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2016-1-14 23:58:46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1月13日,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获悉,近日民进北京市委编印了《关于在北京建立北部新区(中央政务区)的建议》(以下简称建议),提出在北京北部建立北部新区,作为中央政务区。
据建议起草人之一民进北京市委委员杨光介绍,这份建议“已经通过其他渠道上报中央”。
中央政务区构想
事实上,自去年以来,建立中央政务区的呼声便不绝于耳。
比如,北京市政协在2015年年底召开的议政性常委会上,提出了“打造中央政务服务区和首都历史文化精华区”的构想,此外包括行政体制改革研究会副会长汪玉凯等在内的行政或城市规划专家,也进一步建议,将东西城区合并,升级成为首都特别行政(或中央政务区)。
而北京民进的这份建议,对中央政务区的选址则更为大胆一些。
“这样,就确立了主城区(老城区,二环里的东城区、西城区,将主要作为历史文化区保留),通州副中心城区、北部新区的三角关系,实现历史文化、商务、政务的功能分区的合理化。”王劲松说,如此一来,将形成“一主两副”三足鼎立的形态,从而构成“L”型的组合型城市格局。
为何要跳跃式的选址在北京北部设中央政务区?建议认为,东部,因为中央商务区和北京市行政中心的建设不再讨论;西部,没有土地;南部,包括南苑地区,基础设施不足,文化底蕴不足,发展前景不如北部;而北部地区的发展,基础较好,也是在北京南北发展主轴向北的自然延伸。
王劲松表示,在北部新区建立中央政务区,有三层积极意义。一是有利于改变目前北京单核城市“摊大饼”的发展模式,因此在距离城市主城区一定距离,跳跃式的选择适当的区域,建设中央政务区很有必要。
其次,有利于中心城区的人口疏解。因为北部新区的建设,将带动主城区数十万人外迁,每天减少几十万人每天往返于居住地与主城区之间的交通量,其积极影响将大大超过通州行政副中心;同时也有助于实现北京城六区之间的均衡发展。
三是北部新区(中央政务区)是一种低碳低能耗的地理形态。就中央政务区职能而言,相应迁入的主要是高素质高级别的机构、人员,无污染或低污染,其能耗甚至可能比中央商务区的能耗还低。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