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 航
楼主: 小嗯

杭州高等教育及科研学术发展实况【禁争吵】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4-4-29 12:40:41 | 显示全部楼层
小嗯 发表于 2024-4-28 18:00
刷知乎的时候无意中看到,有人说北京大学的物理院士汤超全职加盟西湖大学……还觉得不敢相信,毕竟一点报道 ...

按逸雪霁蓝的观点,这是教育部禁止、不允许、不可能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4-29 13:10:00 | 显示全部楼层
黑山老妖怪 发表于 2024-4-29 12:40
按逸雪霁蓝的观点,这是教育部禁止、不允许、不可能的。


我什么时候说过不允许西湖大学引进院士或国内高端引人,能找出一句我说过这意思的话就行。我只说过国 家支持新机制新型大学西湖大学的基础必须以国际引人为核心,国内是为辅。如要更多国内引人,必须国际高端引人有远远更大的成果。国际引人占比必须核心地位,实际正如饶毅所说西湖大学国际知名教授引人成果超清北,引入院士数或国内高端引人数量占清北多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4-4-29 14:02:26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不过就目前观察来看,如果引入的是国内大学的大佬,西湖往往是秘而不宣,如果是国外来的,第一时间就能看到通稿。不管怎么说,如今西湖人均两院院士应该是全国第一了,希望引入力度能继续保持下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4-4-29 17:52:10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黑山老妖怪 发表于 2024-4-28 11:25
近日,基础学科系列“101计划”工作推进会暨计算机“101计划”成果交流会在北京举行。

“101计划”是由 ...

参考其他几个学科领域牵头高校多半都是北京大学,西湖大学在生物科学领域的头部地位获得了国家层面的认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4-30 11:03:5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黑山老妖怪 于 2024-4-30 11:07 编辑

三位资深教授接力共上一门课 西湖大学本科生为何这么幸福


浙江日报
2024-04-29 22:07
潮新闻 记者 丁珊 通讯员 张弛



管坤良教授正在上课。朱丹阳摄
“上午好,我叫管坤良。这是我在西湖大学上的第一堂课,如果我讲得太简单或太难,请及时告知我。”4月26日的西湖大学学术环212教室,迎着10位本科生热切的求知目光,身材瘦削、头发花白的管坤良教授步履轻快地走上讲台,脸上带着他标志性的微笑,一如既往地和蔼、亲切。
这堂针对本科生的细胞生物学课程,今年2月开课,6月结课,由生命科学学院教授俞晓春、RNA生物学与再生医学讲席教授付向东、分子细胞生物学讲席教授管坤良等3人接力上课。3人均是各自领域的大牛,都是西湖大学从全球遴选的资深教授。
当天,处于第三棒的管坤良迎来第一堂课。他特意穿上浅蓝色的衬衫、灰色的西装,并提前5分钟等在教室外,“这是我的第一堂专业课,我必须要用正式的着装来表达对课堂的尊重、对学生的尊重。”管坤良的眼神中流露出真挚。



管坤良何许人?翻看西湖大学的官网就可知,这是科研苍穹闪亮的星。
他是世界上发现双专一性蛋白磷酸脂酶的第一人,也是Hippo信号通路领域的领军人物之一,是该领域研究论文被引用最多的学者。美国麦克阿瑟天才奖,旨在颁给各个领域内有非凡创造性的杰出人士,管坤良是其中一位获得者。
这样一位高年资的顶尖科学家,在谈及回到西湖大学后要做什么时,提得最多的是:“我对教学很有兴趣,回国后我想教本科生”。当天,管坤良在生物细胞课上再次重申,“教本科生是我来到西湖大学的使命之一,我期望能听到你们对课程的任何反馈。”
这与西湖大学正进行的基础学科人才培养改革不谋而合。
“改革开放40多年来,我国的高等教育呈现出均值高、方差小的特点,也就是学生在知识和技能掌握方面的平均水平较高,但基于源头创新的顶尖人才不多。”西湖大学校长施一公认为。
在此背景下,西湖大学启动“创新班”本科招生改革试点,两年来共招收150余名本科生,并提供国际一流优质教育资源。包括管坤良在内,从来自全球200多位具有顶尖学术造诣的领军人才或具有学术潜力的青年科学家筛选,对本科生授课。大一大二的学生,可以选择感兴趣的课程。
清晰明了的细胞结构图、ATP合酶的动态演示视频.......大二学生胡印良品坐在台下,全程听得认真。
“既然线粒体是由母亲遗传给孩子的,如果人类是来自同一个祖先的话,那我们的线粒体是不是一样的?”课上,胡印良品问道。
“由于基因突变的广泛存在,即使人类来自同一个祖先,不同人种甚至不同地方的人群之间,线粒体的基因组都可能有所不同;而核DNA的不同水平表达,又会进一步地影响线粒体的功能。”管坤良回答。



