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 航
楼主: anson908

[经济论道] 2024年武汉产业经济城建新闻综合贴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4-4-11 16:37:34 | 显示全部楼层
省交通运输厅召开全省高速公路改扩建项目前期工作4月份调度会


4月9日,省交通运输厅组织召开全省高速公路改扩建项目前期工作4月份调度会,贯彻省W、省ZF扩投资稳增长决策部署,落实3月20日全省高速公路改扩建项目前期工作推进会精神,研究解决改扩建项目存在的主要问题,部署加快改扩建项目前期工作。厅一级巡视员姜友生主持会议并作部署讲话。

姜友生指出,加快推进高速公路改扩建,是落实XXXX关于推动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加快建设综合立体交通走廊、更高起点上扎实推动中部地区崛起重要指示精神的具体实践。省W、省ZF对高速公路改扩建高度重视,要求加快补齐我省高速公路主通道不畅、抗灾害能力差的短板。厅DZ更是将高速公路改扩建项目作为重中之重,主要LD每月督办、分管LD半月调度,全力促进项目尽早开工建设。

姜友生要求,一要提振信心决心。近期,影响前期工作推进的ZF和社会资本合作“新机制”问题取得新突破。各单位要提振信心,按照3月20日推进会明确的目标任务,全面加快前期工作,促进项目早日核准。二要合力解决突出问题。要科学合理确定路线方案和工程规模,加快推进用地预审等相关专题,及时协调解决涉及防洪、文物、水产种质、铁路等专题推进中存在的问题。要积极落实“新机制”整改要求,做好特许经营方案编制和投资人招标等工作。三要落实各方责任。设计单位要对照前期工作目标,提供科学公正、坚强有力的咨询服务。沿线地市交通运输局要强化服务协调,及时协调影响前期工作推进的问题。厅相关处室和部门要积极做好服务,对接交通运输部、长江水利委、省发改委、省文旅厅等部门,对卡脖子问题进行协调,促进关键节点及重要工作按计划推进。

武汉、襄阳、十堰、咸宁市交通运输局,湖北交投集团,省交规院,中交二公院,中交公规院,武汉综交院,省公路事业发展中心,厅财务处、综合交通处、建设市场处、工程管理处、重点办相关负责人参加会议。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4-11 16:40:22 | 显示全部楼层
盛阅春督办武鄂黄黄快速道路系统建设



距离武鄂黄黄快速道路系统贯通时间要求不足一个月时间,副SZ盛阅春赴黄石调研督办武鄂黄黄快速道路系统建设。他要求,坚持目标导向、结果导向、问题导向,千方百计优化施工组织方式,以日保周,以周保月,块抓条保,全力以赴决胜贯通攻坚战。


省交通运输厅厅长钟芝清,副厅长王炜陪同调研。

盛阅春实地查看了“横二”武汉新城至黄石新港快速通道大冶段和开铁区现状路段施工组织情况,详细询问了项目推进的进展情况和遇到的难点问题,认真听取了项目下一步的工作安排。

盛阅春强调,要决胜贯通目标如期实现。武鄂黄黄快速道路系统建设已到冲刺阶段,各地各部门要以“大雨小干、小雨大干、没雨拼命干”的优良作风,以“目标导向、结果导向、问题导向”的系统思维,坚持以日保周、以周保月、块抓条保,全力以赴决胜贯通攻坚战;要确保路域环境贯通效果。各项目主体工程已基本完成,要集中精力推动路域环境整治工作,各地各部门要科学统筹、交叉施工,把握最后冲刺阶段,全面推进项目精细化提升,做好多杆合一和绿化收尾工作,确保4月底前达到“路况水平优良、路域环境优美、交安设施齐全”的目标任务;要严守施工质量安全底线。各项目建设单位要树牢安全红线意识和底线思维,严格按照“六带、五保、四集中”要求,坚持优化施工组织与强化安全管控并重,层层压实安全生产责任,坚决杜绝安全生产事故发生,确保“五一”节前武鄂黄黄快速道路系统建设圆满交卷。

省交通运输厅工作专班还分两组赴鄂州、黄石、黄冈开展调研督办服务工作。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4-11 16:41:48 | 显示全部楼层
省公路事业发展中心全力推进高速改扩建前期工作


