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 航
楼主: anthonytsing

[数据时讯] 洛阳文旅新举措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3-3-17 11:11:21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刘禹锡,“方同洛下书生咏,又见军前大将旗。”,“洛桥碧云晚,西望佳人期。”         岑参,《还东山洛上作》         李贺,“洛风送马入长关,阖扇未开逢猰犬。”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3-3-17 11:11:49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皇甫冉,“门临商岭道,窗引洛城钟。(“铜山西崩、洛钟东应”、又作“铜山崩而洛钟应”(《周易要义》)、“铜山西崩,洛钟东响”、“铜山西崩、灵钟应应”(《世说新语》)等。传说魏时殿前大钟无故大鸣,人皆异之,以问张华(河南尹),华曰:“此蜀郡铜山崩,故钟鸣应之耳”。蜀郡上其事,果如华言。又传晋武帝(司马炎)时,呉郡临平岸崩出一石皷,打之无声,以问张华,华云:“可取蜀中桐材刻作鱼形,打之则鸣矣”。於是如言,音闻数十里。此语比喻重大事件彼此相互响应。)”         崔敦礼,“洛浦宓妃,飘飘飞雪些。”        卢僎,“年年洛阳陌,花鸟弄归人。”        苏晋 ,“严问盟胡苑,军容济洛川。”        刘谷,“苎萝山下无穷意,并在三乡惜别时。”         李群玉,“回车三乡路,仙菊正堪摘。”《送郑子宽弃官东游便归女几》         张绮,“洛川依旧好风光,莲帐无因见女郎。云雨散来音信断,此生遗恨寄三乡。”《和三乡诗》         耿湋,“汤公多外友,洛社自相依。”         王宏,“城隅路接伊川驿,河阳渡头邯郸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3-3-17 11:12:13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沈佺期,“洛阳旧有神明宰,辇毂由来天地中。”         卢真,“三春已尽洛阳宫,天气初晴景象中。”《七老会诗(弘历—“七贤初作洛中会,增二才成九白须。” )》        阎朝隐,“洛阳难理若棼丝,椎破连环定不疑。”        薛曜,“洛阳陌上多离别,蓬莱山下足波潮。”         李昉,“昔日声名喧洛下,近来诗价满江南。”        杨浚,“龙门无旧场,武牢有遗堞。”        尉迟汾,“龙门计东豁,三台有何踪。”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3-3-17 11:13:02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司马光,“白云满眼望不见,可惜宜阳一片秋。”,“至今传画图(朱贯—“九老且无元老贵,莫将西洛一般看。”,方回—“洛社绘图惭九老,汉庭绵蕝付诸生。”,周必大—“三人不用邀明月,九老何妨续画图。”,杨万里—“三人不必邀明月,九老何妨续画图”,阳枋—“九老图中姓字尊,月倦指点诗轻扪。”,)风流称九老。”,“京洛风尘里,相逢眼尽青。”,“洛社冻醪熟,伊鲂丝脍肥。”         魏了翁,“拥马懽呼夹道迎,诏书洛社起耆英。”        陈允平,“拟成东甬耆英社,賸乐壶天日月长。”         胡仲弓,“入洛深衣已十春,声名千载有知闻。不须更结耆英社,溧水前头独绘君。”         陈著,“喜星桥鹊语,佳传依旧,缑山鹤舞,仙样翻新。”,“洛人僵卧今谁问,塞马飞驰正自便。”,“健领耆英社,清标利欲关。”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3-3-17 11:13:19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刘克庄,“樗翁九帙逢初度,洛社耆英共举杯。”,“汉家卿将今能几,洛社耆英在者谁。”,“君归定访耆英社,问讯周南太史公。”,“固难唐突耆英社,尚可追攀老学庵。”,“便合去开丞相阁,未应牵入耆英社。”,“入耆英社老能几,举力田科今不逢。”