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2013-8-26 03:17:37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xxl0290126 于 2013-8-26 03:20 编辑
11年有一位兄弟分析的有道理:
以下是引用 CSSD 的话:市级体育中心为什么要放在园区呢?一方面在说园区土地紧张,一方面却非要什么东西都要放在园区,何必呢。像市级体育中心或奥体中心这类大型体育设施,需要多少土地,会带来多大的交通压力,园区能承受吗,符合园区的发展定位吗?为什么不考虑太湖边或是其他区域?
这里有几个问题,可以探讨一下。
这里讲的园区的体育中心并非苏州市本级唯一的、单独的体育中心的概念。到2015年,苏州将形成三个市级体育中心,基本呈现东、中、西三点一线的格局。
西部,即现在的三香路体育中心,主要以承接大型国际国内赛事、服务全民健身的功能。
中部,即现在的五卅路体育场和体育馆,目前正在改造,将建成古城区全民健身活动中心,主要承担服务全民健身的功能,不再承接大型的赛事活动,另外根据之前的发布的消息,五卅路体育场地下将建有300个左右的停车位,公园路、观前等周边地区停车难的问题将得到大幅度的改善。
东部,就是正在规划中的工业园区体育中心。规划的结果现在还不清楚。我觉得必须要体现大型竞赛和全民健身两方面的功能。由于西部的三香路体育中心早期的规划条件和水平有限,相比于省内后建的南京奥体、常州体育中心、昆山、常熟、张家港甚至苏北盐城等地方的体育中心已经相对陈旧。所以园区的体育中心必定在规格上有比较高的定位,在功能上分担三香路体育中心的部分功能,当然园区的项目从来都是一流的。但是在体量上,真的不需要太大。三香路体育中心体育场的坐席是3.5万个,体育馆的坐席是6千个(4500个固定座位+1500个可移动式座),承接大型的田径、足球、篮球等赛事已经足够(就苏州目前的市场环境,什么时候坐满过啊?)。上海虹口体育场都只有3.5万个坐席。因此,园区体育中心体育场和体育馆的体量比三香路体育中心的相当或者率高就可以。建的太大,后期的维护成本将是非常大的负担。总不能指望在苏州举办奥运会和世界杯吧?另外尽可能的缩小一点体量上的规模,可以把更多的资源投入到体育公园和配套的全民健身设施上去,这才是体育服务百姓的根本。
还要提到一个独墅湖体育中心。独墅湖体育中心在位置上辐射能力有限,另外还有很大一部分功能是服务于高教区的大学。所以园区这个体育中心是必须要建的。
关于为什么不放到太湖周边去的问题。一则是根据苏州规划的总体要求,太湖周边属限制开发地区,是必须要保护的生态地区。而大型的体育中心必定要有大规模的商业配套,这显然是不现实的。太湖周边主要发展高尔夫、帆船帆板、公路自行车、山地车、户外运动等休闲类的体育项目并且与旅游有机结合,是非常合适的定位。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