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2025-2-6 10:33:29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zimmer89 于 2025-2-6 11:03 编辑
又查了一下,感觉也不能排除是第四期的几条线路。
“投标申请人资格要求”一般对应着招标内容,比如当年“S1线、6号线工程可行性研究和总体总包服务项目招标”里边就要求投标企业具备城市轨道交通工程设计总体总包业绩。
而这个招标,要求投标申请人具备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业绩,估计招标内容就是编制可行性研究报告。没有涉及设计总包的资质。
之前“S1线、6号线工程可行性研究和总体总包服务项目招标”不是单纯的可行性研究编制招标,中标金额上没法同等比较。查了一下其他城市的:
天津地铁6号线延伸南马集工程可行性研究及相关专题报告编制项目,3公里,160万,平均每公里53.3万;
天津地铁2号线延伸空港经济区工程可行性研究及相关专题报告编制项目,7.7公里,489万,平均每公里63.5万;
这两个招标的申请人资格要求与苏州的这个相同,都是要求具备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业绩。
苏州这个2915万,如果按照每公里60万计算,大概是50公里左右。
之前S1线、6号线工程可行性研究招标是2016年,比国|家发改委的批复早两年。第四期的几条线路现在也差不多可以开始做可研了。
不过,市域城际的报批流程与地铁不同,也是可能是长三角多层次的线路,所以你说的也有可能。只能说苏轨这招标太隐晦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