管坤良教授正在备课。沈是摄


在胡印良品印象中,西湖大学的教授大多谦逊、实事求是,并鼓励学生们自主思考,管坤良也不止一次提到:“你们的老师也未必什么都知道。”
“要想给学生一杯水,自己得先有一桶水。”这是三位授课老师共同理念。在管坤良办公室书架上,躺着一本跟随他从太平洋彼岸远道而来的《细胞的分子生物学》,这本书是生命科学领域世界公认的优秀教材。
早在正式回国之前,管坤良就在为西湖大学的本科生备课了。他在美国的书店买到这本书,从头到尾通读两遍。记者放在手上颠了颠,这本书既厚又沉,仔细观察,这本书约16开大小,页数约1400页。这是上课用的底本,上面写满笔记,回国之际,管坤良索性将它装入行李箱拖了回来。
“在美国时,我也带研究生,但给研究生授课讲究学术深度和专业化。”管坤良说,本科生教学注重学科知识的广泛性,正式上课前他又伏案一周完成了第一堂课的教案。
三位教授接力上课,考验着彼此如何分工、衔接。本学期初课程开始前,三位教授特意开会商量谁擅长哪些知识,更适合讲哪部分,将有助于学生在细胞生物学课程的不同领域,得到深入的知识训练。比如,研究DNA损伤修复机制的俞晓春教授,就侧重讲述DNA有关的知识点。
三位教授还彼此到课堂旁听,启发各自的教学方法,并达成共识:“我们每堂课近2小时,覆盖100多页教科书的知识点,要确保学生‘抬头率’,要依靠故事的融入、知识可视化让信息变得形象、有趣。”
为何这么重视教学?当我们向管坤良询问这个问题时,他不假思索地回答:“教师就是要上课的,教学是教师的天职。”他现在住在西湖大学的公寓楼,重现着40多年教学相长的情景——“上世纪八十年代,我在杭州大学读书时,我的老师就是住在学校里,路上、食堂、球场随时都可遇到、交流。”
管坤良还有个“小心思”。他在办公室大门左上方,特意划出竖长方形的玻璃框,为的就是让学生随时都能看到他,在迷茫、焦虑、困顿时,随时随地来找他。一天,这扇门就等到了大二学生翁歌华,他带着满腹的学业焦虑叩开门,一番长谈后,他找到了努力的专业方向,成为管坤良实验室的一员。

这是西湖大学“大师引领”的另一种方式——将导师制融入本科生培养中。每位本科生都有一名“学术导师”,从包括施一公在内的200多位博士生导师中选聘。学生和导师之间是“亦师亦友亦同道”,学生们可以参加导师的组会,一起跟随导师做实验,甚至生活中有任何问题都可以来求教。
“导师将从你进大学的第一天起就跟着你,陪你走过大学四年,甚至走过博士阶段,把你带入一个学术殿堂,让你能够脱颖而出。”施一公说,今年,西湖大学将继续在220多位博士生导师中,为本科生筛选配备最强导师团队,呵护着学生们全面成长。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4-30 15:27:55 | 显示全部楼层
喜报|国科大杭高院光学领域研究成果获评“中国光学十大进展”!



国科大杭州高等研究院 2024-04-29 13:07



近日,中国光学学会重磅发布“2023中国光学十大进展”评选,国科大杭州高等研究院(以下简称“杭高院”)&中国科学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胡伟达领衔,杭高院贺婷、李庆、刘书宁、王嘉成、吴海涛、仲方团队联合参与的研究成果——“片上红外光电逻辑门智能芯片”成功入选!该成果构建了多波导与黑磷的集成平台用于光信号的高灵敏快速逻辑运算,实现了多种基于硅基光电子芯片的片上光电逻辑门,演示了光电逻辑门器件在边缘提取、符号识别、图像融合及加密解密领域的新型应用,为视觉边缘计算带来了新的机遇。




中国光学十大进展


“中国光学十大进展”评选活动由中国激光杂志社发起,至今已成功举办18届,旨在促进中国优秀光学研究成果的广泛传播,推动中国光学事业的发展。此次评选的“2023中国光学十大进展”参选成果数量首次突破200个,其中应用研究类成果数量更是同比翻番,评选的竞争度与影响力再度提升。此次杭高院成果成功获评,既代表了光学领域对该成果的高度认可,也标志着我院在光学科学研究方面又迈出了重要一步。


