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2017-1-22 22:50:53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没有渝长厦以前,京广-沪昆交汇于长沙南,长沙南是四向枢纽站,株洲西只是一个中间站。渝长厦走北线,基本不改变现有路网结构。长沙南仍是京广-沪昆四向枢纽,株洲西仍只是一个中间站。增加长沙西至湘潭北的联络线,并且根据设计方案,在萍乡北站只有从沪昆高铁上渝长厦的联络线而没有渝长厦上沪昆高铁的联络线。在这种联络线安排之下,长沙南站可以分别始发至重庆、厦门的车次,而且渝长沿线至广州和上海方向的跨线均要经过长沙南。具体线路:重庆-长沙西-湘潭北-长沙南-广州,重庆-长沙西-湘潭北-长沙南-上海。重庆-长沙西-萍乡北-上海的线路是不通的。 所以渝长厦北线方案是保证并进一步加强长沙南枢纽地位的方案。 渝长厦走南线,线路画得很清楚,借助渝长厦的湘潭北-醴陵东(萍乡北)区间,拉直了沪昆高铁上所谓的“长沙弯”。虽然通过合理设置湘潭北和醴陵东(萍乡北)的联络线仍然可以保证长沙南可以始发至重庆和厦门的车次。但渝长沿线至广州和上海的车次将不再经过长沙南,而是经过株洲西。具体线路:重庆-长沙西-湘潭北-株洲西-广州,重庆-长沙西-湘潭北-株洲西-上海。 另外更为重要的是湘潭北-醴陵东(萍乡北)区间的拉通,将导致沪昆高铁上的大量本线车上海、南昌方向至贵阳、昆明方向的车次不再经过长沙南而改为经过株洲西(长沙南被架空!)。沪昆高铁湘潭北-长沙南-醴陵东(萍乡北)这一段将除了少量跨线车次以外(北京-贵阳、昆明方向和北京-南昌方向),基本处于废弃的状态。而随着京昆通道、武九客专和京九通道的建设这两个方向上的跨线将不要需要经过长沙南,湘潭北-长沙南-醴陵东(萍乡北)这段将彻底无车可跑,长沙南站将彻底由京广-沪昆交汇枢纽站变成一个中间站,交汇枢纽站南移至株洲西站!(在京广-沪昆交汇这个问题上,长沙南与株洲西角色互换) 最后总结一下没有渝长厦和渝长厦分别走南北方案三种状态下长沙南与株洲西的得失: 没有渝长厦 长沙南是上海-昆明、北京-广州两大通道的交汇站,跨线车次和乘客换乘都在长沙南完成。 株洲西是京广高铁上的一个中间站 渝长厦北线方案 长沙南是上海-昆明、北京-广州两大通道的交汇站,跨线车次和乘客换乘都在长沙南完成。长沙南可以分别始发至重庆方向、厦门方向的车次、重庆方向-广州方向和重庆方向-上海方向的跨线车次经过长沙南 株洲西是京广高铁上的一个中间站 重庆-厦门通道的车次不经过长沙南,也不经过株洲西 渝长厦南线方案 长沙南可以分别始发至重庆方向、厦门方向的车次,除此之外由于沪昆高铁“长沙弯”被拉直,沪昆高铁本线车将不再经过长沙南,除少量跨线车次(比如江西为照顾赣西三市在武九客专通车后仍保留的一趟进京车)外基本沦为京广高铁上的一个中间站。 株洲西实质成为上海-昆明、北京-广州和重庆-厦门三大通道的交汇站,各个方向上的跨线车次和乘客换乘基本都在株洲西站完成。只有少量北京方向-昆明方向和北京方向-南昌方向照顾性跨线车次(主要客流另有京昆、京九和武九通道)在长沙南完成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