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2021-2-16 22:54:22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广东提出建设五大都市圈,都市圈道路应该如何走? 综合开发研究院打开APP关注 综合开发研究院官方澎湃号 2020-07-12 21:30 文/宋丁 中国(深圳)综合开发研究院旅游与地产研究中心主任 长三角各市均衡、强势发展的印象对我刺激如此大?就是因为我所生活的珠三角(现在常常以“粤港澳大湾区”称呼)乃至广东省各市的发展竟然如此不均衡,强者恒强,弱者恒弱,马太效应凸显。广州、深圳GDP都是2万亿+,佛山、东莞是1万亿上下,而在1万亿—5000亿之间竟然真空,除了惠州攀上了4000亿,其他绝大部分城市都是3500亿以下,个别连1000亿都达不到。 这就是所谓“灯下黑”现象,广深太亮了,反衬得粤东、粤北、粤西地区城市很弱很弱,整个广东的区域发展特别失衡,和长三角地区的均衡发展态势形成鲜明的对比。 广东这种发展不均衡现象当然与广东长期以来的市场动能更强有关,在市场机制作用下,人也好,钱也好,哪里强往哪里走,于是,广州强大起来了,深圳强大起来了,甚至毗邻的佛山、东莞也比较强大了,而这些城市统统都在大湾区的核心地区。而其他城市落差就大了去了,连地处大湾区边缘地区的肇庆、江门等,整体发展都与上述城市差距非常大,更不用说大湾区以外的广东各市的情况了。 近日,由国家发改委编写的《国家新型城镇化报告2019》中多次点名广州、深圳都市圈,某种意义上,正是反映了这种情况,因为在广东,真正能配得上大都市的地方恐怕只有广州和深圳这两座巨无霸城市了,以广州、深圳分别命名并担纲来组成两大都市圈,符合实际,也会让进入都市圈的各个城市心服口服。 但是,广东似乎并不满足把都市圈的概念仅仅留在广州和深圳头上。在最近公布的《广东省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的若干措施》和《广东省开发区总体发展规划(2020—2035)》的文件中,提出了要建设五大都市圈,分别是: ——广州都市圈,包括广州、佛山、肇庆、清远、云浮、韶关; ——深圳都市圈,包括深圳、东莞、惠州、河源、汕尾; ——珠江口西岸都市圈,包括珠海、中山、江门、阳江; ——汕潮揭都市圈,包括汕头、潮州、揭阳; ——湛茂都市圈,包括湛江、茂名。 广东可谓雄心勃勃,可是,国家发改委报告中却只提到广州、深圳两大都市圈,没有提那三个,到底哪个说法更合适呢? 我更认可国家发改委的说法。在广东,真正意义上的都市圈恐怕只有广州都市圈和深圳都市圈这两个,其他三个真的都做不了都市圈,道理很简单:那三个所谓的都市圈中间,连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大都市都没有,它们都太弱了,没有一个具备都市圈龙头老大的资格和影响力,根本无法和广州都市圈和深圳都市圈相提并论。 在中国,真正的大都市就是人口超过1000万的超大城市和人口在500万到1000万之间的特大城市,还有,这些大都市的GDP在当今标准下,起码要有1万亿以上的规模,起码要有这样的龙头城市做引领,来建设都市圈。 按照这个标准,广深当然够格,就连佛山、东莞也沾边了,可惜它们紧邻广深,只能屈就在广深都市圈里面了。而那三个所谓都市圈显然远远达不到建设都市圈的条件,称它们都市圈实在有点勉为其难。 我们分别来看一下: 珠江口西岸都市圈:原来有珠中江一体化的安排,但多年来也难以一体化,根本没有谁能扛得起大梁,其中2019年经济总量最大的城市珠海,也不过区区3436亿GDP,比中山和江门高不了多少,形成势均力敌态势,加上阳江,这最多就是一个小城市群,无法达到紧密型的都市圈的程度,缺乏龙头带动增长极。珠海尽管毗邻澳门,但澳门本身也不够强大,珠海几十年来也难以像深圳借助香港那样获得高速发展,除了经济总量偏小外,人口才区区167万,对周边辐射力很小,无法被西岸各个城市认定为珠江口西岸地带的龙头。 湛茂都市圈:周边的阳江划归珠江口西岸都市圈、云浮划归广州都市圈后,粤西地区就剩下湛江和茂名两座城市了。4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