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 航

[建设纪实] 重大项目汇总集合贴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3-2-11 07:45:32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近日,名为“混合动力电池系统及其生产工艺和设备”的高价值专利培育示范中心建设计划项目在江苏时代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启动。这是我市首次在动力及储能电池产业建设高价值专利培育中心。项目为期三年,项目期间计划申请发明专利235件,专利产品销售额占总销售额80%。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3-2-11 10:04:37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2月9日晚,全球首辆折叠式氢能自行车(Y600)样车在常州永安行智能制造中心正式下线,为氢能源万亿赛道蓄势积能。下周,该款折叠式氢能自行车将陆续上线各电商平台,并于不久后正式量产发布。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3-2-11 10:06:00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科教城是常州的“创新之核”,2023年计划围绕新能源产业,推进园区高校按“发储送用”不同环节与重点企业、科研机构、行业协会等共同组建新能源产教融合共同体,加强产业与教育资源的深度融合,希望东方日升、中创新航、蜂巢能源等新能源企业能积极加入其中。科教城也将重点发挥好1所本科大学与5所高职院校的教育资源、利用好科教城内科技创新研发平台的科研资源和科教城现代工业中心的实训基地资源,落实企业与高校“高层次人才双岗互聘”政策。同时将开设新专业对接新产业,组织园区内高校围绕新能源产业开展课程设计、教材编制、教育培训等工作,打造一支素质优良、技术精湛的高技能人才队伍,为常州“新能源之都”建设提供坚强的人才支撑和智力保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3-2-11 10:34:58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金坛有着浓厚的医药文化,有着良好的产业基础,有着一流的发展时势。近年来,金坛大力发展“五新产业”,规划建设生物医药产业园,华大工程生物学长荡湖研究所要发挥龙头带动效应,加大投资、做大企业,吸引更多人才扎根金坛。相关板块和部门要不遗余力强化服务保障,从产业配套、再到人才政策,搭建一流平台,做到全要素保障、全方位助力,让各类人才在金坛大地施展抱负勇攀高峰,为书写“美丽常州新样板”精彩篇章提供强劲人才支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3-2-11 10:56:20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2023年,金坛区共有7个项目列入省重大项目,创下历史新高,产业类项目数量位列常州各辖市区第一。
5个新列项目
常州凯卓威精密减速机
常州当升高镍正极材料及研发院
常州巨冈新能源汽车一体化车身智能机床
常州华大合成生物学产研基地
常州盐穴综合开发利用试验示范工程
1个结转项目
常州蜂巢能源总部及车规级AI智能动力电池工厂
1个储备项目
常州国茂新能源齿轮箱组件及超高效能智能驱动电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3-2-11 16:24:49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西太湖科技产业园“敢”字当头,跳出一域看全域、合力搭台唱大戏,全速构建全域发展共同体,以“两湖”先行推动城市未来发展。
总高300米的伟驰创新大厦、120米的东方润安集团总部年内开工,总高450米的中天钢铁集团大厦和部分央企国企总部,以及商会、青创会等本土企业联合总部加快推进,总部经济区东区和**公园一期将率先打造城市视觉和产业“高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3-2-11 16:29:21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以上来自  2月10日《新华日报》头版

以下为全文

常州氢湾开辟城市“破圈”新赛道

“氢”注全链,崛起创新高地

1月31日,随着8个氢能产业项目签约落地,位于“两湖”创新区核心区中轴的常州氢湾扬帆启航。新年伊始,常州吹响“新能源之都”冲锋号,西太湖科技产业园以“两湖”突破暨常州氢湾打造为核心,赋能城市“破圈”升级。

“四敢”精神领航,携手同心逐梦。“加速融入‘新能源之都’建设,加快跑赢氢能产业新赛道。”常州市委常委、武进区委书记乔俊杰说,西太湖科技产业园要把握向湖而生、拥湖发展的时代机遇,在时代发展大势、区域竞合优势中赢得主动、赢得优势、赢得未来,贡献“两湖核心力量”。