,“何须求入耆英社,作老农夫也自贤。”,“耆英真率社,少尹钓游乡。”,“俱登瀛馆,俱还洛社,”          慕容彦逢,“作歌聊用写情素,拥鼻微吟同洛生。”,“待拨频烦聊一赏,振衣閒坐洛生吟。”         梅尧臣,“昔向南阳忆洛阳,秋橙初熟半林黄。”,“常欲登芒岭,无由见洛桥。”,“忆君将向洛门去,胡马无尘塞路遥。”         王应麟,“永言广武叹,谁续洛生吟。”           卫宗武,“渐入唐人诸老画,可追洛社耆英集。”,“四书穷洛学,五字逼唐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3-3-17 11:13:39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欧阳修,“俯槛临流蕙径深,平泉花木绕阴森。”,“汝阳昔见今十载,丹颜益少方瞳明。”,“洛池不见青春色,白杨但有风萧萧。姚黄魏紫开次第,不觉成恨俱零凋。”,“伊川洛浦寻芳◇,魏紫姚黄照眼明。”,“遥知怀洛社,应复动乡吟。”《忆龙门》,“洛社当年盛莫加,洛阳耆老至今夸。”,“主人邀客醉笼下,凉洛风埃不沾席。”,“久为江北客,能作洛生吟。”,“应容後车客,时作洛生吟。”         家铉翁,“鹤山道脉接濂洛,鹤鸣之派应与鹤山同。”          萧立之,“野寺留花待使君,山堂忽放洛阳春。”         陈着,“洛中人物好,磊磊实过名。”《次韵洛阳秦庆父贽见》        赵丙,字南正。曾举进士,以太常少卿致仕(《司马文正公集》卷六五《洛阳耆英会序》),居洛阳。神宗元丰五年(一○八二),与司马光、富弼等为耆英会。“新春鼎洛燕英髦,主礼雍容下庶僚。”《耆英会诗》        李覯,“海壖曾共饭,洛社又同游。”         钱惟演,“ 瑟怨来湘浦,鸿惊近洛川。”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3-3-17 11:14:04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苏轼,“或言洛人善接花,岁出新枝,而菊品尤多。”,“五噫已出东洛,三复愿比南容。”,“飘零洛社数遗民,诗酒当年困恶宾。”         张耒,“战国韩余壤,王畿汉旧京。南围山峙秀,东泛洛浮清。女几荒遗庙,宜阳认故城。千秋迷佩玦,百战有榛荆。路失三乡驿,岗余世祖营。”《福昌书事言怀一百韵上运判唐通直》,“暮投三乡寺,落日在东壁。”《渡洛游三乡书所见》        范成大,“洛园姚魏碧云愁,风物江东亦上游。”        邵雍,“过从洛社胜诸处,何日能来共卜邻。”,“清洛接天去,寒云贴地飞。” 《天津看雪...》,儿子邵伯温写《邵氏见闻录》记录宋太祖以来故事,还有欧阳修苏轼王安石等,邵伯温之子邵博写《邵氏闻见后录》 30卷。其中卷十四至卷二十七,比较集中地记述宋代著名文人轶事,以 苏轼 为详, 王禹偁 、 欧阳修 、 梅尧臣 、 苏洵 、 王安石 、 曾巩 、 苏辙 等。还有《邵康节遗事》,邵雍在天津桥上听见杜鹃声        强至,“上人笔下如有神,一扫欲空西洛春。姚黄魏紫色憔悴,自觉笔假胜天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3-3-17 11:14:29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杨万里,《过洛社望南湖...》,“洛阳城里花如海,一半移取来君家。此花就中最穠丽,姚家黄兼魏家紫。”,“牡丹百种移洛苑,海棠千树赛成都。”         刘克庄,“恰近洛人修禊节,莫惜飞觞临水。”,“向来台上妓,尽入洛阳宫。”《铜雀妓》,“可怜洛阳令,只问主家奴。”,“解衣南郑将,前席洛阳人。”,“洛社诸贤问村叟,暮年已饰太丘巾。”,“玉阶接武侍凝旒,岁晚同寻洛社游。”,“平章此去似何人,似洛社、戴花舞底。”,《洛浦善先长老赠诗自方无本惠勤答诗二首 》         陈师道,“素手拈花纤软。生香相乱。 却须诗力与丹青,恐俗手、难成染。一顾教人微倩。”《洛阳春?一落萦》        李龏   ,“东望龙门北朝市,甲第千甍分戚里。朱门峨峨临九衢,垂柳金丝香拂水。 毗陵震泽九州通,董贤女弟在椒风。周公旧迹生红藓,九泉寂寞葬秋虫。”《京洛篇》         宋庠,“此路烟霞催入洛,他年簪笏庆归朝。”,“喜延梁客酒,愁敝洛人貂。”         张度,“谁知万水千山里,枉被人传过洛阳。”