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 航
楼主: anson908

[经济论道] 2025年武汉产业经济城建新闻综合贴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5-3-4 22:33:13 | 显示全部楼层
wzgl 发表于 2025-3-4 13:24
武汉货运出境走陆路已是非常好的途径,再辅之鄂州机场的空运,完全改变了过去仅靠水运的单一交通模式。

主要看产品类型,生物制药,医疗设备,芯片,屏幕,电子元器件走空运肯定不错,工业原材料,水运划算,汽车这种大件有水运肯定优先水运,没有水运才是陆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5-3-5 09:00:19 | 显示全部楼层
华师盘龙城校区用地调规公示了,面积不小。域内体育用地改到前川,专业足球场是黄了还是要换地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5-3-5 09:01:1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5-3-5 09:23:51 | 显示全部楼层
2025年3月5日武汉机场楚天情微博数据


进港航班                     263

出港航班                     262


合计                            525

——————————————————-


3月4日(周二),武汉城市轨道交通线网客运量(含换乘)为379.52万乘次,其中客流前五名依次为:2号线中山公园站、2号线汉口火车站、2号线江汉路站、4号线楚河汉街站、2号线中南路站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5-3-5 09:51:32 | 显示全部楼层
打造精打细算的“二郎神” 橡隆科技为40款车型供“智眼”
来源:长江日报 发布日期:2025-03-03
3月2日,位于光谷的大学园路上,一辆测试车平稳驾驶,主驾双手脱离方向盘,摩托车、行人、石墩等信息正在被“三只眼”识别,这是中国特有的智能驾驶视觉方案。关键是,性价比超高。


“未来,高阶智驾将成为像安全带、安全气囊一样必不可少的配置。”就在年初,比亚迪集团董事长兼总裁王传福喊出“全民智驾”,他的底气正来自“天神之眼C”高阶智驾系统,特殊的视觉方案由2个广角摄像头、1个长焦摄像头组成,业界将其称为“二郎神”,成本远低于通常以激光雷达为核心的智驾系统。橡隆科技(武汉)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橡隆科技”)正是该智驾系统的首个视觉系统供应商。今年以来,近4万台产品源源不断供应给比亚迪等龙头企业。

在位于华中科技大学科技园的企业展示区,车载800万像素三目模组映入眼帘,3个摄像头并联,总长度比一根中性笔还略短。橡隆科技总经理李文锋介绍,“二郎神”模仿人类双眼立体视觉,增加的“第三只眼”能清晰捕捉远处细节,增强感知能力。

为啥增加了硬件还能降成本?李文锋解答,首先三目摄像头本身成本远低于激光雷达,车行进过程中产生大量视觉数据,但通过动态算力分配技术,能以低成本实现高精度感知。客户反馈,产品测量精度达毫米级,调用算力小、性价比高、运行稳定。


学算法的“智能”人才、做消费电子的“网联”人才、传统汽车人才,加起来能不能干好“智能网联汽车”?3年前公司成立时,李文锋心里真没底,毕竟这是全新赛道。

上市企业保隆科技与元橡科技合资成立橡隆科技,目标明确——快人一步,要让自主视觉技术进入“智车”供应链。

创业之初,李文锋笑称是“一间房、10条枪”,边招人边培养边实干。基于武汉本土实用型人才,一个善于思考、能打硬仗的工程师团队逐步组建,平均年龄36岁。


公司的第21号员工邹淼淼曾在传统车企工作多年,入职后他的感受是“快”:“车已成消费终端,快速迭代,一旦慢下来就会被甩下。我们每天都在与时间‘贴身肉搏’,有次服务客户驻场,住在工厂对面招待所,睡醒就干,干累了就休息,切身体会了‘没日没夜’。”

1999年出生的测试工程师余连杰说,春节前赴漠河冰天雪地里采集数据,最是难忘,“从最高温度95℃到最低温度零下40℃范围内冷热冲击下,2个摄像头形变带来的光轴偏差要控制在几微米内”。

“这个赛道要有互联网企业的‘快’,又要有实体制造的‘稳’,又快又要好,试错时间成本高,可是因为没有成熟设备和工艺,太容易错了!要避免犯错,或是说,有错快改,我们每次交流都必须有效。我们不开‘务虚会’,不搞PPT内部汇报,我的办公室永远敞开,员工们拿着笔就来了。”李文锋敲了敲公室里的白板,“这就是我们的‘排雷区’,你一言我一语、你一笔我一画,等‘雷’一个个排除干净,目标也就达成了。”

