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 航
楼主: anson908

[经济论道] 2025年武汉产业经济城建新闻综合贴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5-4-7 16:02:13 | 显示全部楼层
33.6平方公里崛起千亿轨道交通产业集群 一张四色图背后的招商故事

发布时间:2025年04月07日07:37 来源: 湖北日报




武汉中车长客轨道车辆有限公司的装配车间内,工作人员正在装配生产武汉地铁12号线车辆。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倪娜 通讯员 黄宣 摄)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黄磊 刘洁 通讯员 黄宣 张向峰

4月2日,武汉轨道交通产业创新基地内(以下简称轨交基地),机器轰鸣声、设备焊接声、技术人员的指令声不绝于耳,蓝白相间的武汉地铁12号线车厢在此下线。

日前,轨交基地28家企业集中投产,总投资超80亿元。这是轨交基地成立4年来的又一次集中投产——累计签约企业138家,总投资369亿元,一条涵盖研发、制造、维保的轨道交通全产业链已然“闭环”。

从一片规划中的土地,到千亿级产业集群的雏形,武汉轨道交通产业的崛起背后,是有为政府与有效市场的同频共振。

“叩门招商”,引来企业“拎包入住”

“被黄陂区‘叩门招商’的诚意所感动,我才选择回来。”武汉智显芯通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智显芯通)董事长纪向阳,指着车间内正在调试的AI显示屏生产线说。

每年新建、开通两三条地铁线,短短几年,武汉地铁线网规模跃居全国前十。

抢抓轨道交通发展黄金期,2021年,黄陂区携手武汉地铁集团,规划建设33.6平方公里的轨交基地,打造产研一体、产城融合的千亿轨道交通产业创新发展园区。
基地建立之初,工作人员绘制了一张产业招商地图,目标企业按招商进度以蓝、红、橙、黑等不同颜色标注,悬挂在大厅醒目位置。招商智显芯通的母公司——深圳点创科技有限公司,被列为橙色,意为“正在洽谈中,还未签约落地”。

自那时起,黄陂区主要领*导及轨交基地主要负责人,到深圳多次登门拜访,详细介绍武汉轨交基地的政策、市场应用等优势,发出邀请。“这几年,我亲眼见证了轨交基地的快速发展。”纪向阳说。

去年4月,纪向阳在汉成立智显芯通,将点创科技的“AI智慧显示屏”业务交给新公司。计划于今年上半年将旗下一家新三板公司迁到武汉,作为集团业务总部,未来3至5年完成上市。

这样的“诚意招商”并非个例。黄陂区按照“强龙头、补链条、聚产业”的思路,组建专班赴北京、广州、深圳等近20个城市驻点招商。4年来,138家企业陆续签约,其中既有中车长客、方大集团等国内龙头,也有瑞典丹纳、德国克诺尔等国际巨头。

不仅在诚意上,政*府的“有为”更体现在制度设计与资源整合上。

武汉轨道交通产业创新基地管委会党*委书*记、前川街党工委书*记陈博介绍,为支持产业集群发展,黄陂区出台产业发展支持政策“20条”,涵盖市场循环、科技创新、人才引进等六大领域。为让企业轻装上阵,基地建成11万平方米高标准厂房,配套办公、宿舍、食堂等功能区,实现“拎包入住”。

龙头牵引,基地企业抱团“卡位”

武汉中车长客轨道车辆有限公司的装配车间内,一节地铁车厢被“气垫船”驮着悬浮移动,这是武汉地铁12号线车辆装配的现场。

作为轨交基地的“龙头”,中车长客负责地铁12号线79列列车、474辆全自动驾驶A型地铁车厢以及车辆基地智能运维管理系统生产任务,是目前武汉地铁市场最大的一笔订单。其背后,是一条快速响应的“一小时供应链”。

“有形之手”收放有度,“无形之手”灵活自如。

龙头企业是磁石,吸引上下游企业汇聚。近年来,中车长客吸引着武汉今创、方大集团等配套企业自发聚集,形成轨道交通产业集群。

“自落户以来,我们订单就没停过,产线忙个不停。”武汉今创轨道交通设备有限公司总经理张俊说。

去年4月,武汉今创在轨交基地投产,先后参与了武汉地铁1号线、2号线、7号线等项目建设,目前正在生产武汉地铁12号线轨道车辆贯通道和内装系统,公司订单今年有望突破两亿元。

