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 航
楼主: anthonytsing

[数据时讯] 洛阳文旅新举措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3-6-3 12:55:35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洛阳有两座龙兴寺,一座位于孟津,一座位于洛龙,孟津的龙兴寺建于东汉,是有史可考的第二个官办佛教寺院。据寺内现存的古碑文记载:龙兴寺在“大明嘉靖五年”(即1527年)曾有一次重修,距今也有485年的历史。嘉靖年间还重修了洛阳的众多寺庙道观。        唐代洛阳的龙兴寺,在宁人坊,占半坊之大,最早叫中兴寺,又称南龙兴寺,《唐两京城坊考》中记载,龙兴寺有著名画师展子虔所画《八国王分舍利》图。龙兴寺遗址已经证明其规模之大,而出土的经幢石残块上刻有《大方便佛报恩经》字迹清晰可见,部分出土造像上的佛头被认为破坏,也印证了武宗灭佛的历史事件。唐武宗时期,勒令全国东西二都可以留寺两所,每寺留僧30人,天下各节度使治所留寺一所,留僧从5人-30人不等。其它寺庙全部拆毁,僧尼全部还俗。龙兴寺在这时被毁。        龙兴寺可以保护展示一下,展示龙兴寺的历史由来,全国各地很多地方都有龙兴寺,也可以用地图文字标记出来,展子虔的画,还有武宗灭佛的事件。做一个简单的陈列展示。        龙兴寺东边天街对面是明教坊,明教坊是宋璟和崔融的住宅还有座龙兴观,龙兴寺和龙兴观都在定鼎门前的两个坊中隔天街相对,可以在这两个坊沿天街的部分建两个相对高点的类似牌坊仿古造型的门设计展示,挂上牌匾,一边是龙兴寺,一边是龙兴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3-6-4 14:57:58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3-6-4 14:58:18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3-6-4 14:58:42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3-6-4 14:58:51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3-6-4 20:15:52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3-6-5 11:56:25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关林,在历史上也是相当重要的一个存在,孙权将关羽首级送到洛阳曹操处,但被曹操识破,曹操将计就计追赠关羽为荆王,刻沉香木为躯,以王侯之礼葬于洛阳城南十五里,并建庙祭祀,即今关林迄今已有1790余年。        这个历史事件的影响力也相当重要,能反映出三国时期各势力的微妙关系,东吴与蜀国的矛盾,东吴对曹魏的态度,东吴在曹操死后还向曹丕称臣,东吴想嫁祸曹操,曹操巧妙应对,当时司马懿提醒曹操说:“此乃东吴移祸之计也。”操惊问其故,司马懿回答说:“昔刘、关、张三人桃园结义之时,誓同生死。今东吴害了关公,惧其复仇,故将首级献与丞相,使刘备迁怒丞相,不攻吴而攻魏,他却于中乘便而图事耳。”听司马懿之言,曹操顿悟,说:“仲达之言是也,孤以何策解之?”司马懿回答说:“此事极易,丞相可将关公首级,刻一香木之躯以配之,葬以大臣之礼;刘备知之,必深恨孙权,尽力南征。”,刘备吴蜀之战,改变三国格局,为曹魏获胜埋下伏笔,足矣证明这件事的重要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3-6-5 11:57:04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关于关羽的祭拜也从洛阳开始,关羽不仅是忠义,武帝的象征还是财神,能与文圣人孔子,孔林并列的,武圣人关林,足以证明关林的重要性。         洛阳老城同时有孔子和关羽的历史遗迹,也是个巧合,孔子入周问礼碑图,还有河南府文庙,据庙中石碑记,宋代在此修建国子监,金初在其旧址上建文宣王庙。文宣王是唐玄宗给孔子封的,故孔庙又称文宜王庙,明朝以后才简称为文庙。河南府文庙不仅是祭拜孔子的地方,也是河南府的府学所在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3-6-5 11:57:47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关羽方面的不仅有勒马听风街还有妥灵宫,妥灵宫是中国第一座关帝庙,建于曹魏时期,位于今老城区文明街东端与四眼井街交叉处,因关羽死后,其首(灵)曾妥寄于此而得名。妥灵宫:俗称灵堂,此称呼为清朝时期乾隆册封关羽灵堂遗址的称谓。曹操要在洛南为关羽修墓建庙。东关孙权嫁祸于曹操的计划破灭。曹操在洛阳城中为关羽设灵堂供仰慕之民众祭拜。为稳妥起见,将关羽首级妥放在朱家庄曹军驻地,是合乎情理,也是可信的。因此,洛阳老城 和 洛阳伊滨区大庄(原朱家庄曹军驻地)两处妥灵宫皆为正当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3-6-5 11:58:42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根据妥灵宫现存碑文记载,妥灵宫始建于曹魏时期,坐东朝西,原建筑规模由山门、义勇殿、拜殿、武安殿、配殿、廊房等组成。孙权遣使送来关羽首级。曹操将武库的一座院落设为祭堂,大祭之后,以王礼葬之于洛阳南郊也就是关林。而祭堂则改称为寿亭侯祠,因为关羽的爵位是寿亭侯。寿亭侯祠,又被称为关公庙,即今天的妥灵宫。            唐代时,关公庙南为新潭,这是一个大型港口,商船云集,关公庙香火鼎盛。北宋加封关羽为武安王,关公庙又被称为武安王庙,主殿称武安殿。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3-6-5 12:07:34 | 显示全部楼层