“二郎神”产品历经数十万次软件、算法、硬件、结构等测试,去年成功实现量产装车。李文锋说,交付那一刻,团队成员疲惫而兴奋,切实感受到与海外并跑、人在“场”中的豪情。他说:“‘智人’‘智车’‘智网’……让工程师型人才享受到时代红利。不拘泥于出身和学历,我的团队都是‘泥腿子’。甭管以前学啥干啥,我们做到了!”

汽车工业的大变革中,电动化是上半场,智能化是下半场。3年时间,橡隆科技已为克诺尔、宇通、东风、吉利、小鹏等10家知名车企的量产定点项目“点睛”,覆盖车型超过40种,预计立体视觉相机的产值将达到7亿以上。据介绍,企业还在攻克工业机器人、无人机及飞行汽车的立体视觉系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5-3-5 09:52:10 | 显示全部楼层
利用激光给病理组织做CT 初创企业两年获两轮融资
来源:长江日报 发布日期:2025-03-04
“我们研发的智能光片显微镜2024年订单额超千万元,已在全国多个高校、科研院所投入医学研究应用,独创类脑式AI图像算法也取得显著进展,未来将能提供全流程的病理诊断解决方案。”武汉慧观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慧观生物”)公司联合创始人赵方介绍。

近日,长江日报记者来到位于湖北青创园(光谷)示范园的慧观生物,这是一家致力于细胞影像学技术的初创公司,占地800多平方米,两个实验室内摆满了各类设备、光学仪器。

“公司处于起步阶段,我基本每天都在这,看到我们将技术变成产品,还是很有成就感的。”赵方说。

赵方1994年出生,博士毕业于华中科技大学光学工程专业,师从该校光电学院费鹏教授。“我所学专业的细分方向是生物医学光子学,一直在做计算光学显微成像的研究,将光学理论应用到病理检测领域是我们做的场景之一。”

“让技术从实验室走向市场,服务于广大医生与患者才有意义。”2022年9月,在费鹏教授的带领下,她与师出同门的赵宇轩博士于光谷成立慧观生物,费鹏教授担任公司首席科学家。他们也是费鹏教授科研团队第一支出来创业的队伍。

在医学上,病理诊断被认为是疾病诊断的“金标准”。通常是将患者离体组织标本特殊处理后制成切片或涂片,在显微镜下观察,然而,传统光学显微镜大部分只能做到2D成像,在面对复杂三维组织结构时,可能会因采样局限而引发漏诊或误诊。

“我们首先想要解决的是‘看得全’的问题。”赵方向记者展示了病理组织是如何被看全的过程,首先将组织进行透明化处理,让光可以穿透,再用光片显微镜进行观测。

记者看到,光片显微镜用激光扫描病理组织时,光片成像技术把光压制成一个平面,犹如一把“光刀”,对病理组织进行虚拟切片,为病理组织做“CT”。形成3D影像的过程类似扫描有厚度的文件,逐页扫描后,叠加形成一个整体。

“如何看清晰是一大难点,好比无数页纸叠加成一本书,不仅正面要清晰呈现,侧面即书脊也要同样清晰,这要求‘光刀’极薄,切片才会越薄,叠加起来才能更清晰。”赵方称,凭借独特的超薄无衍射调控光片显微技术,慧观生物生成了最薄450纳米的“光刀”,实现国际最高层析成像精度,轴向分辨率比目前国际同类最先进技术还要高两到三倍。相关成果发表于国际顶级期刊,并获评“中国光学十大进展”,技术申请和授权发明专利数十项。

解决“看得全”“看得清”后,还要解决“看得准”。病理诊断需求大,病理医生紧缺是国内医院普遍存在的问题。例如在武汉同济医院病理科,一个病理医生一天要看200—300张片子,医生需在显微镜下逐个切片诊断,耗时久。

基于此,慧观生物独创类脑式AI图像算法,构建病理大模型,可实现海量数据的高效、精准增强与定量分析。“病理大模型能提前识别病灶区域,将诊断时间缩短至秒级,医生从镜下找病灶转变为互动式审核AI诊断结果,能大大提升诊断效率与质量。”