《 题洛阳村寺》        韩维,“洛阳有客金石坚,持议不屈难鑱镌。”         仇远,“早愿明时相司马,他年洛社会耆英。”,“珠帘玉栅绮罗丛,犹有承平京洛风。”,“依刘王粲檄,入洛贺循船。”          范纯仁,“花果从来盛洛都,黄甘结实古来无。”,“白傅归来西洛宅,裴公居在永丰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3-3-17 11:14:46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寇准,“萧萧红叶马前飞,又送王孙昼锦归。”《送温尚书入洛》,“云山已有终南秀,泉石犹思洛下清。”          杨时,“我欲他时清洛上,为君正橹作鲻鲻。”          朱翌,“尺书相与盟真率,岭海风流似洛京。”         李新,“嵩云入洛秋容晓,水冷青洲兰蕙小。”         王灼,“公车奏议三千牍,京洛风尘十二衢。”        冯时行,“衣冠苗裔烟尘际,京洛风流咳唾余。”         赵彦端,“京洛风流仔细看。”          马之纯,“如此弟兄无比拟,翕然京洛有声称。”《陆机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3-3-17 11:15:06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沈括(《梦溪笔谈》),“化尽素衣冬不老,石油多似洛阳尘。”         姚宽,“京洛风尘久不开,晚寻云水到天台。”         刁约,“京洛风尘弊客裾,故山归去有精庐。”          苏颂,“京洛风尘销客袂,江湖春色趁归船。”        张伯玉,“关山雨雪征人淚,京洛风尘倦客心。”         祝从龙,“京洛风尘如昨日,湖山水月此何时。”        许及之,“亭车京洛净风沙,几见屏开落墨花。”《北方馆馹屏风皆画落墨牡丹》         杨亿,“香满赐衣归洛社,苔封丈室寄梁园。”,“兔苑暂游衝霰雪,龙门曾上困风波。更得词臣赠诗句,机云入洛擬如何。”,“苦吟多年依洛社,赋成他日上兰台。”,“龙华他日会,应记洛生吟。”         李处权,“春花秋月谁无分,伊水崧雪自有缘。我比嵇康犹更懒,子追元亮故应贤。”《送希真入洛》          陈舜俞,“京洛夸肥甘,掇撷繄谁何。”         袁陟,“一旦墟京洛,弥年豢幼冲。”         施枢,“薄宦来京洛,相逢久更亲。”         林季仲,“一别从京洛,相逢向海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3-3-17 11:23:28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黄庭坚, “世人尽学兰亭面,欲换凡骨无金丹。谁知洛阳杨风子(杨凝式),下笔便到乌丝栏。”          周必大,“斋心正使无低唱,拥鼻何妨效洛生。”          袁陟,“旅怀未可顿消遣,思与洛生溪上吟。”         胡寅,“洛社看花各妙年,那知关塞起狼烟。”         孔武仲,“风谣带京洛,湖岛似蓬瀛。”         杜范,“行行速京洛,去去难追攀。”         文彦博,“非才久玷钧衡重,乞得麟符守洛师。”,“子真仙裔富高情,远寄仙禽至洛城。 ”,“同云瑞雪符丘祷,喜气欢声动洛师。”,“柏城郁郁依嵩北,石阙隆隆镇洛东。”,“老臣八十惭尸素,挂了貂冠归洛阳。”        宋祁,“偷寻柳絮思隋岸,误折藜光认洛阳。”         陈棣,“苕溪古侯邦,繁庶类京洛。”           黄文雷,“颇闻京洛墟,不救狐兔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3-3-17 11:23:53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文天祥,“ 洛鼎无亏谁敢问,幕南薄洒羶腥血。”,“湖上有时思洛社,人间何处不滁州。”        陈若水,“且来洛社,作宋耆英。”         王遂,“拜官京洛裹,归思康庐下。”         黄彦平,“坐令丘壑姿,化作京洛尘。”         韩琦,“穷边无处睹春荣,咫尺常山似洛城。”        王珪,“浩浩洪河一派收,亘山回洛骇阴虬。”         胡宿,“二纪青衫拂洛尘,桂香消尽故时春。”        