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 航
楼主: keigo10

[600+] 广州国际时尚品牌统计|广州商业信息更新及讨论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9-9-6 17:04:04 | 显示全部楼层
上海和北京是得到最多垂青的城市,以约100家奢侈品牌门店领跑全国;在华东区,除了上海,杭州、南京也各领风骚,跻身奢侈品牌门店数量TOP10;西南、西北地区表现突出,成都、重庆、西安以52家、45家、42家的数量,超越华南区两大一线城市;广州未能跻身TOP10,由于地缘优势,当地消费者更倾向于前往港澳地区购买奢侈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9-9-6 17:04:42 | 显示全部楼层
从奢侈品牌丰富度来看(奢侈品牌丰富度=该城市拥有30家奢侈品牌数量/30),北京、上海、成都、杭州、南京同样保持领先地位,是国际奢侈品牌进驻中国内地市场的首选,奢侈品牌丰富度超过90%。



其中,北京、上海的奢侈品牌丰富度达100%;值得注意的是,除TOD’S外,其余29个品牌均已进驻成都,反映出成都奢侈品消费市场前景备受看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9-9-6 17:06:19 | 显示全部楼层
从中选取10大代表品牌,我们再来看看典型品牌的城市分布特点——北京、上海是进驻首选,其次则是西安、重庆、成都。尽管GUCCI、VERSACE、BVLGARI、Giorgio Armani等品牌门店数量较多,但仍未有品牌完全覆盖18大重点城市。合肥、青岛、苏州、昆明等城市,奢侈品市场仍较空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9-9-6 17:07:35 | 显示全部楼层
从30家奢侈品牌2018年新增门店的城市分布来看,除北京、上海外,奢侈品牌新店在西安、武汉、合肥三座城市占比达33%。可见,奢侈品牌愈发探求北京和上海之外的市场下沉机会。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9-9-6 17:08:21 | 显示全部楼层
现阶段,奢侈品牌拓展速度较为缓慢。一方面是门店选址要求严苛;另一方面是在经历增速放缓、业绩下滑、关店阵痛后,品牌们对开店持更为保守的态度。



近几年,典型奢侈品牌主要通过以下手段巩固市场、提升业绩:



❶缩小价差,促进消费者回流



响应中国增值税减让政策,如LV下调中国官网的产品价格,降幅约为3%;GUCCI在中国内地的线上官网和线下门店同步调整价格,降幅为3%。



❷推行年轻化传播策略,带来巨大流量并激发潜在年轻客群



如LV邀请“小鲜肉”偶像吴亦凡担任品牌代言人;GUCCI突破常规,通过极繁风格以及亚文化风格的产品设计,让年轻人产生情感共鸣和文化认同;DIOR试水入驻年轻用户“流量池”抖音,发布短视频广告。



❸进驻电商平台,拓展销售渠道



如2017年12月,Prada首次在中国推出电商平台,售卖全品类产品;2018年6月,LV中国官方线上旗舰店开幕。



03、重点奢侈品购物中心都有谁?



从购物中心奢侈品牌丰富度来看,北京SKP位居第一,拥有30家奢侈品牌中的28家,占比93%;其次为南京德基广场、深圳万象城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9-9-6 17:09:34 | 显示全部楼层
较高的奢侈品牌丰富度,有助于提升项目高端消费号召力,吸引更多高端品牌进驻,并带来高销售业绩。TOP1-3均为全国高端消费地标,销售业绩常年位居全国前列。2018年,北京SKP销售额达135亿元,南京德基广场100+亿元,深圳万象城约85亿元。



新开业的高端商场,为奢侈品牌带来了入驻商机。西安SKP于2018年开业,为西安市场新增爱马仕、Cartier、Fendi、CELINE、巴黎世家、miu miu等多个奢侈品牌,大大提升西安奢侈品牌丰富度,推动西安消费升级。这也侧面反映了西安居民消费水平不断提高,未来高端消费“钱景”巨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9-9-6 17:10:37 | 显示全部楼层
04、中国奢侈品消费客群有哪些核心特征?