最后慧观生物还要实现“看得久”,赵方介绍,设定一定的时间,光片显微镜就能持续观测并呈现细胞动态影像,目前,第二代光片显微镜已能实现这一功能。例如,在测试药物对肿瘤细胞杀伤效果的评价上,以前只能看到最终结果,但通过光片显微镜能看到药物与肿瘤“打架”的全过程,就可以明确哪些细胞在起作用、哪些细胞无效,便于快速调整。

近日,慧观生物助力武汉同济医院血液科开展的CAR-T细胞治疗疗效预测研究成果被国际顶级期刊发表,有望为临床难治易复发的肿瘤用药提供指导。“目前,我们正与武汉同济医院病理科、血液科等多个科室合作开展临床试验。公司产品的相关专利在美国和欧盟已经获得授权,正积极开拓海外市场。”赵方对未来充满期待,公司成立短短两年多,慧观生物备受投资人青睐,已获两轮融资,金额达数千万元。团队成员也超过30人,技术骨干占比过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5-3-5 09:53:33 | 显示全部楼层
“让无人驾驶真正做到无人”,武汉这家企业造了个“三无”盒子
来源:长江日报 发布日期:2025-03-02
日前,在光谷一商场的地下三层停车场,正在进行一场“蒙眼驾驶”测试:一只机械狗关闭所有卫星信号,仅凭一个巴掌大小的“小黑盒”指引,不仅能够精准避障,还能实时绘制车库数字地图,定位轨迹始终与真实路线严丝合缝。

“这是一个‘三无’盒子——无卫星信号能定位,无人驾驶能自主导航,在地下长隧道、重叠高架、地下停车场、丛林沙漠等场景都能用,无地形环境限制。”诚芯智联(武汉)科技技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诚芯智联”)董事长樊国鹏的戏谑之语中充满了信心和自豪。

目前,在无卫星信号的复杂地形环境下,无人驾驶仍难涉足。车辆自带的地图包只能指明目的地,却难以精准定位车辆——“知道终点在哪儿,却不清楚自己身在何处,更不谈如何规划路线”,定位偏差导致“走错路”“走弯路”,放大发生事故的风险。


诚芯智联2022年落户光谷,致力于定位感知技术的研发与创新。通过高精度陀螺仪和微型传感器捕捉车辆每毫秒的加速度、角速度变化,再经过AI算法给数据做“翻译”,就能确定行进车辆的位置,在诚芯智联的技术创新下,这种定位在完全无信号环境下仍能保持厘米级。“车辆对自己的定位像人体前庭器官般灵敏,配合自带地图包,就能清晰规划行进路线,提供准确指引。”樊国鹏说。

技术负责人殷磊介绍,其最新推出的微型高精度定位智能终端,是国内首套定位精度达到1至5厘米级的高精定位系统,可以让无人驾驶在“卫星盲区”中实现自主导航,“虽然被蒙住眼睛,但是它心中有数,一样能畅行无阻”。


诚芯智联董事熊立平则向长江日报记者描绘了一幅未来应用场景:人在停车场出入口下车,车辆自动进入没有卫星信号的停车场,完成找车位、停车等操作,并记录来时路线,用车时,一键呼车即可将小车“召回”至出入口。

熊立平表示,“当前智能驾驶场景还需有人在场,无人驾驶依靠连续卫星信号,场景应用仍有限制。我们的‘小黑盒’就是要实现没有任何人为参与下,汽车也能自己开,让无人驾驶真正做到无人。”


目前,“小黑盒”已应用于低速无人配送车、L4级无人载重车、无人机等项目。以前低速无人配送车只能在大路上跑,现在可以到厂区室内,将货物运送到人们身边。L4级无人载重车在矿区、山洞里都能跑。无人机在大峡谷和大山深处也能自由飞翔。

2024年年底,诚芯智联智能工厂新建二期,产能激增。“2024年年产40万套,扩产后,年产直奔300万套,预计营收能有6个亿。”樊国鹏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5-3-5 09:59:45 | 显示全部楼层
总*书*记关心的武汉新突破 上新了!
来源:长江日报 发布日期:2025-03-03
https://www.wuhan.gov.cn/sy/whyw/202503/t20250303_2542648.shtml

2024年11月,

习**总**书**记走进

武汉产业创新发展研究院,

观看科技创新供应链平台

成功案例展示和科技创新成果。

“每次来都能看到新突破。”

总**书**记有感而发。

此前,

2013、2018、2022年,

他三次到湖北考察,

都高度关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

如今,

这些总**书**记关心的武汉新突破

有哪些新发展、新变化?

