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 航
楼主: anson908

[经济论道] 2024年武汉产业经济城建新闻综合贴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4-4-5 06:47:57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人口就只增加了3.5w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4-5 07:40:23 | 显示全部楼层
年末全市常住人口1377.40万人,比上年末增加3.50万人,其中城镇常住人口1167.90万人,占总人口比重(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为84.79%,比上年末提高0.13个百分点。年末全市户籍人口949.52万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4-5 07:40:46 | 显示全部楼层
2023年只增加了3.5万人,太低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4-5 08:22:47 | 显示全部楼层
水果湖大院 发表于 2024-4-5 07:40
年末全市常住人口1377.40万人,比上年末增加3.50万人,其中城镇常住人口1167.90万人,占总人口比重(常住 ...

这个数据太难看了,有人对此负责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4-5 09:53:34 | 显示全部楼层
武汉的市场主体还是不够多,不够强。要尽快达到300-400万户。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4-5 10:02:17 | 显示全部楼层
产业发展和就业是一切的一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4-5 10:40:47 | 显示全部楼层
主要还是高薪岗位少,高薪岗位可以创造很多周边岗位。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4-5 11:16:22 | 显示全部楼层
acug601603 发表于 2024-4-5 08:22
这个数据太难看了,有人对此负责吗

想多了,不会有人负责,还会出现如...周期,有进,向好,稳固等各种润色词语。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4-5 11:20:53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acug601603 发表于 2024-4-5 08:22
这个数据太难看了,有人对此负责吗

为什么要有人对此负责?你有点搞笑了,这个是政绩考核指标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4-5 14:40:40 | 显示全部楼层
ddmao 发表于 2024-4-3 19:30
小米流量太大了,抖音刷来刷去都是小米汽车,几个其他汽车直播间里为都是不停的有人叫小米,主播都在用小米 ...

很多人认为新能源汽车是各个厂家在角逐,实质上稍微有点牌面的大厂都是背后的**在角逐,特斯拉背后站着上海,小米背后站着北京,你想想小米为啥敢在停发新能源牌照的情况下入局(后续拿独立牌照几乎是板上钉钉的事),又为啥可以挂名北汽用自己的生产线生产小米汽车?这后面都是北京**在协调推进。说实话只要不是犯战略性错误和严重的质量问题,小米汽车的成功是必然。这还承担着整个北方的汽车产业链的兴衰。所以短期内,在完成这个主线任务之前,几乎不用指望到武汉来建厂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4-5 15:20:34 | 显示全部楼层
acug601603 发表于 2024-4-5 08:22
这个数据太难看了,有人对此负责吗

天朝人口负增长,谁负责?日韩也是负增长,哪个首相辞职了?

要想负责任就多挣钱,能有经济条件生2胎甚至3胎。

很多社会现象不是ZF就能解决的,比如适婚人群的婚姻条件要求高,最后是未婚大龄青年越来越多。这是社会现实,看起来谁都应该负点责,包括自己和父母。但谁都可以不负责,因为这不是一个人能改变的。ZF也无法改变,就像一些地方习俗,谁干涉谁就被指责甚至网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4-5 15:26:06 | 显示全部楼层
武汉机场楚天情微博数据

2024年4月5日

进港航班                           251

出港航班                           248

进出港合计                        499

——————————————————-


4月4日(周四),武汉城市轨道交通线网客运量(含换乘)为462.19万乘次,其中客流前五名依次为:2号线江汉路站、2号线汉口火车站、5号线司门口黄鹤楼站、4号线武汉火车站、6号线江汉路站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4-5 15:36:27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巴山楚仁 发表于 2024-4-5 15:20
天朝人口负增长,谁负责?日韩也是负增长,哪个首相辞职了?

要想负责任就多挣钱,能有经济条件生2胎 ...

你说的人口自然增长率是个问题。但是另一个问题是,武汉作为一个前十省会城市,吸引外来人口还不够,才增长3.5万,这有点低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4-5 16:01:42 | 显示全部楼层
@wg 发表于 2024-4-5 15:36
你说的人口自然增长率是个问题。但是另一个问题是,武汉作为一个前十省会城市,吸引外来人口还不够,才增 ...

22年武汉常住人口增长很快吗?

这几年的经济形势好吗?北大清华毕业生就业没问题吗?


我一直是这个观点,不怕重复,因为坛子里健忘症严重,几天前讨论的都可以忘记,然后继续吐槽现在。这已经是汉版的通病了。

观点就是:2020年的口罩事件极大伤了武汉的元气,这个元气既包括产业发展。因为口罩,当年武汉企业被取消大量订单,业务人员无法去外地(去了也不接待还被强制隔离)。外地协作单位人员不来汉。想想损失多少订单。这些失去鄂订单很快被其他地方企业替代,意味着武汉本地企业很难再得到。

本地中小企业无法维持正常运转,很多倒闭,原有的订单自然被竞争对手获得。大量人员失业。直接导致本地金融存款难以快速增长,财税负增长或停滞不前,市场消费萎缩。

直到2023年也就是去年武汉的财税才开始终于走出徘徊不前的局面,虽然增长不高,但起码扭转了几年来的困境。武汉社会零售总额终于恢复到2019年的水准,即重回7000亿。

而就在这几年,以前和武汉纠缠一起的蓉城迅速拉开距离,社会消费保持稳定增长。GDP过去低于武汉的杭城也保持增长。最典型的是过去该市地铁客流长期落后,23年一举超越武汉。

至于各位都不满的地方LD问题就不展开了。

人口增长与产业发展密切相关,产业发展缓慢,就业人口就增长慢,全市常住人口就缺乏增长的推力。东北城市不说了,这两年东莞人口也负增长,不就与出口型企业难以为继,订单减少导致开工不足,就业人口减少有关嘛。

武汉还能在22年、23年保持常住人口的增长(21年人口回流百万属于恢复性质,不展开),其实已经算好的了,最起码还不是负增长,意味着武汉产业在不断复苏,走出了20年以来的困局,开始进入正常化增长轨道了。

从大环境看,随着整个天朝人口负增长,国内除少量大城市还能保持常住人口增长外,负增长将会是未来的趋势,谁也无法避免。即使杭城深圳这类过去动辄增长几十万的城市现在增长也缓慢了。

国际之间的明争暗斗,画地为牢,贸易保护主义不仅严重而且露骨,是战后少见的。这样的大环境出口难以保持高增长,就业压力大,沿海和内地都一样。所以未来即使增长也是小幅度的,前些年那种狂飙式的突飞猛进不说一去不复返,起码也会越来越少了。就像新能源车,很难再出现比亚迪那种突飞猛进的增长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4-5 16:12:18 | 显示全部楼层
就说个人吧。20年之前,估计多数人都敢想我要努力一下,买哪里的房子,换车子,去欧洲旅行。

现在呢?多数可能在想我要保住工作,有收入。不至于因为失业而交不出房贷车贷,甚至连孩子的学费都交不出来。这样的大环境如何提高就业率啊?

产业转型、经济转型还需要几年时间,这个时间段就是很多企业被淘汰导致人员失业,新的企业在加速内卷。一片混沌,就像新能源车市场,很多都是亏本赚吆喝,坚持熬下去,直到最后。


当这几年的转型阵痛结束后,估计才能有一段时间的“相对稳定”。这过程京沪深都要熬,何况没有ZC眷顾的武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高楼迷

GMT+8, 2025-7-19 12:22 , Processed in 0.099688 second(s), 3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