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2021-11-30 10:53:50
|
显示全部楼层
尝试作庶民级别水平的分析:
因为现在无锡分布的各处大小“综合体”很多,虽然这些“综合体”方便了城市各个片区的居民的普通日常消费,但也导致了商业的同质化,所有的商店看起来用起来都“差不多”。这也是为什么以往传统“核心商圈”人越来越少的原因:不像小时候,每到节假日,崇安寺三阳广场中山路人群接踵摩肩,非常热闹,就是因为那时候城市各个居民区附近,除了烟酒店理发店等,就没有像样的集中的商业和服务,要买“好东西”,享受“好服务”只有 去“市中心”才有。
既然现在大环境是商业服务的同质化,分散化,这样的情况下,如何再“复兴”传统的“核心商圈”呢?(包括本帖想象的“第二商圈”呢?)
这些年来,每到节假日就人潮汹涌的无锡南长街就给了我们一个明确的启示:要提供其它“普通商业综合体”无法提供的氛围和“档次”。
南长街利用了货真价实的古运河和古街,以文化底蕴“注入了灵魂”再加以现代化手段的改造和点缀,营造出一个特色鲜明的氛围和环境,进而满足了当下很多人对找新鲜,玩情调,摆姿势,秀时尚的需求,这种稀缺的“特殊的感觉”只有在南长街才有,所以造就了现在南长街反倒好像变成“核心商圈”的味道。
如果说南长街有其“普通商业综合体无法提供的氛围和档次”,那么传统的三阳广场中山路核心商圈能提供什么呢?
想来想去,作为我来说,也像本帖里的“教练”那样,现在平时在“家门口的‘综合体’”就能满足大部分普通生活消费。但还能促使我去“传统核心商圈”三阳广场中山路的动力,就是只有在那里,我才能体验到其它区域无法体验到的那种在超高层摩天楼环绕下的略带科幻感的繁华氛围,稍微也能体会到一点点如在上海一线城市的魄力感,在这种摩天楼环绕下进行的消费,附带能给人一种虚幻的“高级感”,感觉自己也变得“高级”了。这是三阳广场“核心商圈”无法被取代的最大的特色氛围和档次。所以最近看到那个核心商圈的规划,把原来规划的好多超高层建筑不是压低就是取消掉了,这就相当于在做“割核心商圈命根子”的事情,是在降低核心商圈的凝聚力和特色,更别说什么还要去打造什么“第二商圈”了。如果现在一个城市核心商圈连摩天楼商业特色都没有了,那还剩什么?
PS:顺便吐槽一下,昨天路过东亭的“八佰伴中心”,本来个人感觉八佰伴中心建地还是蛮用心的,光看建筑外立面有个球形玻璃幕墙结构的造型,就知道花费了不少投资,但就像我上面提到的,因为同质化综合体分布在无锡太多,又因为八佰伴中心周围又没有摩天楼形成氛围特色,所以,即便它达到了市中心恒隆裙楼的档次,但没有摩天楼的氛围“背书”,总觉得档次跟社区商业综合体没什么区别。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