一起来看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5-3-5 10:02:01 | 显示全部楼层
出席全国两会代表委员热议湖北打造科技创新高地 龙头武汉当仁不让
来源:长江日报 发布日期:2025-03-04
3月4日下午,全国政**协十四届三次会议将在人民大会堂开幕,全国两会时间开启。3月3日,在鄂全国人**大代表、住鄂全国政*协委员出发赴京。

2024年11月,习**在湖北考察时强调,“努力打造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高地”“打造内陆开放高地”。湖北要成为高地,武汉当仁不让必须成为高地,在支点建设中武汉知重而担,要当好龙头、走在前列。长江日报今日推出“高地武汉”系列报道。

长江日报记者注意到,“武汉全力打造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高地”这一话题引发全国人**大代表、全国政**协委员们的热烈讨论。

“打造科技创新高地,武汉有底气。”全国人**大代表,小鹏汽车董事长、CEO何小鹏解释,武汉的这份底气源于其科教资源与产业生态的“双轮驱动”。展望未来,何小鹏对武汉发展充满信心,更愿为武汉打造科技创新高地建设贡献力量。

“武汉是英雄城市,也是创新城市。”全国政**协委员,奇安信科技集团创始人、董事长齐向东表示,武汉正全力打造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高地,这对企业来说是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

“我们看见武汉新能源产业的上下游企业,已基本形成良好的闭环生态。”全国人**大代表,中创新航科技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刘静瑜认为,武汉建设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高地有众多优势,既具备产业发展完整链条,也有实力雄厚的科技研发实力。

全国人**大代表、高德红外董事长黄立表示,丰富的产业结构是武汉科技创新的重要载体。全国人**大代表、华工科技董事长马新强说,近年来,华工科技研发的系列创新型产品填补国内空白,这正得益于以科技创新为第一动力的经济发展模式。华工科技在科技创新上的突破,离不开武汉丰富的科教资源以及对青年人才的政策投入。

■ 企业家代表委员谈

全国人**大代表,小鹏汽车董事长、CEO何小鹏:

· 打造科技创新高地,武汉有底气

全国政**协委员,奇安信科技集团创始人、董事长齐向东:

· 打造科技创新高地,企业发展机遇空前

全国人**大代表,中创新航科技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刘静瑜:

· 武汉不少产业有良好闭环生态

全国人**大代表、高德红外董事长黄立:

· 丰富的产业结构是武汉科技创新的重要载体

全国人**大代表、华工科技董事长马新强:

· 青年科技人才是创新澎湃动能

全国政**协委员、武汉依迅北斗董事长付诚:

· 科教人才优势是武汉科技创新的底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5-3-5 10:08:48 | 显示全部楼层
热效率提高十成,这款车能从武汉“一口气”开到哈尔滨
来源:长江日报 发布日期:2025-03-05
从武汉到哈尔滨,2000多公里,东风风神L7可以一口气开到终点,中途不需要加油和充电。3月4日上午,东风汽车研发总院科技规划中心总监韩杨,通过直播带领全球观众走进东风汽车全球创新中心,介绍在新能源和智能化等领域的突破性核心技术,展现东风汽车如何为未来出行构建技术底座。


当天,中国车谷·武汉造汽车品牌全球发布会系列活动第四场如期举行。以“科技东风,智领未来”为主题,整场直播不仅呈现了东风汽车的创新成果,更通过实车展示的方式,让技术蓝图直观转化为用户可感知的产品——依托东风风神、东风奕派、东风纳米三大品牌构建的自主乘用车矩阵,重新定义智能出行体验。