❶80后、90后占主导



中国的年轻群体,正成为中国奢侈品市场消费主力军。数据显示,2018年,80后和90后奢侈品消费者占比高达71%,分别贡献了中国奢侈品总消费的56%和23%。



❷注重体验,线下是消费主战场



尽管购买渠道越来越丰富,实体门店体验仍是影响消费者决策的主要因素。机构调研显示,92%的中国奢侈品消费者会在线下实体店购买产品。具体而言,高端购物中心的奢侈品牌门店吸引力高于免税店、奥莱折扣店。



❸偏爱购买服装、珠宝



机构调研显示,在腕表、珠宝、服装、鞋类、皮具、服饰配件、美容及化妆品等诸多奢侈品品类中,中国消费者在服装、珠宝上的消费频次最高。2019年,约半数受访中国奢侈品消费者计划增加服装、珠宝的消费。



❹关注品牌创新与潮流引领



相较于独特性、服务、经典风格、数字化水平等因素,中国消费者更注重奢侈品牌的创新性与潮流引领性。



2019中国高端消费市场发展趋势研判



❶千禧一代崛起,驱动高端消费进入年轻化时代



相比世界上其他国家,中国奢侈品消费者的平均年龄更低。千禧一代对奢侈品有强烈消费意愿、消费能力强,同时对创新潮流趋之若鹜。



未来奢侈品牌需要通过转型适应新的游戏规则,不断迎合这批主力客群的新需求,与其建立长期的联系,如:从“身份的标志”转变为“自我的标志”、从“高冷”转变为“友好”、从“稀缺”到“稀有”等。



❷“新一线”城市持续释放购买力,成为高端消费品牌新宠



尽管上海、北京仍是顶级奢侈品牌最为集中的市场,但随着经济发展、居民收入提升,成都、西安、杭州、重庆等“新一线”城市,在吸引奢侈品牌方面的竞争力逐步提升。



❸奢侈品牌谨慎开店,标杆商业带动城市高端消费



在市场下沉过程中,奢侈品牌更看重具有增长潜力的战略性市场以及未饱和市场,将倾向于选择“一城一店”的策略,以建立大型体验和服务中心、打造限时快闪店等代替固定门店。



城市高端消费的发展,离不开标杆商业的带动作用。奢侈品牌选址的考量标准除了城市经济增长与居民消费力等因素外,是否有优质标杆商业也是关键。



❹展望未来,“轻奢”发展潜力超过传统“重奢”



根据机构预测,2025年中国轻奢消费将增长至6200亿元人民币,增速远超传统奢侈品。轻奢品牌是“能够负担得起的奢华”,与传统奢侈品牌相比,轻奢品牌价格更亲民、产品更新更快、设计更新颖,可更广泛地渗透到中高端人群中,满足多样化需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9-9-6 17:59:13 | 显示全部楼层
不错不错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9-9-7 00:01:35 | 显示全部楼层
广州除了太古汇外,还有几家商场有资质,将来成为奢侈品牌汇集地:天环,天汇,K11, 西塔商场。

现在这几家商场因为各种原因招商不力,未能达到当初设想的水平。

随着经济发展,人口增长,最重要的因素是收入水平不断提高,奢侈品消费会不断增长。

预计至少五年后,才有所改变。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9-9-7 09:49:34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太古汇二楼中艺走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9-9-8 01:32:44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9-9-8 16:17:0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LAWDEFENDER 于 2019-9-8 16:58 编辑





荔胜广百广场

  

这是广州第2座广百广场,由广州地铁集团开发、广百股份负责整体招商、运营,于2019年1月正式开业,落子白鹅潭商圈,位处广州地铁一号线坑口站上盖,是荔湾芳村片区首个综合型购物中心。

  