受益于基地的集群发展效应,落户轨交基地后,方大集团的屏蔽门系统已护航武汉20余条地铁线路。“正在加快生产武汉地铁12号线全线37个站的站台门系统,同时也正为沈阳地铁6号线、天津地铁8号线生产站台屏蔽门。武汉公司生产的产品,今年将运用到国内多条地铁线路上。”方大集团副总裁林克槟说。
“龙头企业带动产业链‘自组织’协同,这是市场效率的直观体现。”武汉轨道交通装备制造基地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杨红红说。

日前,沿江高铁湖北段指挥部在武汉轨交基地挂牌,推动产业链由地铁轨道向高铁轨道延伸。“非常期待,以后公司的业务可以拓展到高铁!”纪向阳说。

巨头落地,打造世界轨交产业“朋友圈”

3月10日,交通运输部数据显示,中国城市轨道交通运营里程已超1万公里,居世界第一。在这张“国家名片”中,武汉轨道交通产业创新基地正成为全球产业链的重要一环。

目前,轨交基地的138家企业覆盖轨道交通智能装备、轨道交通智慧维保、轨道交通企业总部、轨道交通技术培训服务等全产业链,武汉65%的地铁车厢都产自该基地。

当前,轨交基地正发挥产业集聚优势,抢抓海内外市场机遇。

2024年5月,卡斯柯全国运维中心入驻轨交基地,其是轨道交通控制系统集成领域领军企业。自落户投产以来,企业已陆续接收到来自成都、昆明、南宁以及新加坡、印度、巴基斯坦等国内外订单。

占欧洲市场份额40%的轨道交通设备专业制造头部企业瑞典丹纳,首批车钩产品成功交付,已出口欧洲。

克诺尔亚太区(控股)有限公司董事乔纳森·白迪森说,过去10年,克诺尔已深度参与武汉地铁、光谷电车等9个轨道交通相关项目。待条件成熟后,克诺尔华中区域维保中心也将落户黄陂区。

一个个国际巨头落地,见证了武汉产业链的全球竞争力。

产业竞争的未来是科技的比拼。黄陂区推动华中科技大学、铁四院等成立武汉轨道交通产业创新研究院,搭建四大国家级科技创新平台;引进武汉城市职业学院新校区落户,提供产业人才支撑;基地服务群内,138家企业实时对接需求,政府“店小二”24小时在线响应。

“产业就像一棵树,政府修枝剪叶,市场阳光雨露,才能长得茂盛。”陈博说。

——————————————————————————
要是引进来中车青岛四方项目(高铁车辆)过来就完美了。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5-4-7 16:05:33 | 显示全部楼层
一只鸟播放量超2.3亿次 每天销量过万 武汉“蒜鸟”何以一飞冲天

发布时间:2025年04月07日07:39 来源: 湖北日报




4月5日,武汉天地“嘢好食”快闪店“蒜鸟”热销。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刘天纵 摄)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汪子轶 刘天纵

圆鼓鼓毛茸茸的身体,上半截像蒜,下半截像鸟,一按肚子,就发出“算了!算了!都不容易!”的软萌语音……今年春日,含有武汉劝和方言元素的文创玩偶“蒜鸟”火出圈,成为武汉线上线下最抢手的“土特产”。

线上,“蒜鸟”成为抖音、微博、小红书等网络平台顶流。抖音“#蒜鸟”话题累计播放量超2.3亿次。“蒜鸟”也成了抖音直播的引流神器,不少主播都挂出了玩偶链接。

线下,“蒜鸟”成了地域文化创新和商业运作结合的典型案例。为了接住泼天的流量,武汉的快餐店、文创店、奶茶店、咖啡店、零食店、主题邮局、批发市场等均上架“蒜鸟”产品,部分门店甚至“一鸟难求”。其中,武汉礼物文旅产业有限公司与原创设计师李芒果的“鄂人文创”团队联名款“蒜鸟”销售量已突破10万只。

3月底到4月初,湖北日报全媒记者走访武汉“爷爷不泡茶”“霸王茶姬”“益禾堂”“真茶屋”等多家联名奶茶店,店员均表示联名“蒜鸟”上线首日就卖空,并处于缺货状态。汉口北小商品城最大的毛绒玩具批发店——金莎娃娃玩具礼品店负责人贺继明分析,从源头工厂批发数据看,武汉樱花季以来,从品牌授权店到街边摊贩,每天销售的各类“蒜鸟”超万只。

