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2020-8-21 10:26:03
|
显示全部楼层
基于上述理念,我认为在宏观层面有两个定位需要讨论。
一是按照国际化标准将洛阳机场改造提升为中原城市群第二国际机场。主观上论,要在增强文化自信、推动文化复兴目标下,建设国际人文交往中心,没有国际机场的支撑是不能想象的。必须加密与京津冀、长江经济带、粤港澳大湾区主要城市及杭州、昆明、三亚主要旅游城市航班,必须增加直飞东亚、东南亚、中亚及南亚主要国家航班。客观上看,虽然高铁普遍地给中远程出行带来极大便利,客流迅猛增长,但对于中原尤其洛阳而言,航空强劲发展势头仍不可挡,近5年洛阳机场旅客吞吐量年均增长高达22%(郑州机场15%)。既使如此,中原城市群年人均航空出行率仅0.6次,相比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城市群年人均航空出行率2-3次,尚有巨大需求增长潜力,保守估计,未来有可能达到1.5~2.0亿人次。与世界各大城市群内拥有1-3座国际枢纽机场、3-6个国家大型枢纽机场布局相比,中原城市群至少需要3-4座大型枢纽机场。所以,综合主、客观两方面看,中原城市群需要第二国际机场,且非洛阳莫属!
二是按照贯通东西、联通南北格局打造多向辐射的高铁通道和枢纽。目前洛阳既有的徐兰高铁通道,具有强化洛阳作为“丝绸之路”经济带上重要节点城市的作用,但还远不足以支撑洛阳担负中原城市群副中心城市定位和构建洛阳都市圈。因此,要进一步谋划面向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北部湾、大西北、大西南及胶州湾的多向辐射的国家高铁通道。一要着力推进呼南高铁建设,尽早形成十字高铁枢纽,并推进呼南高铁主线接襄阳东,西南直通长江中上游;二要规划洛平漯周至阜阳高铁,东南链接长三角城市群;三要高标准规划洛济焦新城际铁路,东北直联京津冀、胶州湾城市群;四要规划洛银高铁,西北通达延安、银川;五要控制预留郑洛西第二高铁通道,支撑黄河流域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