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 航
楼主: kuailelongzhou

[经济商业] 加速常州老城厢复兴发展 提升中心城区吸引力承载力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2-2-12 09:23:51 | 显示全部楼层
往前看,往前看。不要让历史成为包袱。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2-2-12 11:59:42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武晋 发表于 2022-2-11 20:42
看我标黑的地方就行,都是精华!

武进看来地方一直在变化,最早是北边后来到了城区,现在又到了南边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2-2-12 13:43:17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龙城小子 于 2022-2-12 13:44 编辑
lzy3 发表于 2022-2-12 11:59
武进看来地方一直在变化,最早是北边后来到了城区,现在又到了南边了


原来都是武进,没有常州的地盘,常州是府衙,驻武进县,类似于省ZF驻南京。人民公园叫武进公花园,文化宫后面有武进县学,青果巷那还有阳湖戏楼。常州成为省辖市后,武进依然像河北保围北京一般包围着常州市,东南西北都是武进,现在的武进连早年一半的面积都没有了,还能有现在的成绩也不容易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2-2-12 15:11:22 | 显示全部楼层
毗陵我里 发表于 2022-2-12 08:57
所以有的人就拿曲阿和古武进说事

实事求是,丹阳有季子庙在延陵镇,有南朝齐梁帝王陵墓石刻11处,这些都是“硬货”。如果今天丹阳归常州管,绝对比镇江要懂得保护和开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2-2-12 15:28:19 | 显示全部楼层
龙城小子 发表于 2022-2-12 13:43
原来都是武进,没有常州的地盘,常州是府衙,驻武进县,类似于省ZF驻南京。人民公园叫武进公花园,文化 ...

常州怎么没有府学?在二中的,武进也只是一半,东边叫阳湖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2-2-12 15:44:39 | 显示全部楼层
lzy3 发表于 2022-2-12 15:28
常州怎么没有府学?在二中的,武进也只是一半,东边叫阳湖的。

这个自问自答是啥意思?

阳湖是从武进分出来的,后来又合并进去了,属于折腾。
类似的金匮从无锡县析出,荆溪从宜兴县析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2-2-12 15:58:05 | 显示全部楼层
龙城小子 发表于 2022-2-12 15:44
这个自问自答是啥意思?

阳湖是从武进分出来的,后来又合并进去了,属于折腾。

常州府衙,常州府学都有的。武进县学另一回事。武进拆拆分分很多次的,地域也一直变化。民国后都多少次了。更别说新世纪以后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2-2-12 17:42:48 | 显示全部楼层
龙城小子 发表于 2022-2-12 13:43
原来都是武进,没有常州的地盘,常州是府衙,驻武进县,类似于省ZF驻南京。人民公园叫武进公花园,文化 ...

你这属于一知半解,被东隔壁带跑偏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2-2-12 18:04:4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武晋 于 2022-2-12 22:07 编辑
lzy3 发表于 2022-2-12 11:59
武进看来地方一直在变化,最早是北边后来到了城区,现在又到了南边了


武进是三国时孙权大帝取的名字,它还有一个孪生兄弟叫武昌,寓意“以武进之,以武昌之”。附带一说,丹徒、曲阿都是秦始皇统一江南后定的名字,孙权认为不吉利,于是通通改名,把丹徒改叫武进,曲阿改回先秦的云阳。