省公路中心将高速公路扩容作为目前工作的重中之重,以“开局就奔跑、起步即冲刺”的姿态,全力推动高速改扩建前期工作。

截至2024年一季度末,省公路中心负责实施的7个谋划开工项目中6个项目工可报告已完成。4月2日至3日,新一轮改扩建谋划项目武汉绕城高速公路中洲至郑店段和京港澳高速公路郑店至鄂湘界段改扩建工程方案通过专家咨询,为后续报交通运输部审查奠定坚实基础。

省公路中心对各勘察、设计单位明确具体要求。一是加强“四个明确”。要求各单位进一步明确时间节点,明确各项目制约因素,明确人员、设备配置,明确工作机制。二是保证工作质量。牵头单位加强初步设计工作统筹协调,精心组织,研究确定设计原则,深化设计方案,分析制约因素,借鉴以往项目好的经验做法,提高设计质量。三加强过程管理。咨询单位要提前介入,分阶段分专业分批次做好地勘监理及方案咨询工作;高速专班要强化督办落实。四是适应新要求。各单位按照新时代、新机制的新要求,采取新思路、新策略,加强智慧高速、景观绿化等研究,提高数字化水平,促进高速公路建设高质量发展。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4-11 16:48:56 | 显示全部楼层
4月我省香港招商活动预告


初步行程:


4月23日(周二)  武汉-香港

乘国泰航空航班赴香港。(CX937  12:25-14:40,天河国际机场-香港国际机场)

下午:拜会香港湖北社团总会,深入推进双方交流合作。

入住酒店。

4月24日(周三)  香港

上午:拜会香港贸发局,深入推动双方交流合作。

下午:拜会天风国际证券集团有限公司,深入推动双方合作,探讨省商务厅与天风国际签署战略合作协议相关细节;

拜会NEC香港有限公司,深入推动双方交流合作。

4月25日(周四)  香港

上午:拜访超大现代农业(控股)有限公司,推动超大现代农业(襄阳)基地项目。

下午:拜会中燃集团,推进宜昌中燃集团三峡区域总部及能源装备基地项目后期建设及园区招商工作。

4月26日(周五)  香港

上午:拜会香港特区ZF投资推广署,探讨深化双边合作途径,推动获取更多项目信息资源。

下午:参加上海推介大会,学习上海对港招商活动宝贵经验,并充分利用本次活动招商资源,结识与会嘉宾,拓展招商渠道。

4月27日(周六)  香港-武汉

上午:参加2024浦江创新论坛:创新协力新空间—沪港科技创新对话,学习上海对港招商活动宝贵经验,并充分利用本次活动招商资源,结识与会嘉宾,拓展招商渠道。

下午:乘国泰航空航班返汉。(CX938  17:40-19:40,香港国际机场-天河国际机场)

(行程将以出发时的实际情况进行具体调整)



团组构成:省商务厅人员3人;宜昌市招商局1人、襄阳市招商局1人、武汉市投资促进中心1人、咸宁市招商和投资促进局1人(具体人员及人数,以实际出访情况为准)。




注:出访时间和行程将根据具体情况调整,若行程变化将导致活动取消或延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4-11 16:54:26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国湖北-德国经贸合作洽谈会将于本月在慕尼黑举行


举办时间:4月25日上午,德国慕尼黑


活动规模:200人,将邀请重量级嘉宾及重点行业企业、商协会、机构嘉宾参会。


活动会场:租赁四星级酒店,要求不低于250平方米


安排两位中德双语同传人员,活动期间提供矿泉水、茶、咖啡、饮料及嘉宾午餐。


预计同期在德国、塞尔维亚、法国开展经贸洽谈活动招商引资活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4-11 16:55:24 | 显示全部楼层

面对出生人口持续下行、学历持续贬值的发展趋势,市属院校当务之急是尽快整合,并加快培育,充分利用当下就业率走低的时代红利低成本引进人才,化被动为主动,跨越式提档升级,在减轻财政压力的同时,加大针对省内及武汉生源的招生比例,进一步提升武汉住房、户籍的含金量,促进地产行业发展。。。不过指望现在的这套班子干这个,无异于白日做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4-11 17:06:21 | 显示全部楼层
上海国资院赴武汉交流考察