该项目商业面积约3.8万㎡,划分为6个楼层,引入金逸IMAX影城、新华书店、广州酒家、海底捞、西遇西域、湘约时光、万两寿司、龙门烤鱼、星舰梦航、弓影射箭休闲馆、芳村首家NǒME、广百旗下首家自营快闪店——G-Station、广州地铁博物馆奇趣站等品牌。

  

场景设计方面,该项目融合现代科技与荔湾传统文化,在中庭设置20米巨型LED“瀑布”幕墙,中庭穹顶与各楼层观景台则融入了“荔湾木船”创意元素。

天河万科广场

  

该项目为万科在广州首个区域型购物中心,于2018年12月试运营。今年5月1日,随着B1层对外开放,天河万科广场正式全面开业。

  

天河万科广场商业总体量约7.5万㎡,定位“轻年社交引力场”,聚焦新世代年轻群体及周边家庭客群,10个楼层规划了七大主题业态:星空塾、聚乐汇、态度街、动静里、新知派、颜值馆、轻活圈。

  

其中,L9-L6层为星空塾,开创先河在购物中心内引入国际学校,开设2万㎡梅沙黑利伯瑞书院,并打造了广州首个购物中心屋顶环形跑道。L4层“态度街”最大亮点是打造了近1000㎡西关风情餐饮主题街区“巷里食光”。


萝岗奥园广场

  

这是继番禺奥园广场之后,广州的第2座奥园广场,位处萝岗开创大道与香雪八路交汇处,商业体量约4.5万㎡,引入永辉Bravo精品超市、中影影城、威克健身、海底捞、粤集、川菜万重山、渔哥味稻、楼上楼等约56个品牌,首进萝岗品牌占比28%。

  

由于体量较小,萝岗奥园广场采用“全业态做减法,重点业态做加法”操盘思路,未规划男、女装服饰零售业态,以超市、影院、健身会所三大主力店,搭配餐饮、儿童、生活配套业态;餐饮作为重点业态,占比近36%,引入超20家品牌,涵盖多种菜系及各国风味特色餐饮。

  

此外,该项目以寓意“大吉大利”的桔子为灵感,推出原创IP“大吉”,亦是一大差异化亮点。


广州融创茂

  

这是全国首座落子一线城市的融创茂,10.65万㎡商业空间引入160+品牌,包括八大主次力店:万达IMAX影城、永辉Bravo精品超市、安踏超级大店、广州首家斯凯奇超级大店、花都首家OCE、FUNLINK、孩子王、海鲜自助餐厅豪巴斯,以及61家美食餐厅、100余家服饰精品零售品牌。

  

广州融创茂开业当天,融创雪世界、融创水世界、融创乐园也同步开放。其中,融创雪世界、融创水世界与广州融创茂1-3F相连。

  

至此,总体量约300万㎡、涵盖八大主题业态的广州融创文旅城,已有半数主题业态正式投入运营,而体育世界、滨湖酒吧街、星级酒店群、融创广州大剧院将在后续逐步开放运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9-9-8 16:32:15 | 显示全部楼层
GZRM1030 发表于 2019-9-7 10:08
深圳三家Gucci?,有毒啊

深圳只有一家Gucci, 说明统计数据不准确。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9-9-8 17:15:43 | 显示全部楼层
广百收购友谊 广州本土两大百货“联姻”的背后是什么?

来源:时代财经    作者:黄淑妹2018-12-27 13:53
摘要:12月24日晚间,越秀金控发布公告称,公司与广百集团签署了《股权转让意向书》,拟由广百集团以现金方式收购公司持有的友集团100%股权。

广州传统零售巨头强强联姻


广百股份的公告称,本次股权交易如果成功,考虑友谊集团与广百股份的主营业务均为百货零售,将形成潜在同业竞争,广百集团将在友谊集团的股权过户完成后24个月内,启动将其所持有的友谊集团100%股权转让给广百股份的相关事宜。


