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 航
楼主: TrandGlobal

凤里街西钟园路北片区将成片开发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5-5-20 08:35:52 | 显示全部楼层
zimmer89 发表于 2025-5-19 23:09
所以深圳靠的是提高住宅建筑层高,并且牺牲人均住房面积。
不过这个确实也是产业吸引来超过住宅承受水 ...

苏州如果能有深圳1700多万人,但是苏州基本都是平原,陆域面积和可开发面积比深圳大得多,居住条件不会象深圳那么拥挤。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5-5-20 09:02:5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金鸡湖王 于 2025-5-20 09:09 编辑

就业和投资回报机会才能吸引来人口,而这些除了和天然地理位置、营商环境、ZF办事效率、开放包容等因素有关外,和城市级别、政策、基建等也有关,试想如果苏州是副省(计单)+完善机场这种基础配套,苏州会更上一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5-5-20 09:28:50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stannyshen 发表于 2025-5-20 08:16
钟南街西,现代大道南的绿地为什么在做围挡啊?

港华燃气更换铸铁管道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5-5-20 09:43:27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zimmer89 于 2025-5-20 09:50 编辑
香樟树下 发表于 2025-5-20 08:35
苏州如果能有深圳1700多万人,但是苏州基本都是平原,陆域面积和可开发面积比深圳大得多,居住条件不会象 ...


但是苏州的住宅建筑密度小、容积率低,也是事实。
决定感官上的“人气”的,是人口密度,不是总量。摊大饼没用的。
单位面积的硬件条件下,想要塞进去更多人,只能牺牲居住环境。不过这也看产业了,产业强收入高,吸引更多人口,自然有人不在乎居住环境,只为了留下来,为之买单。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5-5-20 09:51:57 | 显示全部楼层



不是,怎么坊间都在说永旺北是住宅?在哪听说的?那这个图是怎么回事?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5-5-20 09:55:4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wmysqtc 于 2025-5-20 13:36 编辑
archminer 发表于 2025-5-19 21:14
园区就这么多地,要多搞产业就要牺牲住宅用地,反之亦然,而常住人口的上限显然取决于住宅用地的总供应。 ...


如果站在更宽广的苏州市区甚至市域角度,而不是只站在园区利益角度看,园区多搞产业,吸引来的人完全可以住相城吴中近园区的区域,正好盘活7号线,8号线北段,2号线东段这种严重缺通勤客流的线路。也有利于给园区商业项目聚拢人气带来增量消费。正如上班和商业消费在黄浦区-老静安区,下班回杨浦,普陀,闵行,嘉定,宝山,浦东陆家嘴之外区域居住。园区和黄浦-内静安-内徐汇一样就这么些土地,既要又要也要还要是不现实的,留住就业和商业消费的税收,舍弃一些居住用地的卖地收入让给其它区,同时给地铁增加通勤客流,是站在全市角度的多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5-5-20 09:59:38 | 显示全部楼层
各地形态不同的,苏州现在又不是缺房子,房子根本卖不掉好不。
你以为把工厂都搬离园区,那些人就会住到园区然后跑到其他区去上班?
苏州这么大的面积,结果就是人跟着厂搬家好不。
为啥非要住个园区,上个班路上来回一两个小时?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5-5-20 10:03:19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wmysqtc 于 2025-5-20 10:27 编辑
1394168722 发表于 2025-5-19 22:42
谁说全玻璃了?玻璃照样能打开,只是玻璃占比比较高,多看看杭州的住宅吧,品质差距太大了!


这种玻璃+铝板的造型就是一阵风,属于高耗能建筑,入住全靠24小时ZY空调,不符合节能减排的国策,应严令禁止。这种住宅谈不上品质,是严重的耗能奢侈浪费。以绿城春江花月那种土黄色抗污损高级面砖外立面为代表的杭派住宅,以广州珠新星河湾那种桃红色抗褪色真石漆外立面为代表的粤派住宅,以上海露香园那种焦糖色陶砖+米色石材外立面为代表的海派住宅,才是真正的高品质住宅,而不是钱江南岸近年遍地开花的玻璃铝板土老帽山寨住宅所谓品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5-5-20 10:04:37 | 显示全部楼层
wmysqtc 发表于 2025-5-20 09:55
如果不是站在更宽广的苏州市区甚至市域角度,而不是只站在园区利益角度看,园区多搞产业,吸引来的人完全 ...