洛阳地名后面的故事彰显了洛阳厚重的历史文化。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3-6-5 13:24:27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北宋关公庙和繁华的西京城毁于两宋之际的战火。金朝在洛阳设中京金昌府,在原西京城的东城和立德坊等十余个里坊的范围内建立了中京城,并复原了文庙、洛川驿等建筑。岳飞在关林画“关圣帝君像”,后世所画关羽骑马造像多以此为蓝本。“关林翠柏”还是洛阳小八景之首。       金朝,蒙古攻陷中京洛阳城,中京留守侯耶律贞自杀。当天晚上,金朝组织忠孝军残部和射粮军残部近千人,竟然奇迹般夺回中京城。   射粮军中有一名汉族士兵,名叫齐克伸,由于作战勇敢,人们遵他“强伸”,洛阳民众推举强伸为金昌府签事。   不久,蒙古从四面包围洛阳。强伸组成一支名“憨子军”,出城击溃蒙古。金哀宗闻之,降诏嘉奖,以强伸为中京留守、元帅左监军、行元帅府事。强伸在关公庙武安殿旧址建立报恩堂。蒙古围攻洛阳,派使者进城劝降强伸,强伸引使者至报恩堂,曰:“我本一军卒,天子命我为留守,誓以死报国耳。”,强伸又固守中京三个月,到当年六月,蒙古攻破中京城,强伸率部下数十人从东门突围,转战至偃师,力尽被俘,宁死不屈,被sha于中京七里河,报恩堂被毁。     元朝在金中京城的基础上,建河南府城。在北宋关公庙旧址,即金朝报恩堂旧址,重建关公庙。明神宗时,改称关帝庙,该庙于明崇祯十四年被李自成军焚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3-6-5 13:25:23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清朝顺治、康熙年间,在关帝庙旧址建了三组建筑,分别是关帝庙、奎光阁、元帝庙,并在奎光阁设奎光书院,其大致布局在乾隆十年《洛阳县志》所载《金元洛阳城池图》中,一目了然。   乾隆十五年,南巡洛阳,到关帝庙祭拜了关公,并下诏以关帝庙、奎光阁、元帝庙为基础,建立专祭关公的庙宇,定名为“妥灵宫”,并亲书匾额。历时一年,妥灵宫建成,这是一个规模宏大的建筑群,包括山门、义勇殿、舞殿、武安殿、配殿、茶室(伽蓝殿)、廊房等建筑。       民国初年,妥灵宫香火鼎盛,每年妥灵宫庙会规模盛大。特别是在吴佩孚驻洛期间,每年都在这里主祭关公,妥灵宫庙会更为著名。   1927年,冯玉祥下令将妥灵宫的道士驱散,塑像砸碎。在妥灵宫设古玩特税局,1932年3月,《河洛日报》创办,不久,该社迁入妥灵宫,并在这里建立了印刷所。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3-6-5 15:19:33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明朝,万历二十年在汉代关庙的原址上,扩建关林庙,扩建成占地200余亩、院落四进、殿宇廊庑150余间、规模宏远的朝拜关公圣域。万历三十三(1605年)年敕封关羽“三界伏魔大帝神威远镇关圣帝君”,关羽始封“圣”。        清朝,顺治五年敕封关羽“忠义神武关圣大帝”,康熙五年敕封洛阳关帝陵为“忠义神武关圣大帝林”,始称“关林”,成为与山东曲阜“孔林”并肩而立的两大圣域。雍正八年,诏改武庙。清乾隆年间加以修建,形成现今占地180亩的规模。关林是明清时期皇帝遣官致祭、地方官吏和百姓朝拜关公的场所。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3-6-5 15:20:02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可以和运城荆州宜昌联动一下,运城是关羽的出生地,关羽治理荆州,在宜昌陨落,首级葬在洛阳,在洛阳开始走向封神之路,三大关帝庙“头枕洛阳,身卧当阳,魂归故里”,可以在四地关羽相关的景区文化广场内制作一组长卷浮雕,分四个故事,分别代表四个地方,在坐在城市的那一组浮雕可以用彩色或者凸现出来,图雕的底座写上各自的城市,浮雕可以把所在地的相关历史事件庙宇等内容刻上去,之间也可以穿插上关羽过五关斩六将千里走单骑斩颜良诛文丑水淹七军刮骨疗伤败走麦城等故事,这些虚构的故事可以作为连接四组主要浮雕的过度,可以刻在四组浮雕四周,或用不同雕刻手法连接四组浮雕,四组浮雕内容则是真的关羽生平,游客即可以通过这组浮雕了解一段历史关羽的生平,四地也可以互相宣传,提高各自的知名度和游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高楼迷

GMT+8, 2025-7-30 04:51 , Processed in 0.063359 second(s), 2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