常州氢湾启航,西太湖科技产业园亮出第一张“王牌”。立足常州最美湖湾的先发优势、抢抓“新能源之都”建设快进窗口,布局氢能产业。2平方公里规划区域内,一期将建设34亩常州氢湾国际创新社区,将建造氢能装备及核心零部件研发与制造基地、华东地区氢能源产业链差异化发展示范区、氢能源科技创新转化中心和氢能装备及核心零部件检验检测中心,构筑“一基地、一示范区、两中心”的氢能产业高质量发展新格局。

靶向再发力,全链条招引。总投资13.15亿元的江苏省特检院国家氢能产品质量检验检测中心、联德电子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等8个氢能产业项目聚势领跑。“布局国家级检验检测中心,将为常州乃至全国的氢能产业提供支撑和技术服务,更好助力常州‘新能源之都’建设。”江苏省特检院常州分院院长孙小伟表示。

最美湖湾,“氢”注全链,高地崛起。以武进国家高新区、西太湖科技产业园为重点区域,武进区加速打造氢能产业集群,3年内将引育氢能装备制造及气体储运等产业链企业30家以上;引进3个以上核心技术团队和高端产业人才,建成1—2家省级以上创新平台。

西太湖科技产业园“敢”字当头,跳出一域看全域、合力搭台唱大戏,全速构建全域发展共同体,以“两湖”先行推动城市未来发展。

总高300米的伟驰创新大厦、120米的东方润安集团总部年内开工,总高450米的中天钢铁集团大厦和部分央企国企总部,以及商会、青创会等本土企业联合总部加快推进,总部经济区东区和中央公园一期将率先打造城市视觉和产业“高峰”。

如今,西太湖科技产业园“中央车站”蓄势待发。围绕常州南站,城市功能项目加快布局;一批新能源企业建设投产;南京医科大学医疗健康科技园、常州大学氢科学与工程研究院等专业型、高能级平台加速招引落地。

去年,西太湖科技产业园的常州医疗器械产业研究院晋升为国家级孵化器,谋篇布局高端医疗健康产业成为西太湖科技产业园的新一轮创新驱动。

作为国内消化内镜微创器械领域排名前二的医疗器械企业,江苏唯德康医疗科技有限公司于去年开工建设长三角消化内镜国际创新产业园,联手麦科田,瞄准全球高端医疗器械领域前沿技术和市场深度布局,实现快速扩张。“我们将在西太湖打造长三角一流消化内镜医疗器械生产制造基地、国内一流消化内镜医疗器械产业化平台、国际一流消化内镜医疗器械创新中心。”江苏唯德康医疗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曹贺表示。

开山破局、一路奔跑。西太湖科技产业园在“永远的朝阳产业”中舵稳帆劲。常州西太湖细胞治疗前沿技术发展基金会公布首批20个重点培育项目;西太湖细胞治疗前沿技术科研与临床合作签约、南京医科大学—常州西太湖科技产业园校地医工合作正式开启;塞恩贝再生医学、素问九州手术机器人、精微视达显微内窥镜、磐诺仪器气相色谱仪、毅丰医疗缝合线等8个新项目同时入驻。

叠加发展优势,湖城共融发展,“两湖”蓝图正在西太湖科技产业园加速展开,成为区域发展新标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3-2-11 18:25:00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2月11日,科教城举行“高质量打造六个新高地 赋能新能源之都建设”推进大会。新的一年,常州科教城主动融入“两湖”创新区建设,在全力打造“六个新高地”的同时,全力实施好“五大工程”,为全市迈入GDP万亿之城、建设“新能源之都”,提供更高能级的教育、科技、人才支撑。

乔俊杰充分肯定了科教城2022年取得的丰硕成果,并围绕创新赋能新能源之都建设提出了实施“五大工程”。

高职教育“提质培优工程”