量子架构堪称“全能型”智能电动平台。东风汽车研发总院科技规划中心总监韩杨打了个比方,“传统电动车多采用400伏系统,而量子架构升级至800伏,如同将“小水管”升级为“大动脉”,实现5分钟即可补能300公里。”在直播现场,韩杨现场指着模型介绍,传统电动车电池包类似“外挂背包”,而东风汽车通过一体化设计,让电池与车身地板“骨肉相连”,让电池厚度减少10毫米,车内垂直空间多出“一拳”高度,增加了安全性与舒适性。

遇到极寒和酷热情况,效果如何?韩杨坦陈,量子架构已路试50万公里,从-30℃的漠河到50℃的吐鲁番,覆盖高原、砂石路等200多种场景,在复杂的路况中经受住了考验。


发动机是汽车的心脏,而热效率是评价发动机性能的关键指标。传统燃油发动机热效率一般在35%左右,而东风汽车的马赫动力混动专用发动机达到47.06%。韩杨站在屡次斩获“中国心”奖项的马赫动力系统奖杯前介绍,这意味着车辆能够“烧更少的油,跑更远的路”。他举例,一款搭载i-Control智慧电控系统的混动车型,城区纯电行驶零油耗,高速自动切换油电协同,综合续航最高超过2000公里,相当于满油满电从武汉出发,一口气开到哈尔滨,中途不用加油也不用充电!

东风汽车的智能座舱主打“情感化交互”。如果你下班后显得疲惫,系统会自动调暗灯光,播放舒缓音乐,香氛系统释放薰衣草味道,瞬间打造“私人SPA空间”。韩杨透露,智驾系统能处理“鬼探头”、夜间逆光等极端复杂场景。比如行人突然从视觉盲区冲出,系统能在0.02秒内完成识别、决策、制动,比人类反应快10倍。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5-3-5 10:09:34 | 显示全部楼层
首批培育50家“未来之鹰”企业,武汉力争未来产业规模今年破600亿
来源:长江日报 发布日期:2025-03-05
千米高空上,老鹰精准锁定地面猎物;激烈市场中,“未来之鹰”凭借敏锐洞察锁定未来。近日,武汉市推进新型工业化领导小组办公室印发《2025年武汉市未来产业创新发展工作要点及重点任务清单》(以下简称《清单》),今年要培育50家“未来之鹰”企业;全年力争产业规模突破600亿元。


据《清单》,武汉将聚焦未来显示、先进半导体、通用人工智能等多个前沿领域,通过技术突破、平台建设、产业培育等多维度举措培育未来产业。武汉力争首批培育50家以上“未来之鹰”企业,为初创企业提供精准服务,支持引导一批成长性企业,在印刷显示装备、先进存储器、脑机接口、人形机器人整机等细分领域“专精特新”发展。

“加强未来产业领域企业源头培育,是今年重点任务清单的‘重中之重’”。武汉市经信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未来之鹰”企业,是指那些成立时间不长,但创新实力强劲的新兴企业。它们站位前沿领域,如同雄鹰翱翔高空,视野广阔;凭借硬科技优势,精准洞察市场,好似雄鹰目光敏锐,一击即中;这类企业具备规模盈利预期,有力的羽翼能拓展生存版图;它们发展空间广袤无垠,市场未来可期。”

进一步开辟新领域新赛道,塑造新动能新优势,《清单》还提到,要打造30个以上应用场景,涵盖未来显示、通用人工智能等多个领域,加速技术的实际应用。此外,武汉还将支持东湖高新区、武汉经开区争创国家未来产业先导区。

《清单》信息量大、未来感十足。比如提到,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创新联合实验室要开展“汽车具身智能体应用”。这一应用部分功能已实现,比如自动代客泊车。未来,汽车作为“智能体”还将仿佛“汽车人”般陪伴人类,当你说“想看电影”时即刻规划路线带你去,甚至能感知你的情绪状态做出应对。

又比如,武汉提出,要支持人福医药牵头的靶向小分子创新药产业创新联合实验室加快“新型基因沉默机制的小核酸药物开发”。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于2006年和2024年两次花落小核酸领域。小核酸药物只需锁定致病基因序列,即可“沉默”这一致病源头,具有研发周期短、药物靶点筛选快、研发成功率高等特点,海外罗氏、阿斯利康等药企都在竞逐这一前沿领域。