上海国资院及股东单位赴武汉交流考察,到访长江产业集团。长江产业集团董事长黎苑楚,总经理马恒,与上海社科院国家高端智库资深专家杨建文,上海国资院院长罗新宇,上海国盛资产公司董事长袁涛,安徽国控资管公司董事长李吴庭等,就国有资本运营、资产经营管理等开展座谈交流。总会计师左飞,副总经理郭宝出席座谈。


会上,上海国盛资产公司、安徽国控资管公司、广州产投控集团、上海长风汇信公司、上海临港科创投公司负责人介绍了企业基本情况。罗新宇表示,希望长江产业集团加强与上海国资院及股东单位协同联动,深化拓展各领域合作,奋力谱写国企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黎苑楚表示,在当前形势下,国资运营正面临良好市场机遇,希望各方以此次交流为契机,充分发挥国资国企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引领作用,进一步深化合作,共同促进国有企业高质量发展。

上海国资院办公室、财务部、研究中心负责人,上海国盛资产公司、安徽国控资管公司、广州产投控集团、上海长风汇信公司、上海临港科创投公司负责人;长江产业集团战略规划部、投资管理部、资产管理部、资产管理中心、长江资管公司负责人参加座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4-11 17:09:31 | 显示全部楼层
长江产业集团旗下基金一季度成功助推6家企业上市


2024年一季度,长江创投基金、长江产投基金参股基金投资的速腾聚创、美信科技、盛景微、路特斯科技、戈碧迦、广合科技6家企业上市,泽润新能通过上市审核委员会审核,富特科技获证监会同意注册批复,被投企业在境内外资本市场“多点开花”,点燃发展新引擎,实现集团基金投资“开门红”。


深圳市速腾聚创科技有限公司

2024年1月5日,RoboSense速腾聚创(股票代码:2498.HK)正式在香港交易所主板挂牌上市。速腾聚创是长江产投基金参股基金湖北小米长江产业基金合伙企业(有限合伙)已投资企业,公司是全球业内最早布局自主芯片技术、全球最早实现车规级固态激光雷达量产的激光雷达公司。


广东美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2024年1月24日,美信科技(股票代码:301577)在深交所创业板成功上市。美信科技是长江产投基金参股基金润科(上海)股权投资基金合伙企业(有限合伙)已投资企业,公司自成立以来深耕磁性元器件领域20余年,产品主要应用于路由器、交换机、机顶盒、服务器等网络通信领域和工业电源领域。


无锡盛景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2024年1月24日,盛景微(股票代码:603375)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主板成功上市。盛景微是长江产投基金参股基金润科(上海)股权投资基金合伙企业(有限合伙)已投资企业。公司是一家依托高性能、超低能耗芯片设计能力,从事工业电子雷管核心控制组件、起爆控制器等产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的高新技术企业。


Lotus Technology Inc.(路特斯科技公司)

2024年2月24日,Lotus Technology Inc.(路特斯科技公司)美国存托股票("ADSs")正式在纳斯达克证券市场("纳斯达克")挂牌交易,股票代码为"LOT"。路特斯是长江产投基金参股基金湖北长江经开汽车产业投资基金合伙企业(有限合伙)已投资企业,公司是全球专注豪华电动车的行业领导者。


湖北戈碧迦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2024年3月25日,戈碧迦(股票代码:835438)在北京证券交易所正式上市。戈碧迦是长江创投基金参股基金宜昌国投产业投资基金(有限合伙)和宜昌高新众微股权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已投资企业,是一家从事光学玻璃及特种功能玻璃研发、制造和销售的高新技术企业。


广州广合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2024年4月2日,广合科技(股票代码:001389)在深交所上市。广合科技是长江创投基金和长江产投基金参股基金湖北长江招银产业基金合伙企业(有限合伙)和国投(广东)科技成果转化创业投资基金(有限合伙)已投资企业。公司主营业务是印制电路板的研发、生产和销售。


