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2023-4-28 21:20:18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宜阳甘棠寨可以好好打造一下,紧邻着洛水昌谷和灵山。西魏时在这里修建甘棠城,北齐时建立了九曲城,隋代曾一度移寿安县治于此,唐初设立有“甘棠馆”,明朝时营建了甘棠寺、召伯祠。后魏天平初,置金门郡及金门县。后周废。宜阳县西北八里甘棠寨。《水经·洛水注》:“洛水东径九曲南,其地十里有坂九曲。”《周书·陈忻传》:大统十年(544),“侯景筑九曲城,忻率众邀之”。即此。又称九阿。在今河南省宜阳县西北。《水经注·洛水》:“洛水东径九曲南,其地十里,有坂九曲。《穆天子传》所谓‘天子西征升于九阿’,此是也。”北齐于此筑城,以防北周。 《隋志》宜阳县有故金门郡。九曲城在县东三十里。高齐置城于此以备周。其地亦曰九阿。洛宁有金门山金门庙(熊耳山在县西百里洛水之北。双峰竞举,状如熊耳。东汉建武三年,赤眉震惊,乞降,积甲宜阳城西,与熊耳山齐。唐初李密自桃林畔走南山,盛彦师帅众逾熊耳山南据要道,弓弩夹路乘高,刀伏于溪谷,曰:俟贼半渡,一时俱发。密至,逆击斩之。金门山,在宜阳县西六十里。《九州要记》:金门之竹,可为笙管,一名律管山。后汉金门亭置于此。)。刘句曰:熊州寿安县,隋义宁元年移治九曲城。唐武德二年,王世充与唐兵战于九曲,秦叔宝等来降。三年,熊州总管史万宝邀败王世充子玄应于九曲,是也。九曲城是北齐为防北周建的,说明其战略意义重大,又是秦叔宝降唐处,(北边新安县还有,八徒山,又叫八特坂或八将山,是尉迟恭战单雄信等八将处,八将山有可能是花果山七圣的灵感来源)《资治通鉴》:唐武德二年(619年),“王世充与唐兵战于九曲”,秦叔宝来降,即此。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