《清单》提到,要推动衷华脑机会同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院、协和医院等临床医疗机构围绕“柔性硬脑膜外脑机接口系统”开展临床试验。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神经外科主任姜晓兵曾介绍:“在医疗领域,脑机融合技术可以帮助神经功能缺陷患者,譬如偏瘫失语患者,恢复相应功能,在帕金森病、癫痫、抑郁症等功能性神经疾病的治疗中也展现出巨大的潜在优势。”

去年,武汉端出《武汉市促进未来产业创新发展实施方案》,选取13个细分领域绘出“武汉未来产业地图”,并提出,力争到2027年,全市未来产业营业收入规模突破千亿元。到2035年,力争未来产业营业收入规模达到万亿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5-3-5 10:11:44 | 显示全部楼层
武汉10位博士创业,突破下一代AI核心芯片
来源:长江日报 发布日期:2025-03-05 09:04【 打印 】 【 下载 】 【 字体:大中小  】
“企业实现正向现金流了吗?”武汉安湃光电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安湃”)首席执行官、在站博士后孙昊骋的回答是“没有”。

如果拿传统标准,这家企业还没有“赚钱”。然而记者发现,支持该企业“开发光芯片”,已被列入武汉未来产业今年工作要点。

明天再早也是晚,未来不等要靠“抢”。就在今年,这家企业的3.2T超高速光模块芯片就将赶在市场需求到来前量产,这是下一代大规模、高性能“AI智算中心”的必备硬件。



产线上,博士工程师正在操作

3月4日,记者来到江夏庙山光电子信息产业园,全球首条自主8英寸薄膜铌酸锂流片产线上,有工程师正在将光刻胶图案转移到铌酸锂材料上,还有工程师正在显微镜下检查光刻图案,据介绍他们都是博士。

李廷安和王宣皓博士从洁净室内走出,向记者介绍:“铌酸锂材料很‘犟’,特性不易被控制,仿佛用木工刀雕花岗岩,且‘雕花’时,笔细空间小,容错率极低……”

但一旦“驯服”就可堪大用。薄膜铌酸锂光模块芯片因带宽高、功耗低,被视为下一代光通信的黄金赛道,全球更是仅有少数企业掌握全链条生产技术。

4年前,华中科技大学武汉光电国家实验室高层次人才夏教授带领“薄膜铌酸锂”技术团队回到武汉。他在光电、光通信行业钻研近20年,发现我国该领域下游强大,但空芯化严重。2022年,安湃在武汉江夏创立,包括孙昊骋、李廷安、王宣皓在内,10位博士加盟,他们中大多是“90后”。

“2012年启动,2015年曝光、刻蚀工艺突破,2022年武汉安湃光电有限公司成立”。记者看到,团队“攻关史”直接刻在了企业大门口,对每一步工艺介绍毫不含糊,“给行家看,不怕人看”。孙昊骋介绍,工科博士创业“人狠话不多”,第一天就立下股权激励的章程,“要把这件事干成”。



安湃光电薄膜铌酸锂调制器晶圆

“开公司最难的第一关你猜是什么?开会。”孙昊骋介绍,企业核心员工都是博士,该群体习惯自主完成课题,思考状态高度专注,人际交往能力不足,一开始连开会都难以凑齐人。但面对半导体高端制造多环节协同、跨领域合作的需求,他们集结力量,闯过40多步工艺难关。孙昊骋笑称,如今大家“像博士少一点,像工程师更多一点”了。

当地政府也成了“合伙人”。江夏科投集团的产业发展投资基金注入企业,最终助企实现从0迈向1的“关键一跳”。安湃量产了薄膜铌酸锂高速光调制芯片,去年企业合同额超1500万元。今年要量产匹配下一代3.2T高速率光模块的光芯片。

3.2T是什么概念?孙昊骋介绍,目前数据中心、算力基建使用的主要是400G、800G光模块,少数超大型数据中心开始尝试1.6T光模块。未来,随着数百万级GPU数据时代到来,“万卡”“十万卡”智算中心集群逐步成为下一代基建,被称为“AI连接神经元”的3.2T光模块及光芯片将全面铺开。届时,大模型训练时间将缩短50%,普通人将拥有个性化虚拟助手、超真实游戏体验。



安湃光电不同类型薄膜铌酸锂调制芯片

还得等多久?“我们不等”。孙昊骋介绍,“好东西”成为畅销货,成本是关键。当下,他们正在尝试不同“配方”,寻找成本更低的电极材料,“我们要起身‘前往’产业爆发点”。