江苏泽润新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2024年2月1日,深交所上市审核委员会发布2024年第6次审议会议结果公告,泽润新能首发获通过。泽润新能是长江产投基金参股基金湖北长江招银产业基金合伙企业(有限合伙)已投资企业。公司是一家专注于新能源电气连接、保护和智能化技术领域,专业提供光伏组件接线盒产品一体化解决方案的高新技术企业及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


浙江富特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图片2024年3月20日,富特科技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在创业板上市的注册申请获得证监会同意。富特科技是长江产投基金参股基金湖北长江蔚来新能源产业发展基金合伙企业(有限合伙)和湖北小米长江产业基金合伙企业(有限合伙)已投资企业。公司是一家主要从事新能源汽车高压电源系统研发、生产和销售的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


长江产投公司是长江产业集团母基金管理中心的公司化运作主体,受托管理集团旗下100亿元的长江创投基金和400亿元的长江产投基金。母基金管理中心积极支持省内企业资产证券化进程,是我省企业上市的重要推手和资本市场重要支撑。

截至2023年末,母基金管理中心参股基金投资的180余家被投企业实现上市,其中省内企业40余家,覆盖了从2016年起我省新增上市企业的一半以上。下一步,长江产投公司将继续坚持政策引领,聚焦优势产业,进一步深化改革,强化核心投资能力,加快成为全国一流的母基金管理中心。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4-11 17:10:55 | 显示全部楼层
洪山水务码头疏浚项目正式开工


4月2日,长江新材旗下武汉砂石保障公司洪山水务码头疏浚项目(二期)正式开工运营。该项目于2024年3月22日获省水利厅正式批复,疏浚方量约7.5万立方米,工期一个月,所产生的疏浚砂将全部用于保障洪山区重点项目建设。


2023年洪山水务码头项目首期工程顺利实施,实现了自2016年武汉**江、汉江禁采以来,江砂产能的“零突破”。在充分吸取一期项目实施经验的基础上,武汉砂石保障公司倒排项目工期、抢抓实施进度,全员全力冲刺,在项目洪评通过后,仅用一个月时间就完成了砂评、安评、堆场建设、施工招标等全部流程。

洪山项目二期工程的高效实施,将有效保障洪山水务码头的公用职能,从根本上解决码头港池淤积问题。同时,作为武汉市规范利用疏浚砂的标杆项目,该项目也得到了武汉市、区水务局及其相关职能部门的高度认可和大力支持。4月3日项目开工当天,武汉市水务执法总队罗正旺即带队赴洪山水务码头疏浚项目现场开展调研,实地了解项目开工建设及安全生产情况,听取了项目负责人对项目概况、施工安排、安全生产等情况的介绍,对公司充分发挥市级砂石保障平台职能、打造规范化标准化疏浚砂综合利用项目的做法给予了充分肯定。

下一步,武汉砂石保障公司将进一步强化项目安全生产和全流程监管,确保洪山二期项目高质量实施,为切实保障武汉居民生活和城市正常运营、解决重点项目建设用砂难、服务保障武汉市城市建设及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贡献国企力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4-11 17:16:54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你很yakexi 于 2024-12-25 10:56 编辑

还是多发实质性的新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4-11 17:19:31 | 显示全部楼层
glmforum 发表于 2024-4-11 16:55
面对出生人口持续下行、学历持续贬值的发展趋势,市属院校当务之急是尽快整合,并加快培育,充分利用当下 ...

这两年 估计很多武汉市民都不知道**核心是谁,呵呵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4-11 17:23:38 | 显示全部楼层
路筱河潺潺 发表于 2024-4-11 03:20
这个帖标题不是“新闻贴”吗?发新闻算是正事吧。。我有一年也搬运过大量新闻,搜索阅读搬运标注真的非常耗 ...

怎么说呢,看看汽车、商业、酒店三个贴子就懂了。酒店和商业就是优秀的论坛帖子,如果,我是说如果,按照汽车帖子的搞法,在这两个贴子里每天灌水各个商场的宣传新闻,灌水什么武商中百**讲话,灌水街道区里又去哪个酒店视察了开会了,这两个帖子会成什么样子?