“蒜鸟”的衍生文创产品也越来越多——在武汉大学樱花邮局,除了有邮递员形象“蒜鸟”,武汉邮政还研发了便携折叠团扇、钥匙扣等14款“蒜鸟”系列产品。“3月22日上架,首批400余只‘蒜鸟’被抢购一空,第二批1000只火速补货上新。”武汉大学樱花邮局负责人王梦云说。

一只“蒜鸟”,何以爆红?

“蒜鸟”,在武汉方言日常交流的频率非常高,有鲜明的城市IP特色,不少网络主播甚至拿“蒜鸟”共创“禁止焦虑,不如蒜鸟”等趣味视频。

武汉本土文创品牌“蒜鸟潮玩”的主理人吴威分析,如果没有武汉超2万亿的经济规模和超1380万的人口规模为土壤支撑,是无法诞生“蒜鸟”这种现象级文创产品的。拟物化的娃娃形象拉近外地游客与武汉城市的心灵距离,也增强年轻人的地域及文化认同,契合年轻消费群体对可爱潮玩文创的需求,让“蒜鸟”成为表达情绪、彰显个性的“社交货币”。

记者调查发现,此前虽有成都熊猫、上海进博会“进宝”、甘肃丑萌版“马踏飞燕”等城市文创IP玩偶问世,但植入发声装置的“蒜鸟”显然更具有互动性和社交属性、出圈更广。它将武汉方言、市井烟火与樱花文化结合起来,促进武汉城市形象落地入心。

“蒜鸟”这句话也很易学,抖音上,天南地北的游客都能玩上一句“蒜鸟”梗,让它成为游客必购的“城市记忆载体”。武汉礼物文旅产业有限公司总经理杨博智介绍,在互联网传播造梗能力的加持下,“蒜鸟”不仅销量激增,也成了全国首个破圈的城市IP发声玩偶。一时间,各种面目版本的“蒜鸟”问世,成为“民选”武汉文创区域公共品牌。

今年3月到武汉游玩的安徽芜湖游客方蕾红说,“蒜鸟”萌趣的外观和语音包让外地游客接触武汉方言,奶声奶气的拖腔童音打破了“武汉人说话凶”的刻板印象。“蒜鸟”以毛绒玩具背后的“情感消费”为核心、“IP+场景+互动”的模式,正强势带动“一鹅”“搞么狮”等武汉方言系列IP崛起。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5-4-7 16:43:07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ddmao 于 2025-4-7 17:08 编辑

中国信科再次牵头3GPP NTN标准项目,保持牵头项目全球领先纪录



中国信科集团


2025年04月07日 16:21




2025年3月,在韩国仁川召开的3GPP SA第107次会议上,中国信科再次展现国际标准引领力,携手欧洲卫星阵营代表机构荷兰国 家应用科学研究院(TNO),共同牵头Rel-20星地融合网络架构研究项目,并担任该项目第一报告人。这是中国信科在3GPP组织牵头的第16项卫星NTN(非地面网络)国际标准立项,通过技术贡献,保持我国企业在3GPP卫星通信标准领域牵头项目领先的纪录,提升了我国在全球标准制定中的话语权。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5-4-7 17:27:16 | 显示全部楼层
冲刺“双一流”!武汉科技大学材料学科领跑,2025能否破局?

武汉科技大学

武汉科技大学官方账号
2025-4-7
16:25
湖北

——湖北省属高校“头号选手”的突围之路



作为湖北省属高校的“领头羊”,武汉科技大学近年频频发力,剑指国 家“双一流”建设行列。该校明确提出“2025年材料学科跻身国内一流学科”的目标,成为全国高教领域关注的焦点。这场“双一流”冲刺战的背后,是百年老校的硬核实力与时代机遇的碰撞。



学科攻坚:材料科学与工程的“王牌突围”

武汉科技大学以“冶金高层次人才的摇篮”著称,材料科学与工程学科是其冲击“双一流”的核心抓手。

- 科研平台:拥有湖北省属高校首个国 家重点实验室——“省部共建耐火材料与冶金国 家重点实验室”,以及“高温材料与炉衬技术国 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等国 家级平台,为学科发展提供强支撑。