目前也是受财政所迫。园区的税收要上交上百亿市级转移给其他区,而园区的近期大基建一个接一个,通苏嘉甬隧道、东站,还有后边的园区站改、如通苏湖隧道,这些只能靠园区卖地建住宅。
还好现在地铁批不下来,地铁建设投资这方面能缓一口气。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5-5-20 10:05:53 | 显示全部楼层
吸引人口还是得靠就业。住宅只是配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5-5-20 10:16:5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wmysqtc 于 2025-5-20 10:18 编辑
zimmer89 发表于 2025-5-20 10:04
目前也是受财政所迫。园区的税收要上交上百亿市级转移给其他区,而园区的近期大基建一个接一个,通苏嘉 ...


第一,苏州不缺住宅供地,甚至宅地是大大富余,足够容纳三千万人居住,现在的新建住宅大量滞销空置就是事实,随着人口长期下降和结构严重老龄化,未来消化这些空置房只会更难。
第二,园区缺住宅供地,肉眼可见的潜在供地就那么几块,同时不可能为了宅地土拍去削弱制造业用地,那叫逐利舍本,饮鸩止渴,为芝麻丢西瓜。
第三,相城,吴中甚至昆山城西有大量宅地和卖不掉的住宅,同时这些行政区通往园区的地铁严重缺乏客流沦为搬椅子线路。
你是决策者,面对以上问题,解决方案不是不言自明了吗。
至于园区财力压力,这些都是转移支付层面上再平衡的事儿。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5-5-20 11:44:44 | 显示全部楼层
香樟树下 发表于 2025-5-20 08:35
苏州如果能有深圳1700多万人,但是苏州基本都是平原,陆域面积和可开发面积比深圳大得多,居住条件不会象 ...

实际常住人口其实早过1400了,甚至说有1500都不过为,前年苏州新增4.7万,去年2.9万,今年打算写新增1.9万?那后年呢?0.9万吗?今年上半年到现在房租的人多的离谱,苏州特色新增人口大量往少写,常住人口部分神秘隐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5-5-20 11:53:55 | 显示全部楼层
wmysqtc 发表于 2025-5-20 09:55
如果站在更宽广的苏州市区甚至市域角度,而不是只站在园区利益角度看,园区多搞产业,吸引来的人完全可 ...

这就是我想表达的意思,追求产业,不用追求常住人口。有些人的理解能力真是捉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5-5-20 12:24:55 | 显示全部楼层
zyhstudio 发表于 2025-5-20 09:51
不是,怎么坊间都在说永旺北是住宅?在哪听说的?那这个图是怎么回事?

这是什么?钟南街邻里中心?感觉不会造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5-5-20 12:30:0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zimmer89 于 2025-5-20 12:37 编辑
wmysqtc 发表于 2025-5-20 10:16
第一,苏州不缺住宅供地,甚至宅地是大大富余,足够容纳三千万人居住,现在的新建住宅大量滞销空置就是事实,随着人口长期下降和结构严重老龄化,未来消化这些空置房只会更难。
第二,园区缺住宅供地,肉眼可见的潜在供地就那么几块,同时不可能为了宅地土拍去削弱制造业用地,那叫逐利舍本,饮鸩止渴,为芝麻丢西瓜。
第三,相城,吴中甚至昆山城西有大量宅地和卖不掉的住宅,同时这些行政区通往园区的地铁严重缺乏客流沦为搬椅子线路。
你是决策者,面对以上问题,解决方案不是不言自明了吗。
至于园区财力压力,这些都是转移支付层面上再平衡的事儿 ...


最好是上边把财政平衡一下。不要逼着园区饮鸩止渴。
如果不是去年园区拿出来双湖绝版地块有星河捧场,东站都开不了工。
看到永旺北地块改成了低密度洋房也挺无语的,地铁首末站地块搞成这样。估计等着这个钱去开工园区站和如通苏湖隧道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高楼迷

GMT+8, 2025-7-16 05:58 , Processed in 0.048472 second(s), 3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