叶适,“喟昔洛门初上石,未久翻遭禁书厄。”         周文璞,“渊流京洛旧,尺度欧梅间。”         姜夔,“京洛风流绝代人,因何风絮落溪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3-3-17 11:24:13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朱熹,“列筵命洛公,侑坐迎江妃。”,“洒落濂溪句,从容洛社篇。”        张方平,《送客入洛》         李廷忠,“洛浦风光烂漫时。”         吴儆,“好唤凌波来洛浦,醉促霓裳仙拍。”         王奕,“朔雪渐深头转白,洛山虽远眼还青。”,“腥风不搅洛山云,怒涛怎起。”         林表民,“昔闻洛山中,种者须其成。”         朱德润,“岂有明珰遗洛浦,欲投圆璧誓长江。”        方蒙仲,“京洛贵人多,谁欤堪寄似。”       陈人杰,“看洛川妃子,锦衾照水,汉皋游女,玉佩摇烟。”        雅琥,“肠断洛川东去水,野烟汀草共萧萧。”        曹伯启,“投閒欲效耆英社,何处花光似洛川。”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3-3-17 11:24:41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张择端,开封人,学吴道子的画(字画很多都是学习借鉴前人的作品,比如颜真卿学张旭,蔡邕书法传给蔡文姬,蔡文姬传给钟繇,钟繇传给传给卫铄,卫夫人传给王羲之,武则天写的太子升仙杯就是用蔡邕的飞白体)自称“吴道子第二”,张择端在开封家中,来了位洛阳富贾,家中收集众多名人字画,说有吴道子的壁画,张择端立马跟着到富豪到洛阳,进了汪府大院之后,张择端目瞪口呆,这大宅中的景象,竟比皇宫里还气派。整座府院占地上千亩,分为西中东北四部分:西区以山景为主,以太湖石、宣城石等奇石垒就了诸多假山,面积之大,仿佛天然石林。中区古木参天,山水兼融,在东南角一带开凿水池,有水流绕入假山。东区有优美奇崛之园林,错落于水池东南。园林的正北,有一面数十亩的水池,池中点缀了一个闻木樨香轩,并有长廊与各处相通。山环水绕之后,一座高大的两层楼宇坐北朝南,雕梁画栋,精致堂皇。建筑物的窗户各不相同,可沟通各部景色,人在室内各种角度观看,眼前都是一片胜景,就像一幅幅悬挂的山水图。汪宅号称江北第一园林,就是在天宫寺(洛阳 天宫寺建于唐代。天宫寺原为唐太宗旧宅,太宗下诏改为寺宇;贞观十二年(638年)敕令法护为寺主。其后名德来住者渐多,遂成为东都名刹。龙朔元年(661年)九月,高宗临幸设斋,翌年敕明导补寺职。长寿二年(693),迦湿弥罗国三藏阿你真那(宝思惟)抵达洛阳,奉敕入住此寺,译出《随求即得自在陀罗尼经》与《不空罥索陀罗尼自在王咒经》等数部。武则天曾在天宫寺祈雨,《独异志》记载伊河洛河龙王到祈雨现场,武则天请孙思邈到天宫寺写祈雨奏章后,当晚天降大雨。唐玄宗问茶天宫寺,唐玄宗宅院就在天宫寺对面,隔着天街北边是天津桥南边是定鼎门。)原址上修建,壁画叫《洛阳牡丹仙子图》,张择端早就听说过这幅图,据说都在《送子天王图》(洛阳一直是吴道子绘画留存最多的地方。吴道子有金刚之力,在洛阳曾留下诸多大画,最有名的一幅壁画,当然是《送子天王图》,又名《释迦降生图》。这一幅画,画面据佛典《瑞应本起经》,是吴道子为玄宗巡游洛阳所作,)《八十七神仙图》《维摩诘经变图》之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3-3-17 11:25:09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李曾伯,“水北洛南,未尝无人,不同者时。”        释印肃,“片月下伊川,岂是别人源。”        艾性夫,“谁谓知几人,尚俟观伊川。”       葛寅炎,“中天此中兴,亚康节伊川。”        释智园,“故国伊川远,深居碧嶂前。”        李建中,“彻底清澈照车马,分台御史过伊川。”《题菩提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高楼迷

GMT+8, 2025-8-7 01:29 , Processed in 0.067925 second(s), 2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