2月28日结束的2025亚洲光电博览会上,安湃的“好东西”已引来众多意向订单。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5-3-5 10:26:36 | 显示全部楼层
武汉这么多的高校应该担当大任,在高端芯片、人工智能等高科技领域雄踞第一方阵。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5-3-5 10:43:18 | 显示全部楼层
武汉10位博士创业,突破下一代AI核心芯片
来源:长江日报 发布日期:2025-03-05
“企业实现正向现金流了吗?”武汉安湃光电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安湃”)首席执行官、在站博士后孙昊骋的回答是“没有”。

如果拿传统标准,这家企业还没有“赚钱”。然而记者发现,支持该企业“开发光芯片”,已被列入武汉未来产业今年工作要点。

明天再早也是晚,未来不等要靠“抢”。就在今年,这家企业的3.2T超高速光模块芯片就将赶在市场需求到来前量产,这是下一代大规模、高性能“AI智算中心”的必备硬件。

3月4日,记者来到江夏庙山光电子信息产业园,全球首条自主8英寸薄膜铌酸锂流片产线上,有工程师正在将光刻胶图案转移到铌酸锂材料上,还有工程师正在显微镜下检查光刻图案,据介绍他们都是博士。

李廷安和王宣皓博士从洁净室内走出,向记者介绍:“铌酸锂材料很‘犟’,特性不易被控制,仿佛用木工刀雕花岗岩,且‘雕花’时,笔细空间小,容错率极低……”

但一旦“驯服”就可堪大用。薄膜铌酸锂光模块芯片因带宽高、功耗低,被视为下一代光通信的黄金赛道,全球更是仅有少数企业掌握全链条生产技术。

4年前,华中科技大学武汉光电国家实验室高层次人才夏教授带领“薄膜铌酸锂”技术团队回到武汉。他在光电、光通信行业钻研近20年,发现我国该领域下游强大,但空芯化严重。2022年,安湃在武汉江夏创立,包括孙昊骋、李廷安、王宣皓在内,10位博士加盟,他们中大多是“90后”。

“2012年启动,2015年曝光、刻蚀工艺突破,2022年武汉安湃光电有限公司成立”。记者看到,团队“攻关史”直接刻在了企业大门口,对每一步工艺介绍毫不含糊,“给行家看,不怕人看”。孙昊骋介绍,工科博士创业“人狠话不多”,第一天就立下股权激励的章程,“要把这件事干成”。


“开公司最难的第一关你猜是什么?开会。”孙昊骋介绍,企业核心员工都是博士,该群体习惯自主完成课题,思考状态高度专注,人际交往能力不足,一开始连开会都难以凑齐人。但面对半导体高端制造多环节协同、跨领域合作的需求,他们集结力量,闯过40多步工艺难关。孙昊骋笑称,如今大家“像博士少一点,像工程师更多一点”了。

当地政府也成了“合伙人”。江夏科投集团的产业发展投资基金注入企业,最终助企实现从0迈向1的“关键一跳”。安湃量产了薄膜铌酸锂高速光调制芯片,去年企业合同额超1500万元。今年要量产匹配下一代3.2T高速率光模块的光芯片。

3.2T是什么概念?孙昊骋介绍,目前数据中心、算力基建使用的主要是400G、800G光模块,少数超大型数据中心开始尝试1.6T光模块。未来,随着数百万级GPU数据时代到来,“万卡”“十万卡”智算中心集群逐步成为下一代基建,被称为“AI连接神经元”的3.2T光模块及光芯片将全面铺开。届时,大模型训练时间将缩短50%,普通人将拥有个性化虚拟助手、超真实游戏体验。


还得等多久?“我们不等”。孙昊骋介绍,“好东西”成为畅销货,成本是关键。当下,他们正在尝试不同“配方”,寻找成本更低的电极材料,“我们要起身‘前往’产业爆发点”。

2月28日结束的2025亚洲光电博览会上,安湃的“好东西”已引来众多意向订单。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5-3-5 13:13:41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光谷天街开工了,在打桩,是商业地块,还是住宅地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高楼迷

GMT+8, 2025-8-22 23:24 , Processed in 0.079156 second(s), 2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