新闻贴几年了,很多你这样的热心网友在做贡献,大家都是支持的。也许不是年景变了,而是不希望这里变成完全的宣传口,这点意见提出来也不无不可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4-11 17:59:28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巴山楚仁 发表于 2024-4-11 09:17
武汉机场楚天情微博数据

2024年4月11日

客流强度上来了,现在已经站稳400万+了,期待日均500万+的到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4-11 19:20:31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suntsang 于 2024-4-11 19:23 编辑
拍照片2024 发表于 2024-4-11 12:13
武汉交通学校正式并入武汉软件工程职业学院


霍霍,又想起剥离理工的交通部分汽车和船运然后合成其它交通类高职成立武汉交通大学的过往幻想了 。

某些学校和学院很差,但可以拿经费和占地皮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4-11 19:59:16 | 显示全部楼层
黑芝麻智能冲刺上市:探路、压力和难关


时隔数月,自动驾驶行业再次热闹。

上月底,车规级芯片解决方案提供商黑芝麻智能更新了招股书,继续推进在港交所的主板上市进程,冲击“智驾芯片第一股”。

在这之前,黑芝麻智能在去年6月30日首次向港交所递交了招股书,但由于6个月内未通过聆讯,其上市申请在今年1月初失效。

事实上,当前整个自动驾驶行业,正在经历一股上市热潮。

过去半年里,在港交所排队的智驾公司及相关企业数量已经超过了10家。其中,自动驾驶解决方案提供商知行汽车科技、激光雷达解决方案供应商速腾聚创已经分别在2023年12月和今年1月率先敲钟。此外,近期ADAS解决方案供应商纵目科技也向港交所递交了招股书。

接二连三的上市潮背后,由于整个行业投入时间长、研发成本高,亏损成为自动驾驶企业们的常态。黑芝麻智能招股书显示,其已经累计亏损了114亿元。






与此同时,大批智能电动汽车扎堆落地,汽车智能化的下半场已经开始角力,自动驾驶背后的一系列高级别智能产品已经处在爆发前夜,对业内的玩家而言,技术储备、产品开发、现金流等等,都会成为下半场竞速赛的关键。

对此,黑芝麻智能向记者表示,“现在新能源汽车渗透率在全球市场都快速提升的大背景下,我们面对的是一个快速扩大的蓝海市场,我们专注在智能汽车计算芯片上,需要通过技术创新能力不断为客户从功能、性能、成本、功耗等方面提供价值。”

但这并不是一条坦途。国内外竞争者的环伺、投资环境的遇冷、产业政策的变化,都考验着行业里的每一家公司,在抉择与压力之中,他们首先需要面临的挑战,就是能否顺利走完上市这条路。



1 冲刺“本土自动驾驶芯片第一股”,黑芝麻到了收获的时刻?

黑芝麻智能创始人单记章,1997年硕士毕业于清华大学无线电电子学系微电子专业,此后20年的时间里都供职于芯片制造商OmniVision(毫威科技),亲历了后者从0到1、再到在纳斯达克上市、再到2015年被中国财团收购的全过程。

在毫威科技,单记章曾担任软件工程部副总裁。

另一位创始人刘卫红是单记章在清华的校友,在汽车行业拥有超过20年工作经验,先后在通用、博世工作。

2016年,单记章萌生了回国创业的想法,他将目标锚定在了自动驾驶芯片领域。单记章认为,自动驾驶时代也会诞生类似英特尔、高通这样伟大的公司。

这年7月,黑芝麻智能成立,专注做车规级SoC(Sytem-on-Chip,系统级芯片)和机遇SoC的解决方案供应商。





同一时期,中国芯片行业尚未真正爆发,但一场风暴正在酝酿。

其中一个信号是,早在2014年,工信部正式对外披露成立了集成电路大基金:第一期规模达到1200亿元,重点投资集成电路芯片制造业,兼顾芯片设计、封装测试、设备和材料等产业。

而率先布局的黑芝麻智能,很快便迎来了一场历史性机遇。

一方面,新能源汽车市场在加速扩大、渗透率在渐次提升,这背后是汽车内部电子电气架构迎来了巨变,从分布式的电子控制单元(ECU)逐步向智能座舱域、智能驾驶域等功能域集中。