- 成果转化:研究成果应用于港珠澳大桥、中俄能源项目等重大工程,研发的汽车用热轧合金工具板带钢创世界最薄纪录,铁路用高强贝氏体钢轨技术打破国际垄断。

- 学科评估:第四轮学科评估中,材料学科获评B级,虽面临34所高校的竞争压力,但近年通过“赛马制”动态调整机制,已获湖北省重点支持,位列省属高校一流学科建设首位。



政策加码:湖北“重仓”省属高校,10亿资金助力

湖北省**将“双一流”建设视为高等教育突围的关键,2023年出台《加快推进省属高校一流学科建设若干措施》,明确每年投入10亿元专项资金,并设立10亿元专项基金,通过市场化运作支持科技成果转化。武汉科技大学作为首批4所重点建设学科高校之一,被寄予“实现省属高校首位突破”的厚望。


武汉科技大学 陈知宇摄

多维布局:从“冶金基因”到“新工科矩阵”

为突破传统工科局限,武科大正构建多元化发展格局:

- 学科拓展:新增医学部、公共卫生学院,整合附属医院资源,提升综合实力。

- 前沿领域:开设“大数据技术与应用”“智能医学”等15个微专业,推动跨学科人才培养;新增人工智能、机器人工程等新兴专业,对接国 家“卡脖子”技术需求。

- 国际视野:与荷兰、韩国高校合作共建研究院,联合培养硕士生,加速国际化进程。


武汉科技大学 陈知宇摄

结语

从张之洞创办的湖北工艺学堂,到如今冲刺“双一流”的省属强校,武汉科技大学正以“钢铁意志”书写新时代答卷。若能在政策红利与学科攻坚的双重驱动下实现突破,不仅将改写湖北高教格局,更将为地方高校转型升级提供范本。2025年,这场“摘桃子”的跳跃,值得期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5-4-7 18:24:14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为什么这也能反思啊。。。他去是因为《阳光彩虹小白马》的作者邀请他去,而这位刚好在某地录综艺而已。去年那位给中国捐赠历史证据的美国人来武汉旅游,也没见你们讨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5-4-7 18:35:39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睡哈子 发表于 2025-4-7 17:48
反思怪又来了,消停点吧

别人说得很对啊,上面一群人还在说无锡偷武汉三大赏樱胜地的问题,三大赏樱胜地原本是因为弘前市和武汉签订了友好协议,然后十几年武汉和弘前市签订了世界赏樱名胜地的合作宣传协议,于是有了东湖樱园、弘前公园、华盛顿公园这三大赏樱胜地的宣传方案。但是后面自媒体时代,没人管没人宣传,马上就被无锡拿走了!这种例子不要太多。但凡放松,后面小龙虾就成了长沙的特产,别人眼里只有长沙口味虾!为什么现在很多武汉人觉得理所当然的东西都要被别人打压质疑?就是因为不重视舆论宣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5-4-7 19:11:1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Nocturne 于 2025-4-7 19:55 编辑
hxxhxx 发表于 2025-4-7 18:35
别人说得很对啊,上面一群人还在说无锡偷武汉三大赏樱胜地的问题,三大赏樱胜地原本是因为弘前市和武汉签 ...


关于小龙虾这个话题,有点扯远了吧,我每去一个城市都会试试当地的夜宵,说一下看法。

首先,小龙虾从来都不是武汉特产,吃小龙虾在湖北很多城市都很常见,所以小龙虾并没有和武汉牢牢地绑定在一起,在外地更知名的也是潜江小龙虾和盱眙小龙虾,这是我在外地见得最多的,我看不出有什么理由不让长沙宣传长沙口味的小龙虾,我们也完全没必要反对,只需要做好武汉口味小龙虾的宣传即可。

如果没有合作共赢的思维,我的看法是,最后是必输无疑,格局不大挺危险的。

关于世界三大赏樱胜地,我完全支持你的看法,那个本来就是和武汉牢牢绑定的,从历史方面来讲就和武汉有关,所以我反对无锡的小偷小摸,无锡拿“中国三大赏樱胜地”替换“世界三大赏樱胜地”,偷偷摸摸进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5-4-7 19:17:1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Nocturne 于 2025-4-7 19:19 编辑

