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2019-8-12 10:40:0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xyq163950 于 2019-8-12 10:43 编辑
说下王城大道一下问题个人看法,看楼上大家讨论很激烈,王城大道整体标准还是相当高,至于说伊洛路、瀍涧立交最后修改,主要还是全是客观不可抗拒因素。但感觉有一些问题确实当时应该考虑更深远点,或者是应该加强管理。
第一还是王城大道太康路口,这个路口当初设计是开放式隧道下穿,现在变成出地面快速路,导致过街行人穿行,人像水一样,哪低留哪,咋偷懒咋来,院里散步老头老太太,平时晚上走几公里,但到家里楼下,宁愿冒着高空抛物风险走楼底下,还要绕近路踩草坪省几步路道理一样,还有要去王城大道路西的人,例如去繁花酒店体育场的人,把车停到快速路上,送人等人接人,这快现在常见,经常从哪块过,发现一堆车停到快速路主路上,然后行人翻栅栏上下车,增加不安全因素,这块要不交警加强管理,要不干脆直接把隔离加高,做到完全封闭保障行车行人安全。
第二就是洛阳因为采用是地下+地面+高架的快速路组织方式,地下快速路在下穿路段不影响地面景观的好处,但是在进隧道地坪处,会出现阻断效应,造成类似王城大道开元路口只有三车道,古王立交下辅道只有二车道,古城立交出金城寨街到市府东街车流较大的辅道是2车道,但往东去又变成4车道。当时最早规划不是这样,王城大道半封闭隧道一直下穿过去,开王路口是4车道,后来修改成地面的快速路原因不知道是因为地铁,还是水系问题,听到有关消息说跟地铁关系不大,那猜测原因只能是水系或是节省造价。新区核心区这块因为人多车多,当然北面有隋唐城遗址影响,但应该直接隧道到开元大道路口。以后快速路在设计时要考虑到以上的因素,地面快速路在市区人多地区确实不适合采用,不如高架来的实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