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城路,是济南“时尚”与“繁华”的代名词,附近的街区因此热闹非凡。但是,有个街区却成为了人气“洼地”,与周边的气氛形成鲜明对比,这里就是“红尚坊—泰府广场”街区。为能扭转局面,发挥泉城路商圈优势,历下控股集团将联合山东发展投资控股集团、“好品山东”管理服务平台,在省发改委、省经信委、省金融办等相关部门的共同指导下,投资35亿元建设“时尚创新创意平台”,为文创产业发展提供助力。
12日,济南的气温高达20℃,春光明媚,正是出门的好时节。即使不是周末,泉城路上已经十分热闹,即便是如此,红尚坊—泰府广场街区内,依然十分冷清。记者看到,街区行人较少,不少店铺的招牌虽在,却早已不再营业。目前,还在营业的店铺仅剩几家服装店和餐饮店了。
“街区近8万平方米,利用率却还不到3成。”据济南明府城投资建设有限公司的负责王立介绍,街区内仅有4家大型商业,其他业态基本全部为餐饮。“我们要将全部商铺收回。”王立说,公司为历下控股集团的子公司,目前已经接管街区的整体运营。 王立说,街区建成后,开发商将商铺全部出售,前后经历过几次改头换面,但经营状况一直“不温不火”。“商业街没法全部贯通,是个大问题。”王立坦言,这种不贯通的动线除了造成客源流失,消费者的体验感也不好。另外,对外出售的模式,让业态的发展不可控,缺乏产业聚集效应,从而缺少了吸引力。 “我们已经与商铺谈妥,8月底前,所有商铺将全部撤出。”王立说。 如何实现人气逆转?如何利用好泉城路商圈优势,成了红尚坊—泰府广场街区亟待解决的问题。“我们做了整体规划。”王立说,在这里打造省内首个“时尚创新创意平台”有很多独特优势。泉城路附近为济南老城区所在地,有历史文化积淀。与此同时,具有“时尚”代名词的泉城路商圈,具备发展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的基础优势和地缘引领优势。此外,泉城路地处济南市核心地标区,有利于山东省乃至全国各类高附加值、高形象企业的向心集聚和展览展示。 据悉,项目拟借助省、市、区发改委、经信委及山东发展投资集团的产业推进和园区运营优势,结合“好品山东”服务资源优势,实现省、市、区三级资源联动,具备打造省级和国家级平台的能力。 另外,街区内低密度、少层数、小独栋等建筑形态非常适合时尚设计类企业的入驻,同时配合大空间建筑和核心道路沿街展面,能够丰富呈现效果。 “商铺撤出和改造提升将会同时进行。”王立说,目前,他会对街区部分实现“微调”,让其更符合“时尚创新创意平台”的定义。 “我们打算从服装产业开始。”王立说,纺织服装产业是山东“六大”万亿级重点产业之一,2017年,全省规模以上纺织服装企业主营业务收入超过1.17万亿元,综合经济指标连续多年稳居全国第二位。但是,山东省纺织服装产业在品牌建设和时尚创意设计能力等方面存在着明显的短板,产品销售以代加工生产为主,在整个行业链中最低点位,产值结构不合理,70%产值来源于纺织服装制造的面辅料供应,产品附加值低,专业化商贸市场发展缓慢。 “我们想以此为契机,弥补这种短板。”王立说,街区初步规划构建四大专业市场,对接国内外设计师团队与知识产权运营机构,打造纺织服装知识产权交易专业市场;对接省内面辅料企业与服装加工企业,打造国际化的面辅料加工专业市场;对接服装生产加工企业与批零企业,打造服装大宗交易市场;对接品牌服装企业与电商运营企业,打造O2O体验交易市场。 “消费将是体验式的。”王立说,届时消费者无需一件件试衣,“采用专业科技为消费者测量出细节尺寸,实现量体裁衣。”据悉,项目将以“创意”为总体定位与引领,以时尚“设计”与“品牌”为双核心,“打造个性设计师品牌,让服装成为私人定制。”与此同时,汇聚全球优势资源,打造山东乃至全国最大的纺织服装生态产业链,构建集产品设计研发、品牌推广展示、商贸对接、投融资孵化等全链条产业要素资源汇聚的优势平台,形成以个性化定制为特色、以企业端为主要目标市场、与传统服装市场具有差异化效应的大宗交易专业市场,提升企业创新设计与品牌推广能力。 按照规划,该平台力争3年内孵化山东省具有国际知名度的纺织服装品牌30个,3年内实现全省纺织服装知识产权年交易额10个亿,五年内实现纺织服装消费品线上、线下市场年交易额500亿,五年内拉动全省纺织服装年产值增幅过千亿。大幅提升山东省纺织服装产业的创新能力与市场竞争力,实现产业新旧动能转换的创新发展效应,带动济南市区域经济效益的快速增长。 “服装只是先行产业。”王立说,按照规划,平台将为文创产业的发展提供机遇,珠宝、沙龙、书店、餐饮等业态也将入驻。“今年年底到明年年初,平台即将初具规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