支持信息学院、机电学院试办职业本科大学或本科专业,全力支持常州大学力争获批新的博士点,联合园区高校开发产业急需的新工种,制定新工种职业标准,全年完成各类实训培训4.5万人次。

科技创新“倍增工程”

高水平建设龙城实验室,迅速组建以院士、知名专家领衔的运营和研发团队,力争早日建设成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高端制造装备科技创新策源地;充分激发公共平台活力,争取引进3家以上公共新型研发平台;全面提升招才引智实效,全年引进海内外各类人才3000人左右。

产业培育“升级工程”

全方位赋能新能源产业发展,出台《常州科教城职业教育助力“新能源之都”建设三年行动计划(2023-2025年)》。全链条加强项目引育力度,加快引进一批具备核心技术的补链强链项目。全周期加强企业梯度培育,鼓励企业向更高的层级攀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3-2-11 19:28:04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近日,《2023年江苏省重大项目清单》正式出炉。常州共有34个项目列入2023年省重大项目清单,其中实施项目30个、储备项目4个。30个实施项目中,产业类项目24个;民生保障项目2个;生态环保项目2个;能源基础设施项目2个。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3-2-12 08:27:31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总投资65亿元!天宁区26个重点项目集中开工11日上午,天宁区举行2023年重大项目现场推进会暨盛天新能源核心部件项目奠基仪式。盛天新能源核心部件项目总投资3亿元,将建设综合智造中心、研发中心等,达产后年产精密传动零部件1500万件。当天集中开工的重点项目共26个,总投资65亿元。另有10个项目集中签约,涉及网络视听、新能源、半导体等领域,总投资52.4亿元。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3-2-12 08:43:13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工信部近日发布2022年度绿色制造名单,天合光能凭借在绿色供应链领域的卓越表现,成功入选“国家级绿色供应链管理企业”。这是天合继2018年荣获国家绿色工厂、2021年入选工信部“绿色设计产品”名单、2022年获评国家工业产品绿色设计示范企业后再获国家级绿色制造荣誉,成为我市首家绿色制造体系“大满贯”企业。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3-2-12 16:35:40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近日,福布斯中国发布2022年新晋独角兽全名单常州企业江苏厚生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成功跻身中国新晋独角兽企业。

作为最新上榜的硬科技“独角兽”,江苏厚生新能源科技成立于2017年,总部位于金坛,专业研发、销售各种规格湿法基膜和功能性涂布隔膜。隔膜是制造锂电池原材料中具有高附加值的材料,设备工艺复杂、精度高。

公司年产锂离子电池隔膜10亿㎡,应用于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3C消费电池、储能电池等领域。厚生新能源目前拥有江苏、山西两大生产基地,江苏基地4条基膜生产线及配套涂覆生产线已全部投产。

2022年9月,厚生新能源获得13.7亿元增资。据了解,本轮增资后,厚生新能源估值达69.6亿元(约10亿美元)。常州独角兽家族再添新生力。

至此,除中创新航成功晋级为上市公司外,常州还有4家独角兽企业,其中3家属于新能源领域,分别是蜂巢能源、星星充电、厚生新能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3-2-12 16:38:22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近两年来,常州共有47家新能源企业获得私募股权投资超500亿元。以中创新航、蜂巢能源、星星充电、厚生新能源为代表的独角兽企业强势“出圈”,迅速成长为行业领先企业。各路顶级资本齐聚龙城,IDG资本设立国内首支百亿级零碳科技基金,国电投、瑞华控股、云启资本设立新能源主题基金,红杉资本、中金资本、毅达资本、国投创新、小米长江基金纷纷投资布局新能源标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3-2-12 16:39:25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2月8日晚,理想汽车首款五座产品L7正式亮相。发布会上,理想汽车创始人、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CEO)李想宣布,理想汽车已和蜂巢能源合作,蜂巢能源为理想建立了专有生产线,生产公司自研的电池包,电池将配备于理想L7 Air车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3-2-12 16:46:19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2月11日下午,南京医科大学常州医学中心高层次人才聘任与重大项目签约大会在我市举行。

