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2018-11-10 09:48:15
|
显示全部楼层
全省传统产业优化升级省级试点推进工作动员会召开,我市入选唯一综合试点地市!
九江e媒讯 11月5日,全省传统产业优化升级省级试点推进工作动员会在南昌召开,省工信厅与九江市**分别就传统产业优化升级省级综合试点签订双方试点推进工作协议书,省工信厅、九江市**与湖口县**分别就船舶产业优化升级省级产业试点共同签订三方试点推进工作协议书。全省2018年传统产业优化升级省级试点共有9地,其中省级综合试点1个,省级分产业试点有8个。我市囊括了唯一的一个省级综合试点地市和一个省级分产业试点县。
传统产业作为江西省工业支柱,按照全省工业强省推进大会和传统产业优化升级工作推进会的决策部署,江西启动省级试点工作,以此加快先行先试,引领和带动全省传统产业加快向中高端迈进,促进工业高质量、跨越式发展。我市积极组织申报工作,制定了传统产业优化升级的具体实施方案,经过省里组织的专家独立审查、部门联审、主任办公会审议等多个环节的竞争性遴选,最终从众多申报者中脱颖而出,与省里签署了传统产业优化升级的相关推进协议。市工信委主任陈南桥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我市工业将牢固确立高质量发展思路,以高端引领、创新驱动、融合提升、绿色转型、集群集约为基本原则,紧紧围绕工业强省战略,结合市委市**“百千万”总目标和重点打造 “5+1”千亿产业集群任务,突出传统产业“优化”和“升级”两条主线,以推进传统产业融合发展为主抓手,着力优化产业结构、增长模式、质量效益、竞争能力,升级研发平台、工艺流程、产能产品、核心设备。以“四个转变”为牵引,即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低成本竞争优势向质量效益优势转变、高污高耗型向绿色循环型转变、生产型制造向服务型制造转变,大力实施传统产业优化升级,为促进九江工业高质量发展奠定坚实基础。大力实施“59475”目标工程。到2020年底,“59475”目标工程基本实现,即:5个“亿”级单位目标:传统产业规上企业主营业务收入达5000亿元;工业税收达400亿元;石化、纺织两个产业超千亿元,钢铁、建材、食品三个产业达500亿元;百亿企业达5户以上,50亿以上企业10户以上;税收过亿元企业达30户以上。9个“万”级单位目标:新增2万名大中专院校毕业生进企业;新增标准厂房500万平方米;原油加工量达1000万吨;有机硅单体产能达70万吨;钢铁产能达1000万吨;纤维素纤维产能达100万吨;纺纱产能达300万锭纺锭;水泥产量达3000万吨;船舶制造能力达200万载重吨。4个“千”级单位目标: 新开工1000个工业项目;促推 1000户企业“上网入云”; 1000户规上企业与科研院所建立联盟; 2000台(套)工业机器人进企业。7个“百”级单位目标: 100户“两化”深度融合企业; 100名博士进企业; 200户省、市级技术研究中心;净增300户规上企业;实施500个重大技改项目;创200个名品名牌;新增300个系列新产品。5个“十”级单位目标: 20户工信部“两化”融合贯标企业; 25户省级以上智能制造试点示范企业;10个省级以上新型工业化基地; 10户省级绿色示范工厂;10个省市级产业研究院。
对标省行动计划,我市将着力打好四大攻坚战,实施五大提升行动,推进六大重点产业。一是打好四大攻坚战。两化融合攻坚战,大力促进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促进智能技术与制造技术和运营管理行为的深度融合,实现智能制造和智能管理,全面提升企业智能化水平。技术改造攻坚战。大力推动重点传统产业所有规模以上企业,实施新一轮高质量高水平的结构调整和技术改造,到2020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技术改造投资年平均增长25%以上,完成500个以上重大技改项目。“两型三化”园区创建攻坚战。结合我市正在推进的工业园区“五化”同建工程(企业环保化、生产安全化、产业循环化、管理智能化、环境景观化) ,大力 建设“两型三化”园区,到2020年,省级以上工业园区基本实现由单一的工业区、产业区向现代城市经济“综合体”转变。产业集群发展攻坚战。通过优化提升一批、扶持壮大一批产业集群,及推动产业集群间的分工协作,实现传统产业集群全链条、高质量发展。二是实施五大提升行动。结合我市传统产业特点和需要,着力实施技术创新、绿色制造、产能治理、质量品牌、优质企业培育五大提升行动。通过政企联动,着力夯实创新平台;积极发展绿色循环低碳经济,加快形成科技含量高、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的产业结构和生产方式;强化能耗、环保、质量、安全等约束机制,严格产业政策,坚决淘汰落后工艺装备,加快化解过剩产能;加大质量品牌建设,全面开展对标活动,在全市营造质量兴市的良好氛围,到2020年,全市新增名品名牌200个以上。三是推进六大重点产业。立足我市传统产业基础现状和特色优势,以石化、钢铁、建材、纺织、食品、船舶等六个产业为重点,全力推动传统产业优化升级。石化产业,重点打造国内绿色智能炼化一体化产业基地和“世界硅都”;钢铁产业,大力发展钢材产品精深加工,积极向高端板材、绿色建材、模具钢产品等方向延伸,打造长江中游高端金属加工基地。建材产业,充分发挥九江矿产资源丰富优势,加大优质建材产品供给,着力打造长江中游有影响的绿色建材和装配式建筑产业基地。纺织产业,大力推动向全产业链、高端、智能、时尚方向发展,打造全球重要的纤维素纤维生产基地和全国知名服装产业基地。食品产业,充分发挥生态优势,大力发展各类绿色食品,重点推进粮油深加工、营养健康食品、休闲食品、地方传统特色食品等子产业集群发展,打造2个以上省级新型工业化食品基地。船舶产业,充分发挥九江良好的船舶工业基础优势,大力支持现有船舶制造和配套企业转型升级、融合发展,依托中船产业园,打造长江中游重要的海洋装备制造基地。同时,协同推进有色金属、装备制造、电力能源等传统产业优化升级,强化企业集聚,做优做精产业质量。
|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