上面说的小龙虾,我是真的和不同省份的朋友交流过的,人家都知道潜江小龙虾和盱眙小龙虾,潜江小龙虾更知名一些,没人把小龙虾和武汉绑定在一起。

所以有些事不要一厢情愿,事情可以做,那就是自己多做宣传,但不要搞得像是自己才有,这样就贻笑大方了。

无锡的樱花确实好看,但世界三大赏樱胜地真的不包含无锡,自己篡改事物的本来面貌没意思,落人口实,真懂的人只会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5-4-7 19:18:26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iammelon 发表于 2025-4-7 18:24
为什么这也能反思啊。。。他去是因为《阳光彩虹小白马》的作者邀请他去,而这位刚好在某地录综艺而已。去年 ...

网络宣传很重要的,但本地论坛不同于社交媒体。同等级的事情为什么武汉不是了无痕迹就是负面一大堆?而别的地方却能占据舆论?不是别人严管本地论坛,而是别的地方重视社交网络宣传,重视社交媒体上水军力量。胖东来总是可以打赢舆论战,各位不会认为胖东来除了会搞舆论养水军外能有别的什么本事吧?你们觉得武汉人喜欢自黑,但是如果你看其他地方本地论坛也是以批评为主,这不是武汉的专利。只是在社交媒体上别的地方看不到你们看不到这些批评!北边前两年是个什么舆论环境现在是什么舆论环境?不会有人觉得北边这两年就变好了吧?舆论管理要用对地方,本地论坛再怎么严管没有严管社交媒体作用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5-4-7 19:20:32 | 显示全部楼层
天天天黑 发表于 2025-4-7 17:08
这么多年了,不说这个甲亢哥,就说每次nba球员中国行,都是绕着武汉走

当年科比来江汉路,是绕开武汉了?还有谁比科比还大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5-4-7 20:36:08 | 显示全部楼层
2025亚足联女子冠军联赛决赛落户武汉

该赛事的半决赛和决赛将于5月21日至24日在武汉体育中心体育场举行。武汉车谷江大女足、越南胡志明市女足、韩国仁川现代制铁女足、澳大利亚墨尔本城女足等四支球队,将在武汉争夺首届女足亚冠冠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5-4-7 21:00:36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chinahwd 发表于 2025-4-7 19:20
当年科比来江汉路,是绕开武汉了?还有谁比科比还大牌?

科比当年去光谷,我就去了现场,那个拥挤程度我再也没有见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5-4-7 22:50:46 | 显示全部楼层
Nocturne 发表于 2025-4-7 17:41
不要气馁,Speed这次直播,每一场的观看量都相当高,而且每一场直播的播放量都比他以往大部分直播的数据更 ...

从来不看尼格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5-4-7 23:21:54 | 显示全部楼层
其实武汉文旅应该继续深挖武汉的特色。一是以花为媒,以四季花城为特色,宣传武汉的四季花海,目前突出宣传了樱花,因为花期相近,反而把我们武汉市的市花梅花压下去了,其实武汉梅花在全国也是很有特色的,东湖除了樱花园还有个梅花园。近期江汉区宣传了一下八古墩的泡桐花,但也是昙花一现,之前还有蔡甸的油菜花等等,可以建议在武汉各城区选择区域种植各季的观赏花卉,逐步建成一区一季,一路一景;二是以吃为重点,除了继续宣传过早和小龙虾这些武汉的特色外,找寻武汉其他饮食特色,以年轻人的饮食习惯为切入点,在B站和头条上,经常可以看到,全国各地的朋友品尝武汉烧烤,口碑很不错,比北方的烧烤更有特色。还有就是近期武汉甜点频频登上头条,很多外地女生打卡武汉甜品店,评价武汉甜点水平全国顶尖。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5-4-8 00:03:49 | 显示全部楼层
TB-CEO 发表于 2025-4-7 22:38
南岸嘴建CBD最合适,起码也需要一个地标建筑,其它城市建CBD其实可有可无,但武汉在这个位置建设CBD影响 ...

南岸嘴作为武汉绿肺更好,你说的方案武汉评估过无数次了被否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高楼迷

GMT+8, 2025-8-14 10:56 , Processed in 0.106332 second(s), 3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