武进之名最初按在丹徒头上,大概是因为丹徒为江南运河的出江口,东吴水师从这里穿过长江入江北运河可以进军北方,是陈兵重地,体现了孙权的雄心壮志。而常州本名叫毘陵,汉高祖刘邦所起,从名字上可以看出是生产粮食的后勤保障基地。所以三国时设置了毘陵典农校尉管辖无锡·毘陵(常州)、云阳(丹阳)、武进(丹徒)这一众沿江南运河分布的城邑。西晋统一三国后,江南再无备战的必要,于是典农校尉改制成郡,毘陵(常州)正式成为毘陵郡郡治,从吴郡(苏州)中分离出来。虽然体制变了,但管辖地域实际并没有改变。典农校尉时,无锡撤销县制并入毘陵县(今常州),一起保障粮食生产,天下太平设郡后即复置无锡县(今无锡)。接着,在非运河沿线的两处升乡建县:一处是曲阿(丹阳)的延陵乡升为延陵县(今金坛),另一处是毘陵(常州)的暨阳乡升为暨阳县(今江阴)。被孙权改名的两处,皆复旧名:云阳复名曲阿县(今丹阳);武进复名丹徒县(今镇江)。然后,顺着长江往东,在今天常州新北区孟城新建武进县,管辖范围大概是从今丹北到新北沿江一带,介于丹徒与江阴之间。可以看出,丹徒、古武进、江阴都是江防重镇,同时也契合今天五峰山大桥、常泰大桥、江阴大桥的位置。

以上是晋陵八邑前传——毘陵七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2-2-12 18:38:36 | 显示全部楼层
lzy3 发表于 2022-2-12 15:58
常州府衙,常州府学都有的。武进县学另一回事。武进拆拆分分很多次的,地域也一直变化。民国后都多少次了 ...

今天常州缺一条毗陵路来纪念常州的乳名毘陵,隔壁江阴市中心倒是有一条。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2-2-12 18:45:40 | 显示全部楼层
武晋 发表于 2022-2-12 15:11
实事求是,丹阳有季子庙在延陵镇,有南朝齐梁帝王陵墓石刻11处,这些都是“硬货”。如果今天丹阳归常州管 ...

文化和语言都不一样 不受重视 所以丹阳的心态很微妙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2-2-12 19:51:11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武晋 于 2022-2-12 20:04 编辑
龙城小子 发表于 2022-2-12 13:43
原来都是武进,没有常州的地盘,常州是府衙,驻武进县,类似于省ZF驻南京。人民公园叫武进公花园,文化 ...


西瀛里明城墙砖上铭刻有【常州府城砖】五个大字,背面注明由明朝成化年间常州知府孙仁主持重修,由当时常府四县(武进、无锡、宜兴、江阴,靖江当时还没建县)义民捐赠,各县县令督工烧造,砖上都有姓名。省常中的前身“常州府中学堂”也是清末由常郡八邑集体筹款建立的。这就是常州府城的待遇。今常州市不但继承了古常州的名号,也继承了地区管辖权。至于行政区划范围历来不是一成不变的。解放后,以市中心为原点,以点及面,逐步城镇化,本就是很正常的事情。顺带一提,龙城也是源于“常州”二字。
了解常州历史,讲好常州故事,也是常州向上争取政策支持的强大助力,与君共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2-2-12 21:06:55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武晋 发表于 2022-2-12 18:04
武进是三国时孙权大帝取的名字,它还有一个孪生兄弟叫武昌,寓意“以武进之,以武昌之”。附带一说,丹徒 ...

好文化学习了!佩服佩服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2-2-12 21:09:31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武晋 发表于 2022-2-12 18:38
今天常州缺一条毗陵路来纪念常州的乳名毘陵,隔壁江阴市中心倒是有一条。

有兰陵地名,延陵路名,晋陵路名,中吴路名可以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2-2-12 22:34:22 | 显示全部楼层
毗陵我里 发表于 2022-2-12 18:45
文化和语言都不一样 不受重视 所以丹阳的心态很微妙

今天,丹徒、丹阳、金坛、溧阳、溧水、高淳、宜兴、无锡、江阴、靖江、张家港、南通通东地区等全部或部分乡镇街道所讲方言,都被归类为吴语-太湖片-毗陵小片,是和历史密切相关的。常州地理居中,是对中轴战略最好的注脚!
不过故事能否讲精彩那是另一回事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高楼迷

GMT+8, 2025-7-4 00:39 , Processed in 0.046333 second(s), 2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