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2023-1-14 00:27:11
|
显示全部楼层
今年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5.5%,第一、二、三产业增加值分别增长1.4%、8.7%、4.5%,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增长15%、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0%,固定资产投资增长9%(其中工业投资增长2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8%,外贸进出口总额增长10%,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15%。
为此,南宁高新区将不断做大做强实体经济,提升高新区辐射功能和发展能级。结合79家重点企业产值预测,建立健全重点企业跟踪服务机制,对华润怡宝、田园生化等增长有波动的企业提前摸底拿出解决方案,对近年内能够产生爆发式增长的企业加大支持力度;推进华桂兴、贝多力等项目在2023年新建投产入规,做好新建入规工业企业18家推进计划,实现50亿元产值增量;促进存量工业企业“下转上”,服务好上年新入规的京良电子、芯瑞半导体等9家企业进一步释放产能,增加30亿元产值。要进一步做强新一代电子信息产业,以世纪创新、瑞声等项目为支撑,重点对智能显示、穿戴和安防智能终端设备产业补链强链,对格思克、桂芯等重点存量加贸企业确保每月产值目标稳定完成,以高技术、高附加值、可跨境协同的加贸产业项目逐步替换增加值率较低的加贸企业,2023年实现加贸企业产值占规上工业总产值比重控制在50%以内;持续发展先进装备制造业,积极对接比亚迪等新能源汽车项目,支持博世科、柯瑞等企业加快发展为行业龙头,重点对汽车零部件、改装车和特种车辆产业补链强链,加快培育智能制造设备、机器人产业;转型升级生命健康产业,重点对医美产品、保健食品、生活消费食品补链强链,加强与韩国江原道产业资源对接,打造背靠日韩、面向东南亚的医美产品加工产业集聚区,扶持恒拓医药、广西药物研究所,加快建设中药产业园,精准布局医美、中医药加工制造。力争全年实现规上工业总产值近539亿元、规上工业增加值近47亿元。
2023年,高新区将持续扩大中关村双创示范基地平台建设,加快推动南宁·中关村科技园三期开发,努力提升中关村品牌在全区全市的影响力辐射力。继续深化国家级知识产权强国建设示范园区建设,加快南宁软件园升级改造。进一步做强区块链科创园品牌,推动齐迹公司搭建区块链元宇宙领域产业技术研究机构,建设1条数字广西联盟链、1个元宇宙开放服务平台,筹备举办好中国—东盟区块链元宇宙国际赛事。重点推动力合创新中心建设发展,进一步发挥中盟科技园等民营孵化载体作用,引导载体培育更多成长性企业。
2023年,高新区将实施“未来独角兽”创新企业培育行动,筛选出5家优秀企业给予重点倾斜和支持。协同推进创新龙头企业树标引领、高新技术企业培育、瞪羚企业评价“三大行动”,对创新龙头企业动态管理、树标提升,力争实现高新技术企业保有量超580家、瞪羚企业保有量达27家目标;新增新型产业技术研究机构2家、自治区级以上创新平台5家;持续实施中小企业“专精特新”三年行动,计划新培育“专精特新”中小企业10家以上、累计达65家,逐步形成“专精特新”企业铺天盖地、创新龙头企业顶天立地的良好局面。
2023年,南宁高新区将加快制定针对性落实政策,吸引更多“产学研”合作平台落户高新区。全力打好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组织指导企业申报区市科技计划项目,重点推荐揭榜挂帅项目3—5项,攻克一批“卡脖子”关键技术,以技术引领产业转型。着力打通“政产学研金服用”协同创新通道,加速科技成果转化进程,完成科技成果转化项目60项以上。以政府投入为引导、企业为主体、社会资本为补充,切实加大研发投入,力争实现R&D占GDP比重在2.8%以上。
此外,南宁高新区还将启动“招商引资专项行动年”活动,计划新引进投资5000万元以上项目20个,批零住餐企业36家,营利性服务业80家,建筑业和房地产企业7家;努力实现新增税收4.5亿元,其中税收500万元以上项目83个,税收200万元以上企业21家。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