光电逻辑门把逻辑算法耦合到光电传感单元,将逻辑运算能力带到原始图像信息发源的最前端。它按照指定的因果关系对光信息进行推理运算,再以电信号的形式输出,成为全电逻辑门和全光逻辑门的重要补充,有望成为下一代逻辑电路的基本单元。该成果的突破,为新型光电逻辑计算芯片带来了新的机遇,也为我国的光学科学研究和技术转化注入了新的活力。团队成员表示,未来他们将以该成果为突破口,推动新型红外光电子器件在智能驾驶、物联网等多领域应用。




编辑 | 薛雅文

审核 | 孙凝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5-6 12:44:56 | 显示全部楼层
北航杭研院研发“氢动力智能安全无人机”项目斩获日内瓦国际发明展金奖

       近日,第49届日内瓦国际发明展在瑞士日内瓦国际展览中心盛大召开。作为第三届亚洲创新发明展评审团特别嘉许金奖和日内瓦组委会大奖获得者,北航杭州创新研究院项目受邀参展,同时也是中国代表团197个项目中唯一的日内瓦组委会特邀项目。北航杭州创新研究院飞行器智能自主系统研究平台余翔教授团队与香港城市大学、苏州溯驭技术共同开发的“氢动力智能安全无人机”项目斩获日内瓦国际发明展金奖

       此外,大会由各国代表团及第三方评审机构颁发多项特别大奖, “氢动力智能安全无人机”项目获欧洲科学院授予的发明金奖以表彰项目的卓越创新发明。该项目为一种智能安全氢动力无人机,这种无人机针对现有锂电池无人机平台的续航局限性,设计出氢燃料电池和锂电池混合动力系统,显著提升了多旋翼无人机的续航能力及作业半径,使得此前多旋翼无人机无法完成的长航时巡航任务成为可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5-6 23:20:55 | 显示全部楼层
国家LD访法访欧之行,希望能促进更多杭州的中法中欧高教领域合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5-9 11:45:39 | 显示全部楼层
集成电路国际顶尖专家Amara教授加盟杭州北航国际创新研究院(学院)

       北航杭州国际校园迎来了集成电路国际顶尖专家Amara Amara教授的重磅加盟!4月27日上午,Amara Amara教授第三次来到北航杭州国际校园,与杭州北航国际创新研究院(学院)院长洪冠新签署了入职协议,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副校长赵巍胜为Amara教授颁发了聘书。Amara教授将担任微纳科学与分析测试协同创新中心/自旋芯片与技术全国重点实验室教授,重点开展团队建设、人才培养、基础前沿科学研究和国际学术合作等工作。

       Amara教授作为集成电路领域的国际顶尖专家,他的加盟将进一步提升国新院在芯片设计等重点领域的科研实力和师资水平。Amara教授也将全面参与国新院相关科研平台与法国、新加坡等国家科研机构、与IEEE等国际学术组织的深化合作,指导青年教师及学生提升科研创新能力,拓展国际视野,协助引育国际化高层次人才。

       国新院将坚持“高水平、新机制、国际化”的办学定位,持续加大全球顶尖人才的引进力度,吸引海内外优秀学者和青年才俊,努力打造国际一流的师资队伍,不断探索国际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新范式,以一流理念、一流师资、一流平台、一流服务、一流文化培养一流人才支撑北航新时代人才培养工作高质量发展。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5-9 17:30:43 | 显示全部楼层
杭州北航国际创新研究院(学院)2024年全年公开招聘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119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5-9 21:38:5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黑山老妖怪 于 2024-5-9 21:56 编辑
逸雪霁蓝 发表于 2024-5-9 17:30
杭州北航国际创新研究院(学院)2024年全年公开招聘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119人


你那篇北航赵校长率团访问西班牙法国的新闻也可以发过来,里面提到依托北航杭州国际校园,发展北航西班牙合作办学项目,加上前几个月提到的慕尼黑工业大学合作项目,北航真的是脚踏实地逐步推进国际校园办学领域和规模啊,点赞,希望尽早落地,促进招生规模合领域增长扩展

目前可以确定的是,不算科研,北航杭州国际校园纯教学部分,已有中法航空学院、联合国附属空间科技教育亚太区域中心两大内容, 正在推进法国国立应用科学学院(INSA)集团、慕尼黑工业大学、西班牙高校的中外合作学院或项目落地。不知北航本部的中法工程师学院会不会搬迁过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5-9 22:33:41 | 显示全部楼层
黑山老妖怪 发表于 2024-5-9 21:38
你那篇北航赵校长率团访问西班牙法国的新闻也可以发过来,里面提到依托北航杭州国际校园,发展北航西班 ...

