和可持续的未来。



南非文达大学校长Ndanduleni Bernard Nthambeleni在报告中强调了高等教育在促进社会公平与包容性方面的重要性,并介绍了文达大学的基本情况和中国-南非联合研究计划。他指出,大学不仅是知识传播的中心,更是推动社会变革和经济发展的关键力量。希望未来在人才培养、科技创新等方面与中国高校深入合作,共同推动教育领域的积极变革。

香港理工大学副校长杨立伟以《加强香港理工大学的全球参与和国际化》为题,介绍了香港理工大学在知识资源共享、文化交流、科学研究与跨学科教育等方面的发展成果,并分享了学校的实践导向教育经验,通过项目式学习和实习机会,让学生在真实环境中应用所学知识。期望通过国际合作与交流,在全球高等教育舞台上发挥更大作用。




哥伦比亚国立大学副校长Jose-Daniel Muñoz在报告中展示了学校在国际教育合作和科研合作方面的建设成效。合作的关键在于共同的愿景、开放的沟通、充分的信任以及共享的决策过程。他提议,未来将与北航等合作伙伴强化教师互访、学生交流、联合培养和联合研究等方面的合作,不断推动创新突破和可持续发展。

土耳其海峡大学海峡大学副校长Gürkan Kumbaroğlu介绍了学校通过国际交流与合作提升教育质量和增强科研能力的经验成果。他提到,大学应积极响应社会需求,推动技术与知识的创新,以适应快速变化的世界。希望通过加强国际合作,推动学术界、产业界与政府之间的紧密联系,以实现知识的共享和技术的创新。



在圆桌对话环节,埃及阿拉伯科学技术和海运学院副校长Alsnosy Mohamed Alsnosy Balbaa,墨西哥克雷塔罗航空大学校长Enrique Sosa,葡萄牙新里斯本大学副校长João Amaro de Matos,巴黎高等物理化工学院副校长Annie Colin,经合组织中国经济政策研究室、经合组织中国平台主任Margit Molnar,围绕论坛主题开展对话,交流探讨全球创新、协同和包容合作的重要性。圆桌对话由北航国际教育中心兼职教授、IEEE光子学协会主席沈平主持。

嘉宾们分享了各自国家和机构在促进国际合作、包容性教育及跨学科研究方面的经验和挑战。Alsnosy Mohamed Alsnosy Balbaa回顾了中埃合作的深厚历史,强调了埃及与中国在协同创新和可持续发展方面的合作潜力。Enrique Sosa介绍了多样化的工程项目,并探讨了高等教育中包容性在为残疾人提供学习和就业机会方面的关键作用。João Amaro de Matos指出了包容性和多样性对高等教育的重要影响,并分享了学校在多文化、多学科环境中的国际合作经验。Annie Colin讨论了学校与中国高校在技术和科研项目中的深度合作。Margit Molnar强调了中国在国际研究合作中取得的成就,并指出基础研究合作的重要性。沈平提到了光子学的发展需要跨学科的合作与交流,呼吁学术界与产业界紧密结合,并期望通过教育和培训为行业提供更多优秀的人才。嘉宾们一致认为,只有通过全球教育界的包容性创新与合作,才能解决共同面临的挑战,推动全球教育和科研的持续发展。

本次峰会期间,还同步举办了7个专题研讨会和1个双边会议。专题研讨会分别围绕国际航空绿色能源、比较全球治理与多维国别区域研究、数学新进展、交通信息与交通基础设施、软物质与可再生能源、医学工程与工程医学等主题展开。

举办高层次人才代表座谈会

在杭期间,王云鹏还与高层次人才代表座谈交流。副校长赵巍胜,原副校长张海兰,中国商飞-北航大飞机研究院(杭州)首席科学家、原C919常务副总设计师、C929总设计师陈迎春,北航国际教育中心兼职教授、IEEE光子学协会主席沈平,天目山实验室航空工业软件交叉创新研究团队负责人、原IBM(法国)工业软件研发总负责人赵云鹏,英国克兰菲尔德大学全职教授郭士钧等参会。



与会人员结合工作经历,分享了在各自科研领域中的创新研究和成果转化情况,以及在国际化人才培养方面的经验。

王云鹏表示,期待更多高层次人才加盟北航杭州国际校园。要用好杭州国际创新研究院的平台,强化中外合作办学,聚焦低空经济、新一代航空技术等前沿领域,加快引进人才、组建团队,有组织开展高水平应用技术研究,产出更多高质量科研成果。要进一步研究策划国际教育中心,打造双语专业合作平台,推动学校国际化办学,共同推动学校加快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学校将充分发挥资源优势,以高质量的管理服务保障相关工作落地落细、形成实效。

会上,王云鹏为陈迎春、沈平、赵云鹏颁发聘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11-6 22:28:3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11-7 10:21:51 | 显示全部楼层
西电杭研院是很好的,推进速度快,速度上可能是引入高校中最快的,规模也大,完全有小一点的大学的规模。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高楼迷

GMT+8, 2025-7-18 11:39 , Processed in 0.064812 second(s), 3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