车规级芯片供应商芯驰科技的CEO仇雨菁对财新网表示,“对芯片供应商来说,这是非常大的机会。一个行业只有变革,才会有新的机会出现。”

另一方面,自2020年以来,席卷全球的“芯片荒”为芯片供应商提供了迅速“上车”的机会,与此同时,加速“国产替代”也成了中国芯片产业的统一共识。

市场研究机构IC Insights数据显示,国内车规级芯片的进口率约为90%,以高端控制类MCU为例,2020年全球98%的车规级MCU芯片都都被瑞萨电子、恩智浦等起家汽车芯片企业垄断,中国车规级MCU自给率不足5%。

依托上述这场历史性机遇,黑芝麻智能成了率先吃到行业红利的一个玩家。2020年至2023年,黑芝麻智能营收分别为0.53亿元、0.6亿元、1.63亿元。

也是在2020年以后,黑芝麻得到了更多投资人和投资机构的青睐,融资速度不断加快。截至目前,黑芝麻智能累计融资10轮,融资总额为6.95亿美元(折合人民币约50.3亿元),大部分融资都在2020年后完成。





从市场地位来看,黑芝麻智能的主营产品包括芯片硬件和智能驾驶解决方案软件,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的数据,2022年,黑芝麻智能在中国高算力自动驾驶SoC市场份额为5.2%,位居第三,排名还算靠前,只是份额并不高。

基于此,黑芝麻智能需要在接下来持续扩大市场份额,以更好地应对市场竞争,而这需要有更充裕的资金来支撑。

但据新浪科技报道,2022年以来,由于自动驾驶“长尾问题”难以解决,导致商业落地困难,融资大幅缩水。据公开资料统计,行业披露的融资额度由2021年的1591.9亿元锐减至2023年的205亿元,直接缩减至原先的13%,进入寒冬。

由此,登陆资本市场来“输血”就显得很有必要。




2 三年亏百亿,它能获得资本市场青睐吗?

从全行业视角来看,自动驾驶芯片公司的上市之路,并非坦途——过去几年,热钱在加速涌入这个行业,但烧钱的速度过快,也成了行业一大挑战。

核心原因在于,在芯片这一高技术密集型产业,研发投入往往会直接影响到一家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在智能驾驶时代,产业链上下游都在不断加大研发的投入,希望借此获得领先的技术优势,抢占市场。”一位行业观察人士向记者透露。也正因如此,研发成为必不可少的投入,而且投入只增不减。

对黑芝麻智能此类初创企业而言,尽管在前期吃到了行业红利,但最近几年乃至接下来几年,商业化验证阶段的不确定性下,它们都极有可能继续面临自我造血能力不足的局面。

亏损,就此成了行业常态。

黑芝麻智能招股书显示,2021-2023年其分别实现营收6050万元、1.65亿元及3.12亿元,3年来营收增长5倍。

营收大幅增长的背后,是亏损的逐年扩大。2021-2023年三年间,黑芝麻智能净亏损分别为23.57亿元、27.54亿元、48.55亿元,累计亏损达114亿元。

对于利润亏损的扩大,黑芝麻智能解释称,由于2022年新冠**再次爆发期间,销售活动在相当程度上中断。因此,项目交付出现短暂延误,客户招揽工作总体放缓,从而影响产品商业化和业务扩张。

可以预见的是,黑芝麻智能接下来的资金挑战只会更大。2021年-2023年,其研发投入分别为5.95亿元、7.64亿元和13.63亿元,投入上涨趋势明显。

此外,截至2023年年底,黑芝麻智能的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为12.98亿元。2021—2023年,黑芝麻智能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净额分别为-6.39亿元、-7.55亿元和-10.58亿元,连续三年为负且逐年扩大。黑芝麻智能还表示,2024年和2025年预计继续产生亏损净额。

某种程度上,这为黑芝麻智能的上市前景蒙上了一层阴影——它的盈利前景不够乐观、亏损预计将成为常态,但它同时又不得不花更多的钱投入到研发上,来提升技术能力和产品优势。