常州市人民政府副市长蒋鹏举,南京医科大学校长、党委副书记胡志斌出席会议并致辞。南京医科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一附院党委书记丁强主持会议。南京医科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冯峰,南京医科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沈瑞林,常州市卫生健康委党委书记、主任何小茜,常州市委“两新”工委副书记潘晓扬,市财政局、市教育局、市科技局、武进区、西太湖管委会等相关单位领导,高层次人才和重大项目专家代表以及常州医学中心各成员单位、协同单位主要负责人参加会议。

胡志斌首先介绍了南京医科大学2022年取得的成绩以及常州医学中心成立以来的建设成果。他表示,学校将加快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部署,矢志不移深化与常州市的战略合作,持之以恒推进常州医学中心建设,希望常州市委市政府和各级主管部门继续支持南医大在常各项建设项目,携手开创南医大“双一流”和“健康常州”建设共赢发展的新局面。

在与会嘉宾的共同见证下,南京医科大学常州医学中心研究中心顺利揭牌。中心致力于推动学科建设,目前已成立脊柱脊髓队列研究中心、减重代谢研究中心、重大传染病防治研究中心和儿童神经发育障碍临床研究中心四大中心,并确立“3+1+1+X”临床提升计划,聚焦消化病学、肿瘤学、骨病与康复、妇产与生殖医学、传染病学等学科,并着力孵育新兴学科,旨在打造高水平临床诊疗中心,建成一批省级及以上临床重点专科。

会上完成了南京医科大学常州医学中心重大项目签约仪式,这些重大项目将聚焦临床实验难题、攻克疑难重症研究,推进学科建设与基础研究深度融合,造福百姓健康。

在签约大会结束后的南京医科大学常州医学中心学科建设专题研讨会上,常州医学中心副主任鲁明、常州医学中心临床研究院院长高威、生物医学工程学科带头人李建清分别就中心总体工作、临床研究院年度工作以及医工结合方向工作做了详细汇报。

何小茜表示,常州医学中心自成立以来,为常州的医学人才引育、科研科技创新、学科成果转化等方面做了大量贡献。这让各方对中心日后的发展有了更多的信心和期待。希望中心能继续发挥技术优势,为常州医疗事业弥补短板,破解难题,建设好人才培养平台,优化好卫生产业布局,挖掘好专业学术潜能,与常州一起共享资源、共享未来。

胡志斌在总结中指出,医学中心建设重点在“新”,建设模式要加入新元素,培养人才要使用新思维,基础教学要融入新内容。工作既要做出亮点,更要做出突破。专业导师、引进人才们要充分发挥攻坚克难,敢为人先的闯劲;发挥久久为功的韧劲,科学谋划,扎实推进,确保校地合作各项专项事业、重点产业、重大项目取得实质性进展,建设一个医教研产融合的新高地、新标杆,探索校际联动合作共建示范区,打造有水平、有特色、有创新的临床服务,开展一流医学科学研究,培养具备高精尖素质的医学人才。

南京医科大学常州医学中心由常州市人民政府和南京医科大学于2022年7月共同创建,是一座聚焦高水平人才培养、科学研究、临床医疗、公共卫生及医工交叉的创新型高等医学教育平台。合作双方希望,到2030年推动医学中心整体实力进入全国先进水平,成为长三角地区重要的医学人才集聚高地、区域医疗中心和医药科技研发及成果转化中心。2022年我市通过这一平台,引进各类医学高层次人才10人,新增优秀博士后26人、高级职称(教授、副教授)36人、研究生导师48人。南京医科大学常州医学中心成员单位包括常州市第二人民医院、常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常州市妇幼保健院、常州市第三人民医院和常州市武进人民医院,协同单位包括常州市儿童医院和常州市肿瘤医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高楼迷

GMT+8, 2025-8-13 01:58 , Processed in 0.047482 second(s), 2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