设计北航杭州国际校园这类实质综合类信息,不是简单的高教或科教类,所以通常我发到城市综合发展贴。包括“联合国附属空间科技教育亚太区域中心中国)杭州中心”最核心意义是国际交往平台,不是仅字面意义的国际教育层面。北航杭州国际校园不是一般国际合作大学。

高教层面如只论外方那些大学层级都不是国际前列,不如众多国内国际大学外方高校多矣。但综合意义能级国内众多国际合作大学基本不能与北航杭州国际比,其实质涉及中法、中欧的经济、产业、科教、文化交往等全综合性国 家级重大国际合作与交流依托平台,所以当初两国元首见证签约,更本不是一般意义的高教层面国际合作项目。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5-15 20:51:40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七届国际航空科学青年学者学术会议在北航杭州国际校园举行


时间:2024-05-14

北航新闻网5月14日电(通讯员 乔梁 杨锐 李金瑛)近日,“航途争鸣·博采治学”第七届国际航空科学青年学者学术会议(ICAYS2024)在北航杭州国际校园会议中心举行。本届会议由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发起,北航航空科学与工程学院、北航国际创新学院、中国航空教育学会研究生教育分会与中国商飞-北航大飞机研究院联合承办。来自全国20余家航空航天领域高等院校及科研机构的20余位专家和80余位青年学者参加会议。

中国商飞科技委常委、中国商飞-北航大飞机研究院(杭州)首席科学家陈迎春研究员在致辞中回顾了我国航空工业70多年筚路蓝缕的发展历程,他鼓励在场的青年学者们刻苦钻研、顽强拼搏,努力成长为航空领域杰出学者和战略专家,为国家航空事业发展做出贡献。

航空学院党委书记鲍蕊教授在致辞中向与会嘉宾与青年学者表示欢迎与感谢,她介绍了本届会议筹备和报名情况,希望参会的专家和青年学者们能够交流思想、凝聚智慧、迸发灵感,实现学术的提升和思想的飞跃。

杭州市北航国际创新研究院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应伟东在致辞中对会议首次来到杭州表示了热烈的欢迎,他介绍了北航杭州国际校园的建设与运行情况,并对各位专家学者的帮助与支持表示感谢。



上午的会议主要内容为大会邀请报告,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王立峰教授、北京航空航天大学高振勋教授、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张红星研究员、杭州智元研究院谭祺瑞老师、浙江大学曾丽芳老师依次受邀做大会报告,内容涵盖航空航天领域理论基础、技术研究、工程应用及行业发展,为与会青年学者们提供了丰富的专业知识和学术灵感。



下午的会议主要为分会场交流报告,七个分会场涵盖下一代民机关键技术、人机环境与能量管理、无人空战及智能蜂群、空天力学与智能算法及应用等多个议题。会议还特别邀请北航高慧教授、曹晓东教授、屠展副研究员、王将升副教授、鲁嵩嵩副教授、阚梓老师、周轩老师担任分会场主席并作报告,80余名青年学者进行展示报告,充分展现了航空青年学者良好的精神面貌和时代风采。



会议还进行了北航国际创新学院招聘宣讲和校园参观等活动。 【——转者按:这是吸引全国航空领域青年学者的好办法!



国际航空科学青年学者学术会议(ICAYS)由航空科学与工程学院于2016年发起,至今已举办7届,累计吸引了来自20多个国家及地区的800余名青年学者参与,逐渐成为了航空领域青年学者学习交流的重要平台。今年是该会议首次在北航杭州国际校园举行,会议受到北航学生工作部、研究生院的指导和《航空学报》、《北航学报》的支持。

下一步,会议组委会将继续秉持博观取约、厚积薄发的发展理念,充分发挥北航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学科的优势,坚定信念、创新发展,努力为全国航空专业青年学者打造一个交流思想、激发灵感的平台,为航空领域拔尖创新人才自主培养贡献力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5-15 20:56:4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黑山老妖怪 于 2024-5-15 21:04 编辑

在北航杭州国际校园,看见新时代中法教育的“双向奔赴”

https://zfai.buaa.edu.cn/info/1253/2974.htm (贴得太累,还是直接点击链接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5-15 21:03:39 | 显示全部楼层
年薪45万起+百万补贴,长三角电子信息研究院(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杭州研究院)邀您共筑科研新高地!

https://mp.weixin.qq.com/s/GaZ8T3E_ofxZ4fZt6s8ysA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高楼迷

GMT+8, 2025-7-8 06:08 , Processed in 0.053863 second(s), 3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