在招股书中,黑芝麻智能披露,上市之后的资金,80%将用于研发,包括芯片研发(30%),研发购买材料、流片服务等其他费用(20%),开发软件(25%)和开发自动驾驶解决方案(5%)。

换句话说,目前阶段,黑芝麻智能还没迈过“技术关”和“盈利关”这两道门槛。

不过,黑芝麻智能向记者表示,其高性能芯片已经开始大规模出货,业绩开始爆发,“我们已经完成了商业验证的第一阶段,接下来是业绩爆发的高速发展期,我们相信未来收入的快速提升能够越来越好地支撑公司的发展。”



3 只做“英伟达平替”还远远不够
“技术关”和“盈利关”之外,摆在黑芝麻智能们面前的另一重难题是,如何从巨头的口中争夺到更多蛋糕。

弗若斯特沙利文此前曾统计了2022年全球高算力(算力大于50Tops)自动驾驶SoC芯片领域的市场占比情况。其中,按出货量来看,无论是在中国市场还是全球市场,英伟达的出货量都超过了80%。

此外,根据盖世汽车研究院统计,2023年智驾域控芯片排名前四的分别是特斯拉FSD芯片、英伟达Orin、Mobileye EyeQ4H和Mobileye EyeQ5H,它们在智驾域控领域的装机量分别为:120万余颗、114万余颗、20万余颗和17万余颗,对应的市场份额分别为34.4%、32.6%、5.7%和5%。

也就是说,无论是自动驾驶芯片还是座舱芯片,国产芯片厂商都直面着海外巨头的竞争。

此前,一位硬科技领域的投资人曾向财新网分析称,自动驾驶芯片必须与不断变化的算法紧密结合,第三方芯片企业要想打败英伟达非常困难,只有像特斯拉那样由整车厂定制芯片才有机会;座舱芯片则要面临高通、联发科等手机芯片企业的竞争,华为在解决芯片供应问题之后,也有可能加入战局。

这种背景下,黑芝麻智能此类国产芯片厂商,过去几年加速“上车”,一方面靠的是国产替代背景下,率先拿到大客户的订单。

黑芝麻智能过去几年较为依赖一家单一大客户,2021、2022年,这个客户为其分别贡献了40.7%、43.5%的收入,不过2023年,这个比例降到了15.2%。

对此,黑芝麻智能解释称,2023年来自客户A的销售额大幅减少主要是由于公司升级现有自动驾驶解决方案,导致需要过渡期以进一步升级及调整客户自有平台;以及客户A于商用车领域的下游客户在营运及流动资金方面遇到困难,导致客户A的采购量减少,从而影响公司对客户A的销售额。

另一方面,它们实质上成了“英伟达的平替”,通过降价等举措进入车企供应链。

此前的缺芯浪潮下,很多车企释放出了提升供应链稳定性的需求,这某种程度上提供了国产芯片厂商机会。




不过值得注意的是,机会更多出现在中低端市场,车厂会选择国产芯片,走性价比路线。

一位业内人士曾对媒体透露,英伟达单、双Orin-X都是万元级方案,而算力在100Tops左右的国产芯片方案,可将成本降低到5000-6000元。

某种程度上,面对市场根基稳固、规模效应较强的巨头,国产芯片厂商选择这条路径,也算是错位竞争。

但很明显,从长远来看,没有一家车企甘心只做英伟达的平替,也没有一家车企可以仅凭此就赢得未来。

黑芝麻智能在财报中透露,针对L3及以上自动驾驶,其正在开发设计算力为250+TOPS的A2000,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的资料,其是世界上性能最高的车规级SoC之一。

只是接下来其市场表现到底如何,还有待市场验证。

一个不利信号是,黑芝麻智能的客户留存率呈现出了下滑趋势。招股书显示2021年-2023年,自动驾驶产品及解决方案下,基于SoC的解决方案客户留存率分别为0%、60%、37%;基于算法的解决方案客户留存率分别为50%、33%、29%。

总结来看,对黑芝麻智能而言,它要迈过的坎儿,将不仅仅是上市,接下来的路,依然任重而道远。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高楼迷

GMT+8, 2025-7-22 00:44 , Processed in 0.104838 second(s), 3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