如若双方最终能签订正式的股权转让协议,完成本次股权转让交易,那么广百百货和广州友谊在股权转让完成后将成为“一家人”。


公开资料显示,越秀集团和广百集团均是广州市国资委直接监管企业,越秀金控和广百股份分别是越秀集团和广百集团的下属上市公司。广百集团是广东省、广州市重点发展的国有大型商业集团。因此,本次广百集团收购友谊集团也被认为是广州国资委的强力推动。这点在越秀金控的公告中亦有所体现。


越秀金控公告称,为贯彻落实ZY、省市关于全面深化国资国企改革的工作部署,按照《**广州市委广州市人民**关于促进国资国企改革创新发展的实施意见》的要求(以下简称“广州国企改革33条”),广州市国资委经研究作出了该决定。同时越秀金控认为,本次股权转让符合深化国资国企改革的工作部署要求,符合公司战略发展规划,有利于公司集中优势资源,聚焦发展金融主业,提升公司效益,加大金融主业的资本投入,助力产业结构调整。


早前,广州市社会科学院高级研究员彭澎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曾表示,广州的国企改革经验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一是坚持做大做强的方向不放松。二是合理、适度、不断重组调整。三是加强公司治理规范化建设,重视外部董事、职业经理人、专业机构和人才的作用。四是充分抓住创新、引进等战略机会。


有不愿具名的资深零售行业分析师告诉时代财经,广百集团携手友谊集团主要还是国资委的推动,其双方都是广州本土的零售巨头,强强两手更有利于发展。


零售业资深观察人士、“灵兽”创始人陈岳峰向时代财经分析说,广百集团与友谊集团“联姻”的背后,更多是做大国企的一种整合,这和国家政策有一定的关联。


他认为,从行业企业发展的角度来说,双方的合并,将有利于彼此之间的资源进一步深入融合,从业务竞争转向对待其他竞争者的竞争。从资本层面来说,如果双方不进行融合,会存在同业竞争,这也不利于资本层面的深度整合。


商业模式“互补”


作为广州本土两大零售巨头,广百股份与友谊集团的从属关系也是业内讨论的焦点,如今这一结果已显而易见。


对此,陈岳峰分析称,广百股份在经营能力、业绩以及创新发展上,都要优于友谊集团,因此,在这件事上,双方的从属关系并不难理解。此外,双方的发展策略也各有不同,广百股份更适合开疆扩土。


事实也是如此,在企业发展策略上,广百股份更倾向于“向外扩张”,而友谊集团则大有“镇守本地”的趋势。


据广百股份2017年年报披露,截至去年,广百已在广州市区及广东省内其他城市开设门店25家,广东省其他城市综合百货店7家。今年,广百股份相继开出广百清远店、金沙洲广百广场、广百阳江店以及签约广州地铁荔胜广场购物中心项目,扩张势头迅猛。


相比广百股份的快速开店,友谊集团在今年并没有新的开店计划,截至2017年末,其在广州总共拥有4家门店。在策略上倾向于“一店一策”,即对经营布局重新规划、商品品类重新编辑,形成“一店一特点”的亮点品类。


这一动一静的发展策略,被上述资深零售行业分析师称之为“互补”。他向时代财经表示,广百目前已经在三四线城市沉淀下来了,友谊则大有继续深耕本地消费的倾向,一个深耕本土,一个扩张边界,相对契合,双方合并之后,这一模式或将不会有太大的变化。


不过,上述分析师也提到,受线上电商以及线下新零售业态的冲击,商超、百货的发展不甚乐观,因此,广百股份与友谊集团强强联手之后的发展也有待观察。




陈岳峰则认为,当前的百货业态类似二房东模式,并不太适合当下社会和消费零售行业发展的需要。“大部分单纯的百货业态并没有自己的核心竞争力,无法从品类上进行突破,难以吸引年轻人。因此,从长远来看,百货企业应该探索小型Mall模式,业态和服务都应该更加多元,改变单一在消费者心目中的老气、陈旧印象,朝年轻、潮流、教育、互动、休闲等方向发展。”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9-9-8 17:28:35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高楼迷

GMT+8, 2025-7-28 23:55 , Processed in 0.063584 second(s), 2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